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早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
伦敦 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属伦敦。伦敦最早确立其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是起源于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圈地运动造成土地和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贵族和农场主手中,促进了以大地产为主的资本主义农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工业资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使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整个工业体系发生变革,使生产率广泛提高。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化初具规模.即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韧,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海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一直是研究英国现代化或工业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对于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说来.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正如马克思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闸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加上工业革命使铁路和海船这个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国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这“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一些以农业为主或纯粹从事农业的国家,郡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大部分过剩原料,同时又满足它们对工业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无怪乎英国工业获得这样巨大的空前的发展”。
可见,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英国的现代化或工业化更不能没有海外贸易。正是这个海外贸易,扩大了英国的粮食供应.开辟了新的和广阔的原料(尤其是棉花)来源;正是这个海外贸易;又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国内或欧洲内部市场所能取得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贸易还有助于提高英国人均产量,从而提高英国的收入和消费。 伦敦确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的地位,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现在的伦敦是和纽约齐名的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是伦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从业人员约325,000 (2007年)。2005年,其地区总产值为446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五,欧洲第一),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大都会区GDP达到6690美元,占英国GDP的30%。 伦敦城是伦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许多的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英国百强公司和100多个欧洲500强企业均在伦敦设有总部。全球大约3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证券交易中心之一。伦敦港同时也是英国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约五千三百万吨。 伦敦城共有500多家银行(至1991年),银行数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国银行有470家,在伦敦拥有的资本总额达1000多亿英镑。伦敦城每年外汇成交总额约3万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伦敦城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全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以及13家清算银行和60多家商业银行也均设在这里。清算银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莱、劳埃德、米德兰和国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银行。 伦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在伦敦保险业中,历史悠久,资金雄厚,信誉最高的是劳埃德保险行。 伦敦城中的伦敦股票交易所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伦敦城还有众多的商品交易所,从事黄金、白银、有色金属、羊毛、橡胶、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叶和古玩等贵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买卖。
⑵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名单,都有哪些城市
2020年9月25日,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正式发布,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排在全球前十的金融中心城市分别是纽约、伦敦、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北京、旧金山、深圳、苏黎世。
全球金融中心数据报告自2007年起,每年的3月和9月各公布一次,至今年9月,已经连续公布了28期,该数据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英国智库Z/Yen集团联合编制。通过对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公共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共六个方面对全球111个金融城市及10个候选金融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最终得分依次列出各个城市的得分情况。
由于该指数报告每半年公布一次,而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排名也会发生细微的变化。通过3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数据汇总即可得出某城市的金融发展历程,这对于评估某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而评估城市背后的国家乃至区域经济实力,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⑶ 世界五大金融中心指的是哪五大
2019年9月19日,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版指数权报告在伦敦和深圳同时发布。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北京、迪拜、深圳和悉尼。
⑷ 一个城市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前提是渐进式的,请看下面的链条:
首先要交通便捷,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多条版通道的交叉口权,这个城市是个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进而发展成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发展成贸易中心,因为贸易的发达,对金融业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最后,在这个最初的交通枢纽上,崛起了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等等,都符合上述规律。
⑸ 成为金融中心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交易的完整性
许多人以为金融中心就是交易各项资产的市场,其实不然。现代金融学认为,在任何时候描述一项资产都需要两个指标:当前价格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价格是在大多数交易所中常见的,比如:股票价格,期铜价格,房产价格等等。但是价格仅仅是问题的一半,我们还需要通过交易的方式,让市场表达出投资人对于某项资产未来不确定性的判断。这就需要更高级别的交易所,比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衍生品交易所。这些交易期权的市场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一起,构成了纽约金融中心的地位。
任何一次交易,在完成的瞬间都会同时影响该资产的价格和风险。因此,只有一个单独的标价资产价格的市场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市场在目前价格水平上对该资产未来不确定性的判断。这个判断往往就体现在该资产的衍生品的交易中。有了这两个数据指标之后,才能讨论金融中心的问题。
对于金融中心来说,交易的标的物不仅仅是资产,还有风险。我们把资产及其捆绑在资产上的风险分离开来,分别交易,实现了交易的完整性。上海稍早时候设立金融期货交易所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这还只是序曲,不是完整的乐章,金融期货交易所即将挂牌的是股指期货,而股指期货本身并不能表达资产的风险,因为还没有实现风险和价格的剥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并不担心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的A股期货交易,那只是一个跟踪性的指标,而不能成为指数。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在本土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内设立更多的期权品种,这样才能使各路投行创造出极具想象力的新金融工具和品种,进而实现交易的完整性。这是迈向金融中心的第一步。
二、交易的便利性
要成为金融中心,还必须向投资人提供各种交易工具,帮助其实现“全过程,全对冲”的目的。投资人来市场不仅仅是投资购买资产,也是来规避风险的,作为金融中心的市场应该能够向投资人提供各种交易工具,比如:煤炭、石油、农产品、金属、国债期货等等,帮助其方便地构建自己的交易策略,组合头寸。一句话,各路投资基金就相当于建筑设计师,你给设计师们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建筑材料,就能够帮助他们发挥创造力,打造出多彩多姿的建筑。千篇一律地供应水泥,市场怎么能走向繁荣呢?
