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异同,相互关系以及在整个金融系统中的地位作用
这种划分标准应该是按照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划分的。银行性金融机构的版主要业务是表内权业务,即间接融资,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当然还有一些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我国叫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虽然也募集资金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是这并不是间接融资,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是投资主体,并不是融资媒介。两者的相互关系当然是十分紧密,尤其在我国,间接融资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同时两者也存在竞争关系,例如在美国存在的金融脱媒现象
2. 非银行金融机构到底是不是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
里面没有一个属于银行。
3.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金融体制不断变革的过程中,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量在低起点的基础上迅速增加,但是其在整个金融机构中的比重并没有相应的顺利提升,加之其内部结构不合理,这些均严重制约了金融体系效率额的提高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使我国金融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
首先,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制度安排,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尽管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很长时间内缺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信托公司出现风险控制弱化、资本金不足、违规经营及亏损严重等问题;财务公司出现行政干预过多、贷款集中度过高等问题。这些都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因而,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其次,适时推出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货币紧缩环境下的金融创新,政府有必要适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给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快速发展的机会。比如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再次,政府应积极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向中小企业倾斜。与银行体系一样,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也会偏好大企业、大项目。为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创新金融工具,通过财政资金实行担保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关系,完善各种类型的贷款担保机构,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此外,为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良性循环,政府应积极搭建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等其他机构的融资平台,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实行财政资金支持,实现非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和稳定化,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 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银行业务主要是要存款和贷款业务为主,其他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主要例如证券回公司答著作直接融资业务或者辅导企业进行上市,保险公司作为个人或者企业或者是一些资产进行质量上和风险上的一些保障,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不能进行市场上资金的吸收工作,这是最基本的区别
5.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
金融机构主要有三来大部分源:银行、证券和保险,当然另外还有一些,如财务公司等。从理论角度看,银行与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最大的区别: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信用能力大大低于银行。从业务角度看,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于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他们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是不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机构。
1、存款性金融机构主回要有储蓄答信贷协会、储蓄互助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金融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所以你提问的答案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7. 属于银监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哪些
包括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境外非银行金融机构驻华代表处等机构。
8.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非银行金融机构(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除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公募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小额信贷公司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指经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批准成立的,一般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典当行、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等。这类机构放贷灵活、手续便捷,符合中小企业资金快速融资的要求。
公募基金:向公众募集资金的基金管理公司
私募基金:向合格投资人募集资金的基金管理公司。
信托投资机构:专门(或主要)办理金融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一种团体受托的组织形式。信托机构的产生是由个人受托发展为团体受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经济上的交往愈来愈多,人事与商务关系愈来愈复杂,人们为了有效地经营和处理自己力不能及的财产及经济事务,就需要专门的信托机构为之服务。信托机构的重要种类有:信托投资公司、信托银行、信托商、银行信托部等。证券机构:专门(或主要)办理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主要有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证券金融公司、评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
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劳动金库、邮政储蓄机构、储蓄信贷协会等。
保险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国家保险局、相互保险所、保险合作社及个人保险组织等。
融资租赁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投资和管理的租赁公司或租赁业务部,制造商或经销商附设的租赁公司。
财务公司:又称金融公司,各国的名称不同,业务内容也有差异。但多数是商业银行的附属机构,主要吸收存款。
9. 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的区别
银行性金融机构又叫存款货币银行,此类机构的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非银行金融机构即非存款货币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投资机构、信托公司、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
银行性金融机构的种类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其特点可概括为“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本书将在第16章进行专门讨论。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通常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商业银行行为的调控和管理。
(3)专业性银行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商业银行居主导地位,除此之外,专业银行也有较快的发展。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专业银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目前各国主要的专业银行有: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这一名称通用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工业化国家;英国称其为商人银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被称作实业银行、公司、投资公司等。它是金融市场的专业投资机构,属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关投资银行的内容本书在第9章再作介绍。
不动产抵押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是经营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不动产抵押债券;而其资金运用有两类: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的长期贷款,贷款对象是土地所有者或购买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另一类是以城市不动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贷款对象是房屋所有者和经营建筑业的资本家。不动产抵押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国有专业银行性质。
开发银行。开发银行可以分为国际性、区域性、国内性三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是著名的国际性开发银行,也是联合国的附属机构。区域性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的宗旨大致相同,只是服务对象仅限于某一区域的会员国,如亚洲开发银行主要服务于亚洲地区的国家,泛美开发银行主要服务于中美洲国家。国内性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储蓄银行。储蓄银行是专门吸收居民闲置或小额货币资金的银行,通常以存折的形式接收存款。在一些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只吸收企业的活期存款,而居民家庭与个人储蓄存款则是由专门的储蓄银行来办理。储蓄银行在美国被称为互助储蓄银行,英国称之为信托储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储蓄存款,而邮政储金汇业局可视为专门吸收居民储蓄的专业机构。
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是专门为对外贸易办理信用业务的银行机构,在一些国家属于政府单设的银行机构,属于政策性银行。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
保险公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信托机构、融资租赁机构、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信用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