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钱放哪都不安全,银行都允许倒闭了,倒闭最多赔储户50万,不管你存了多少版。
股票基金玩不好,楼市不稳定权,p2p跑路,余额宝降息。
本金都保不住的情况下,还谈什么理财?
只有保险是最稳妥的,是所有理财产品的基石!只有做好了保险理财,才算给家庭做了万全的准备。才能放心投资其他的理财渠道。
2. 为什么现在的人需要理财
一、为什么要理财?
首先明确一点,理财的目的不是财产迅速增值,而是保值的基础上稳定升值。这里,保值是第一位,升值是锦上添花。
如果你在资金量很少,企图通过钱生钱的方式一劳永逸财富自由,那么你一定会陷入概率学意义上赢面低于50%的赌博,黄金、石油、现货期货、美元这种高杠杆游戏确实能以小博大,但是All
in之后的倾家荡产比比皆是,控制好风险率用极少的资金博一把是可以的,然而很遗憾极少的资金意味着赢了也不等同于一夜暴富。所以很多大佬都说控制风险是理财极为重要的艺术,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保值的内涵。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理财界最有名的一本入门书籍,是Robert
T.Kiyosaki写的《富爸爸穷爸爸》。这也是我在大学毕业以后看的第一本理财类书籍,当年青涩的我如获至宝,觉得看完此书财富金山定在眼前,现在想想真是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简称智障。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里强调的最重要理念就是:
1.让金钱为人工作,而不是人为金钱工作
2.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就是通过理财的方式让金钱二十四小时不停生钱,其实存银行获得利息也是其中一种方式,只不过钱的获利效率低了点(笑),起码得跑过通货膨胀吧。
第二点可能稍难理解,举个例子吧,在Robert看来,购买理财产品、房产、股票、提升技能的培训等是投资行为,而购买华丽的衣服、最新款的iPhone、新汽车均是购买负债。
所以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是什么呢?资产就是可以给你带来现金流入的产品,而负债则是导致资金流出的产品。
具体分析一下,购买理财产品、房产、股票,在稳妥的投资下是可以获得现金流入的,提升技能的培训是对人主体的投资,而遵循技多不压身的传统规律,变得优秀是可以带来现金流入的。
另一方面,华丽的衣服、新款iPhone、新汽车不仅存在到手就折旧的风险,而且对这些产品的维护、使用均会产生现金流出。不过,看待事物也要一分为二,经济学讲究“效益”,引申出了诸如“边际效益”、“效益最大化”等许多概念。而值得一提的是,“效益”这个词本身的内涵是丰富而模糊的。如果购买一台新的iPhone可以为你带来极大的持久的愉悦和工作方便,购买一台汽车可以为你省去大量的通勤时间,你那么这个行为本身的边际效益是很大的,那就果断买。如果购买的物品与节约时间相关性很大的话,我私以为也是属于资产,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对于这句话的认可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加深的。
二、理财原则
1.保值(稳妥=总体低风险)
2.确保一定现金流,或者流动性很好的理财产品
3.分散投资
这三个原则非常好理解,在此原则上,我试着给出一个比较折中的理财方案。有小伙伴一定会提到广为流传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如下图:
图3 流动性说明
做几点说明:
1.风险高低和流动性好坏是根据个人偏好定义的;
2.资产以10万元为例,投资比例应每3-6个月做一次调整,以动态适应个人状况;
3.此表为推荐资产配置,每个人需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再次警告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四、关于保险
每当我对身边的人提起保险,他们总是一脸怀疑地看着我,眼神里都是“你是不是转行做保险了”……这个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大陆长期以来的保险营销策略导致了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一方面人们不愿意被“忽悠”参保,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于主动投保人也提防“骗保”行为。
在财富积累阶段,最难以承受的就是意外和疾病带来的大量资金消耗,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重大意外和疾病可以瞬间摧毁一个普通家庭的积蓄,甚至背上负债。还记得投资的第一原则吗,保值。保险就是在我们遭受重大意外等小概率事件时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保证资产价值不过分缩水以小博大的最好投资。大多数人情愿每年为几十万的车买保险,却总是幻想意外与自己无关。
操作起来很简单,选择大陆的知名公司,无非平安、太平洋、人寿等,每年买一份意外险和一份重大疾病险,小提示:保险越年轻买越实惠。近年来也流行去香港买保险,香港保险性价比高,当然前提是必须亲自去香港签合约。
五、关于股票
