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1-07-03 03:27:41

『壹』 什么是“金融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吗(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总部都在北京)

金融中心之所以成为一个中心,它应该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标志。
第一个标志,专它有很多属的金融机构。首先有很多的银行,有很多的比如说保险公司,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
第二个,这个金融中心,应该有很多的金融市场,对于没有学过金融学的同学来说,我还是要罗列一下这些市场,比如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等。
第三个标志呢,它要有实质性的金融活动发生,金融交易活动发生,也就是说,确实有很多的机构,很多的投资者,很多的筹资人,在这里进行存放款的活动,金融的交易活动,要有实质性的这种活动发生。

金融中心的最后一个特征呢,它应该是一个都市,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城市,不可能是一个乡村、偏僻的地方,因为它一定要有发达的通讯、电信、交通,这样的网络,一定要有这样的网络,而且呢,它实际上要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从层次上看,目前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香港;二是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新加坡、开曼、巴拿马等。

『贰』 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对这个地区,这个国家会产生哪些影响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我想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刺激作用,另外对这个城市的肤色也是有回很大的很大的一个效应,另答外上海市国际型大都市他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是很大的,所以上海建立国际金融城市,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会取得很大的一个发展的一个成就

『叁』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热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热

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股日趋高涨的“金融中心热”。由于各个主要城市都意识到金融中心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争当金 融中心便成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中追求的重要目标。据统计,国内提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城市已有20多个,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更发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 强烈呼声。在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中,又以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城市更为引人注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委市政府2008 年4月30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也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广东省和深圳市官方的口径,深圳 将要建设的金融中心被定位为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即华南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03年以后天津则明确提出要“推进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在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给予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特权后,天津追求成为北方金融中 心的热情更为高涨。那么,如何看待这股金融中心热?金融中心是否具有排他性?中国是否需要建设多个金融中心?本文拟对此谈些粗浅看法。

中国金融中心热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兴起一股有关金融中心的热潮,尽管具体原因很多,各个城市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但总体上考察,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对于该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一个城市要想在国内外获 得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不仅需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拥有发达的金融业、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东京、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新加 坡、香港等城市之所以世界闻名,之所以在世界金融市场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城市都是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所在地。 特别是在当今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否在世界经济金融运转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就要看其能否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例,这两个城市都是弹丸之地,它们之所以世界闻名,并不在于其拥有多么强大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而在于它们都是著名的亚洲地区的国际金 融中心。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上海、北京和深圳之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金融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之一也正在于其集中有较为雄厚的金融资源,特别 是上海还拥有国内的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市场,从而事实上具有中国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因为能否成为金融中心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的 地位和知名度,所以我国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兴起金融中心热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建设金融中心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强大的标志。按照经济决定金融的一般原理,一个城市的金融状况、金融地位是由其经济状况和经济地位决定的。伦敦、纽 约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发展的历史表明,正是由于这些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才逐渐自然演变成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可以说,一个城市金融中心 地位的获得实际上是其经济实力的展示和体现。凡是有胆略提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意味着其自信具有与对应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经济实力。

第三,建设金融中心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按照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虽然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从 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实力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城市能够通过政府的推动而建设成为国际的或者国内的金融中心,又会反过来极大地促进金融中心所在地经 济的发展。因为,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就是金融资源聚集的过程,这必然会给金融中心所在地带来规模巨大的资金流入,从而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本课题组 曾经对上海、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弹性为1.66,即金融 发展每提高1%会引起经济增长提高1.66%,同时上期金融发展1%会引起本期经济增长1.31%;上海地区金融发展1%会引起经济增长6.579%,而 上期金融发展1%则会引起本期经济增长0.35%。此外,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伴随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聚集,还会提升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 当地的就业和税收,也会带来大量相关人才的引进。正是由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给所在城市带来无穷的经济和非经济利益,因此,国内诸多城市相继发出建 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呼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竞争的根本,就在于对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掌握,在于对全球资本控制权、支配权的争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不仅能提高该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还能有力地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包括亚洲在内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努力争取把本国、本地区的某一大城市培育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就当下中国大陆地区正在角逐金融中心的诸多大城市来看,综合条件最好的当推上海,现已被视为最有希望竞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上海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丰厚的金融历史文化沉淀。从现时的情况来看,今日之上海已形成了包括证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层次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已成为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云集,金融交易量最大且运作最规范的地区。
多年来,上海重点围绕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下求索,着力建设,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一些已建成的全球性甚至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无论在硬环境还是软环境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上海金融业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最高理想,但要圆梦这一理想却还要走很漫长的路。
立足于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战略考虑,中国在维护和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还有必要合力将上海再打造成一个高层次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除香港以外,在中国的大地上倘若还能有一个世界顶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将对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再有一个像伦敦、纽约那样的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发展需要,并能大大提高中国对国际商品和金融产品的话语权、定价权,因而有助于中国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城市不断增加,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面对来自国外大城市的挑战,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确保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应当是中国优先考虑的问题,将之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应对国外大城市竞争压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倘若多个城市一哄而起,齐头并进,各搞各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会使有限的资源稀释和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削弱国内城市与周边邻近国家在角逐国际金融中心方面的竞争能力。
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集中,金融中心的建设具有排他性。凡有一定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明白,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建立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即使美日英等经济强国,尽管金融机构数量多,金融总量大,也只有一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数不少,但也只有伦敦、纽约、东京、法兰克福、新加坡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十几个公认的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中国虽已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只是人均GDP排名在100位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种类偏少,机构数量、金融总量仍然偏小,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和协作尚不完善,金融市场环境也待改进。特别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已回归,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须维护,同时中央政府又已决定在上海重塑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在中国大陆再打造一个或两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呢?
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种政府行为,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认可和支持。国外的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初期的政府“自由放任”的做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已逐渐被摈弃。当今世界的几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无一不是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民间的金融资本力量还很弱,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更显重要。政府的有关部门有必要成立面向全国的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就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以及如何发挥举国一体资源聚合的力量,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以便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
既然全国有多个大城市都在筹划建立国内区域性或全国性甚至国际性金融中心,政府的有关部门就不宜久拖不定,而应当及早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步骤措施。这样,既可以科学合理规划国内构建金融中心的布局,又有助于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

