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公司的高管或大股东的持股公司,投资其他企业,该其他企业又上市的会造成神马结果
这个得具体分析。看又上市的这个公司所在的行业、从事的业务、与原上市公司专交易往来等情况。
如果又上市属的这个企业与原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也不存在关联交易往来等情况,那么是可以的,不会造成神马后果。现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同一个人拥有两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的情况也不少。
还有不能是这种情况。新上市的公司的资产、业务是来源于原上市公司的,相当于从原上市公司掏出资产催肥新上市公司。宁波立立电子就是这种情况,被证监会枪毙了。
『贰』 股票与上市公司有什么关系
股票与企业的关系更像是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股票价格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体现,上市内在价值是股价的支撑。股票价格围绕着企业自身的价值上下波动。长久以来,股票是企业的称重机,短期来看,股票是企业的投票器。
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其股票的涨跌之间的关系如何?西方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业绩高度正相关。然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却并无多大联系。当前我国股市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仍与股价变动相背离,然而投资者行为正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上市公司利润盈亏和其发行的股票涨跌,在短期内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好又处于垄断、或者是行业的龙头的话,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是向好看涨的。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反应成它的股票,在股市的股票基本面上,主要数据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公积金等,这些数据好的话说明企业盈利预期强,给股东的长期回报就高,发行的股票就有投资价值;但在二级市场股价涨跌的主要因素还是受到市场的直接影响的,不会因为企业的业绩好而股价不跌的。
好公司并不一定意味着好股票。好公司和好股票两种称呼,前者是从产业角度来说,能够在市场中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为股东获取较丰厚的利润。后者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能够使股票市场中的参与者较容易的获取价差收入。由于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不同属性,使得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好股票也未必是好公司。就长期投资而言,如果公司融资以后,能够按照预定的方针迅速把企业做起来,甚至公司的发展超过投资人的预期,这样的“好公司”实属货真价实的。股票价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较糟糕的情况是,有相当一批公司在融资以后,公司发展距投资人的期望落差很大。投资人对这类公司的热情有增不减还好,就怕投资人对这样的“好公司”耐心全无。投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脱手股票走人。“好公司”慢慢就变成了烂公司、垃圾股。
而且,股票市场很多时候短期是比较有效的,好公司自然就会给高估值,而在这种短期比较有效的情况下,长期的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一个优秀的公司开始逐渐变得不如以前优秀时,即使它依然很优秀,但股票往往这段时间也会表现很差;而当一个差劲的公司逐渐有好转时,往往股票表现会不错。虽然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预测公司未来是变好还是变坏,但事实上预测总是很难,好公司变坏,坏公司变好也时有发生。另外,股票的好坏跟投资人自身对股票的的判断也有关系,不同的投资者对同一股票好坏认识也不尽形同。
『叁』 上市公司持有别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这部分投资能算到业绩里吗
投资不能算到业绩里面,投资收益才能算到业绩里面。也可以理解为投资股票有现金分红算收益,股票市值不能算收益,如果套现或转让股票也可以算是收益,收益与投入的比值才是业绩。
就如同上市公司自家的股票升得再高,也不能算是业绩,只有通过经营得到利润,才能算是业绩。
给大家科普一下
上市公司持有别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这部分投资能算到业绩里吗
投资不能算到业绩里面,投资收益才能算到业绩里面。也可以理解为投资股票有现金分红算收益,股票市值不能算收益,如果套现或转让股票也可以算是收益,收益与投入的比值才是业绩。就如同上市公司自家的股票升得再高,也不能算是业绩,只有通过经营得到利润,才能算是业绩。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雅戈尔秀财技!多买1000股多赚93亿 利润下滑49%骤变暴增6倍 2018年04
楼主就不要胡咧咧的科普!不懂不可耻! 上市公司持有别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会计计算方法有三种:成本法(凤凰股份持有南京证券目前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权益法、公充价值法,而具体公司采用...在通常情况下,A股市场的股票很少有退市的。据统计,股市开设近二十年来,真正退市的股票不超过50只。早期退市有水仙、蓝天、九州、鞍一工等,他们现在都在三板市场交易。这个三板市场叫老三板,老三板市场开户没门槛,普通投资者可以随意到券商那边开户。
通常某只股票退市了,而股民还一直持有该股票,也就是股票在退市之前还没卖掉,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建议投资者,如果买了即将退市的股票,在受到退市通过书前,还是尽早出售为妙)。当然,投资人如果遇到该股票已经退市,即可联系当地券商,开通交易;股票代码会变成4字头,交易方式是柜台式。
此外,三板市场通常根据净资产值等指标分别设定为每周五天,三天,跟一天交易;在每天3点收盘给出价格,投资人可在交易时间内挂单,涨跌幅为5%;以连续涨停或连续跌停为主。不过,三板市场每天成交量稀少,某些个股一天成交才几万元或者十几,股票就算涨了,投资者也未必抛得掉。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遇到上市公司退市,真要退到三板市场了,此时投资者该如何自救?我先教大家三个办法:首先,投资者要看,这家上市公司是什么原因被勒令退市的,如果上市公司在欺诈和重大违法行为之前,你买入股票的,那退市之后可以积极寻求法律途径申请维权。建议该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集中起来,选择一家律师事务所,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
再者,如果上市公司没问题,就是业绩不好而退市的,你就要看一下,该股票有无国资股东,有没有重组的可能,以后可以通过重组再次获得上市资格。因为,有些上市公司退市之后,业绩有重新恢复的可能。若其还有国资背景,恢复上市资格相对容易一些。不过,现在从主板退市至三板市场的企业有很多,而从三板市场再转回主板的企业就屈指可数了。
『肆』 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有哪些区别为什么有人说上市是为了圈钱
上市公司跟非上市公司当然有很大区别,而且这个区别是非常大的。至于上市公司是为了圈钱,这个说法是否定的,有些公司上市是为了圈钱,而有些公司上市是为了融资,扩大公司规模。
首先进行分析一下,一家公司上市和没上市公司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区别又在哪里呢?
