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的作文(小学生四年级水平)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 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⑵ 太行精神作文3000字
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虽然年近九十的他,想铲除屋前的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却不怕任何困难,决定与子孙一起挖山。他坚信他的后代会一代一代地挖下去,总有一天山会铲平。这就是愚公精神,我读后很有感触。这个故事说明,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有战而胜之的决心,意志和勇气,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学习也同样如此,有的同学觉得考上好学校只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了追求,只捡了路边的野花,而放弃了远方的玫瑰;而另外一些同学虽然成绩与理想学校所要求的分数线相差悬殊,但他们总是充满着信心,总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做到。于是寒窗苦读,一点一滴的进步,一步一步的靠近希望。最终,目标会达到的。作为一个学生,要具有愚公精神才行。不能消极而安于现状,要往前看,迈大步地向前走。即使我们不会像愚公那样最后有神仙相助,可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在帮助我们进步。周杰伦是我们熟知的歌星,提到他的名字无人不对他才华所钦佩,但成功也是由他的汗水和愚公精神所换来的,如果当初他没有远大的志向,他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歌曲吗?能在演义圈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吗?如果他不专研于音乐,能成为人们模仿的偶像吗?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只要我们有愚公精神,没什么事不能到的。
⑶ 太行精神,右玉精神对山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太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右玉精神生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实践历程中。解放初,在“沙进人退”的逼迫下,右玉人民面临着举县搬迁的生存危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存条件,既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第一要求,也是县委、县政府立县执政的第一任务。——定义判断篇。
⑷ 太行精神的精髓可以归纳为什么
太行精神的精髓可以归纳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太行精神作为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4)金融机构传承太行精神扩展阅读:
太行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太行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依靠这种精神。
在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后,又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努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⑸ 太行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八路军是民族脊梁。他们用血肉之躯铸成抗日救亡的钢铁长城。他们是人民军队的中坚、共和国的柱石。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浴血奋战在巍巍太行山上,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斗志,依托有利地形,特别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侵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在极其艰难、复杂、曲折、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文武英才,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太行精神。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行山哺育了中国革命。正是太行山这座革命大熔炉,培养锻炼了八路军,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以爱国御敌为核心的太行精神。
太行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中华民族又一次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时,是共产党、八路军发动、组织、武装民众奋起抗击,救亡图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和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华北沦陷、民族危难、国民党节节溃退的紧急关头,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身而出,毅然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太行山上点燃了抗日烽火,建立起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并很快通过发动、组织、武装人民群众,将根据地扩展到河北、山东,使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正是共产党唤醒了民众,引导他们拿起大刀、长矛、锄头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
太行精神是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形成的军民一家、鱼水依存、并肩作战、百折不挠、艰苦朴素的团结精神。太行根据地的创建,八路军是其中的钢骨,当地人民群众是浇铸钢骨的水泥。八路军之所以能在四面受敌、前狼后虎、围攻扫荡不断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发展为敌后不可抗拒的力量,最关键的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善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为了民族生存,不当亡国奴,老年人、青壮年、妇女、儿童都组织起来,成立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在根据地,共产党实行了解放妇女、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等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把农民引向进步和幸福,因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八路军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根据地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太行精神是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亲民精神,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不顾一切困难,无私奉献的爱民精神。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不仅以英勇善战著名,更以爱民言行被称道。八路军走到哪里,就把铁的纪律带到那里,也把好事做到那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执行的一丝不苟。在根据地,军民更是一家亲。太行根据地为减轻群众负担,大力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发展小商品经济,实行统一累进税、整理村财政、反贪污浪费等,把人民利益真正放在了第一位。
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战业绩将彪炳千古!抗日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浇铸成的太行精神将光照万代!
在当今,我们应大力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牢记昨天的血泪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和平,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铸新的历史辉煌。
⑹ 山西精神是什么
“信义、坚韧、创新、图强”,历时整整一年,经过社会征集、专家初评、群众投票、征求意见、完善提炼等几个回合,然后报请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山西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信义、坚韧、创新、图强;
以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闻名的山西,正在致力打造全新的“山西精神”;
1月11日,山西省省长王君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深入实施文化强身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山西在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的同时,还将锻造锤炼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风貌的“山西精神”;
山西一直致力实施文化兴省战略,以往闻名全国的太行、吕梁、右玉精神,虽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山西人的精神品质,但对致力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而言,急需一种能够提升山西文化形象、凝聚全省人民投身转型跨越发展的精神来代表山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此事,足见山西对此的重视程度。
⑺ 如何弘扬晋商精神
一是加强自己的晋商道文化素养,即首先使自己在晋商知识和文化方面强大起来,回这样才答有资格有能力在各种机会中宣传晋商文化。
二呢,运用经济手段,别忘了,晋商文化之所以独特而有广泛的影响力,离不开当年的晋商在经济尤其是金融界的影响的,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
三是在组建晋商相关团体,包括经济社会界的晋商团体和民间晋商爱好者团体,别忘了历史上的晋商基上都是以团体的形式存在的,即商帮,内以此团体形式宣传才会更有效果。
说句题外话,此刻的我并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回答你这种问题,算是我犯二吧,当今社会还有几个像容我这样的九零后在乎那曾经辉煌、令山西引以为傲的五百年晋商史呢!
望采纳,谢谢!
⑻ 太行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弘扬太行精神,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与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弘扬太行精神,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弘扬太行精神,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⑼ 什么是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
太行区包括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西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西南部。太行山海拔1500米以上。其山纵贯南北,峭壁如林,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天然战场。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二九师进入太行山后,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大刀阔斧地开展根据地工作。一二九师与太行区地方党组织结合,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迅速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太行山的游击队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太行山的800万劳苦大众和广大人民动员起来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争先恐后地参加抗日武装,每个城镇和乡村都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事迹。“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抗日的烽火在太行山熊熊燃烧。 太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多少共产党人和人民子弟兵英勇杀敌,前仆后继,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太行儿女武装起来,走向战场,直至流完最后一滴血。 太行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一个封闭落后山高崖险的山区坚持抗战八年;在一个没有任何物资接济和给养的环境中发展、成长、壮大;一个没有现代武器装备,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要对付拥有现代飞机大炮,数倍于自己的疯狂侵略者,并且最后还取得战争的胜利,根据地军民遭遇了多少艰难困苦,经历了多少浴血奋战!在严峻的天灾人祸面前,根据地军民没有粮食自己种,没有衣物自己织,没有水源自己挖,没有蔬菜自己种。从八路军的总司令、部队首长、地方干部到普通士兵和老百姓,军民和衷共济、共度难关,正是这种军民鱼水、艰苦奋斗的精神,共产党才赢得了群众,赢得了战争。 太行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全民战争,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顾全大局、团结民众、英勇斗争、无私奉献,从1937年10月到1944年10月,以根据地一二九师主力部队对日伪军作战共19777次,毙伤日伪军120241人;太行区的民兵自卫队在抗战期间共作战33716次,毙伤俘伪军11409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在抗战中献出了不知多少宝贵的生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人民在“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下,积极动员起来,踊跃参战,又有144267人加入到人民子弟兵的行列中。近8000名干部营陆续调往全国各地,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太行根据地特有的贡献。 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太行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依靠这种精神,在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后,又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努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