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人民大学复印中心金融

人民大学复印中心金融

发布时间:2021-05-07 03:07:20

㈠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属于什么级别

  1. 国家一级核心期刊。

  2. 本刊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经济类系列刊物之一。

  3.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搜集、整理、存储、编辑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的学术出版机构,逐渐形成了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信息出版领域中的强势品牌地位。出版的学术期刊享誉国内外,用户遍及五大洲,是国内外了解中国人文社科研究最新成果及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最集中、最权威、最精华的信息出版集萃园地,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史类刊物遵循探讨传统文化,关注当代中国;反映学界热点,追踪学术前沿;遵守学术规范,提倡学术创新;贯彻“双百”方针,捕捉争鸣焦点的编辑原则,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学术信息,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㈡ 北京海淀人民大学校内打印复印

大学校园里一般都是1毛钱一张

㈢ 人大复印资料在哪里看为什么叫复印资料啊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选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以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结构合理完备,成为国内最有权威的具有大型、集中、系统、连续和灵活五大特点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题文献资料宝库,从1995年开始,100多个专题,每年分马列、哲学、社科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及其它。

㈣ 什么是人大复印资料啊评职称有用吗

国家一级核心期刊。我国各大科研单位以及高校都以本年度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数量为荣,高校排名也以人大复印资料收录的论文数量作为标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与北京博利群电子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制作的大型图文数据库。
涉及专业包括:企业管理、农业经济,农林畜牧、人力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公共行政、物流管理、财务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公共管理、宏观管理、经济管理、金融、水利、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计算机、机械、历史、审计、国际贸易等

㈤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有什么关系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国内拥有最多刊号的法人单位,现出版有148种期刊,包括“复印报刊资料”、“文摘”、“报刊资料索引”和原发期刊等四大系列。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率)被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视为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被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文章才能算做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㈥ 哪里可以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法学复印资料系列”

去法律书店购买。

㈦ 北京海淀区人民大学校内哪有打印复印的地方

东门门口就有
东四文化街有几个
东区食堂有
教二背后、集天小吃旁有
品二有
学生活动中心有
知行有好多
静园就更多了
总的来说,多如牛毛,走三步遇见一个
一般是打印、复印1毛,如果量大可以优惠

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许荣联系方式

姓名 许荣
性别 男
所属院系 保险系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常用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工作年月 2004年7月

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经济学学士
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经济学硕士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经济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4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006年7月—2007年7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Freeman Visiting Scholar
2008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持证人,美国CFA协会会员
FRM(金融风险管理师)持证人,GARP美国金融风险管理师协会会员
讲授课程
投资
公司理财
保险资金运用
保险学
教学成果和荣誉

科学研究方向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性
金融市场研究
代表性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
2000,《B股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二作者),《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
2002,《金融市场化趋势推动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 (第二作者),《财贸经济》2002年第9期
2003,《证券市场流动性、价格有效性与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第二作者),该文入选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证券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并入选会议论文集《治理结构、证券市场与银行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发表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
2005,《资本市场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迁互动关系研究》(第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3期转载,原发表于《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11期
2005,《金融体系变迁对金融体系稳定影响研究》(独立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
2005,《金融稳定性性比较研究》(独立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05年第6期,原发表于《资本市场评论》
2005,《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理论框架与现实分析》(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006,《China’s Split-share Structure Reform:How The Stock Market Reacted And Why》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2006/10
2006,《商业银行贷款承诺业务国际比较分析》(独立作者),《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7月
2006,《资产证券化与保险资金运用——国际经验与中国的趋势》(第一作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4月
2007,“金融体系内风险转移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独立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11月
2007,“贷款承诺理论研究综述——银行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第一作者),《经济学动态》,2007年4月
2008,“资本市场发展影响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第一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9月
2008,“金融稳定性研究的新进展―信用风险转移视角的理论综述”(独立作者),《教学与研究》,2008年7月
2008,“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关系研究评述”(第一作者),《经济学动态》,2008年4月
2009, "Is firm level volatility increasing in USA firms?" Actual Problems of Economics, No.4(94) 2009,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

著作:
2000,《百年金融浪潮》(第一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2003,《开放式基金投资》(第一作者),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2007,《资产定价与宏观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5月(专著)

其他发表短文:
2000,“解读NASDAQ证券市场”,《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5月31日
2000,“2000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回顾”《北京青年报》2000年7月1日证券专版
2000,“论南风化工的资本运营”,《中国证券报》2000年7月25日
2000,“打破民间资本进入的瓶颈”,《经济参考报》2000年9月2日
2000,“风险资金的来龙去脉” 《中国证券报》2000年9月22日

