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fc外滩金融中心什么时候竣工的
一、交房指的是复依据商品房买卖制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内将符合约定交付条件的住宅交付于买受人的行为。该合同约定的日期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着小区物业管理建设正式启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用户共同管理和相互监督局势已然形成。
二、具体的房屋交付使用时间在买卖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里应该有明确的约定日期的,可以翻看购房合同里的具体约定时间。如果开发商如期未交付使用的话,开发商属于违约行为。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延期交付房屋的,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三、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按照延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Ⅱ 2016年g20峰会在中国哪个城市举办
北京或上海。 国际会议选择举办城市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首选首都,因为是政治中心。所以北京或会成为主办城市。不过,由于G20主要涉及经济问题,也可以选择经济商业金融中心,即上海。
Ⅲ G20伦敦金融峰会的示威
在2009年3月28日,至少3万5000人参加了从英国泰晤士河畔到议会大楼、唐宁街10号、再到海德公园的游行。要求对贫穷、气候变化和就业问题采取行动。来自社会各界的示威者都认为,目前的全球经济系统根本不能有效运转,急需改革。同日在柏林和巴黎也举行了类似的示威活动,游行者要让他们的国家领导人在前往参加20国集团首脑会议之前听到他们的要求。
4月1日,在伦敦抗议20国峰会的示威者,砸碎建筑物的玻璃,并短暂地进入苏格兰皇家银行,随后被挥舞警棍的防暴警察推回去。抗议者还试图冲进英格兰银行。该银行的玻璃为防止暴力覆盖上胶合板。 G20伦敦金融峰会公报
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2009年4月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会后公布了正式公报,全文如下:
1.我们20国集团领导人于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了这次峰会。
2.我们正面临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经济挑战;自我们上次举行峰会以来,经济危机已有所加深,对每个国家无论男女老幼的生活都造成了影响,因此所有国家都必须联合起来解决这一危机。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3.首先,我们相信全球经济繁荣是不可分割的;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责任必须由全球各国共同承担;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必须以勤勉劳作之家庭的需要及就业为中心,不仅仅在发达国家如此,在新兴市场和贫穷国家也应如此;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必须能反映当今之人的需要,也要能反映未来几代人的需要。
我们相信,建立基于市场原则、有效监管和强有力的全球机构之上的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可持续性全球化发展和所有各国日益繁荣增长的唯一可靠基础。
4.有基于此,我们今天承诺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目的是:
* 恢复经济信心和经济增长,复苏就业市场;
* 修复金融体系以复苏贷款市场;
* 加强金融机构以重建信任;
* 融资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克服当前危机和避免未来危机;
* 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巩固经济繁荣的基础;
* 增进全面的、绿色的以及可持续性的经济复苏。
我们将通过联手行动来完成上述承诺,将全球经济带出当前衰退,并阻止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于此的危机。
5.我们今天已经达成的协议有: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可用资金提高两倍,至7500亿美元;支持2500亿美元的最新特别提款权(SDR)配额;支持多边发展银行(MDB)至少1000亿美元的额外贷款;确保为贸易融资提供2500亿美元的支持;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同意的出售黄金(203,0.28,0.14%)储备的所得资金,为最贫穷国家提供优惠融资。这些协议共同组成了一项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旨在恢复全球信贷和就业市场及经济增长。
在推出上述扶持计划以前,我们各国政府都已经分别采取了各自的措施,这组成了一项庞大的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其规模是史无前例的。
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
6.我们正在联手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财政扩张活动,将拯救或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如果不采取这一活动则这些工作岗位将被摧毁。到明年底为止,这一活动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将全球产值提高4%,并加速向“绿色经济”的转型进程。我们保证将会持续加大必要的财政扩张规模以复苏经济增长。
7.各国央行也已经采取了异于常规的行动。大多数国家已经大幅下调了基准利率,而且各国央行已经承诺,只要还有必要,就会一直维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此外还将动用包括非常规工具在内的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以维持物价稳定性。
8.在本国贷款市场和国际资金流复苏以前,我们所采取的经济复苏
