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比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实质

比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实质

发布时间:2021-07-25 09:41:57

㈠ 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是什么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

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史上最严重一次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当年,美国政府为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全面干预经济,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生产造成的过剩,也就有效地弱化了危机。
其实关于本次危机目前还没有特别定论或说高屋建瓴的观点,现在基本处于一个大家各说各话的阶段,你也完全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就我来说,我认为首先过往的经济学先哲们总结的经验仍然是有效的,本轮危机本质仍然是资产泡沫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破灭导致的结果(本轮危机最初反映在次贷市场的泡沫破灭),从这个角度说只要是市场经济,依靠市场调整资源配置就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危机的实质,是一个经济循环周期问题。在这里你也可以亮明你自己的观点,就是认为这样的危机究竟是可以避免的,还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能不能帮助我们改善未来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我们不奢望杜绝,但能不能延长经济危机的周期,或者将其周期中的低估掌握在一个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围内。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举出2007年初次贷危机爆发前到2001年911后这段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中,积聚了哪些问题?(比如全球性金融资产泡沫,全球性通货膨胀,全球性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我们过往的经济增长方式,监管方式,经济增长理论是否有矛盾?是否我们在上一轮经济萧条(比如97的亚洲金融危机和70年代末的海湾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中引以为戒的那些教条和经验,铁律,在本轮危机前起到了作用?
所以关键还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说信仰,你也可以在后半部分探讨2009年开始各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央行通过印刷货币人工拉抬经济的做法是否正确和有效果,用一个新的经济泡沫来挽救旧的泡沫的崩灭是否从长远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㈢ 金融危机的实质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6�1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㈣ 这道题怎么做: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

原因: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就会合作,如果利益相悖或者对立,就有可能发生冲突。面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面临着经济发展、能源、粮食、环境、自然灾害、贫困等共同的问题,这也是亚欧峰会召开的直接原因。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特别是经济发展问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当前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经济发展出现困境,如何改变困境,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意义:①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欧,在面对世界共同问题上进行商讨,有利于多方向交流,有利于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②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就共同关系的问题,进行协商,共同应对危机,为自身经济发展在合作中寻找机遇,体现了当今国际竞争合作的实质。

㈤ 192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实质是什么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的矛盾这个是基本矛盾。还有一个供需矛盾。也就是产品过剩。当然还有就是胡弗那个脑残总统

㈥ 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及其理论来源心得!急!!

自己去写啊~~~

㈦ 谁知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及其理论根源请压缩一下额,800字左右谢谢了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6�1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㈧ 请简述一下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

(一)危机能量的积累

国际金融危机的能量积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带来的能量积累,另一个是主观价值量对客观价值量偏离带来的能量积累。

1.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带来的能量积累。即使是以由主观价值量决定的购买力平价作为基准,现行的各国货币的比价也已经严重地偏离了这一基准。这种偏离的结果将导致客观生产能力进一步向实际汇率低于购买力平价的国家与地区移动,从而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客观价值量的积累继续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表1)。货币比价对相对接近实际的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越严重,其回归爆发时的爆炸力就会越强。

2.主观价值量对客观价值量偏离带来的能量积累。许多人为电脑价格下降的摩尔定律①所倾倒,大呼这是信息时代的奇迹。也许我们的时代正经历着奇迹。但这一现象决不是奇迹。我们认为,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之所以能够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实际上是它们最开始的价格(人们赋予的主观价值)就高了,偏离了客观价值,所以会迅速地回归。许多人也许会辩称那是“创造的价值”。我们说这完全不对。按照我们的观点,客观价值是人们所能驱动的能量的度量,我们的电脑每增加一倍的速度能起到增加人们驱动一倍能量的作用么?它提高了驱动能量的效率,但决不可能节约了一半的可驱动的能量。即使按照非专业人员的逻辑,也不存在着这一“创造的价值”。让我们用支出法来计算一下(以软件为例),如果没有技术保密的话,假设一个大型软件需要50个软件合成,每个软件需要10个软件工程师工作半年,而培养一个软件工程师以中国的价格需要50万元(从出生到受完教育并获得职业培训和工作经验,并且考虑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而有淘汰,实际上大多数中国工科毕业生在经过一定训练后都能胜任。),又假设一个软件工程师一生能有效工作25年,则该大型软件需要社会花费500万元的费用,加上工作消耗(即使包括管理费用,无论如何计算都不可能超过500万元)是1 000万元。这就是该大型软件的没有水分的费用。以此观之,一套软件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实在没有道理。关键就在于技术保密的存在,所以如果拿到现行的框架中来讨论的话,电脑的问题实在是一个垄断的问题。这些保密、垄断的结果是促使主观价值量越来越偏离客观价值量。

由于我们无法获得客观价值量的统计数据,我们只能用各国所生产的物的量来代表。在表2中我们列举了主要的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产量来进行比较。对比表1,我们发现偏离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农产品和工业品代表着的能量值以及他们所已经和将要支撑的人的活动(支配能量的活动)才是更客观的度量。

㈨ 金融危机爆发主要表现在哪些经济指标上面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它已经不是一起金融事件,因为它的传导方式是螺旋式地席卷: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房价的大幅下跌,让抵押贷款业蒙受了巨大亏损,参与次贷衍生品业务的华尔街金融巨头被拉下水,全球其他与之有金融交易的金融机构也无可幸免。美国金融市场的暴跌带来了全球几乎所有重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的大幅下挫,民众资产急剧缩水使得消费意愿也在急剧下降;消费意愿的下降带来国际原油和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暴跌,反过来又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导致股市继续下跌,民众资产的进一步缩水和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欧美国家经济不可避免面临衰退,以它们为主要贸易出口国的国家最终也被卷入。就这样,从金融到实体,从美国到全球。美国人害了自己,也祸害了全球。

阅读全文

与比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实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出售外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浏览:607
股票配资金融 浏览:225
博时双月薪基金份额折算 浏览:936
北京玖远投资 浏览:891
外汇年收益计算 浏览:281
外汇分享会 浏览:196
工行贵金属属于期货吗 浏览:329
885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22
通达信期货提前布局主图指标 浏览:913
理财通用什么银行卡 浏览:781
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管理 浏览:262
贵金属标识狗头 浏览:512
建行贵金属交易多少优惠 浏览:232
买银行理财怎么算利息 浏览:899
建行外汇签约 浏览:953
2019年钢铁产能置换投资 浏览:93
现代众车理财是真是假 浏览:817
看懂股票k线 浏览:649
操纵股票罪 浏览:759
000372基金 浏览: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