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经济观察报互联网金融

经济观察报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21-10-15 04:09:07

1. 请教一下,想订周刊,经济金融类的,看到大家推荐的有《财经》《中国经济周刊》《经济观察报》等,哪个好

中国经营报,上海证券报

2. 如何评价《经济观察报》这份报纸

我对经济观察报了解最多。经济观察报,是周报,报纸写的是周一出版,其实周六上午可以买到了。作为一个经济财经类报纸,不仅仅是把当前事件报道出来,而且是把一周内的大事,经济发展趋势做一个深度的分析来给读者。是一份挖掘深层次内容的报纸。对报道的写作方面,要求有采访有内容,每个作者都会做大量的采访工作,充实文章,不会出现乏力的报道。经济观察报头版版面设置:新闻:传递最新最快信息,内容导读社论:深邃思想、穿透力见解财经:调查上市公司运作状态,洞悉基金业发展轨迹公司:倡导企业公民理念,展示现代化企业风采观察家:厚重思想见解商业评论:开阔视角、背景分析、事态展望生活方式:提倡精致生活理念产业:全球视野下在华领导型企业、产业的竞争、成长和命运研究院:宏大话题研究透视大容量数据分析阅读:综合性、学术性阅读、专栏作家域外观点IT:立足时代前沿追踪信息化产业金融:与银行家的对话,与保险代理谈判,与投资经理交流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最优化企业发展专栏:随笔性休闲性思想领悟21世纪经济报道是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注重及时消息,由于是日报,自然无法做到经济观察报那样的深度性报道。的是提供最新的财经新闻。中国经营报,没有看过。不好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海淀区大学附近的报刊亭,经济观察报可以卖出1200多份,名列经济类报刊杂志第一名,这个调查可以看出在校师生对经济观察报还是很认可的。

3. 财经类的报刊中《经济参考报》和《经济观察报》那个好

个人喜欢经济参考

4. 求财经类报刊排名及评价。 经济观察报和第一财经周刊如何

我看经济观察报约八年,感觉风格犀利,主打经济,兼谈政治,有深度,有立场。其背后实力猜测比较强。
中国经营报和它不是一个档次的报纸,小道消息报。
第一财经周刊,略看过还可以,但个人感觉深度不如观察报。

5. 经济类报纸

从本世纪初开始,一系列财经报纸纷纷闪亮登场,其中最为著名的数《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21世纪经济报道》的特点是新闻性;《经济观察报》的特点是深度报道,还有版式;《中国经营报》是实用性。《第一财经日报》整合了较好的资源,她作为日报在新闻性和信息量方面,对三家周报做出了挑战姿态。

三年多以前,中国新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内地报刊杂志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在全国经济类的报纸中:《21世纪经济报道》为影响力最大,《经济日报》为公信力最强,《经济观察报》为最具成长型的报纸。调查结果显示,新兴报纸表现出顽强的锐气,其势头在短期内盖过出版时间比较久的报纸。
受益于证券市场的兴起,凭借证监会赋予的上市公司信息指定公布媒体的优势,在众多小股民的追捧下,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为主的证券类报纸成了财经报业中经营状况良好的报纸。三大证券报的广告行业来源十分集中,金融保险的广告占总量的八成以上。

《中国经营报》起步较早,已经树立起一定的品牌,在现有财经报纸中经营状况不错。其市场化操作经验丰富,内容定位实用性强于他报,且为“多元化发展”——报纸、杂志、丛书、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等都是赢利的,真可谓“四轮驱动”。背靠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中国经营报社,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得较好,原因很多。用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博士的话来讲,就是“体制、团队、文化这3个因素是我们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台湾的《经济日报》以社会视角看经济和经济视角看社会两种方法做报道,结果一纸风行,竟然在台湾岛内发行数十万份,从而走上经济类报纸大众化的成功之路。
国际“三巨头”
● 美《华尔街日报》系全球财经新闻媒体的领袖级传媒,目前发行量185万份,居全美第二位。二战后形成的风格:宽纸型,少图片,至今基本未变。读者大多为中产阶级以上人士,报纸的核心内容是金融、经济和企业,有93.1万网络读者愿意支付每年79至99美元的费用浏览其电子版。
● 英《金融时报》喊出了“诚实、准确、独立”的价值口号,主要报道商业和财经新闻。其发行量的70%在英国以外,本土只有13万份,是一张典型的国际化大报。报纸采用粉红色印刷。
● 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行量达300万份之巨,属“本土化的国际财经大报”。其财经新闻以快速、可靠、准确著称,常现独家新闻,颇具影响力。报社在国内拥有56个支社,国外有36个支社,共有3700多名员工。

附:1、中国经营报》出版日期: 每周一
2、2003年1月1日起,《21世纪经济报道》由每周一期改为每周两期,逢周一、周四出版。这是中国报业理想之想上的一小步,却是21世纪报业探索之路上的一大步
3、经济观察报出版日期: 一周五报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4、第一财经日报卫星传版印刷,全国发行。
内统一刊号:CN31—0024
全国邮发代号:3-21
太多了,建议自己去网站查询,比较详细。

6. 如何看待《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三份报纸

我来回答发行量的问题。经济观察报第一21世纪经济报道改变为日报之后,虽然是一天一期,但是看的人少了。至于中国经营报,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看头。

7.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分别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创新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扩大金融的覆盖群体。

第五种业务模式是金融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

第六种业务模式是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相关互联网金融门户平台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

这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中,我们可以预计,不就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经济的发展。

-----------------------------------------------------------------------------

公众号:Fintech观察家,从金融看科技,从科技看金融,一起走向财富自由!