措施无法起到效果。我们已经向各自的银行系统提供了重大而全面的支持,目的是提供流动性、调整金融机构资本及坚决解决资产减值问题。我们保证将采取任何必要行动来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信贷流、确保对整个系统而言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的健康性、以及按照20国集团达成的协议框架来实施贷款复苏及金融行业修复政策。
9.总体而言,上述行动将组成现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以及最为全面的金融业扶持计划。各国联手使得这些行动的影响力得以加强,而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宣布的非常政策必须毫无拖延地加以实施。今天,我们已经进一步就1万亿美元以上的刺激计划达成一致,将通过全球金融机构和贸易融资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资金。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个月预测,全球实体经济将恢复增长,到2010年底为止的增长速度将超过2%。我们确信,今天我们同意采取的这些行动,以及我们在维持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同时联手恢复增长和就业的坚定承诺,将会加快经济回归增长趋势的进程。我们今天保证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来确保这一成果,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评估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全球各国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11.我们决心要确保长期的财政可持续性和物价稳定性,并将制定可靠的退出战略,从而可在必要时候退出目前需要采取的、旨在支持金融业和恢复全球需求的措施。我们确信,通过实施已经达成一致的政策,我们将可限制本国经济的长期支出,因而降低更长期内的财政稳固计划规模。
12.我们将以合作的、负责任的态度来实施所有经济政策,顾及这些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将取消货币贬值的“竞赛”,构建稳定的、运行良好的国际货币系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将支持由公平、独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经济及金融业进行监管,对一国经济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进行监管,以及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作出评估。
加强金融监管
13.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我们重建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任情绪以前,经济信心不会得以恢复。我们将采取行动为未来的金融业建立更加强有力的、更加具有全球一致性的监管框架,从而对可持续性的全球增长形成支撑,为企业和个人的需求服务。
14.我们所有人都同意确保在本国推行强有力的监管系统,同时还同意建立更加具有一致性和系统性的跨国合作,创立全球金融系统所需的、通过国际社会一致认可的高标准监管框架。
加强金融监管必须能促进经济繁荣、体制完善和提高透明度;能抵御波及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能缩小而非放大金融和经济周期;能降低经济对不适当的风险融资来源的依赖性;以及能阻止过度的冒险活动。
监管机构必须保护个人消费者和投资者、扶持市场纪律、避免对其他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减少“监管套利”的范围、支持竞争和动力、以及跟上市场创新的步伐。
15.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将实施在上次会议上达成的行动方案(Action Plan),如后附进展报告所示。我们今天还发布了一份名为《加强金融系统》(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的宣言,其要点是,我们同意:
* 创立一家全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以下简称“FSB”),作为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以下简称“FSF”)的继承性机构,其成员包括20国集团的所有成员国、FSF成员国、西班牙和欧盟委员会,并加强了向该委员会所委派的任务;
* FSB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合作,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行动解决这些危机;
* 对监管体系进行改造,以便各国政府鉴别和虑及宏观审慎监管的风险;
* 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将所有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涵盖在内,首次覆盖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对冲基金;
* 认可并实施FSF有关薪酬的最新强硬原则,为所有公司的可持续性薪酬计划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支持;
* 一旦确认经济已经复苏,则将采取措施改善银行系统中的资金质量、数量和国际协调性。今后,监管措施必须能阻止过度杠杆,并要求银行在经济良好时期也需储备充足的缓冲资金;
* 采取行动反对“避税港”等不合作的行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制裁这些行为的准备,以保护公共财政及金融系统。银行拥有保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注意到,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天公布了一份名单,列出了由全球论坛评估的反对按照全球标准交换税务信息的国家;
* 呼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改进资产估值和准备金标准,完成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
