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机构在假币收缴管理过程中出现哪些行为,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2003]第4号令)第十七条回规定——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有答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同时,责成金融机构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发现假币而不收缴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收缴假币的;
(三)应向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四)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的假币,或使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
上述行为涉及假人民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涉及假外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❷ 金融机构收缴假币时,对 应该怎么处理
金融机构发现假币 应两名工作人员当面予以收缴。 并且出示反假货币上岗资专格证书。 并开具由中国属人民银行统一印发的收缴凭证。 客户可以根据收缴凭证 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或授权的鉴定机构 提出鉴定申请。 如果发现是真币 原额退还,如果发现是假币不再归还。
❸ 不知道自己持有的钱是假币,到银行存款时被银行发现假币没收后报警的法律后果
如果你是误收假币的话,你也是受害者,应该不属于犯罪,但要接受询问,自己讲清楚。如果你是故意的话,就是犯罪了。
❹ 金融机构在假币收缴管理过程中出现哪些行为会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
《中国人复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制理办法》( [2003]第4号令)第十七条规定——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同时,责成金融机构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发现假币而不收缴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收缴假币的;
(三)应向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四)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的假币,或使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
上述行为涉及假人民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涉及假外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❺ 银行从业人员收到假钱怎么处罚
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同时,责成金融机构对相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一)发现假币而不收缴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收缴假币的;
(三)应向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四)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的假币,或使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上述行为涉及假人民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涉及假外币的,对金融机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❻ 收到假币大多数人都不报警,因为数额小!报警没直接的“证据”,反而会把假钱没收,希望出现相应的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业务人员当面予以收缴。收缴假币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收缴单位”)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真伪有异议,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收缴的假币,不得再交予持有人。
国家在发行人民币时,已将其相关特征,尤其是防伪特征予以公告。人们在使用人民币时,有义务根据国家公告的货币特征检查自己收取的货币真伪,有义务不持有假币、不使用假币。 为了打击制假贩假行为,有的地方实行举报奖励制度,既可以补足举报者的损失,提高群众的举报热情,还可以让储户自觉抵制假币在自己手上流通,从流通环节杜绝假币的泛滥。
❼ 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应如何处理
发现假钞一律作没有处理,并开具证明。如发现数额较大,先稳住客人,打110报案,请警察介入追查假钞来源,捣毁制假窝点。
❽ 为什么那么多假币 用假币怎么判刑
明知是假币而持有和使用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收到假币应当上缴给当地银行或公安机关,不但可以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也有一定机会拿回我们损失的钱。在知道是假币的情况还继续使用是违法的。
如果看到有人大量持有假币甚至非法制作钱币进入市场流通要劝其上缴,或向公安机关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8)金融机构发现假币未报警判刑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假币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一百七十条 伪造货币罪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一百七十二条 持有、使用假币罪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七十三条 变造货币罪
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❾ 使用假钞有什么罪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较大的构成持使用假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依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持有、使用假币罪】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9)金融机构发现假币未报警判刑扩展阅读
案例:男女使用假币 双双获刑半年
近日,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持有假币案,被告人赵某与洪某二人因犯持有假币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被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五千元。
2018年5月的一天,永州籍女子赵某与男子洪某二人携带二万五千元假人民币驱车进入芷江境内,打算到偏远的乡镇使用。二人在某乡镇花掉了200元后便又前往了另一个乡镇。
不久,受害人张某和李某发现自己收到了假币,于是马上报了警。民警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线索,调取了周边监控视频,很快就锁定了被告人赵某与洪某的行踪。通过周密布控,赵某与洪某很快就被抓获归案。
本案中,被告人赵某与洪某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却依然选择持有和使用,数额较大,构成持有假币罪,所以终究难逃法律制裁。
法官提醒:群众如不慎收到假币,需主动上交公安机关,私自使用将触犯刑法;如发现有人持有、使用假币,应立即报警。
❿ 金融机构凭什么没收受害人的假币,而没做出相对的补偿,口口声声说拿去签定
金融机构只要发现假币,一律没收,不许在流向市场,国家有规定的,如假钞数量大还要报警,追查假币的源头。没收假币没有补偿,所以你以后收钱的时候仔细看看,辩别一下。不然就自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