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衍生金融产品包括哪些
衍生产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译。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金融衍生产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由于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因而也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简称表外交易)”。金融衍生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
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国际上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接连不断地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了统一规定。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因此,期货交易流动性较高,远期交易流动性较低。
掉期合约是一种为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更为准确地说,掉期合约是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合约。较为常见的是利率掉期合约和货币掉期合约。掉期合约中规定的交换货币是同种货币,则为利率掉期;是异种货币,则为货币掉期。
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期权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化合同,也有在柜台交易的非标准化合同。
(2)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细分,股票类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利率类中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货币类中包括各种不同币种之间的比值:商品类中包括各类大宗实物商品。
(3)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文易。
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担保责任的特点。此外,由于每个投资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设计出标准化的金融合同,由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数量进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交易,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动性较高的市场。期货交易和部分标准化期权合同交易都属于这种交易方式。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有许多形态,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出售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场外交易不断产生金融创新。但是,由于每个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双方相互负责进行的,交易参与者仅限于信用程度高的客户。掉期交易和远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柜台交易的衍生产品。
据统计,在金融衍生产品的持仓量中,按交易形态分类,远期交易的持仓量最大,占整体持仓量的42%,以下依次是掉期(27%)、期货(18%)和期权(13%)。按交易对象分类,以利率掉期、利率远期交易等为代表的有关利率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占市场份额最大,为62%,以下依次是货币衍生产品(37%)和股票、商品衍生产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扩大了5.7倍。各种交易形态和各种交易对象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整体上呈高速扩大的趋势。
参考资料:http://gov.finance.sina.com.cn/chanquan/2005-08-11/1499.html
在网络知道输入“金融衍生”,有很多资料可供参考。我上面借鉴的也是网络知道的朋友的回答
❷ 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
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杰出理论成果,涉及期权、期货、远期、互换以及许多由其扩展出来的变形品种。此外,你还能见到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衍生金融工具——货币及利率衍生产品。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及其投资组合,了解随之而来的风险,并学会如何管理这些风险,变风险为盈利。本书特点:·全面系统。内容涵盖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几乎所有的衍生产品。·实务性强。案例和图表相结合呈现理论体系,强调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通俗易懂。无须高深的金融学知识和数学基础,你将很轻松地学会并运用本书演示的定价政策和投资策略。·案例丰富。全书以美国在线公司实例贯穿始终,辅以大量的与现实交易相结合的虚拟、实际的小案例,是你轻松上阵,学以致用。·涉足前沿领域。涉及股票-国债、股票-期货等基础性产品与衍生产品交叉结合的领域的同时,强调期权与远期∕期货等各衍生产品的相互结合。
❸ 金融衍生产品有哪些给出定义并举例分析各自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
(1)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2)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货币和商品。
(3)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它是对冲资产风险的好方法。但是,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风险规避了一定是有人去承担了,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就是将巨大的风险转移给了愿意承担的人手中。交易者可以分为三类:对冲者(hedger)、投机者(speculator)以及套利者(arbitrageur)。对冲者采用衍生产品合约来减少自身面临的由于市场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投机者利用这些产品对今后市场变量的走向下赌注。套利者采用两个或更多相互抵消的交易来锁定盈利。这三类交易者共同维护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述功能的发挥。
