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不良贷款,包括哪些类型
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 ,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
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专偿还商业银行属的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
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中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
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
❷ 不良贷款是指哪些贷款
不良贷款系指呆帐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呆帐贷款,系指按财政部有关版规定列为呆帐的贷款。呆滞贷权款,系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帐贷款)。逾期贷款,系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❸ 不良贷款率的定义
金融抄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袭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可能无法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不能收回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越小。
不良贷款率计算公式如下: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100%
❹ 什么叫不良贷款是什么意思
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
贷款
。一般而言,
借款人
若拖延还本付息达
三个月
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
利润
中予以注销。
逾期贷款
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
坏帐损失
准备。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
信贷
管理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
资产
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资产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通过对上市前的工商银行不良资
产的特点
和信贷
制度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是控制不良贷款增
长的主要手段和
措施
。最后采用和国外
商业银行
信贷制度借鉴和对比的方法,对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贷款五级分类
资本充足率
核销
以物抵贷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
协议
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
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
呆账贷款
、
呆滞贷款
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该制度按照贷款的
风险
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
损失
。不良贷款主要指
次级
、可疑和
损失类贷款
。
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
信贷业务
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
指标
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
不良资产
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
国有银行
为最。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
百分点
,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
银行业
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
比率
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
巴塞尔协议
》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
银行不良贷款
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
因素
,那我国商业银行的
资产质量
更是可想而知。
表1-1
截至2003年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
单位:亿元人民币
银行名称
贷款
不良贷款额
不良贷款率
中国工商银行
29578.37
7598.78
21.56%
中国建设银行
17663.88
2679.60
11.90%
中国农业银行
19129.60
6982.03
30.07%
中国银行
18161.89
4085.31
18.07%
合计
84533.74
21345.72
25.26%
❺ 不良贷款是贷款五级分类中的哪一级
不良贷款是指分类级别在次级及以下的三类贷款(次级、可疑、损失)。
贷款五级分类如下:
1、正常贷款: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贷款: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贷款: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5)不良类贷款定义扩展阅读
次级类
(1)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
(2)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债务;
(3)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
(4)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的;
(5)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对正常经营构成实质损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6)借款人处于半停产状态且担保为一般或者较差的;
(7)为清收贷款本息、保全资产等目的发放的“借新还旧”贷款;
(8)可还本付息的重组贷款;
(9)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
(10)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可疑类;
(11)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发放的贷款;
(12)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天至90天(含)。
次级类参考特征:
a、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
b、借款人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证银行足额收回贷款本息。
c、因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需要对该笔贷款借款合同的还款条款作出较大调整。
d、贷款逾期(含展期后)90天以上至180天(含)。
e、本笔贷款欠息90天以上至180天(含)。
资料之二:次级贷款,其它银行还举例如下特征:
借款人净现金流量为负值,支付出现困难,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妨碍债务的清偿,预计贷款损失在30%以下,贷款本金逾期91天至180天(含)。
可疑类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
(2)借款人实际已资不抵债;
(3)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
(4)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5)借款人改制后,难以落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务或虽落实债务,但不能正常还本付息;
(6)经过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意愿;
(7)已诉诸法律追收贷款;
(8)贷款重组后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
(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损失类;
(10)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91天以上。
可疑类参考特征:
a、因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经银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后,贷款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
b、借款人连续半年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收入来源不稳定,即使执行担保,贷款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
c、因资金短缺、经营恶化、诉讼等原因,项目处于停建、缓建状态的贷款。
d、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且当年继续亏损。
e、银行已诉讼,执行程序尚未终结,贷款不能足额清偿且损失较大。
f、贷款逾期(含展期后)180天以上。
g、本笔贷款欠息180天以上。
资料之三:可疑类贷款,专业银行举例尚有:
预计贷款损失率在30%—90%之间;贷款本金逾期人(含展期后)180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贷款五级分类
❻ 不良贷款的分类详细的
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目前中国的银行对贷款普遍采取如下分类方式: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后三类,即“一逾两呆”合称为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方法,界定的标准为期限: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贷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呆账的核销要经财政当局批准,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仅需提取普通呆账准备金(还不到贷款总量的1%)。但在部分银行中,存在一种现象:贷款只要超过约定还款日期就认定为逾期。
同时中国银行界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信贷管理方法,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分类,为特定风险级的贷款作相应的准备金提取及其他手段。这套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即“五级分类法”。将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者称为“不良贷款”),它将贷款按实际偿还可能性分别按不同比例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并专门用于贷款呆账损失的核销,并以贷款质量的升级为管理目标。
❼ 什么叫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
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一般是相对银行或者企业等来说的,表示不能收回的贷款或者资产。
❽ 什么是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出现违约的贷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帐面上提列坏帐损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