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呆帐和坏帐的区别
实践中,呆账一般是指三年以上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无法收回的往来账,并且不能确定将来是
否能收回。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
呆帐,专用于我国金融企业。
坏账,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判断。
呆帐的风险小于坏账,因为呆账存在收回的可能。
企业由于发生呆账、坏账而产生的损失,就是呆账、坏账损失。但从法规制度的规定来看,税务上与会计上相关损失的含义及其认定(确认)有一定的差别。
税务方面沿用了会计规范中的术语,且为了完整而列举了各种存在分行业制度差别的称谓,即
呆账损失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债权损失(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部分)和股权损失,而坏账损失主要是指非金融企业的应收款项损失及空融企业的一般往来业务损失。
从税法原理上说,无论是会计上所称的坏账损失还是呆账损失,都需要按税法标准予以衡量,只有符合税法扣除原则的才能扣除。
至于坏账损失与呆账损失的概念区刺并不重要。如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企业按制度确认为呆账损失或坏账损失,并取得了相关证据资料,税务方面就可以税前扣除。
而对于企业计提的损失准备项目,未经核定不能在税前扣除。
(1)金融机构应收账款呆账损失扩展阅读: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对企业影响很大,应该怎样防范坏账的发生?要注重客户的信用,还要掌握呆账的预兆。
注意客户方的相关迹象,根据在业务联系过程中,相关客户所表现的各种迹象进行判断,以便防止可能发生的呆帐行为:
做好债务与坏帐催讨工作,根据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定期进行必要的考核和修正,即时做好债务催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