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一下广东金融学院是几本啊
广东金融学院是二本院校。
广东金融学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
广东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820亩,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分设广州校区和肇庆校区,筹建汕尾校区,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毗邻华南植物园;肇庆校区坐落在肇庆星湖畔;汕尾校区位于国家改革开放新实验田深汕特别合作区。
(1)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建设扩展阅读:
教学建设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本科专业28个;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思政优质课2门,23个省级教改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有5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其中保险专业是国家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金融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有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除承担普通全日制教育任务外,还积极开办本科和专科函授、电大和网络等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和短期干部培训。还设有广州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金融英语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金融法规培训中心和自学考试辅导中心,并被广东省人事厅确定为金融系统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金融类人才培养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经济)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金融学院与阳光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金融学
省级特色专业3门: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
省级精品课程3门:保险学原理、金融学、金融营销学
省级思政优质课2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广东金融学院
B. 求大神、、成都理工大学文科专业
我觉得兴趣是第一位的,但是高中毕业的很难对某个方面有兴趣,下面针对理工文科专业做个解析,再给个综合分,有错误之处,还请见谅:
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是老土的专业了,金融方面对数学都有要求,6分)
法学(就业一般般,6分)
社会学(不读研,读博,这专业太蛋疼,5分)
政治学与行政学(尼玛,不是名校出来,搞毛线政治,3分)
英语(经贸)(凡是英语专业相关的,努力过专业八级,8分)
日语(鸡肋专业,7分)
广播电视新闻学(理工广播影视方面的还可以,美女很多。8分)
广告学(很虚,搞这个东西,性格很重要,EQ。7分)
市场营销(老土专业,就业一般。6.5分)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毛线,3分)
旅游管理(地球科学学院)(搞搞旅游,涉及到城市规划,可以考考公务员。8分)
旅游管理(商学院)(同上吧,商学院和地科可能课程上、侧重点不同,8分)
物流管理(管理毛线,4分)
公共事业管理(管理毛线,3分)
土地资源管理(管理毛线啊,尽早考研考博,不然哪里轮得到你管理,被管理,手动机器录数据还差不多,5分)
英语(国际文化交流)(过专八,8分)
英语(英美文学)(过专八,8分)
经济学(数学要求高,虚,6分)
艺术类(文)(关于艺术,不懂,欣赏之,还有这个应当是只招收艺考生,7分)
艺术设计(同上,7分)
表演(同上,7分)
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同上,7分)
广播电视编导(同上,7分)
音乐表演(同上,7分)
戏剧影视文学(同上,7分)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有啥子问题,继续问哈,或者私信我。
C.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大一到大四分别会学哪些课程还有考试的时候是不是都会考,哪些是闭卷考试
国贸专业课程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课程的开设会有所差异:
我们学校(大专)的安排如下:
大一的课程:专业课程: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
其余的是一些全校性的公共必选课,如: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政、大学人文、体育、 高数、心理学、基础会计等等
大二的课程:专业课程:外贸跟单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外贸英语、报检实务、报关实务、国际 市场营销、外贸商品学、现在企业管理
其他课程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商务英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等
大三课程:专业课程:外贸英语、国际贸易实操(外贸业务处理)、国际金融
其他课程:公关与礼仪、国际地理、职业塑造等等
每个学期都有许多的任选课可以选择
考试每门都要考,大部分是闭卷考试。这个主要是考老师而言。
D. 二本院校法学专业比较强的
上海政法学院的法学专业比较好。
上海政法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上政”,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央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培养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教育“走出去”快速迈进,2018年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合作成立汉语言培训与研究中心。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监狱学、社会工作。
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法学、工商管理。
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社会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政法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E.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怎么样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是2001年由贵州省教育厅同意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获得办学许可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14年贵州财经大学根据教育部和贵州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与四川希望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举办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并在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建立新校区,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800余亩,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教学生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在校学生近15000人。
学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要求,以及中共贵州省省委、省人民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一个主基调、两个发展极、三个着力打造”的发展思路与“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争创一流、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改革创新”的基本战略,围绕“评估优秀、特色鲜明、层次多样、内涵丰富”的十六字目标,努力把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西部有影响、全国知名、经管特色鲜明、商科优势突出、服务民族经济的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学院。
学院学科门类丰富,专业优势突出。学院现设有会计系、金融经济系、管理系、计算机科学系、人文系和基础教学部等6个系部、2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
会计系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逐步形成会计学专业群。本系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能力的教学团队,专业基础实力雄厚,专业辐射范围广泛,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会计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创新性开发了实账实习项目,通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各种实习实训,提升学生学历层次,是学院的支柱专业,也是学院首批建设的特色专业。
金融经济系下设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本科专业。本系大力发展实验实践教学,确立了“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建设理念,构建“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课程项目型实验、专业综合型实验、跨专业(跨学科)实验三个层次的“递阶式”实验教学模式,重点开展银行业务、金融投资、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等五大类综合实验。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力突出,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
管理系下设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旅游管理等八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专业。本系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所开的《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三门课程是商务学院的精品课程。本系办学历史悠久,也是商务学院重点建设的系部之一。