三、交易的透明性
缅甸玉石市场肯定成不了金融中心,因为那里摆放摊位的商人都喜欢出售未经过打磨的原石。买家必须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额外的运气,才能买到含量高的翡翠。如果这个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原石里面都含有高品味翡翠的话,卖家肯定都把原石打磨得干干净净,显现出真材实料的翡翠。出售原石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多数石头掩盖在“翡翠预期”之下,卖出一个好的价格。这样的市场缺乏信息的透明性。一个完善的金融中心,各个上市公司,各个机构和媒体都应该主动披露自己的相关信息,就像打磨过的玉石一样,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市场的合理定价。那些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公司,股价一定很低,因为这仅仅是一块具有预期的原石,而不是真正的翡翠。
我们不要羡慕纽约市场能够对中国去那里上市的公司给出200倍市盈率,也不能指责纽约的投资人已经失去了理智,或者中国的投资人太过于谨慎。这些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是我们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所以,那些真正的好公司,相信自己是翡翠的优质企业,为了得到一个更高的定价,纷纷去纽约上市,因为一个符合它们资产质量和竞争能力的定价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相应地,那些质量不高的“原石”则往往喜欢治理不完善的市场,在这里它们可以在“翡翠预期”的掩盖下,把石头卖出高价。所以有些新兴市场市盈率非常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的价格便宜,而是说明这个市场的信息披露比较差。
总之,在这三个目标实现之前,我们构建金融中心的任务就没有完成。有人说,构建金融中心就是要吸引大型蓝筹股上市,其实这是形成金融中心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动因。我深切希望中国的各个城市都一起发力,并形成合力,构建一个完善的中国金融市场,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和磁力,能尽最大可能吸引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投资人来中国市场发展。
⑹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是哪几个城市
答案一:
法兰克福号称欧洲的金融中心,与纽约、东京、伦敦并列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据说有银行300多家其中外国大银行100多家。欧中中央银行也在法兰克福。美茵河畔银行大厦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顿之称。
答案二:
来了香港看到大街小巷各种听过没听过、见过没见过的银行、保险、证券,我才知道国际金融中心真不是乱盖的。单是我用相机拍摄下来的银行就有47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际知名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另外一些我以前未曾听说过的大新银行、大华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之前在深圳见过,但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哪儿的)、永亨银行,还有一些银行更是让我觉得很奇怪、很意外,如上海商业银行,内地许多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当地政府将以往的农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单位进行重组后产生的,一般仅限于当地业务,怎么也开到香港来了呢?本来对金融法就不熟悉,香港的金融业就更是不明白了。还有一个叫做“廖创兴银行”的,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吗?是香港本地的老字号吗?好奇怪!
哦,对了,四大金融中心分别是:纽约、东京、香港和伦敦。
⑺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城市)是
答案一:
法兰克福号称欧洲的金融中心,与纽约、东京、伦敦并列为世界四大版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据说权有银行300多家其中外国大银行100多家。欧中中央银行也在法兰克福。美茵河畔银行大厦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顿之称。
答案二:
来了香港看到大街小巷各种听过没听过、见过没见过的银行、保险、证券,我才知道国际金融中心真不是乱盖的。单是我用相机拍摄下来的银行就有47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际知名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另外一些我以前未曾听说过的大新银行、大华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之前在深圳见过,但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哪儿的)、永亨银行,还有一些银行更是让我觉得很奇怪、很意外,如上海商业银行,内地许多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当地政府将以往的农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单位进行重组后产生的,一般仅限于当地业务,怎么也开到香港来了呢?本来对金融法就不熟悉,香港的金融业就更是不明白了。还有一个叫做“廖创兴银行”的,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吗?是香港本地的老字号吗?好奇怪!
哦,对了,四大金融中心分别是:纽约、东京、香港和伦敦。
⑻ 一个城市成为一个金融中心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分析师啊,就像金裕吴老师!
⑼ 世界有那几大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城周四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GFCI)显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纽约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而两年前一项类似的调查中备受青睐的上海,这次排名第24。
为计算指数所作的调查还显示,金融界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变。两年前,人才和技术被认为是构成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访者关注的重点是政策监管和税收环境。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今年首次公布,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为伦敦金融城统计制作,今后每两年公布一次,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是根据对全球金融服务业决策层人士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47个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指数,综合计算分析得出。
推出这个指数的目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间相对竞争力的变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从零开始建设一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亚洲是否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斯耐德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凸显了两个亚洲金融中心 - 香港和新加坡 - 在竞争力上远远超过伦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城市。
伦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当时亚洲几个金融市场之间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调查则清楚表明,香港被认为正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日本东京仅排名第9。两年前的调查中倍受青睐的上海和北京,今年名列第24和第36。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受访者认为香港最有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因为它的监管良好,高质量的专业人力资源充足,而且已经是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从各项指标来看,上海都无法跟香港比。
根据调查报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个角色中至少一个: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伦敦和纽约够这个资格;
国际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担了大量跨国交易活动;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个领域独霸鳌头,比如苏黎世的私营银行业是世界第一;
全国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金融服务中心,比如上海;
区域金融中心,承担了国内一个地区的主要金融业务,比如芝加哥既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一个地区金融中心。
伦敦和纽约扮演了全部五种角色,但伦敦在五项竞争力指标上都超过了纽约。
今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要素的看法跟两年前不同。2005年,在《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对竞争力调查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才和技术是整体竞争力的首要因素,而这次的调查显示,人们的关注焦点已经转移到政府监管政策和税务环境。
计算指数中采纳的其他竞争力因素指数还包括人力(高质量劳动力供应、劳动力市场灵活程度、商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情况)、商业环境(监管、税率、腐败程度、经济自由度和经商的难易程度)、市场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居住生活条件等因素。
关于亚洲是否可能出现一个可以跟伦敦和纽约平起平坐的全球金融中心,今年的调查报告没有给出定论,但排名指数显示,香港和新加坡正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东京和上海正在稳固它们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
报告还指出,如果有更充足的数据,圣保罗和约翰内斯堡两年后也有可能被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