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中国金融消费者知识调查

中国金融消费者知识调查

发布时间:2021-05-10 03:28:27

Ⅰ 填写2019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表有用吗

调查表要看反应的问题吧,如果有普遍性应该有用的

Ⅱ ‘‘‘‘中国金融体系现状调查

证监会专家:中国金融体系结构性转型已经开始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开始了结构性的转型,从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均衡的方向演进。

祁斌在上海期货同业公会、上海证券同业工会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投资中国——2007上海证券期货国际论坛”上表示,促进金融体系的平稳转型,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要继续推进基础性建设,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推动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应加快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债券等在内的市场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应强化各种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快速决策和反应机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第二是要推动相关制度的变革和建设,为资本市场的建设创造有利的基础。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推动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的建设,为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要加强监管的有效性,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边界,进一步构建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体系的建设,逐步构建市场化导向的创新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交易所和自律监管功能,逐步完善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高效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和提高执法效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建设,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提高违规成本,建立有效的体系。第四,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稳步对外开放,增强我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祁斌说,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直接融资比例稳步上升,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金融结构,分散了金融系统风险,中国金融体系开始了结构性的转型。2006年资本市场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为22%,截至2007年9月底,这个比例超过30%。

他认为,目前资本市场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第一,资本市场结构失衡,资本市场的约束化机制不足,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培育。第二、宏观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加。第三,银行存款分流现象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性转型的开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并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但也对监管体制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个挑战是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征更加凸现,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着全球竞争的趋势不可避免。

中国金融体系如何走出困局

据《中国投资》报道,2004年在宏观调控情况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但是证券市场走势却出现了严重的背离。以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金融资源浪费严重,直接融资内部机制失调,多层次市场发展滞后等多种问题,尤其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长期严重失调,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加剧了金融体系风险的积聚。

在重筑金融体系中,银行和资本市场各应扮演什么角色?中国金融体系战略究竟应该选择银行主导,还是资本市场主导?银行业为建立与资本市场相匹配的经营体系,在经营方式上应选择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2005年1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提出了破解金融体系谜题的思路。

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中国金融体系的战略选择

从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金融体制的选择和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与现代科学技术共同构成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力,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趋势。各国金融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典型国家如德国、日本;另一类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

从理论研究上看,很难得出哪一个金融体系更优的结论,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对中国而言,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推动经济增长、有效配置资源,又能平滑经济波动,合理分散风险,同时还能够使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的金融体系,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在未来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且也关系到中国能否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的优势。

刚刚调任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的谢平认为,银行与资本市场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并不重要,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绝对是互补的。一个国家只有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阶段后,才可能慢慢发展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发达国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也是银行主导型,只是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才建立了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从投资者个人来说,只有其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想到把自己财富的多大比例投资在股票市场,另一部分进入银行;如果个人财富很少,他只需要到银行储蓄就够了。而目前的数据还不足以证明,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哪一种金融制度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北京银行副行长赵瑞安坚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所暴露的问题也比较多,其发展需要商业银行体系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发挥作用是客观的和必然的。银行聚集了大量社会资金,具有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社会资金需求来看,金融机构具有便利、有效的融资方式,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资金。从消费者的金融习惯来看,中华民族具有节俭的传统,因此大量资金聚集在银行也是一个客观的必然。

但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充足率低和不良资产规模过大的问题,而解决这三大问题最好的场所就是资本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推动其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上市,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此外,资本市场还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补充资本金最有效的渠道——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务和股票可以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补充巨大的资本。资本市场是商业银行改革和未来业务创新的重要平台,而银行对资本市场的介入,对于保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政府隐性担保的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首先就会为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信心支持。

更具体的:http://www.ce.cn/economy/bank/yanjiu/jrts/200502/16/t20050216_3088757.shtml

Ⅲ 金融危机对消费者行为影响调查问卷如何写

服务业

Ⅳ 银行开展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内容的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A 解析:银行业消费者的受教育权可以分为两类:①银行消费知识的教育权,是回指消者有权接受关于答银行产品的种类、特征等有关知识的教育;②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教权,是指消费者有权接受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等知识的教育。