人文系下设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和法学三个本科专业。本系自开办以来,始终立足学院发展定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该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学中着力推行“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系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和房地产等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生机勃勃的师资队伍。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基础教学部现有思政、数学、体育、心理咨询等4个教研室,承担着全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高等数学及心理健康等十余门课程,教学课程覆盖全院5个系,为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
学院人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全校教职员工540余人,教师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现有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5人、教授23人、副教授7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副高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人数的25%。其中获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10余人次。
学院科研氛围浓厚,教师学术论著丰富。多年来,学院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11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2部,承担和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32.3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学院在推动科学研究上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机制,在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学术交流、科研立项、评奖、专家讲坛、规章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诸多措施,增强了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院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改革建设稳步推进。学院一直重视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建设。2011年开始首门《职业能力培训》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健全,建立起学生教学日志制度、教学巡查制度、领导听课制度、学习委员座谈会制度以及“教学团组”的课程教学模式(即1+1+1+N模式)等,积极推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保障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院努力拓展办学思路,大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积极探索和努力建立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多次参加和举办各级各类独立学院院长联席会、行业年会、发展研究会,国内外高校实现互访交流次数不断增多,加快了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的步伐,提升了学院办学声誉。
学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凝练自主办学特色。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积极投入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工作。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近年来获得各种竞赛奖240余项。此外,学院在转型变革过程中,不断抓住机遇,借力发展,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凝练了以“一个特色、二大论坛、三大品牌、四个中心、五个满意”为载体的营造育人环境和拓展教育新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
学院重视学生发展,关心关爱学生。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家校沟通,坚持校地合作,全方位多渠道育人。实行“五走进”,走进教室辅导学生学习,走进食堂关心学生生活,走进宿舍了解学生思想,走进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特长爱好,最终走进学生心里。
F. 东北农业大学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作为一名大一动科学生,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便是我们动科学界的泰斗单安山教授,我先放一张我们单安山教授的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G. 中山大学思政专业怎么样
中山大学岭南 ( 大学 ) 学院是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在中央、教育部、各级政府和学校领导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在海内外岭南学长和各界人士的关心资助下,遵循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秉承 孙中山 先生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 的校训,锐意进取,致力于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以行动实践 “ 作育英才,服务社会 ” 的岭南传统。
学院历史
学院与成立于 110 多年前的岭南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1888 年,美国友好人士在广州创办了岭南大学, 1927 年收归中国人自办。 1952 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岭南大学有关科系分别并入中山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
1987 年 12 月,值岭南大学百年盛典前夕,中山大学岭南 ( 大学 ) 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经过一年多的筹办,于 1989 年正式招生运作。
学院成立之初,由原广东省副省长 王屏山 先生任首任院长。 1994 年,复旦大学经济系博士生导 师舒元 教授调入我院担任院长。 2007 年 7 月起,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财务系 吴立范 教授任我院第三任院长,现任学院领导集体还包括:党委书记张文彪、副院长王珺、副院长许罗丹、副院长陈平、副院长张建琦、副院长李胜兰、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古小红、党委副书记欧阳可全。
学术研究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
2005 年,学院的 “ 教学国际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成果,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 师王曦 博士的论文《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获 2005 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师宋海清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组织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 管理 博士论文评奖中被评为第一名,成为该奖项设立 30 多年以来唯一获得该奖的亚洲人。
目前学院拥有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 9 个博士专业, 17 个硕士专业;工商管理( MBA )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 EMBA )、物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六个本科专业。拥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EMBA 学位(美国)、国际贸易高级专业 MBA 学位(法国)两个外国学位项目。
师资力量
学院借鉴国际国内著名商学院的办学经验,广纳人才,吸引优秀的专家学者到我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目前有专任教师 90 名,其中教授 28 人、副教授 30 人;博士生导师 21 人。
在广纳人才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资助教师赴国外访问和参加学术活动。目前,已有 40 多名本院教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归国执教。此外,还有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等国际顶尖学院的外籍教授、外国政要、国内著名经济学人、商界领袖来院授课讲学。
教学资源
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自 1987 年 12 月批准成立至今,在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的带动下,岭南校友和各界人士为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捐资约一亿八千万港元,捐建了林护堂、黄铭衍堂教学楼,黄传经堂讲学厅、岭南堂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伍舜德图书馆、叶葆定堂岭南 MBA 教学楼、伍沾德堂岭南行政中心、岭南教授住宅大楼、荣光堂贵宾楼,对改善教学、科研、服务和生活条件,促进学科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岭南 MBA 中心大楼正在捐建中。
伍舜德图书馆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图书馆,使用面积达 5000 平方米,目前藏书 7 万余册,其中专业工具书约 300 余种,中外文印刷版专业期刊 800 余种。专业电子资源丰富,拥有数据库 20 多个,含 2000 多种专业外文全文电子期刊, 1000 多种专业中文全文电子期刊。是华南地区经济管理类刊物收藏最完整的小型专业图书馆之一。
学生培养
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教学条件、厚重的历史积淀,学院的各类学位项目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热门项目,每年吸引大批优秀考生报考。 2003 年、 2004 年,学院相继录取了两名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 2006 年,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物流管理、财政学、保险学 6 个本科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在 763 分以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录取分数高达 801 分,居全校第一。
