何为杠杆贷款?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杠杆收购(简称LBO)。杠杆收购通常指私募公司通过大额举债的方式来收购公司,而自己只投入一小部分的资本。这些债务通常由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来提供,其数额可高达收购价的90%。杠杆贷款在此情形下应运而生。其游戏规则并不复杂,私募公司通常会选择一些在成熟行业,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通过向银行融资买下该公司,并抬高其负债率,以达到提高内部报酬率和税盾的目的。而银行则把这些贷款卖给对冲基金、担保贷款凭证 (CLO)等,以转移风险。
在去年次贷危机爆发前,LBO曾一度辉煌,5月份欧美杠杆贷款交易量超过1000亿欧元;但在7月次贷爆发后,交易量下滑到不足100亿欧元。据标准普尔统计,2007全年欧美杠杆贷款的交易量达到了近7500亿美元,这是自2003年来的最高峰。其中由银行提供的3000亿美元由于信贷危机,二级市场的疲软无法消化,以致出现所谓的贷款堵塞。虽然目前这一状况有所缓解,但实质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销售出去的只是一些风险小的资财,而风险大的仍留在银行手中。这一切恰恰证明了杠杆贷款存在与次贷泡沫一样的问题:流动性危机。
虽然,次贷主要面向个人而杠杆贷款主要面向公司,但两者犹如孪生兄弟一样相似:两者都拥有很高的贷款额度价值比,通俗点说,是指贷款者承担的风险大;对于次贷,个人只需付利息,杠杆贷款雷同,比如一些一次还本贷款(bullet loan),公司只要付利息,而本金则可以等到八九年后付清;在次贷里有抵押贷款再融资,是指用新的贷款来替代旧的贷款,而这在杠杆贷款被称为红利再融资,如果公司在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就可以通过此手段来延期;最后,次贷与杠杆贷款最相近也最致命的地方就是维持其存在的大前提:次贷在借助便宜信贷来买房并假设房价会不断上涨;而私募也在利用银行的低利率并假设经济永远不会萧条。
作为次级贷款的难兄难弟,杠杆贷款恐怕将要重蹈次贷的覆辙,因为维持其生存的环境和前提已经慢慢消失。就当前看,全球金融业动荡不安,相信银行会加强贷款政策管理,而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也逐级成为事实,如果公司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来支付高额利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估计到2008年将有1500亿美元的杠杆贷款到期,虽然公司可以用各种金融手段来延缓问题的到来,但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提前消费明天的后果,恐怕就要在今天偿还了。
B. 请问炒股高手朋友们!大家都在说券商是杠杆作用是什么意思
你好,杠杆股票是以借款方式取得资金来购买的股票,特别是指利用保证金信用交易而购买的股票。在投资中,所谓的杠杆作用,就是指在资本结构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资金,如公司债,优先股等,来提高普通股的投资报酬率。支付公司债利率或付于优先股的股利是事先约定的,如果企业经营所获利润,高于此项固定利率,则支付公司债利息或优先股股利以后,所余归普通股股东享有的利润便大为增加。
C. 什么是金融机构高杠杆经营怎样理解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
杠杆操作应该不难抄理解,一般人都可以。
比如甲某只有本金100元,投资一项目预期能回报20%,利润预期有20元。甲的回报率是20%,杠杆率是零。项目如此好,不如借他人的钱来投资?甲某从乙某借入100元,年利率5%,并将此100元也投入于该项目。扣除5元利息,甲获得利润=20+20-5=35元,回报率现在是35%!当然,如果项目失败,甲将亏得更多,这就是利用杠杆将风险报酬放大。日常常见的有外汇保证金买卖,股票有融资融券业务等。
“持有证券债券和复杂的信贷产品,以高杠杆投资方式将利润急剧放大”原因就是证券化的风险分层效果。证券化分为多种优先档次,最低档次的承担最多风险获得最多报酬,就如同优先档是乙某给最低档甲某借钱一样。乙某不要高回报,要安全。甲某要高回报,不在乎风险。
去杠杆化就是要减低负债,减低杠杆。最常见的只能是变卖家当了。因此,在美国机构去杠杆化的时候,往往也是其他国家机构购入资产的时机。
D. 金融里的杠杆是什么
金融里的杠杆是:
金融扩表过程中短久期负债撬动长久期资产,即实现加杠杆。值得强调的是,杠杆泛指金融机构的扩表行为。狭义杠杆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拆借资金,维系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期限错配,与广义杠杆并不矛盾。
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的同时金融机构完成扩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扩张,为信用扩张机制重要环节;而在信用扩张进程中货币也完成投放。换言之,金融机构扩表内生于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
金融扩表过程中短久期负债撬动长久期资产,即实现加杠杆。金融机构扩表意味着短久期的负债和长久期的资产同时扩张。
由于金融机构间存在差异,结构性扩表让加杠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考虑金融机构存在结构性差异,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入融出虽不影响整体金融部门杠杆,但期限错配等特征会进一步对流动性和金融风险带来深刻影响。
E. 金融杠杆理论是什么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
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5)金融机构杠杆作用是什么扩展阅读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即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三种形式。
1、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2、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3、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经融杠杆
网络-杠杆
F. 什么是金融的杠杆原理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
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
G. 银行资本金融杠杆作用的主要利弊是什么(从银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投资者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还有可能遭遇的风险,其实最安全的方法是将收益预期尽可能缩小,而风险预期尽可能扩大,这样做出的投资决策所得到的结果则必然落在您的预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必须要考虑到这方面的事情,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须要面对提前出局的下场。
金融杠杆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
使用贷款产品来操作房地产投资,实际简单地说就是租用别人的资金来为自己赚钱。但是,即使对于房产下一阶段的走势可以预判是非常乐观的情况,也无法使用金融杠杆无限制地吃进房产,在最开始的阶段,投资者被允许使用金融杠杆的空间是非常小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贷款的来源是金融机构,为了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金融机构必须考虑到贷款客户是否可以承担得起每月的还款额,而且要考虑到如果一旦客户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通过拍卖客户抵押房产是否可以追回所贷出资金,因为这样,首先投资者投资的房产很难贷到很高比例的贷款,即使贷到了,也必须要支付高得多的贷款成本,其次,贷款机构会根据贷款者的收入情况考虑其是否可以承担每月的还款压力,而还款能力的判定全部取决于贷款者所有的可确定收入,如工资、租金等等,另一方面,投资者的不可确定收益,如房产的增值、税务上的抵扣等等是不可能作为收入被算进投资者的还款能力的。
H. 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作是什么意思
杠杆,是在来炒外汇中,所用源的外汇保证金的杠杆比例。杠杆越大,风险也越大,当然利润也越大!
高杠杆运作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
首先,投资银行等机构自有资金有限,主要靠货币市场上的大宗借款来放大资产倍数;
其次,这些机构投资的衍生产品具有高杠杆属性,保证金交易制度使衍生产品投资的杠杆效应倍数放大;
最后,无节制地开发过度打包的基础产品,导致产品的风险程度不透明,链条层次过长使得高杠杆运作的风险放大,不易被投资者察觉,加剧高杠杆产品风险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