8. 金汇金融、蚂蚁金服、百度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品牌共同入围金橙奖吗

感谢关注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2018年4月,网络金融正式完成分拆协议签署,品牌全新升级为度小满金融。

9.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在哪里

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显示,支付宝用户已达5.2亿,其中,移动支付占比为82%,创下新高。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变:不带钱包出门已成为中国人的新习惯,并成为世界的新时尚。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正在促进金融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12月27日,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等通知,央行明确规定,自2018年4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必须通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或者合法清算机构处理。

银联是合法的清算机构,然而作为商业银行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大都不走银联转接清算,或自行其事、直联银行,如支付宝,或通过接入银行或合法清算机构,实现跨行交易清算。而央行规定: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网联成立以来,各家支付机构都进入了断直联的过程,但从进度上来讲,并未达到预期。备付金集中人存管进度提速,使得备付金失去了作为存款的谈判价值,也失去了获取通道的筹码。”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称。

无数据,不金融。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信息的重要性正在凸显,然而,一方面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盖到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纳入,构建国家级的基础数据库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首批8家试点个人征信机构均未能获取牌照,“信联”的成立或能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由于数据不科学、不安全,国家正在开始规范,下一步升级版的互联网金融是什么?毫无疑问,需要新巨资驱动,需要新数据推动,离开这两点,新金融无从谈起。”中润普达(集团)公司联合创始人称。

信联呼之欲出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规模更大,在一些技术领域比如支付处置能力等也更领先。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市场空白大、技术发展快和监管相对宽容。”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美国FinTech 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FICO分虽然明确易懂,但仍然不足以满足信用评估的需要。很多FinTech 公司没有大数据可分析,受“公平信贷”条款的约束,不敢把一些可能有歧视嫌疑的数据用于分析信用, 比如年龄、性别、种族、大学等等。而没有大数据分析做支撑,一些FinTech公司的竞争优势就仅限于运营流程或者市场定位。

相对于美国金融科技公司谨慎地抓取对大数据信息,中国的公司相对大胆。12月28日,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个人信息保护年度报告》显示,在历次测评中,平台隐私政策透明度的分布都是陡峭的金字塔型,即透明度高的极少,透明度低超过总数的80%,互联网金融类和购物类的占比甚至高于90%。并特别指出,互联网巨头生态圈建设带来用户数据共享安全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随着互联网巨头不断并购和布局上下游周边业务,势必涉及到与第三方或者关联公司进行数据共享。而过程中,企业是否征得用户同意?用户是否充分知情?数据是否去标识化?

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一些需求,在助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尤其明显。 同样,如果对数据管制过严,大数据分析就无从谈起,但如果听任商业机构任意侵犯个人隐私,也会酿成严重后果。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在创新和监管的追赶游戏中,金融创新似乎永远总是跑在前面。但我认为监管不能落后太久,也不能落后太远。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适度平衡,实现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动态博弈和良性循环。

“信贷领域。其中包括了征信,甚至是说大数据征信,中国现在这块能够有的征信数据不是很多,而且之前是比较隔离的,比如说阿里、京东、腾讯他们之间的征信数据存在一些隔阂,不能够像美国一样无缝隙的互相交换数据。”2017年12月20日,北京财鲸信息技术联合创始人王蓁在中译语通年度峰会上表示,征信能够直接带来的大数据的收益是可见的,降低预期率,个性化利率,中国目前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做得很好。

正是由于征信市场的“数据孤岛”现象严峻,构建一个国家级的基础数据库,并实现行业的信息共享变得很有必要。

去年末,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17年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协会参与发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简称“信联”)的事项,已经确定名称为“百行征信”,并将于近期正式成立。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方面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具体消息由金融监管机构对外发布,而监管部门反馈目前尚没有最新消息。

据此前消息,“信联”的组建参与机构,包括了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具有强大数据源的机构,具有非常丰富、稳定并可持续获得数据的入口,通过这些丰富的数据,“信联”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定位。一旦形成这种定位,就会对用户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进一步控制“老赖”行为的发生。

“欧美的数据有70%是结构化数据,金融数据与结构化数据联系非常紧密,而中国金融市场中70%的风控数据来自于非结构化数据,这成为整个金融大数据和金融人工智能方面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只有突破这个技术,才可能实现中国金融市场、机构的成功。”杜小军称,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由于数据不科学、不安全,国家正在开始规范,下一步升级版的互联网金融需要新巨资驱动,需要新数据推动,否则,新金融无从谈起。

阅读全文

与经济观察报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万5日元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03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