就我自己经验而言,投资基金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投资某几只股票,务必放长线钓大鱼,眼光放长远一点,时间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投资需趁早,更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状态,你的努力定会迎来回报。
六、关于互联网金融
2016年底开始,我定投的产品就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了,因为也是选了比较稳健的理财平台,专服务体验也很好,可以满足我10%的年化收益率,又不用花时间去管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互联网金融的第一反应是P2P,但其实还有P2B。P2B是个人对企业投资,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所有信息,知道钱借给谁,借款方如何做抵押,相对比较放心。
但P2B同时也是最难做的,因为需要平台有足够的产品源及风控能力。
我就说说怎么判断自己投的平台稳:
1.基本指标:银行存管、信息披露、风控系统、三级等保……硬核过关
2.历史记录:从没有逾期记录,甚至节假日有时候还提前还款
3.企业风格:不是高大上,但是小而美;标的有就上,没有就不上,不做假标
4.平台活动:不用高息返现来吸引投资,这家平台最近做的活动就是注册投资送500京东购物卡的,比起其他平台来说,其实蛮普通的,但是有总比没有好。100红包+500京东卡
5.客服水平:一家尊重客户的公司,任何时候提问,客服都会第一时间相应,如果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在客户群吐槽,连CEO有时都会出来和客户沟通,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什么可美化的
6.信息渠道:有个专门的论坛无界部落,是投资者可以任意发言的,可以看到其他人在这里理财的感受。还有公司员工每周都会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反正我看着挺踏实
其实我投资的麻袋、桔子、小金,都还可以,但是整体来看还是这家最安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们就按照我这个标准挑就对了
3. 为什么购买保险也是理财投资的一种
保险的强项在于保障,理财是软肋,理财险种基本赶不上5年期银行存款(至少25年内绝对如此)。
很多人买保险都想从中得点回报,往往不能如愿,最后大呼上当,网上每天可以看到此类帖子。
介绍一个买保险简单、操作性强的方法:选择消费型的重疾险、医疗险、定期寿险、意外险等实实在在的保障产品,而且都是主险,并非附加险;不去追求分红、理财等不确定因素,就对头了,将来不会后悔,而且花费不多 ,保障有力。适合不同收入的各类客户。
4. 为什么要买理财型保险
今天又有一个朋友找到我,咨询关于理财型保险的问题。她说自己买了一款理财型的保险,是以前自己什么都不懂,然后听朋友推荐购买的。现在马上准备生第二的个宝宝,觉得压力大了,而且总感觉这份理财保险不划算,想把这份保险给退掉。于是她开始在网上查找相关的内容,碰巧看到我的公众号。然后就来咨询我,看看这份保单到底怎么样?
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真的是很纠结的。因为两种选择都很为难,如果选择退保,那么肯定是有本金的损失的。交了1万多块钱,(她选择的是十年交费,一年交费几千块钱)如果退保,只能退回来几千块钱,要亏损好几千。但是,如果是继续交费下去,还会占用好几万的资金。关键是她们这几年,需要用钱的地方比较多,资金压力也很大。(而且据她自己说,她还没有配置保障型的产品。)
很明显,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说,这位朋友是不适合购买理财型的保险。目前她们家经济压力比较大,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比较高。这样的理财型保险,收益不高,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从配置保险的角度来说,这位朋友配置保险的顺序出错了。买保险要先买保障,配置好了保障型的保险,再有多于的钱,才考虑理财型的保险。而不是盲目的,先买理财型的保险。
至于我到底给了这位朋友什么建议,我就不再这里说了。因为,具体的选择需要结合她的更多情况来确定。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样的理财型保险到底怎样么样?(因为据这位朋友给我说,她身边还有很多人都买了这样的产品。)
直接说说我的观点吧:首先,我排斥这样的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因为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体。像这样的理财型保险产品,适合那些已经拥有足够的保障型保险,且家庭比较富裕,想要做财富传承和财富保值的朋友。
但是,其他的朋友,我都不建议购买这类的理财型的保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类理财型保险的收益太低了!到这里,相信有保险从业的朋友,要准备攻击我了:你看看,不懂保险了吧!保险怎么能看收益率呢?你算得出来风险吗?能算出风险还买什么保险呢?拜托!理财型保险基本上是没有保障的,而且既然我们不是想要去做财富传承和保值,我们是理财,那就要考虑产品的收益性。所以,我们买理财型保险,为什么不算收益呢?
