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汉有几家信托公司
平安信托是过年注册资金最大的,有集团背景,实力是比较雄厚了,而且专市场操作的很好的,如许继属集团、上海家化、兴业银行等等,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00亿,是全国资产管理质量最好的信托公司之一。
国外金融业一般是混业经营,基本上都是以信托银行的形式出现,单独的信托公司比较少;主要业务是受托业务,而很少具体参与投资管理,一般聘请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各专业类的投资管理,信托银行另一个主要业务是托管业务;
信托公司的概念,这是中国特色的名称,其业务经营也无须行政批准,只要委托人意向明确,所投资目的国没有外汇管制,就可以进行相应投资。
因此没有什么所谓的全球排名的说法。
『贰』 如何看待普华永道对上海家化的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个事情还是要放在大背景下来看。2013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海家化更换了会计专师事务属所,由普华永道担任公司的审计工作。当时,葛文耀在回应股东提问时表示,这是大股东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同月,上海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决议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由家化集团董事、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出任家化集团董事长。
假如是美国上市公司,由美国P in charge,这三条也会被认定为MW。楼上也有人说认为不重大,我觉得这是A股特殊环境下的认识,A股比这大的事多了。市场反应也是这样,新闻到处都是"普华否定内控报告 家化股价反向大涨",说明市场普遍认为上海家化没什么大事。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这三个控制缺陷最终被认定为MW,还是很合理的
经历2013年的内部动荡,再加上这份报告,2014年估计是内部整顿年了,大家都懂的。
『叁』 葛文耀与平安信托之间的根本矛盾在哪里
这个问题问的是很有意思得。
首先葛老先生创办了上海家化。他的目的肯定是企业的一个发展。而作为资本市场的平安信托,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趋利的。肯定是以股东的利益为主,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是他着重考虑的范围。所以两别人的价值观就不一样,最终导致葛老先生一气之下直接在董事会上面辞职。
『肆』 > 平安财富中心
中国平安集团是全国唯一一家拥综合金融业务的投资公司。集团业务包括版;银行业务:权平安银行,深发展银行,个人业务,平安信用卡(德阳平安银行)投资业务:平安证券,大华基金,上海家化,平安信托,海外投资,平安期货,资产管理,平安不动产。。。等保险业务:车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团体险,个人年金,企业年金。。。等在平安财富中心以上业务就是您的大舞台您都可以做。
『伍』 有没有知道有关 经营者和所有者争夺公司所有权的案例 譬如上海家化与平安信托那种 越
相似的有大商股份的控股权争夺,茂业系和原股东及管理层的战役,详情网络
『陆』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案
家化股权来改制继续在吸引人们的眼球源。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公开信息显示,家化集团的股东上海市国资委自9月7日以公开挂牌方式,出让其持有的家化集团100%股权,挂牌公告期为自公告之日起的20个工作日。据此推算,10月10日将是挂牌的截止日期,谁参与竞购将被揭开面纱。
上海家化股权竞购进入最后阶段
随着上海家化股权竞购双方平安、海航相继递交标书,上海家化股权竞购进入最后阶段。继海航爆出50亿注资计划之后,平安70亿注资计划也浮出水面。竞购文件已移交专家组评定打分,谁将胜出周一可见分晓。
平安击败海航收购上海家化
2011年11月7日,上海家化母公司家化集团100%股权最终被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后者为平安信托旗下平安创新资本全资子公司。
『柒』 葛文耀被罢免后家化股价为什么下跌
近日广受舆论关注的公司董事长葛文耀一开场就像现场的股东们献上深深的一个鞠躬。
葛文耀表示因自己的意气用事,没有处理好与大股东的关系,致使上海家化的股价出现下跌,他对此表示歉意。
并表示今后将不顾个人利益得失,与公司管理层一起将上海家化这一品牌建设好。
葛文耀称自己自认是个知道轻重和进退的人,不会利用大家的信任。“家化有那么多民族品牌,我要对品牌负责,其他自己的一切都是无所谓的。”
他表示尽力去处理好与大股东的关系,平息现在的事态,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当天的股东大会将不会涉及到与大股东平安信托的关系。
『捌』 [金台观察]上海家化风波带着中国公司治理怎样启示
