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已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为什么要调整长投和投资收益原理是什么求大神
利润计算依据不一样因此权益不同长投占权益比例计算结果会不一样因此要调整
㈡ 长投逆流交易,第二年仍未完全出售为什么还要冲减虚增存货
因为第一年的冲减是在合并底稿中完成的,并未在账上冲减
㈢ 长投逆流交易为什么要调增长投,那不是长投多了
逆流交易在个别报表中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中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存货
合并后就是以下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存货
这里并不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调增长投,而是因为需要将个别报表中调减的长投加回(因为在合并报表层面,仅就该内部交易,需要抵消的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存货,而与长期股权投资无关,以下会说明)。因为如果这是母子公司内部交易,那么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作以下分录抵消: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但是,因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并不符合企业合并的规定,被投资方资产和损益类报表项目并不会进入投资方的合并财务报表,因此逆流交易时需要将上述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以投资收益代替(因为这里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都是被投资方报表项目,不进入投资方合并报表,自然谈不上抵消,而此处按持股比例需要抵消的投资方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差额最终体现为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所以作了这样的代替处理)。同样的,对于顺流交易,上述分录中的存货也是被投资方报表项目,自然不能再投资方合并财务报表中抵消,而这里按持股比例应当抵消的存货其实最终体现为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以最终会以长期股权投资代替存货项目,这样合并财务报表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投资收益
这样处理以后你会发现,不管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其实他们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投资方合并报表中的项目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项目来代替。
㈣ 为什么第1题的长投-投资成本按出售比例算,第2题的长投-投资成本就是5200,不乘以40%
因为第2题全部出售。
㈤ 我的股票长江投资被*ST我每么办
涨跌幅限制5%,亏的少,建议止损,但前提是能卖的掉,如果卖不掉,持仓量够,耐心等待跌到一定版程度,一般权会进入一个很长时间的横盘,这就可以用震荡策略,高抛低吸,反复操作降低持仓成本.只要不停牌,不退市,有波动有交易.就反复操作,直到小亏或者盈利出局。
㈥ *ST长投(600119)还有希望吗
从业绩上看 虽然前几年一直赔 但是去年和今年它的净利润是增加的 但是毕竟垃圾股 风险还是很大
从趋势上看 震荡下跌 基本上是废了 建议可以做波段 但是不要长期持有
㈦ cpa长投,老师说多什么抵什么,那么顺流交易,自己东西出去了怎么营业收入还在借方
你是卖出去东西了,您的营业收入在借方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想。
㈧ 老师,如何理解长投下内部交易对本年利润的调整
调整:
一个是投资时点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等的调整,一个是对内部交易的调整。
投资时点是指初始投资取得股权的时候,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此时会告诉具体的项目,比如说甲对乙公司投资,投资时乙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是由固定资产引起的,其公允价值是100万,账面价值是50万。
内部交易就是指的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比如说甲对乙投资,然后甲向乙销售货物,或者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货物。这里是内部交易。
这两种情况,主要区别就是在于第一种是在投资当时的时点上,投资单位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第二种是在投资后发生的内部交易。
调整销售出去的:是指在初始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而进行的调整。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是按照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并且可以按照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对其初始确认金额进行调整,所以在计算投资收益时也要按照公允价值也核算,即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口径对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如果被投资企业当年将存货出售一部分,那么被投资企业不是按照账面价值来结转出售的存货成本的,而按照公允价值来调整时。由于存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所以结转的成本大于按照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所以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要在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基础上调减该部分差额。
调整未销售出去的:是指在投资企业投资后,与被投资企业发生内部交易,如果存货没有全部对外销售,在期末就会存在未实现利润,这时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是就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调减这部分期末的未实现利润。日后未销售出去的,仍然没有对外销售时,不需要调整,实现对外销售时,调整加回。
㈨ 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 长投最终销售时是不是视同存货也销售了
长投最终销售时,就不存在内部交易了。
㈩ 请教高手长投的问题
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