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2017公司金融风险事件

2017公司金融风险事件

发布时间:2021-07-21 09:45:20

『壹』 2017年为什么是防控金融风险年

太多的项目了 并且99%坑人的 可不🉐️整顿 不过还是有靠谱的项目的 要懂的分辨 不懂也要会跟随

『贰』 2017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吗

面对风险隐患的不断暴露,2016年下半年以来,防范金融风险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7年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监管政策步步收紧,大额罚单频频开出。

金融监管全面升级的背后,是监管层对风险的清醒认识和“铁腕”治乱的决心。专家认为,2018年金融业将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放在首位,监管机构的牙齿将更“锋利”,日常监管将更加严格,标准更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将加大。

据了解,目前银行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比年初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降到4.7%,同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叁』 企业面对金融风险该怎么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指的是要求金融回归本源,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则应是要求重塑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金融不但要配合房地产调控,防范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同时也要服务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以资金和服务创新支持廉租房建设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则是要继续减少资金空转,禁止过度期限错配、严禁监管套利等,继续深入整治市场乱象,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进一步回归本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12月13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建行、中国人寿签署《中船集团降杠杆暨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合力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中船集团与建行签订240亿元意向性投资额的债转股框架协议,再由三方共同出资设立中船降本增效私募投资基金,首期规模75亿元,由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负责管理运作。三方运营所获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降低企业杠杆率。

高杠杆是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曾刚分析说,宏观杠杆率高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一是货币信贷增长超过实体经济需要,容易导致金融脱实向虚和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泡沫;二是部分经济主体的债务负担过高,如地方政府过度负债,不仅存在潜在的偿付危机,还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

2017年,通过强监管治理金融脱实向虚,同时积极推动企业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降杠杆,我国宏观杠杆率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债务风险趋于下降。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总体杠杆率为239%,较一季度累计微升1.5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而企业杠杆率则开始下降,2017年三季度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54.8%,连续3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较一季度末累计下降2.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趋势进一步确立,宏观高杠杆的风险正在有序消解过程中。

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董希淼分析:“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强监管’将持续推进,比如,银行体系的同业业务和资管业务,而非持牌金融机构从事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会被清理,现在风险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领域。下一步,应继续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不放松,进一步弥补在监管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监管短板,从源头把控、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构建针对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的监管闭环,切实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建立强监管长效机制

未来金融监管将怎么走?曾刚说,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基本延续了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几个方向。2017年,金融监管部门专项整治市场乱象,弥补制度短板,下一步则是要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建立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把短期治理乱象的成效通过更完善的制度建设巩固起来。防风险、强监管并不是短期内抑制资产泡沫,而是会延续之前的政策,在长期内“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一直以来,政策就是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之间寻求平衡点。前几年,更多强调稳增长。现在把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会保持定力,不会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而放松金融强监管的趋势。”曾刚说。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充分体现了中央高层为经济稳增长、配合去杠杆营造合适货币金融环境的初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仍是主要目标,强调“中性”意味着不会进一步收紧,特别是考虑到强监管、严规范下金融部门会有收紧的实际效果,“中性”政策要求更加灵活地运用多重工具平抑市场波动,化解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流动性风险,以保持宏观流动性总体适度和利率水平相对稳定。

连平说,预计未来一个时期金融去杠杆进一步深化推进,金融强监管力度不减,一系列类似资管新规的监管新政还将陆续出台。从主要领域来看,预计银行表外业务、互联网金融、“僵尸企业”处置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将被重点监管。

做好每一步,决策就是正确。

『肆』 2017金融业有什么大事件

即将过去的2017年,必然是载入中国金融业史册的一年。趣店风波、“无现金时代”之争、资管行业大一统、人工智能崛起……金融乱象纠偏的背后,无不透露着日渐鲜明的监管信号。

金融开放路线图:

外资持股比例提高

始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名列全球第一,股市市值全球第二,私营部门债券市值全球第三。

近日,银行、证券基金和期货等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的消息,引起外资金融机构高度关注,一些外资私募已开始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这不仅增添中国金融市场的活力、动力,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影响将更为明显,未来外资控股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有望诞生,外商独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将越来越多。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

强化调控监管防范风险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其设立强化了统筹协调监管,为对外开放做出制度保障。

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设立将统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同时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金融行业一向欣欣向荣!