对于一家公司,企业家更重要、员工更重要,还是股东更重要? 对于一家公司,就业更重要、工资更重要,还是利润更重要? 对于一家公司的战略,要基于市值、还是基于利润,还是基于基业长青? 管理者,必须为了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工作吗? 不同的答案会带来不同的选择。 平安信托与家化管理层的纷争在本质上就是对于这些答案的不同理解。 平安信托已经解除了葛文耀在家化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现在上海家化小金库的风波,给葛文耀的位置,带来了更多变数。 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中,过多地迎合了投资资本。比如说,家化集团和平安信托都是独立法人,但法律允许平安信托牺牲家化集团,以适应其自身的发展战略:葛文耀称,平安信托入主后,一直在变卖资产,致使家化集团名存实亡。 对于平安信托而言,他的利益在于入股了家化之后,如何以更好的价格卖给下家。对于上海家化的管理层而言,他的利益可能在于这家公司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并且,当下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可能要求他们对股东套现予以配合。 家化人事斗争已经发生了两周,现在的焦点是上海家化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稳定,因为有太多的投资人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机构投资人和中小投资者希望这家公司能够稳健前行。大股东与家化管理层的矛盾表明,这给上海家化的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 股东主义理论里,一切围绕股东旋转,当下的公司治理框架,就是沿着这个理论出发的。对于股东本位的制度设计,支持者看来是不证自明的。更有种说法是,股东财富就是社会财富,这是资本分配最优化的过程中必须的路径。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认为,中国公司治理需要进行改革。大股东侵害公司利益的事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治理的焦点并非股东无法捍卫其自身利益,而是公司无法捍卫其自身利益。上海家化算不上是一个典型案例,但当下有太多类似的事情发生。比如,当大股东股权解禁可流通的时候,公司往往以市值管理的名义,为减持配合。在很多时候,这极有可能牺牲了公司的利益。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引入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多地予以平衡。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并非简单的管家与东家的关系。上市公司是一个独立法人,有自己的生存权和利益,他与股东的关系并非在所有的时候一致,那么管理层在其中应扮演何种角色? 我们知道,中国第一代创业家慢慢淡出之后,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面临崛起,这些关系如何协调,对于中国的未来尤其重要。无论是较早的国美控制权争夺、雷士照明管理层与投资者的冲突,还是现在上海家化的内斗风波,这些案例都表明,中国的公司治理已经到了检讨这些核心问题的时候了。
『玖』 心理学知识分析上海家化与平安信托的矛盾原因及解决
相关报道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在分析矛盾的时候,从双方所处的不同角度出专发,他们为了什么,为属什么这么做,全资收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整合的冲突。如果对资料能够有一个详细的把握的话,应该就有头绪了。
仅提供一些个人参考,谢谢,如回答不好,请见谅。
『拾』 求上海家化股票分析报告
长线投资上海家化的两大基础:
1.日化行业高速增长 2.葛文耀及其团队
这里面第一条占比60%,第二条占比40%,日化行业过去十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已经放缓到10%左右,葛文耀确实强,但是也是在这个行业的黄金增长期发展起来的.
现在这两个基础都已经不存在了,行业增速的放缓是趋势性的,国际品牌的放缓并不能说明家化会独善其身,毕竟欧莱雅,雅思兰黛这些国际品牌的品牌力明显强于佰草集等家化品牌,一旦这些国际品牌渠道和价位下沉,对家化的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葛文耀的离开影响并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短期只是心理影响,长期的影响难以预估,我并不看好外企来的管理者,外企的人普遍缺乏野蛮生长的气质.
让我们来预测家化未来的业绩表现:
1.可能性20% 明年营收增长15%,利润增长30%左右,客观的说,想实现这样的业绩不是不可能,但是有相当难度,关键还是要看佰草集,相宜本草市场攻的很猛,间接影响到了佰草集,现在是上有国际品牌,下有本土竞争对手,竞争相当激烈.
2.可能性50% 明年营收增长10%左右,利润增长20-25%,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说穿了,吃老本吃明白了就可以做到.
3.可能性30% 明年营收增长5%左右,利润增长15%左右,如果经济持续萎靡,家化管理层玩不出什么新花样,这样的情况也有不小的可能性.
其实没有必要去刻意强调葛文耀离开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否认的,或许葛文耀很霸道,或许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能给股东带来回报,对投资者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有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确实不一样.
严格意义上来说,上海家化和云南白药不是一个级别的企业,因为云南白药(医药部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发展速度主要取决于行业的发展,现在医药也可能面临增速放缓的问题.家化身处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管理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安全边际是很重要的,上海家化后续走势的不确定性让我选择了清仓.
从技术面来看,放量跌破年线之后,现在是缩量反抽年线,如果不能放量站上年线,后续仍有可能继续下跌.
我重申我的观点:平安信托在葛文耀问题上的处理方式生硬而让人失望,中小股东的利益再次被无情强奸.
最后祝坚守上海家化的股民朋友好运,good luck,化妆品行业仍然算是相对不错的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