『肆』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哪些优势

  1.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复海加快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2.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大海,交通便利,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上海也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远东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3. 基础条件好, 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从国内城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最有条件。

  4. 上海是我国综合城市实力最强的市,是我国第一大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5. 上海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伍』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什么层次的,本科、硕士?
本科的话我们老师当年给过一个最有意思内的论文题目是:讨论容一地居民金融人格对于当地金融发展尤其是建立金融中心的影响,如果说的能上论文扉页的话应该是:对上海市民金融人格对于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影响的研究。另附:这个的难度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了。
另外要是实话实说我觉得总体说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太大了,你肯定写不了,那都是政府部门和他们的智库调研好久才写的出来的。因此建议你选择一些具体一点的题目来着手,不然就算拼凑的出到时答辩时老师稍微问一问你就难受了。

『陆』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背景

1990年代,港英政府宣布香港机场核心计划,计划包括兴建机场快线连接香港版国际机场与中环权,并在港岛中环对开的维多利亚港进行填海工程,以兴建地铁香港站。香港站上盖则计划兴建多座商业大厦、酒店及商场,即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工程把部分原有设施,如卜公码头及统一码头拆卸,并兴建了多条新道路连接新建筑物。发展商为计划的设计举行建筑设计比赛,由美国籍建筑师César Pelli胜出。

『柒』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有哪些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度51分至122度12分,北纬30度40分至31度53分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海拔仅2米~3米;在泗泾、亭林、金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东钦公塘以东地区为滨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佘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等岩岛。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为上海境内最高点。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12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 。本市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18.4℃,日照1638.2小时,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捌』 读图回答:(1)在2020年,上海将建成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等,上海位于我国最大的工

(1)上海位于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
(2)辽中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优内势是煤、铁容等矿产资源丰富,沪宁杭地区发展发展钢铁工业主要优势是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3)靠近港澳的工业基地是珠江三角洲,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故答案为:
(1)沪宁杭;
(2)A;D;
(3)D.

『玖』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的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当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营造环境为重点,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推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关工作的领导。
本市设立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阶段性目标和各项措施。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安排上海金融发展资金,用于对金融人才、金融创新的奖励和金融产业发展的扶持。
第七条 本市应当按照国家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分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在金融领域的相互协作和支持,增强本市金融业的服务功能,推动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为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金融市场建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防范、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推动在本市的金融机构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鼓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教育研究机构等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拾』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料。。。越全越好。。。

我给你发过去吧。

阅读全文

与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金的未来走势 浏览:616
cpa融资租赁 浏览:744
深股通流入资金周排名 浏览:759
通达信普及版带交易吗 浏览:911
至尊外汇 浏览:123
2019投资界大健康投资峰会 浏览:683
恒指期货一个交易日是几点到几点 浏览:606
个人质押贷款期限一般为 浏览:862
欧元汇率人民币即期 浏览:328
25日人民币兑换澳元汇率 浏览:497
紫金银行理财 浏览:55
中泽股票 浏览:921
跃岭股票 浏览:326
2015年97号汽油价格 浏览:964
中证500指数天天基金净值查询 浏览:379
工行实物金条价格 浏览:497
股票账号注销后资金账户还在 浏览:45
历年理财规划师合格分数线 浏览:588
融资总额分界点 浏览:377
俄罗斯59转人民币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