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治经济学:当前国际金融的特点。 请简要回答
当前国际金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八点:
1、强大的经济基础。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经济增长为支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增长、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生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收入和储蓄的增长,从而产生对资金的供给。大量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带动金融机构、市场的集聚以及金融环境的完善,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2、发达的国际贸易与优越的区位。国际金融中心在发展初期往往需要国际贸易作支撑,以大量贸易带动资本集聚,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际金融业务发达,金融机构集聚。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加快和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金融中心赢得国际外汇交易、国际银行贷款、跨境兼并金融服务,以及国际债券发行与交易等方面业务的能力,成为衡量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针,而跨国公司则是这些金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国际金融中心服务的主要对象。
4、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相对开放、自由的市场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包括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对于国际金融中心而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有利于发挥金融中心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扩大金融中心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对国内外金融机构而言,开放、自由的市场体系意味着较低的进入成本,因而能够使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与集聚,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5、较少的外汇管制,相对自由的货币兑换。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所在国的货币一般为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否则以该国货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交易、资本输出、结算等都将受到限制,以该国货币为基础的金融创新也将受到制约。
6、有利于创新而又不失规范的监管体系。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看,一方面政府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要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创新,保持金融中心活力和自身发展能力。
7、发达的信息资讯行业,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业是管理风险的行业,与风险直接相关的是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直接相关的是信息,金融中心需要能够大量实时、客观反映市场、机构、工具和产品变化的信息,这就需要高质量的金融基础设施,比如征信系统、清算系统,高效率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
8、大量的一流国际金融人才。金融业是专业性强、知识密度高的行业,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要素,也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管理、外语等方面的人才,一个具有充足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区自然对金融机构具有吸引力。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金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㈡ 国际金融中心 特点
1.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指标。
2.开放程度,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又一个标志.
㈢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哪些优势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复海加快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大海,交通便利,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上海也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远东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基础条件好, 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从国内城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最有条件。
上海是我国综合城市实力最强的市,是我国第一大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上海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㈣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炉,北上挤入前十,却没有广,这三个城市有多大差距
金融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近日,第25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5)公布,中国大陆共有9个城市入围,加上香港和台北,中国共有11个城市入围。GFCI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指数。其衡量指标包括商业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声誉。作为财务实力的重要指标,其公正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金融中心一直是军事战略家的战场。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以纽约、伦敦和香港为主体的“纽约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阵营,而上海、北京和深圳则是大陆第一阵营,都属于国家金融中心城市,而广州只能是第二阵营,属于区域金融中心,而其他城市基本上属于第三阵营。北京是一个金融管理和决策中心。上海是辐射全国、影响全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纽带,承担着亚洲金融中心的重要责任。至于深圳和香港,预计将成为华南乃至亚洲最大的科学和金融的中心。
㈤ 世界六大金融中心的名称是什么啊
英国伦敦金融城最新公布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纽约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而上海排名第24位,北京排名第36位。
报告中首次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根据人力、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综合竞争力,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
该报告称,伦敦和纽约真正是全球金融中心,为全球参与的交易提供了广泛服务。由于香港拥有严谨的法制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经是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只要亚洲金融市场不再出现较大的波动,香港是成为另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
报告称,由于在人才、市场管制及企业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与排名第九位的东京,从各项指标来看,目前都无法跟香港比。
为计算指数所作的调查还显示,金融界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变。两年前,人才和技术被认为是构成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访者关注的重点是政策监管和税收环境。
国内金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凸显,但要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任重而道远。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为伦敦金融城统计制作,每两年公布一次。
㈥ 为什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gdp只有美国人的一半
你说的是人均抄GDP吧
GDP除以人数,就是人均GDP
拿2007年来说,2007年美国GDP总量为139800亿美元,香港GDP总量是2050亿美元。美国是香港的86.2倍
2007年美国人口3亿,的香港人口为692.17万,美国人口数是香港的43倍
这样算出来的人均GDP自然美国是香港的2倍
美国是一个国民经济体系很健全的国家,也就是说,工业,农业,服务业(包括金融)都很发达,美国的金融中心,比如纽约、芝加哥,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都不弱于香港。香港只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领土,面积,人口等方面远远弱于美国,总的GDP自然比美国少很多。
