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的法律硕士研究院哪些综合实力较强(我是非法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三个标准,一是名校,二是法学类学校,三是特色
名校嘛,就是上海交大、复旦、同济
法学类,就只有华东政法了
特色的,上财、上外、上海海事
同理类比其他地区
其他学校除非有特殊原因就不用考虑了,法硕这个专业本身就比较尴尬,再不沾点高大上的边就没戏了
② 上海金融学院 法学系 好吗
一般吧,是新开的专业,也是教育部第一个金融法学专业,人数不多,但是老师实力还行,都是名校法学博士,大多在事务所兼职,比较有名的老师有薄海豹,张学森。
薄海豹,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市司法局先进个人、虹口区十佳律师,从业律师十余年,有较丰实的诉讼业务经验,曾代理国内外著名案件:台湾歌星童安格演唱会合作纠纷案旧上海大亨黄金荣家族遗产协议见证案全国著名治秃专家赵章光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朝晖制药厂投资合作纠纷案中泰拳击对抗赛合作纠纷消费者诉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商业欺诈案不夜城"七十六号"地块转让项目谈判海南中汇股份有限公司全套法律文件起草友邦公司保险旧案经中国证监会、司法部核准可以从事证券法律业务。主要客户群包括浦江之声广播电台、上海精文投资公司、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上海市人大服务中心、现代工商杂志等企、事业机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证券业年鉴编委、上海市律师协会金融研究会委员,上海市虹口区人大代表、上海市虹口区青年联合会常委。
张学森,男,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特聘教授。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曾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曾任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学报《法学研究生》杂志主编;曾长期在新华社直属重点报纸《上海证券报》工作,任金融证券新闻记者、报社总发行人兼发行总公司总经理、首席法律顾问等职。现任职于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法律学系,先后担任法学教研室主任、法律学系主任,兼任上海商学院法政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金融法学、国际法学的教学研究和相关实务工作。
出版教材著作等图书二十余部,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曾参加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国际民商法与冲突法”研究,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金融期货法律责任比较研究”、上海金融学院校级课题“商事调解及其在金融纠纷解决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有关WTO法律问题的论文曾获第三届华政韬奋学术节优秀论文一等奖,有关证券新闻报道的论文曾获“中国证券新闻论文评选”优秀论文一等奖。担任上海市高校金融保险专业重点建设教育高地项目《金融法学》主编、金融法学课程建设负责人。
擅长商事纠纷的仲裁与调解、金融各业法律与合规高级培训讲座,曾应邀为中国银行、上海浦发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担任金融法律与合规培训高级讲师。
③ 上海距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哪些差距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追寻答案。从2001年起至2004年,我们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专家论证和多元统计分析,设计与探索实施了一套国际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金融规模、金融环境、金融聚集度、金融国际化、金融风险防御、金融创新、金融效率、金融人才、金融制度、金融科技10个一级指标和56个基础指标。 本指标体系10个一级指标和56个基础指标测评的样本数据截至2004年,分为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两类。其中客观数据源于文献调研,包括2001~2004年的各类统计年鉴,各大官方统计网站,如各城市的金融管理机构官方网站、城市官方统计网站、世界银行等网站,以及2000~2004年各类专业研究报告。 主观数据源于问卷调查,主要包括针对金融制度、金融透明度和金融创新力三指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高级经济学家、跨国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国京沪深三地政府经济部门官员、金融业高管人员、律师、高校专业研究人员等。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与比较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取得六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原始数据,再通过统计方法量化,我们得到六个城市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得分数。 在表中,我们可发现: 1.中国香港在金融聚集度、金融国际化等方面得分比较高,一方面由于香港属于特殊的经济体,另一方面是由于其长期实施自由的商业社会与金融制度。同欧美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香港的金融规模处于中游水平。 2.新加坡的金融发展状况与香港类似,金融聚集度指标得分较高,而金融规模与金融人才得分排名居纽约、伦敦与东京之后。新加坡的经济运行机制与香港类似,且都属于资源缺乏的经济体,主要依赖于开放的政策资源和创新的人才资源。 3.作为世界级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其优势在于:金融规模得分仅次于纽约,比伦敦高;而在金融人才方面,其得分低于纽约、伦敦。而东京的弱势集中在金融环境、金融效率和金融国际化方面。这主要由于日本金融体系弊端所致。 4.上海近几年发展比较迅猛,但由于整体金融改革有待时日、金融体系基础较薄弱,金融制度健全进程中,导致其大部分指标得分虽然与香港、新加坡接近,总体上仍处于香港、新加坡之后。由于日本银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频频发生倒闭现象,资本市场秩序难以控制,而中国政府不断向各银行注入资本,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同时加速银行改制上市进程,从而使上海在金融效率指标中略胜于东京,但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上海在吸引外国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时,采取了不少积极的优惠政策;而东京则相对保守,故在金融国际化指标中,上海与东京的差距并不大。 5.与其他城市相比,前几年上海的相对优势集中于金融规模上,得分略高于新加坡,与香港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上海的不足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金融风险防御、金融创新与金融人才方面。在金融环境、金融效率、金融国际化方面,上海虽然落后于其他各城市,但差距不是非常大。因此,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把握机遇、扬长避短、突出重点,不能全方位赶超国际各大金融中心城市。
④ 最好是在上海的金融研究院
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⑤ 陆家嘴金融培训中心的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10月,是一家民办非企业研究机构,由中国金融改革先行内者刘鸿儒先生和容著名法学家李步云先生联合发起创立,旨在紧密联系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对中国的金融和法律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公共和私人部门提供战略策划、政策制定、制度设计、法规起草等研究和咨询服务,以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和法治建设的发展。研究院目前主要从事金融与法律相关的研究、会务研讨、咨询与培训服务,董事长为柳志伟博士,现任院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教授。
⑥ 中国最高法明确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范围包括哪些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8月7日公布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为即将挂牌的上海金融法院准确适用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根据规定,上海金融法院管辖上海市辖区内应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以金融监管机构为被告的第一审涉金融行政案件。以住所地在上海市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为被告或者第三人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第一审金融民商事案件和涉金融行政案件,由上海金融法院管辖。当事人对上海市基层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金融民商事案件和涉金融行政案件判决、裁定提起的上诉案件,由上海金融法院审理。当事人对上海金融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提起的上诉案件,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海市各中级人民法院在上海金融法院成立前已经受理但尚未审结的金融民商事案件和涉金融行政案件,由该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审理。
该负责人表示,上海金融法院不能跨上海市行政辖区管辖金融民商事案件。但为充分发挥上海金融法院专业审判职能,服务保障金融创新需要,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上海市辖区外确实存在着适用法律、认定事实重大争议情形的案件,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另行指定上海金融法院进行管辖。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