下面,我们以某产品为例:男,30岁,买1.5万的保额,三年交费,每年是103488元,一共交费310464元。然后,第五年和第六年,每年领取51744元。然后到65岁前,每年领取3000元。后面还有领取,我们先不考虑后面的领取,我们先来算算这前30多年的收益率。
第五年和第六年,领回了我们所交的一年的保费,那么相当于我们还交了206976元,每年有3000的利息,相当于1.5%不到的年化收益率。(当然,我的这个算法其实是不精确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才这样给大家分析计算的。)
所以这样的产品,不但收益低,还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资金,我是不建议大多数朋友购买的!买保险,还是应该侧重保障,要理财我们可以做其他的投资,比如基金,网贷,股票都是可以的。
5. 为什么要选择理财
理财五个小知识,小智理财教你怎么做
不管是家庭还是个人,生活中都离不开理财,而理财并非不仅仅为了理财而理财,而是需要有比较有明确的目标、有计划、有打算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理财,别人会说你败家。一个女人不懂得家庭理财,别人会说你不会过日子,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理财规划好,使你的生活过的更加的明确和直接。下面小智理财给大家介绍下理财的五个小知识点。
理财小知识一:6个注意事项
1、每天读点理财常识,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理财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2、女人一定要理财,理财后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一座金山,相信我
3、从零开始理财,从小钱开始
4、储存活期的钱越多你就越穷,不论你是定存,理财产品、基金、国债一系列投资都比你的钱用来存活期好。
5、此生第一笔投资千万别选择股票,股票风险极高、不要眼里只有收益,当你的投资心态还不够成熟以及知识储备不够是,你很容易把自己变成一个赌徒。在你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时,最好通过低风险来培养自己的能力。
6、不要使用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和取现功能。不管有没有利息,这样产生高昂的额外费用是跑不了的。
理财小知识二:三个小环节
理财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管钱为中心,攒钱为起点,生钱为重点,护钱为保障。
1、攒钱
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给自己做个强制储蓄,发下钱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
2、生钱
基金、股票、债券、不动产、P2P理财
3、护钱
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还不够,要为水库修个堤坝。
理财小知识三:多少钱可以开始理财?
理财不在乎多少,一个月省下100元买基金,从20岁存到60岁,是637800元;30岁存到60元,是22万;40岁起存,7万;50岁,2万。钱生钱是长跑冠军,理财一定要从年轻时开始。钱的秉性:你不爱我,我不爱你。
理财小知识四:理财的两个好习惯
1、节俭
少打一次车,少做一次美容,吃饭少点一个菜,省下来的钱积攒起来去投资,让钱生钱。富人钱生钱,穷人债养债。节省钱、尊重钱是很多富人的习惯。李嘉诚生活的节俭是尽人皆知的。我们常常说富人越有钱越扣,因为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而没有钱的人往往穷大方。
2、记账
每天记账,不行的话三天记一次也可以。记账会让你清楚每一笔开销去了哪里,也有利于养成计划花钱的习惯。
理财小知识五: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参与理财的钱应该分成三份。
第一份:应急的钱,6个月至一年的生活费。存银行,活期理财、定期理财,或者货币市场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钱,三至五年生活费,定存、国债、商业养老保险等。应该是保本不赔,只会多不会少的东西。
第三份:闲钱,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钱,只有这种钱才可以买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或者跟朋友合伙一起开个什么生意,去做这种投资,那么必须是闲钱。
总结:多种组合分摊风险。理财的方式一般是多种组合合理搭配就像配菜一样。这样可以减少风险的程度。
6. 为什么要先买保障险,再买理财险
从业这半年来, 感悟最深的一点儿就是:很多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大人什么保障都没有,却早早的帮小孩子买了所谓的教育险,而其中所谓的教育险,绝大部分是终身返还型的, 其实根本都起不到教育险的作用. 经常会听朋友说, 谁谁家刚生了小孩子了,哪个保险代理人天天往他家跑.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代理人都喜欢从小孩子入手, 而不去帮那个家庭分析他们真正需要的保障,让他们能将有限的钱用的价值更大化. 下面说明几点, 为什么要先买保险型险种, 希望对于刚刚接触保险, 需要买保险的人有一定的帮助. 保障功能的险种: 一般指"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住院医疗,重大疾病"这几种. 其中重大疾病险的交费比较高, 交费期比较长之外, 其它几种都是1年的短期险, 年交几百元即可享有,但是没有返还. 重疾险根据情况, 如果一直健康,后期可以领取, 但是领出来的费用一般只会比所交的保费稍高一些,不会太多. 理财型的险种: 教育金, 养老金, 定期返还等类型的. 相对于保障型的险种来说,收益比较好. 比较: 1. 一眼看过去, 大家都会觉得理财型的险种好, 因为存了之后后期就会有多少多少的收益,而保障型的则不会,存来存去也才拿回一点儿钱. 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 2. 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 我们是不是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不出意外呢? 3. 反言之, 如果您提前做好了保障,再去购买理财险或投资其它. 当风险来临时,保障险已经可以帮我们规避了大部分的风险问题了, 我们就不用去急于动用其它投资渠道的钱. 而保证它们可以按我们预计的去进行,获得应有的收益. 4. 教育险也一样, 父母的保障都没有, 谈何来说小孩子的教育. 如果现在家里发生事情,等着钱去救命,您还会说那钱要留着等孩子将来上学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