学院注重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本科各专业一二年级统一培养,实现宽口径、厚基础,三年级同学可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志向和社会需求,在本院内重新选择专业和方向,学习专业课程,部分课程实行全英文教学。
此外,学院大力开拓对外交流的途径,提供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本科、 MBA 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学院组织的到北美、欧洲、亚洲国家和香港地区 20 多所高校的交换生项目,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竞赛和交流活动。 2006 年共有 56 名本科和 IMBA 学生入选交换生项目,赴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的 17 所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学院还积极开发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优秀大学 2 + 2 , 3+1 模式的合作等,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提供国际直通车。
学院 MBA 项目的教学和学生培养在国内也处于一流水平, 2005 年,学院中美合作 EMBA 项目荣获中外合作 EMBA 第一名,学院医药卫生方向 EMBA 项目学员钟惟德荣获第九届 “ 广州十佳青年 ” 称号;综合方向 EMBA 学员方贵权荣获第五届 “ 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 称号;综合方向 EMBA 学员陈凯旋入选 2005 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2006 年,综合方向 EMBA 学员方贵权、李进明当选 2006 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世界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 “2006 年中国最具价值商学院 ” 榜单,我院 MBA 项目在 “ 中国最具价值全日制 MBA 项目 ” 中排名第三, “ 中国最具价值在职 MBA 项目 ” 中排名第九,毕业生薪资增长最快的商学院中排名第四。在新近发布的 2006 年度 “ 中国最佳 MBA 排行榜 ” 中,我院 MBA 名列第六
H.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是公办的。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自《论语》“民无信不立”,学校的起源可追溯到由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办的立信教育事业。2011年学校获得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在9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和未来金融家摇篮。2018年12月,学校被列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浦东、松江和徐汇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2019年12月,浦东新校区建设顺利开工。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0000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本科生就业率达93.66%以上,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9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正式揭牌。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首批上海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2018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现有教职员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80余人,副高级职称34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0余人。拥有一批入选国家级和省市级人才计划及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
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引领发展,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为重点,以金融学、会计学为核心,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经、管、理、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工商管理列为上海高校Ⅰ类高原学科,应用经济学列为上海高校Ⅱ类高原学科。开放经济与贸易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校出版并公开发行的《会计与经济研究》入选CSSCI来源期刊。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共有15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7个。拥有会计学、金融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会计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税收学和应用统计学2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3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3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18年6月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2019年4月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兴校之源,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学校现有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高校智库”2个,设有立信研究院。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服务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校坚持推进开放办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境)外15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丹麦国际商学院(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ademy)合作共建孔子学院。2019年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联合申报的金融工程专业(金融科技方向)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学校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牵头单位。学校连续多年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2019年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学校击剑体育特色项目久负盛名,跆拳道项目为上海市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评估中心、上海市学校体育评估中心落地我校。
学校恪守“立信”校训,践行“立诚明德、经世致用”大学精神,秉持“诚信、实用、开放”的办学理念,彰显“诚信为本、学验并重”办学特色,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和卓越全球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和开放办学战略,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坚持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加快提高服务上海、长三角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I. 中央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扎实掌握现代金融专业知识和分析工具,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既能适应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领域所需的专门人才,也能适应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就业及深造前景
通过四年的学习,不仅能适应各类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财务公司、期货公司等的需要,亦可在中央银行及政府各类经济、金融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经济学大类通识教育基础,有志深造的学生,除在本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外,还可进入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相关专业深造。
培养特色
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以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为目标,通过包括双语教学和实验教学在内的综合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前沿理论、实用方法。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金融市场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金融经济学等。本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建模比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及北京市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中成绩卓越。本专业有8个包含证券、保险、基金、租赁等行业类别的实习实践基地;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思政导师”的三导师制,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科研力量
金融学专业教师共有13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3名。教师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多位教师有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的访学经历。教师们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
招生与学制
本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招,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