2000,“创业板上市企业将面对什么”,《经济参考报》2000年9月30日
2000,“创业板上市——风险企业最关键的一跃”,《中国证券报》2000年10月
2000,“一分再分,美国热电子”,《中国证券报》 2000年10月28日
2000,“国际二板市场表现述评”,《中国证券报》2000年11月
2000,“涨势如潮为降息,盈利担忧成隐患”,《中国证券报》2000年11月
2000,“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科技股生死茫茫”,《中国证券报》2000年12月
2001,“纳斯达克:严冬提前到来”,《中国证券报》2000年12月
2001,“其兴也忽,其亡也速:全球二板市场新年第一周纪实”, 《中国证券报》2001年1月
2001,“纳斯达克止跌回升,科技股小幅上涨”,《中国证券报》2001年1月
2001,“科技股小幅反弹”,《中国证券报》2001年2月
2001,“电信——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柱板块”,《中国电信业》2001年第2期
2001,“中国证券市场结构创新”,《科技日报》2001年3月
2001,“国有股高价减持”,《北京青年报》2001年8月11日证券周刊
2001,“建立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北京青年报》2001年9月29日证券周刊
2001,“减持跌大势,增发损信心”,《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证券“名家视野”专访2001年9月1日
2002,“打造证券市场价值守护神”《中国证券报》2002年7月12日
2002,“创造证券市场辉煌的CFA教科书”《建设银行报》2002年11月
2003,“伞型基金投资策略”,《中国审计》2003年5月
2003,“QFII机制的全面经济影响”,《中国审计》2003年6月
2003,“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证券报》2003年1月9日
2003,“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证券报》2003年1月9日
2004,“论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中国审计》2004年10月
2006,“资产证券化:保险资金的新机会”,《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8月3日

学术奖励
2004,参与撰写著作《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获得北京市第八届(2004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独立写作其中一章)
2005,博士论文《资产定价与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机制研究》荣获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㈨ 有知道“人大复印资料”是什么东西的么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选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以其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结构合理完备,成为国内最有权威的具有大型、集中、系统、连续和灵活五大特点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题文献资料宝库,从1995年开始,100多个专题,每年分马列、哲学、社科总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及其它。

http://218.17.222.243/database/rdzl/index.htm

㈩ 跪求关于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本科)的详细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其前身是货币银行学专业)具有5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金融学科第一批硕士和博士点(1981),1988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目前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为有志于从事金融学领域高层次研究的人才提供最好的研究环境。

近几年来,本专业在学术梯队、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在金融理论与政策等研究领域的学术优势,而且在证券、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等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成果也处在全国领先水平。2000年10月,金融学专业与财政学专业联合成立的"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金融学专业又以总评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近年来科研成果突出,科研条件不断改进。1996年以来共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论文240余篇,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依托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拥有独立的网站和内容丰富的图书资料资讯系统。

本专业与国内外著名学者和著名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联系。每年一届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举办7届)和"中国金融国际论坛"(已举办1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国际著名学者斯蒂格利茨、蒙代尔、博迪和国内著名学者董辅、刘鸿儒等应邀发表学术演讲。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生。日本一桥大学以及国内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研究中心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杰出华人学者讲座系列已举办多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现已推行的"中美金融教学实验"项目选拔最优秀的本科生,邀请美国一流大学著名教授执教,实行本硕连读,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本专业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3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在国外留学一年以上的12人。在本学科的学术梯队中,既有黄达教授这样的对中国货币理论、政策和货币银行学的建立、发展发挥奠基人作用的学术大师,又有周升业教授这样的对货币信用理论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全国知名教授,更有朱毅峰、吴晓求、刘曼红、陈雨露、任淮秀、张杰、庄毓敏等年富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金融学者群,反映了本专业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体系运行与管理,以及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等,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较高金融理论水平、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各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政府监管部门、跨国公司、外资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

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如下: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分析、商业银行研究、国际金融研究、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保险理论研究、金融工程研究、固定收益证券、高级公司财务等。

阅读全文

与人民大学复印中心金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编制银行资金明细表的作用是 浏览:14
工行往国外汇款手续费 浏览:328
债券投资的第一要义 浏览:940
港币1260换算人民币 浏览:563
湘钢钢筋价格表 浏览:334
A股融资方法 浏览:669
分级基金不让买了么 浏览:829
期权在券商和期货公司 浏览:813
红枣期货和价格换算 浏览:651
红枣期货即将上市 浏览:878
爱建信托客服 浏览:508
基金外包服务市场 浏览:293
融资融券c 浏览:125
2015年神秘资金 浏览:909
黄骅外汇 浏览:832
悟空理财体验金什么用 浏览:327
择期外汇交易是 浏览:844
投资大连油亏损情况 浏览:532
尿素期货有 浏览:585
资金占用监管核查的专项说明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