❹ 衍生金融工具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为原生金融产品(如股票指数)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为金融衍生品交易商带来损失的一种风险。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风险中,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最为普遍、最为经常的风险,存在于每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之中。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类,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前者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后者是指交易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被迫申请破产,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整体而言,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的对方出现违约所引起的风险。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信用风险的大小与合约的期限长短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合约的期限越长,此风险就越大,同时,对同一期限的合约来说,其信用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由于不同的产品可以在不同的交易所交易,相对而言,没有制度保障的场外交易中交易双方存在更大的信用风险。
(4)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由于公司或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人为错误等原因而带来的损失。其风险来源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一种是由于经营管理上的漏洞,使交易员在交易决策出现故意的错误或者非故意的失误,从而给整个机构带来损失的风险。
(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为法规不明确或交易不受法律保障,从而使合约无法履行而给交易商带来损失的风险。
此风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过快发展造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合约确认文件不充分,交易对手不具法律授权或超越权限,或合约不符合某些法律规定,法院依据有关规定宣布金融衍生品合约无效,
二是交易对方因破产等原因不具清偿能力,对破产方的未清偿合约不能依法进行平仓,导致损失。
企业本身对金融市场的交易状况也并不是完全了解情况,没有掌握到充足的信息。因而企业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上就存在着极大地、复杂的流动性风险。为了避免损失,降低风险,企业应该完善其风险管理制度,量入为出,不过度扩张与投资;使用多种筹资手段,适当运用商业信用;债务筹资保持在适当比例;对财务指标设立预警机制。积极防范风险,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在出现危机时,也有合理的正确的处理措施。
企业只有积极地防范和正确的预警,以及面临风险时冷静地应对处理,才能合理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为其带来丰富的收益,同时又不至于在面临风险时损失重大。
❺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国际上基本上采取企业自控、行业协会和交易所自律、政府部门监管的三级风险管理模式。
微观金融主体内部自我监督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
首先,建立风险决策机制和内部监管制度,包括限定交易的目的、对象、目标价格、合约类型、持仓数量、止损点位、交易流程以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分配等。其次,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将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分开,有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业务授权,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再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风险价值方法”(VAR)和“压力试验法”对交易人员的交易进行记录、确认、市价计值,评价、度量和防范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等。交易所内部监管
交易所是衍生产品交易组织者和市场管理者,它通过制定场内交易规则,监督市场的业务操作,保证交易在公开、公正、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第一,创建完备的金融衍生市场制度,包括:严格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大额报告制度;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衍生市场交易者的市场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其他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规则等等。第二,建立衍生市场的担保制度,包括: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持仓限额制度,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日间保证金追加条款;逐日盯市制度或称按市价计值(mark to market)加强清算、结算和支付系统的管理;价格限额制度等。第三,加强财务监督,根据衍生产品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会计记账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敞口情况。
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监管
首先,完善立法,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完备的法律,制定有关交易管理的统一标准;其次,加强对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额,确定风险承担限额,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形成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机制;负责审批衍生产品交易所的成立和交易所申请的衍生产品品种。再次,严格区分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控制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的程度。同时,中央银行在某个金融机构因突发事件发生危机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迅速注入资金或进行暂时干预,以避免金融市场产生过度震荡。
另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超国界和超政府地蓬勃开展,单一国家和地区已无法对其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成为国际金融界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在巴林银行事件之后,国际清算银行已着手对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监督,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资本充足性的监督。
❻ 金融衍生产品是什么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版,合约的基本种权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
❼ 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做好风险管理
如何对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
目前来说,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可以大致分成四个基础类别,分别是远期、期权、期货和互换。