『伍』 2017年资金链断裂企业,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原因

在企业发展和扩张的道路上,他们不断地融资、扩张。在2017年这个经济下行、金融去杠杆并行的年份,他们的杠杆终于承担不了扩张的野心,资金链断了。金融危机、企业倒闭这是一个令人堪忧的情况。小编认为,当前普遍发生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可以归为营运资金不足、流动负债难以归还导致的流动性枯竭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

因此,小编认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资本运营部门要做好资金的来源和流向的管理,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出现。

『陆』 2017金融业发生哪些大事

即将过去的2017年,必然是载入中国金融业史册的一年。趣店风波、“无现金时代”之争、资管行业大一统、人工智能崛起……金融乱象纠偏的背后,无不透露着日渐鲜明的监管信号。

『柒』 2017年资金链断裂企业,企业资金链断裂会有怎样的后果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但往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就会陷入一种怪圈:就是效率下降,资金周转减速,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如某个企业的资金紧张,无法维持公司的健康运转了经营不善,连续亏损就会使公司资金紧张·经营不善,同时也让银行、股东们对公司失去信心,公司将难以得到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紧张程度。再或者把自己很多资产都拿去上新项目,而新项目却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高收益,而银行还款时间又到了,而这个时候又借不到钱了,就叫资金链断了,银行就会拍卖抵押资产,公司也面临倒闭。所形成的即为资金链断裂。

对政府来说,主要是为企业减轻税费等负担,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企业来说,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率、推进产品转型升级等途径寻找出路。

『捌』 2017年中国金融面临哪些潜在风险

中国金融的两大软肋,一个是企业杠杆率过高,另外还有一个从整体来看,中国的M2占GDP的比回确确答实实是太高了,当然有它的历史原因。它会不会导致金融危机,这个依然是我原来说的,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很难说因为这个问题就会很快的导致金融危机,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金融的重要的软肋。
第一个是要稳定增长,因为今年经济的反弹是由于房地产的投资增速造成的。
第二是面对汇率的贬值,在中国最关键的问题是保外储,而不是保汇率,汇率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如果死守住汇率的话,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当外汇储备跌破门槛的时候,贬值压力更大了。

『玖』 2017年资金链断裂企业,有哪些

2017年资金断裂的中国企业名单出炉,共有十三大企业。在2017年这个经济下行、金融去杠杆并行的年份,他们的杠杆终于承担不了扩张的野心,资金链断了。

2017年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有:魏桥集团、丹东港、五洋建设、大连机床、江泉集团、齐星集团、博源集团、辉山乳业、保千里、龙力生物、亿阳集团、东银控股和乐视。


  1. 魏桥、丹东港、五洋、大连机床

虽因种种原因没造成实质性的债务违约,魏桥集团紧急向行业协会求援文件中提到的2000多亿银行贷款暴露了其债务压力。丹东港集团发行的10亿元中期票据因未能按期兑付本金,出现了实质性违约。五洋建设负债率不高,但垫资建设的模式影响了资金的周转。连续多次违约的大连机床逾期债务超过60亿元,占2015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17.28%。


总结:这些企业大多有着较大的融资需求,资本市场和本地金融机构都已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阅读全文

与2017公司金融风险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金广发稳健净值 浏览:136
境外汇款电子银行 浏览:266
连续涨停的股票怎么操作 浏览: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浏览:955
中信证券重组定价格 浏览:678
2014年抵押贷款利率 浏览:196
家族信托优势 浏览:329
银行信托证券保险 浏览:75
信托房地产风险 浏览:139
苹果期货利好股 浏览:513
买信托哪家好 浏览:741
一元人民币对英镑 浏览:794
万云股票 浏览:758
红蜻蜓股票行情 浏览:56
股票福建板块 浏览:784
股票有个xd 浏览:499
广州财金投资咨询 浏览:340
自动下单股票软件 浏览:385
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走势 浏览:507
汉天下融资 浏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