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监管金融机构的理由

监管金融机构的理由

发布时间:2021-07-09 19:19:54

Ⅰ 政府监管金融市场的理由是什么我国的金融市场问题很多,试想一下政府放松管制是不是会更坏为什么

政府监管金融市场的理由是:

  1. 金融是经济的晴雨表,监管金融市场是为了影响经济;

  2. 金融业出现问题往往影响面大,监管金融是为了控制风险

  3. 金融机构客户群体广大,监管金融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


政府放松管制金融业会出现更多问题,因为:

  1. 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完善,放松过度市场会失控

  2. 我们目前金融法规不完善,放松后金融违法现象会更严重

  3. 我国目前投资人对风险的认识还不足,放松后不利于投资人保护

Ⅱ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1、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作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可以分成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金融监督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2、综合世界各国金融领域广泛存在的金融监管,我们认为,金融监管具有以下深层次的原因和意义:金融市场失灵和缺陷。金融市场失灵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主要针对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所导致的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规模不经济及外部性等问题。金融监管试图以一种有效方式来纠正金融市场失灵,但实际上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更多的集中在监管的效果而不是必要性方面。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政府实施金融监管的一般理由是什么

政府监管来金融市场的理由是:金融是自经济的晴雨表,监管金融市场是为了影响经济;金融业出现问题往往影响面大,监管金融是为了控制风险金融机构客户群体广大,监管金融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政府放松管制金融业会出现更多问题,因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完善,放松过度市场会失控我们目前金融法规不完善,放松后金融违法现象会更严重我国目前投资人对风险的认识还不足,放松后不利于投资人保护

Ⅳ 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监管

从狭义上讲,银行业监管是指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广义的银行业监管则不仅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或他律监管,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或自律监管。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资本化、电子化的今天,金融已不再扮演简单的“工具”或“中介”角色,而是积极地对各国经济起着促进甚至是先导的作用,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金融业的稳定与效率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安全,必须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高效运作。
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对的都是社会公众,其经营与公众的信任度有着密切关系,带有鲜明的公众性的特点。相对而言,银行是一个非自由竞争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必然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外,出于安全或保护客户财务信息机密的需要,银行的信息披露度不高,造成公众获取信息的不对称,使公众难以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和业绩作出准确判断。因此,需要政府从外部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以调节垄断性带来的市场机制相对失灵现象,减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评价和监督困难,达到保护公众利益的目的。希望帮助你

Ⅳ 政府监管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监管法规为什么不能无限扩张

政府监管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原因是
1 中国的国体决定,且在国际上也有规定要求央行的存在,而中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也是由央行监管的,但其中的一些措施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2.由于现代的经济环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未达到发达国家,且中国的市场化并未真正有效,而资本市场并不发达,不完善。若不监管金融机构的话,风险较大。
3.由于我国的银行大部分还是国有性质的,若不监管就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监管法规若无限扩张就表明 监管的权力无限扩大,在市场之上, 而现在中国的经济也是商品市场经济,若在市场之上,必定会引起市场的波动,进而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稳定。
而且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可以较为有效对经济进行反馈从而带动经济的进步,市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大晚上的就想到这么多了-。-

Ⅵ 金融监管的目的及意义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进行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

意义: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账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6)监管金融机构的理由扩展阅读: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模式。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标志着现代金融监管模式初步成形。

2003年初银监会的成立,使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最终完成,由此形成了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

其中,银监会主要负责银行业的监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和十大股份制银行,以及规模不一的各地近百家地方金融机构。

对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银监会、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银监会和保监会。

Ⅶ 何为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在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列的活动。进—步而言,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的活动进行规范、限制、管理与监督的总称。其主要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基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周恒山,2004)①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其在市场上的所有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史福厚,2004)②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国家通过金融主管机关依据法规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实施监督与管理,以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业务的公平竞争,最终形成良好的金融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席雅峰,2005)③第四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理。(罗晶、颜克高,2006)④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应该是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具体监管目标各国有所差异,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促成建立—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史福厚,2004)⑧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的目的有二:一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保护存款人及投资者的利益。(马德功,2006)⑨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收益最大化,而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臧慧萍,2006)⑩

Ⅷ 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理由是什么

银行监管指政府对银行的监督与管理,即政府或权力机构为保证银行遵守各项规章、避免不谨慎的经营行为而通过法律和行政措施对银行进行的监督与指导。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发展历经了建国初期的开创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等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5年3月1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及1995年5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已初步成形。这两部大法成为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的核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等监管职责,这意味着专门性的代表国家的权威监管主体已经确立。该法还进一步规制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审批,金融机构业务的稽核、稽查监督、存贷款利率的监管、财会信息查核,以及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则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设立的条件和程序、组织机构、银行存贷款业务中的义务、谨慎性要求、禁止业务、财务报告、监督管理、接管和终止及违反法律的责任等内容。
虽然,我国的银行监管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憾,还需要不断补充与完善。

Ⅸ 金融监管机构的意义

公共监管理论认为,金融业是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均十分突出的公共行业,因而需要政府管制。以监管当局为代表的外部监管正是一种使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但是这种监管的核心作用也是有限度和边界的,诸如监管法规的滞后性、监管弹性不足等,从而使有效监管受到限制。与此同时,社会中介、行业自律、内部控制、市场约束也具有一定的监管优势,成为防范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重要防线。从而在金融监管和上述各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整合、有机链接的机理。从长远看,金融业合法、稳健的运行机制,不仅在于监管当局的监管,更在于通过监管链接,促使社会中介、行业公会、金融机构内部稽核与监管当局的监督管理形成一种默契,变成一种合作。

阅读全文

与监管金融机构的理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
专利权金融资产 浏览:81
工商银行2017年投资 浏览:260
股票为什么要每日做t 浏览:987
锌价格西藏矿业 浏览:504
扬州股票开户 浏览:437
智鑫药业股票 浏览:52
九泰基金中证基金 浏览:385
身份证掉了怎么贷款啊 浏览:458
黄金分割外汇 浏览:603
申银万国期货能化研究院 浏览:16
哪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浏览:16
国际黄金涨跌幅度限制 浏览:217
博时丝路主题股票行基金今日涨幅 浏览: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