1.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价格很敏感,其成本也受原材料价格的直接影响,而利率上涨也会直接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两方面构成了企业的价格风险。而金融衍生产品则刚好可以把企业在这两方面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进行规避。因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这个特性,其对于企业所面临价格风险时产生的抵补头寸就是企业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资源。而实际操作中,不同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在风险管理上有着不同的操作差异。
目前的金融市场中,权利义务对称型的金融衍生品有远期、期货和互换三种。只有买方具有一定权力的则是期权产品,也就是说其损益与前三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权利义务对称不同,呈现的是完全不对称的价格损益表现。正是由于这些区别,企业在选择金融衍生产品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企业的目标是完全化解风险时,就可以选择损益对称型的金融衍生品(远期、期货和互换)。这种对自称型的金融衍生品对于现货头寸上的损益是可以实现实时抵补的,也就达成了完全化解不确定风险的目标。但当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只是想部分消除对自身有损的影响时,可选择损益不对称型的金融衍生品,即期权产品。这类最基本的期权产品可以把企业资产控制在一定风险范围内进行管理。
以上所说的几种仅为最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在实际金融市场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可以用作企业金融风险的规避工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
2.在基础类别上构建新的金融衍生品
在实际金融市场中,企业的风险管理有着不同的需求,这也就促进了基础类别的新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总的来说,有组合、重构与现有工具用到新标的市场三种方法可以进行新金融衍生品的创建。
组合是指把两种基础类别金融衍生品进行简单组合,即生成新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市场上,远期互换即为远期与互换的组合。可撤销远期、范围远期与参与远期则都是由远期与期权进行组合后构成的不同产品。在组合中,期权间的相互组合可以形成跨式、勒式与蝶式组合。
重构则主要应用于对远期和期货两种基础类别。如互换重构可以通过重构现金流性质来形成迟设互换或者差异互换。期权重构则是通过对标的资产进行重构形成期货期权、互换期权与复合期权。
而现有工具用到新标的市场则有力地拓宽了金融衍生品的应用空间。它意味着把标的的范围从资产拓宽到了风险指数、电力衍生品、房地产互换、商品价格指数、新兴经济金融工具的期货和期权、灾难保险期货和期权、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和期权等。不仅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拓宽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道路。
❽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特点 企业进行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必要性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目标的确定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的金融工具种类很多,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特点是不同的,按其自身的交易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远期合约四大类。1.金融期货合约在风险上最大的特点是对风险与收益的完全放开。金融期货是完全标准化的,有交易所作为中介监管整个交易过程,所以履约风险和信用风险是很小的,同时由于交易合约的标准化、操作过程的系列化以及市场的大规模化,使得交易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快速抛补,因而流动性风险较小。金融期货最大风险主要来源于低比率的保证金,由于保证金的比率很低,使之对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交易双方损益程度产生了巨大的放大杠杆作用,以致现货市场上价格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在期货市场这一杠杆上得以明显反映,导致风险与收益大幅度波动。2.金融期权交易双方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称性是金融期权投资特有的风险特征。 对于买方而言,由于风险一次性锁定,最大损失不过是业已付出的权利金,但收益却可能很大(在看跌期权中)甚至是无限量(在看涨期权中);相反,对于期权卖方收益被一次确定了,最大收益限于收取买方的权利金,然而其承担的损失却可能很大(在看跌期权中),以致无限量(在看涨期权中)。当然买卖双方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一般会通过彼此发生概率的不对称性而趋于平衡。因此,总体而言,期权合约的市场风险要小于期货合约。至于在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等方面,期权合约与期货合约大致相似,只是期权风险可能还会涉及更多的法律风险与难度更大的操作风险。 3.远期合约投资最大的特点是既锁定了风险又锁定了收益。这种投资方式虽然规避了市场风险,但在唾手可得的机会收益面前却表现出无能为力,这显然有悖于投资者获取最大收益的愿望。在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方面,远期合约投资却表现得十分突出。由于远期合约交易规模小,流动转让性差,即便违约损失也仅限于一方。不会形成连锁反应,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体系的安全构成重大影响。 4.金融互换:在风险与收益关系的设计上,金融互换投资类似于金融远期投资,即对风险与收益均实行一次性双向锁定,但其灵活性要大于远期合约。较之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金融互换投资的市场风险通常是最小的。但由于限于场外交易,缺乏大规模的流通转让市场,故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较大。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场外交易,少了交易所这一中间环节,手续较为简便。所受限制较小,给投资者寻找交易伙伴带来了方便,因此,金融互换投资方式还具有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所不具备的利于筹措低成本资金、便于选择币种融资以及规避中长期利率和汇率风险的功能。
企业进行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必要性:衍生金融工具是为了规避金融市场价格风险而产生的,如果运用不当,其中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但在投资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对冲和规避外汇及利率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目标:
1.支持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将风险治理和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目标
3.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4. 风险与机会、成本与收益最优化的目标
5. 提高企业管理不确定性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目标
6. 支持提高企业绩效最优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