GDP是衡量国民经济的,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和GDP总量没多大关系,和人均GDP关系也不大,人均GDP不能说明财富分配情况。
基尼系数来源于洛伦兹曲线,它是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形成了一条曲线。洛伦兹曲线和45度线之间的区域的面积,除以45度线以下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基尼系数。
㈦ 全世界有那几个城市是经济中心 那几个是金融中心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和中国的香港。
1、金融中心狭义指在商品货币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场。广义指在宏观地理区域内发挥金融活动中枢作用的大中城市。
2、它拥有先进的结算和支付系统,是大型的、全球化的、服务齐全的中心;能支持庞大的国内经济,拥有纵向的、流动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是多元的,法律与监管体系能充分保护重要的代理人关系的公正性和监管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
3、经济和金融相比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经济包括金融,金融一般指与货币相关的经济领域,而经济这个概念包含很多内容,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世界经济中心这样的排名。有这样的说法也只是用来说明一个城市的经济地位。
4、比如“上海将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并不是说上海这个城市在经济上达到了什么标准。“世界经济中心”在这里的作用不是一个名词,而只是一个形容词。再比如美国纽约也称之为世界经济中心。
(7)衡量国际金融中心扩展阅读:
经济中心有各种分类方式:
1、按经济功能,可分为综合性的经济中心和专业性的经济中心;按地域可分为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以及地方性的中小型经济中心。但是,这些划分不是绝对的,没有严格的标准和界线。
2、一般说,经济中心具有多功能性质。经济中心首先是商业、贸易中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商品交换,绝大部分经济中心是从最初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逐渐发展起来的。
3、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中心,依靠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通过经济技术协作和经济联合等多种形式,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经济中心不仅是工业中心,而且往往同时是科学技术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
㈧ 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金融之都
上海具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的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 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指标。上海的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日益强大
开放程度,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又一个标志,上海走在全国的前列 。
基础条件好
“选择上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清华大学布鲁金斯中心主任肖耿教授这样评价,“因为上海曾经就是远东的金融中心,基础条件最好。”他用了一个有趣的词:“无人可比”。
在他看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而从国内城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最有条件。
至今,上海的金融体系已初具规模。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其中,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市金融办有关人士介绍,截至去年6月底,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850家。
更重要的是,上海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在全国金融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这是反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机构聚集功能的重要指标。“十五”末,上海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9%。截至2007年底,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0.48万亿元,上海就占了6.94万亿元,约为全国金融总资产的11.5%,增长很快。
市场辐射大
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是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指标。而上海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日益强大。
至今,上海已基本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与OTC衍生品、黄金、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是国内金融市场中心,也是国际上少数几个市场种类比较完备的金融中心城市。
令人鼓舞的是,上海金融市场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2007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127.6亿元,同比增长117%,而2006年的增长只有69%。2008年,尽管证券市场成交额同比萎缩,但金融要素市场间相互补充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至去年6月底,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已达76.6万亿元,同比也增长了41.07%。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30.54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七、亚洲第二;位于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债券流通余额13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七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部分产品也列入世界前列,其中,天然胶成交8.7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一,铜成交10.1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位。
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最主要的标志。以上海金融市场发行的股票、国债、企业债、上市公司债和企业短期融资融券为统计口径,2005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占国内融资比重约为17.7%,2006年达20%,2007年达25.2%。2008年,即使证券市场深幅调整,直接融资较大回落,但是,上半年直接融资额占比也达到了14.4%。2002年到2007年,在上海直接融资的国内企业融资总额达到了2万亿元,其中95%的融资额是兄弟省市企业的,可见其服务全国的能力。
开放程度高
开放程度,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又一个标志,上海也走在全国的前列。
截至2008年6月底,已有375家各类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汇聚上海,占在沪金融机构总数的44.1%,也就是说,上海近一半的金融机构属于外资。其中,有17家外资银行总部设于上海,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的2/3。5家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将境内总部设在上海,占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总数的5/7。另外,上海一半以上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集中在上海,还吸引了境内众多中外资银行的资金管理中心入驻。
㈨ 世界最大金融中心排名
《印度时报》19日援引万事达国际组织日前公布的一项全球城市金融状况调查及版全球十大金融城市排行榜说权,亚洲城市在排行榜中占据三席,印度孟买更是首次进入榜单。
根据万事达国际组织的排名,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依次是伦敦、纽约、芝加哥,法兰克福、东京、首尔、巴黎、马德里、米兰和孟买。
据悉,该组织是通过5项指标来考察全球各主要城市的金融状况的,即金融服务网络、股票交易量、债券交易量、衍生产品交易量和商品合约交易量,每项指标权重相同。其中,金融服务网络衡量的是城市中的全球性银行机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数量及布局情况。
万事达国际组织表示,这些排名前列的城市都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交易中心,也是资本汇集的地方,但该组织在排位时也考虑了各城市的具体情况,例如股市或债市的表现。
此外,万事达国际组织还公布了一项“全球商业中心”前50名的榜单,伦敦、纽约和东京排在前三甲。中国有3个城市上榜,分别是香港(第五)、上海(第32)、北京(第46)。(除署名外以上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