Ⅳ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这个报告是真实的吗为什么一个院士这样的笑话也出呢,是无知还是受人指使呢

大学是国来家建设的大学,不管是与公源与私,都只能这么写报告。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事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和政策经济的范畴,出现这些问题很正常。
某些报告看似学术文章,其实都是歌功颂德的表现,这对单位和他本身都是有很大利益的。不然,谁费劲干这事啊。

Ⅵ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关于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日益成为世界的焦点。从宏观角度而言,它与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这些问题不但与国内经济、金融问题密切相关,且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重要关系。与此相对应,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要深入认识这些问题,必须要基于微观家庭的调查数据,同时分析家庭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才能实现。
家庭金融研究面临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是数据的缺乏。目前,关于家庭金融和消费的研究结果只在少数国家可以获得。由于国家之间,制度背景和冲击的差异,在一个经济体的研究结论很难直接照搬到其他经济体。因此缺乏可使用的数据将阻碍关于家庭金融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展开。
家庭金融是金融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国金融学会会长Campbell(2007)认为,家庭金融正逐渐成为经济学、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因此,在中国开展家庭金融和消费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家庭金融调查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长期性。第二,一般是由各国中央银行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家庭金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微观层次的信息,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收集的主要信息包括:住房资产和金融财富;负债和信贷约束;收入;消费;社会保障和保险;代际的转移支付;人口特征和就业情况;支付习惯等方面。
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研究以下问题至关重要:
研究转型中中国微观家庭和个人经济、金融行为的变化。
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
研究和评估外部冲击、政策和制度变化的影响。
——研究外部冲击(比如金融危机)对不同家庭的影响
——研究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研究货币政策通过家庭渠道的传导机制
——研究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
——研究中国家庭高储蓄的原因及影响
——研究刺激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
此外,获取关于特定样本的信息也是重要的。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明,占比不大的家庭,比如那些高负债的家庭,可能对市场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同样,那些最富裕的家庭尽管数量很少,但是他们对宏观经济变量可能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财富分配、家庭资产配置、家庭的高储蓄等家庭金融问题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具体地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意义体现在:
(1)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金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家庭金融交易活动日渐增加,而家庭金融行为对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也不断增强。比如,中国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的起伏波动都与家庭金融行为有密切关系。但是,目前国内从家庭微观层面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然很不够。基于中国
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研究将有助于回答这方面的许多与政策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为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2)科研机构的金融研究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是关于家庭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基础性调查,数据的质量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全程监控。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全面推进家庭金融研究在中国的开展,促进这一领域在理论和政策方面研究的进步。
(3)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
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对理财的需求逐渐增加,而我们对家庭的这些需求目前并没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因此,通过中国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我们可以对家庭的理财行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搞清楚家庭金融行为的特点,比如收入、年龄、民族、教育、风险态度等因素与家庭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这对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中国金融消费者知识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年香港黄金价格 浏览:711
绥化象屿金谷玉米价格 浏览:202
昌乐外汇开户 浏览:447
十大理财平台排行榜 浏览:638
山东省如意集团股票是多少 浏览:19
农业银行贷款的条件 浏览:489
英雄联盟股票代码 浏览:777
大摩消费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704
300066资金流向东方财富网 浏览:922
贵金属去哪可以交易 浏览:35
甘肃理财规划师报名入口 浏览:176
卖盘和买盘价格相差 浏览:401
股票交叉交易 浏览:884
沙漏理财 浏览:922
广发理财新资金 浏览:174
互联网金融贷款平台有哪些公司名称 浏览:277
乐贷款客服 浏览:823
007355基金主页 浏览:972
金融外汇助理 浏览:28
7只科创基金怎么买 浏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