* 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将信用评级机构涵盖在内,以确保这些机构能达到良好的国际行为标准,尤其是要防止出现令人无法接受的利益冲突。
16. 我们要求各国财长按照《行动方案》中的时间表执行上述决议。我们已经要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来监督进展情况,与金融行动特别小组和其他相关实体密切协作,并在11月份在苏格兰召开的下一次各国财长会议上提交一份报告。
巩固全球金融机构
17.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一直是近来世界增长的引擎,但现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令全球经济当前的滑坡局面雪上加霜。要恢复全球信心并复苏经济,资本必须持续不断地流向这些国家。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巩固国际金融机构,尤其是IMF。因此,我们今天一致同意,通过全球金融机构追加8500亿美元可用资金,这笔资金将用来为逆周期支出、银行资本充足、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融资、支持国际收支平衡、新债替旧债和社会支持提供资金,从而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为此目的:
·我们同意通过成员国的直接融资向IMF提供2500亿美元可用资源,随后共同达成一个规模更大、更加灵活的新的贷款安排,再增加最高5000亿美元,并考虑是否有必要向市场举债。
·我们支持由各多边开发银行(MDB)大幅增加至少1000亿美元的贷款,包括向低收入国家提供贷款,并确保所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安全,包括拥有适当的资本。
18. 这些资源应该得到有效和灵活的利用以支持增长,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这一方面,我们赞赏IMF取得的进展,包括它新推出的灵活信贷安排(FCL),以及它对贷款和限制条件框架的改革,这将确保IMF的各种工具能够有效地解决各国收支平衡融资需要的内在问题,尤其是外部资本从银行和企业部门回撤的问题。我们支持墨西哥寻求FCL的决定。
19. 我们一致支持进行一次总的特别提款权(SDR)分配,此举将向世界经济注入2500亿美元并提高全球流动性,并要求对《第四次修正案》进行紧急修订。
20. 为了让我们的金融机构能够帮助管理危机并防范未来的危机,我们必须增强它们的长期相关度、执行效力和合法性。因此除了我们今天达成的大幅增加资金来源的协议,我们还决定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现代化改革,确保它们能够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有效地向成员国和股东提供协助。我们将改革它们的授权、规模和治理,使之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新挑战,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包括穷国在内,必须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代表权。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相应地通过提高战略远见和决策水平来增强这些机构的信誉和问责机制。出于这一目的:
· 我们要坚决执行2008年4月达成的IMF配额和话语权改革的方案,并要求IMF在2011年1月之前完成下一次配额审查。
·除此之外,我们同意应该考虑给予IMF官员更高的参与度,令其能够向IMF提供战略指导并加强其问责机制。
·我们要致力于执行2008年10月达成的世界银行改革方案。我们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会议上获得进一步的建议,加快进度,争取在2010年春季的会议上就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达成一致。
·我们同意,国际金融机构的首脑和高级领导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优选程序来指派。
·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我们要求会议主席与G20财长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向大家报告,以期为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进行深入改革。
21. 除了改革我们的国际金融机构,令其适应全球化的新挑战,我们同意在关于促进经济活动可持续性的一些关键价值和原则上达成一项全球共识。我们支持就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形成一个宪章,并就此在下一次会议上作进一步讨论。我们注意到其他一些论坛已经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对经济活动可持续性问题的宪章做进一步研讨。
反对保护主义和促进全球贸易及投资
22. 世界贸易的增长促成了世界半个世纪的持续繁荣。但是,现在它出现了25年来的首次下滑。需求的萎缩因保护主义压力的增大和商业信贷撤离而加剧。重振世界贸易和投资是恢复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所在。我们不会重犯过往时代保护主义的历史错误。为此我们重申在华盛顿许下的承诺:不得针对投资或商品及服务贸易设置新的障碍,不对出口施加新的限制,不得推行违背世贸组织(WTO)规则的措施来刺激出口。此外,我们将立即行动纠正已采取的这一类措施。我们决定将上述承诺的期限延长至2010年结束。
我们将努力把包括财政政策和支持金融业行动在内的国内政策行动对贸易和投资的任何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我们不会退而奉行金融保护主义,尤其不能采取限制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特别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的措施。
我们将立即把任何这样的行为通报WTO,我们呼吁WTO和其他国际组织共同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监督我们履行上述承诺的情况并每个季度予以公布。