区别一:融资渠道不同
上市公司只要一上市就等于开通了金融市场这个融资渠道,但在没有上市之前,金融融资渠道是关闭的。
最典型的就是上市首次发行股份融资一大笔资金,随着上市之后还可以进行增发,或者进行股权质押等方式获取资金,最简单就是可以卖公司股份来获得资金。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为了圈钱,都是见钱眼开,融资到这些钱不是想办法扩大公司规模,而是想方设法变相把这些钱弄进自己口袋,这类型的公司就是为了圈钱。
不然A股市场会怎么出现这么大股东减持套现,这么多垃圾股票,这么多空壳公司等等,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是由于上市圈钱惹的祸。
总之我们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自己辨别能力,提高资金判断能力,预判哪些公司上市为了融资做大做强,哪些公司为了圈钱进口袋的,所以在A股市场一定要有一双慧眼,不然最终吃亏的不是大股东,而是我们这些中小投资者。
『伍』 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可以上市吗
可以。
子公司上市方式是分拆上市。分拆上市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
(5)上市公司投资的公司也上市扩展阅读:
中国证监会2019年1月末出台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中,在“完善基础制度”环节明确提及: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当前A股上市公司群体,已有众多公司将旗下子公司分拆到新三板挂牌的案例,将子公司分拆到境外上市的案例也已日趋常见,但将旗下子公司分拆到A股上市则少之又少,个别分拆、分立案例也是极端、特殊情形,或是避开监管红线变通实施。
在当前发行体制下,一家公司通过IPO上市便达到了融资发展的目的,如果再将子公司分拆上市,则相当于多拥有了一个资本平台。此外,分拆子公司上市还可能涉及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及独立性等问题。
在专业人士看来,科创板允许分拆上市有着诸多积极意义。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短板,允许分拆子公司于科创板上市,有利于调动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发挥上市公司在资金、人员、研究能力和市场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孵化和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科技孵化器的功能。
『陆』 公司挂牌和上市有什么区别
1、监管机构不同:抄
国内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是中国证监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公司,是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公司进行监管。
2、所遵循的法律不同:
中国上市公司最主要遵循的法律是《证券法》,由国务院联席会议直接执法(公检法都在)。挂牌公司最主要遵循的法律是《公司法》,由当地公检法执法。
3、投资者群体不同:
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被自然人所持有,企业上市的目的是展开融资。挂牌公司则明确规定个人投资者需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并且要求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才可以参与新三板投资,
而机构投资者需要注册资本达到在500万元才可进行投资。挂牌公司进入股转系统是为了规范运营,进而开展融资或者。
『柒』 中国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网络、中国移动、台积电、爱奇艺、农业银行、京东等。
1、腾讯控股
腾讯控股2018年1月29日收于471.60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收盘价,2018年4月15日收盘仅有386.80港元。不到三个月时间,腾讯控股市值蒸发了8058.71亿港元。
2、阿里巴巴
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代码为BABA,开盘价为92.7美元,大涨36.3%,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
3、爱奇艺
爱奇艺2018年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发行价定在18美元/ADS,融资金额达22.5亿美元,远超此前计划募集的15亿美元。总市值为110亿美元。
4、网络
2005年8月5日,中国头号网络搜索引擎网络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股价当天狂涨354%,从27美元的每股发行价上涨到收盘时的每股122.54美元,盘中一度曾冲破每股150美元大关。
5、京东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D”,开盘报价为21.7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14.47%,市值达到约29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