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资管新规来了理财产品还能稳赚不赔吗
日前,央行等五部委针对资管业务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其中打破刚性兑付等相关内容引发社会关注。“新规实施后,我的理财产品还能稳赚不赔吗?收益会下降吗?”多年来一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北京白领潘女士的疑问,代表了不少投资者的担忧。资管新规,对你我的“钱袋子”影响有多大?
投资者门槛明确,三五万元还能不能买理财?
此次资管新规对投资者适当性进行了规定,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设定为: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对此,普通投资者心存疑虑:这意味着投资门槛要提高么?以后还能花三五万元买理财产品吗?
“指导意见只是规定了私募投资者的门槛,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门槛并未提高。”潘东说,我国资管产品投资者将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分别对应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此次只是明确了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对普通投资者的门槛并没有硬性规定。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针对私募产品的投资人,各家机构早已有各自的门槛,只不过现在由监管统一了标准。
“以前买银行理财觉得‘稳赚不赔’,但听说以后要‘盈亏自负’,得自己掌握投资项目、衡量投资风险,真有点不适应。”上海市民吴先生的担忧代表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的想法。
对此,监管部门特别强调穿透式信息披露,不仅要穿透识别合格投资者,还要求金融机构对募集信息、资金投向、杠杆水平、投资风险等,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
“对理财产品穿透式的信息披露,可以让投资者更全面掌握产品风险、收益等状况,有助于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说。
『贰』 理财是买长期的好,还是短期的好
理财产品期限不同,收益率也不同,期限长的收益就高。这是我们对理财产品期限长短最直观的认知。
五、购买理财短期好,还是长期好?回到问题上面,购买理财短期好,还是长期好?明确的说,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长期的好!一方面长期的理财产品收益肯定比短期的收益高,我们理财,不就是追求一个收益吗?另一方面,未来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都比较长,站在价值投资的角度,购买长期的理财产品好。
理财新规,也旨在引导投资者改变过去的理财习惯,更加注重长期真实的投资机会,减弱理财短期的投机行为。站得更高一点来看,长期投资行为支持了国家金融市场的改革,使理财市场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理财产品也更加安全,有助于打破刚性兑付的实施。同时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叁』 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是什么意思,能不能通俗易懂地解释下,谢谢
杠杆投资,就是花很少的钱办同样的事情。
比如交易,我是买手机的,我花了一半的钱从厂家订购手机,拿到了提货单。然后卖给你提货单。
我挣得是卖一个手机的钱,付现的本金只有一半,那我就是两倍杠杆。
期限错配,是比如存款,最好的是1年定期,贷给1年贷款。但是通常存款不会选那么长,贷款却很长。所以只能错配,银行吸收存款是有利息成本的,如果不能有利放贷就要亏损。所以只能短期融资但是一边进一边出,维持整体稳定。这中间就有更大的利差,因为短期的利率低。
『肆』 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一般情况下,目前基本上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注明专是保本产品,属没有注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伍』 你好 我投资一个线下p2p理财产品 现在到期不给对付 之前是期限错配了 说现在为了合规整改停止回款
这基本上是资金链断裂,本金被骗的可能性大,那种方式都是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以利于平台快速逃跑,当务之急是立即报警,可能还有一线希望。
『陆』 什么叫期限错配期限错配有什么风险
期限错配在金融行业中的表现是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短存专长贷”。这种现象属除了普遍存在于P2P行业中,也普遍存在于银行业。
期限错配在P2P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拆标”上,更准确的说是拆期限的标的。
拆期限指的是把长标拆成多个小标滚动发行。如一年期的融资项目,最后拆成4个3月期或12个1月期。P2P活期理财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期限错配产品。
期限错配的动机
业内有些P2P平台为了满足投资人偏爱短期投资的喜好,往往将长期融资项目拆成短期,以达到实现快速融资的目的。比如一年期的标,拆成12个一个月的期标发出去。同时,平台也通过拆期限来提高平台的人气。
期限错配的弱点
期限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风险上。一旦“发新偿旧”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比如某一期,投资者减少了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平台倒闭,投资人的钱拿不回来。另外,期限错配阶段过程中的借新还旧从本质上来说十分接近庞氏骗局。
『柒』 P2P投资理财,什么是拆标,期限错配
拆标玩法通常分为两种,拆金额和拆期限,拆金额就是将“大标”回拆成“小标”,比答如一个1000万元的借款项目,拆成10个100万元的借款标的;而拆时间,则是将“长时间”拆成“短时间”,比如一年期的标的拆成4期3个月的标的或者12期一个月的标的。
期限错配的玩法也分两种,短期标配长期标和起始时间错配。
短期标配长期标是将短期投资投入长期借款项目之中,用后面的投资者的钱归还已到期的投资者本金和利息;也就是发布多个不同起止时间、且期限较短的标的,以较好的流动性和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同时,再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长期借款项目之中,单个标的到期后,就依靠后一个未到期标的所募集的本金来偿还已到期标的的本息,依次轮回,直到实际长期借款项目到期,平台收回本息,偿还最后待还标的本息。
起始时间的错配,是现在募集未来几个月采用的钱。假设借款方本需10月份用钱,为了保障能到时资金到位,平台从8月份就开始募集这笔资金。期间两个月的空档期,投资者的资金处平台控制之下,其中就隐藏了资金挪用风险。