与此同时,我们将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促进和推动贸易及投资,我们将确保在未来两年中通过出口信贷和投资机构及多边开发银行(MDB)至少提供2500亿美元的资金来支持贸易融资。我们还将要求我们的金融监管机构将必备资本中的可用弹性资金用于贸易融资。
23.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就急需的多哈发展议程达成一个积极和兼顾各方的协议,这样世界经济总量每年至少能增加1500亿美元。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承诺将维护议程已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就议程形式所达成的一致。
24. 未来一段时期中,我们将把工作重点和政治关注重新转向这一关键性事务,我们将通过持续不断的工作和所有相关的国际会议来推动议程取得进展。
确保所有经济体公平而持续地复苏
25. 我们决心不能仅恢复经济的成长,我们还必须为一个公平和可持续的世界经济奠定基础。我们已经意识到,当前这场危机对最贫穷国家的冲击过重,我们共同负有减轻本次危机对社会影响的责任,以求将危机对全球发展潜力的长期破坏降至最低限度。
我们重申我们在千年发展目标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承诺,我们将致力于履行我们各自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承诺,其中包括促进贸易援助、债务减免及格伦伊格斯(Gleneagles)会议上做出的承诺,特别是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承诺。
我们今天已采取的行动和已做出的决定将提供500亿美元来支持低收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促进贸易和安全发展,这是我们在危机中显著加大对低收入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扶持力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正在使最贫穷国家能获得社会保障所需的资源,其中包括向长期食品安全投资和志愿向世界银行的《脆弱性框架计划》 -- 该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危机基金和社会快速响应基金——提供双边性捐款。
我们已决定借助新的收入模式——即动用IMF出售黄金(203,0.28,0.14%)所产生的更多资源——和结余资金在未来2至3年中为最贫穷国家再提供60亿美元的形式灵活的特惠贷款。我们呼吁IMF在春季会议上就此拿出切实的计划。
我们已同意对《偿债能力架构》的灵活性进行再评估,我们呼吁IMF和世行在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IMFC)和发展委员会的年会上就此作出通报。我们呼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建立一个有效机制,监控当前危机对最贫穷和最脆弱国家的影响。
26. 我们对受本次危机影响的人口的数量和范围有清醒认识。我们承诺将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支持措施来帮助那些受到危机影响的人。我们将建立一个对男性和女性均友好的劳动力市场。因此,我们欢迎伦敦就业会议和罗马社会峰会发布的公报和它们所提出的基本原则。我们将借助刺激经济增长、投资于教育和培训来支持就业,通过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关注最弱势人群来鼓励用工。我们呼吁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共同工作,对我们已采取和未来有必要再采取的行动进行评估。
27. 我们同意以最佳方式使用财政刺激计划的资金,以达成帮助经济有活力、可持续且绿色复苏的目标。我们将进行变革,转用清洁的节省资源和低碳排放量的新技术及基础设施。我们鼓励多边开发银行(MDB)致力于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将共同确定和推行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进一步举措。
27. 我们重申我们在化解气候不可逆变化威胁方面的承诺,其依据是各国负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我们将致力于在2009年12月于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达成协议。
Ⅳ 请分别简述三次G20峰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编辑本段]首次金融峰会
08.11美国华盛顿 各国领导亲自参与--论坛 升级为 峰会 主要 议题 包括 评估 国际社会 在 应对 当前 金融危机方面 取得 的 进展 讨论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 探讨 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 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编辑本段]二次金融峰会
09.4.2 伦敦 各国领导人 提出雄心勃勃的 全球金融体系 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及 摈弃 贸易保护主义 等主张---但未很好贯彻
[编辑本段]欧盟特别峰会
2009.9.17召开---为 9.24 "全球金融峰会"做"预热" 欧盟成员在布鲁塞尔以工作晚餐形式举行首脑会议,协调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 问题的内部立场。本会被认为是欧盟在全球金融峰会前的一次预热。在目前全球金融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关键时刻,欧盟将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匹兹堡尤为引人关注。 欧盟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不少欧盟成员国将参加“匹兹堡全球金融峰会”,本次欧盟特别峰会是在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倡议下召开的,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协调欧盟各国在匹兹堡全球金融峰会上的立场。欧盟在峰会上的代表权相当充分,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四大国以及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欧盟本身都将以二十国集团成员的身份与会。 荷兰、西班牙等 欧盟成员国 也将 列席 匹兹堡第三次全球金融峰会 欧盟(27国)领导人认为: "全球峰会"已成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论坛,欧盟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并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头羊如果各成员国在“全球金融峰会”上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上述问题就有更大分量,对全球经济发展的 影响也将更大。 欧盟领导人9.17以工作晚餐的形式 举行特别峰会以统一立场,会后发表:"全球匹兹堡峰会统一口径"联合声明--形成一致声音
[编辑本段]三次金融峰会
09.9.24美国东海岸宾夕法尼亚州第2大城市匹兹堡 预期展望 全球经济协同 及 复苏走向 的方式策略 成为 各方 关注焦点 中国 与发展国 特别期待 第三次金融峰会 取得 四方面 成果 一 继续 加强 宏观经济 政策协调,推动 世界经济 迅速复苏 二 推进国际金融机构结构改革,增加 发展国的发言权代表性 三 促进共同发展,关注发展国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四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 多哈回合谈判 取得全面平衡成果 中日领导人 将提出 共建 东亚共同体乃至亚洲共同体 的论题 美国 将推进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并 希望 各国政府 展开合作
Ⅳ G20金融峰会
G在英文中为group,集团的意思
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20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
历史
20国集团建立最初由美国等八大工业国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成员国
G8成员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俄罗斯
英国
美国
非G8成员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巴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韩国
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
南非
土耳其
其他
欧盟
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
20国集团自成立至今,其主要活动为“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1999年12月15日至16日,第1次会议暨成立大会,地点 德国柏林
2000年10月24日至25日,第2次会议, 加拿大蒙特利尔
2001年11月16日至18日,第3次会议, 加拿大渥太华
2002年11月22日至23日,第4次会议, 印度新德里
2003年10月26日至27日,第5次会议, 墨西哥莫雷利亚
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第6次会议, 德国柏林
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第7次会议, 中国北京,主题是“加强全球合作,实现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第8次会议, 澳大利亚墨尔本
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第9次会议, 南非开普敦
2008年11月8日至9日,第10次会议, 美国华盛顿
2009年4月2日,第11次会议, 英国伦敦
Ⅵ 上海十大地标建筑的具体地点及介绍
1、金茂大厦
地点: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
简介:上海金茂大厦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主楼88层,高度420.5米,约有20万平方米,建筑外观属塔型建筑。裙房共6层3.2万平方米,地下3层5.7万平方米,外体由铝合金管制成的格子包层。
金茂大厦1-2层为门厅大堂;3-50层是层高4米,净高2.7米的大空间无柱办公区;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53-87层为酒店;88层为观光大厅,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
Ⅶ 上海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地区概述
外滩来金融中源心位于黄浦区外滩金融聚集带的核心位置,也是黄浦江两岸开发的重点区域。
项目北邻老外滩,西接上海老城区,东与陆家嘴隔江相望,南有世博会园区,西北方向有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路商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外滩金融中心定位为外滩金融集聚带首个城市国际会客厅,汇聚金融、商业、旅游、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涵盖企业会馆、企业总部、购物中心、艺术中心及精品酒店等业态。
Ⅷ 上海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基本信息
建筑类型:超高层
物业类别:企业会馆、企业总部、购物中心、艺术中心及精品酒店
占地专面积:属4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420000平方米
方位:内环内
道路交通:地铁9号线、10号线、14号线(规划中)
开发商:上海证大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置业有限公司
楼盘特色:品牌地产、轨道沿线、投资地产
Ⅸ 上海近期发布了“外滩金融18条”,对于沪上企业嘉银金科等有什么影响
“外滩金融18条”是上海黄浦区为贯彻落实日前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回上海国际金融答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而出台。对于嘉银金科等沪上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