『捌』 购买理财时提示不符合产品投资者类型要求是什么意思
购买理财时提示不符合产品投资者类型要求是因为在风险测试时答题不通过的原因。
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风险等级,在您购买理财产品或其它金融产品之前(比如基金),按照规定要做一个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试的,如果测试出来您能接受的风险等级比较低,而理财产品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提示。
(8)理财产品期限错配扩展阅读:
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
1、自发与代销
银行理财产品分两类,一类是银行自己发行的,一类是代理销售第三方的。虽说两类理财产品都有风险,但如果银行只是代销理财产品,作为一个渠道商的话,一旦出现问题,银行是不会为此负责的,换句话说,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相对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风险更高。
2、保本与非保本
即使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也分为保本和非保本两种类型,按照收益还可以细分为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
保证收益类产品即保证本金和收益,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即保证本金但不保证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顾名思义,也就是既不保证本金也不保证收益。
防范这类风险就需要投资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看清楚自己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了解清楚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属于哪一种类型。
3、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
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是不同的。预期收益率是一个理论上的预估值,实际收益率是要通过实际到手有多少钱来计算。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的预期收益率不符合投资人的期望的话,投资人就会觉得银行忽悠人。
所以,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就要详细了解是否还有其他费用,比如手续费、托管费等等。并通过结合预期收益率、手续费率、托管费率等等大致判断出自己的实际收益率,再去考虑是否要选择该理财产品。
4、募集期与清算期
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会使得资金站岗。一般情况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是不计算收益的,而是按活期存款利息来算的,所以如果你在产品募集期第一天就买入的话,不仅没有获得收益,还失去了资金流动性。
同样,当理财产品到期之后,还需要经过一个清算期,资金在这时期又会站岗。因此,资金站岗也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值得注意的一个地方,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需要判断好自己投资的钱可以投多长时间。
如果投资者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则应选择可随时加入和退出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投资者较熟悉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本金及理财收益风险。
建议投资者对于某些理财产品期限较长或投资于难于及时变现的金融产品,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投资者在急用资金时可能面临无法提前赎回理财资金的风险或面临按照不利的市场价格变现所致的亏损风险。
『玖』 P2P网贷中的拆标行、期限错配与标到期自动转让一回事吗
拆标:实际借款人借款时间比较长,但是网站如果按照实际借款时间发标很多投资人觉得时间太长不会投,所以拆成时间短的若干个标的。
期限错配:
时间拆标下的期限错配行为
这种情况涉及到拆标(包括金额拆标和时间拆标),期限错配风险主要是源于时间拆标,举个例子,将借款期限本应该为12个月的标的项目,拆分为两个6个月期限的项目错开来分别发行,然后用第2个标的募集的资金去支付第一个的到期本息;一年后,借款人到期还款,平台支付第二个标的到期本息。
短期标投长期项目
一些P2P平台会在其平台上发布多个不同起止时间、且期限较短的标的,以较好的流动性和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同时,再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到长期借款项目之中,单个标的到期后,就依靠后一个未到期标的所募集的本金来偿还已到期标的的本息,依次轮回,直到实际长期借款项目到期,平台收回本息,偿还最后待还标的本息。
起始时间错配
即标的项目的募集时间与实际借款人借款时间不一致。比如,为保证资金到位,借款者本需要在3月份用钱,可是该项目的募集从当年1月份就已经开始了。期间两个月的空档期,投资者的资金处平台控制之下,其中就隐藏了资金挪用风险。
『拾』 理财产品要打破刚兑,两年之后银行存款不一定保本,为什么要这样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银行的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根据监管方面的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在2020年年底,出清存量,停止新发行保本理财产品。
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以前之所以大家觉得没有风险,是因为风险已经被银行承担了,是银行把理财的损失给我们刚性兑付了。长久以往,当银行也兜不住这部分风险的时候,就会发生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而引发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到时我们的损失会更大。
所资管新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从最终结果来看,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反而提高了。所以银行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是正确的决定,是所有人的共识。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