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有人知道股市的赚钱效应是什么吗
股市的赚钱效应指的是:大部分股票都在涨,大部分买入股票的人都赚到了钱。
② 什么是赚钱效应
赚钱效应赚钱效应即因股市持续攀升,使原本用于即期的消费转化为股票投资的一种过程。赚钱效应是一种过热的投资行为,社会财富集中于投资,减少了消费,投资的部分就不会有盈利。赚钱效应其实是蠢才效应(转载)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假设一个例子就能清楚的证明赚钱效应就是蠢才效应。就那上轮牛市到现在做个样本,举例证明一下。甲在股市从1000点涨到1500点的时候发现别人炒股或者是买基金赚了50%的利润,于是他在这个赚钱效应下也去炒股或者是买基金开始投入了1万元。等股市涨到了3000点的时候投入的1万元已经变成2万元了,确实赚到钱了,于是继续投入2万,那么总的资金则是4万。于是股市又涨到了6000点了。那么此时以前的4万就变成了8万。确实对于他来说,赚钱显得太简单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开始投入的1万到后来持续投入的2万就变成了8万,足足赚了5万,或许比他这一年半的劳动收入所得还要多。于是又在这种赚钱效应下,产生了发飙的情况,再次投入了8万,那么总的资金就是16万,藉此希望在今后的一两年内在翻一倍变成32万,那么他就完全可以摆脱体力劳动的束缚成为一个纯股民,而且还有比普通人员多的多的收入。但是股市并不是只靠赚钱效应就能持续的并且疯狂的上涨的。从6000点以来,哗的一下,5个月时间股市从6000点直跌大4000点,跌了1/3.于是16万变成了10万7不到,而总的投入成本却高达11万,那么对于他来说,股市从1500点涨到6000点再跌会4000点,大盘依然上涨了167%,但是他却实际亏损几千块。那么这个时候他做什么选择呢?是认栽全部清仓走人还是继续持有等待专机呢?或者是来个翻版的赚钱效应步骤呢?假定他是来个翻版的赚钱效应,于是在资金受损之后提取一半的资金出来,于是取出了5万,于是股市又继续暴跌到3000点,于是剩余的资金又由5.67万变成了3.78万,又损失了将近2万,那么实际的总投入11万变成了现在的5万现金和3.78万的资金共8.78万,亏损2万2,而实际大盘还是上涨了1倍。于是他又取出一半的资金1.9万,哗的一下,股市又从3000点跌倒了现在的2000点,于是剩余的1.9万继续缩水变成了1万。到此计算3年下来,总共的11万变成了现在的8万不到,同比大盘却是上涨了33%。再假设今后3年内依然又一个过山车的股市行情,从2000点涨到10000点再跌回3000点。剩余的不到1万当股市涨到5000点的时候变成了2万,于是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又重新投入了2万变成了4万,于是股市在众多的赚钱效应下继续加大投入的“投资者”的驱使下又涨到了10000万点,于是他的4万依然变成了8万,加上当初取出来还没有全部投入的现金5万,总体资产变成了13万,比投入的11万还赚了2万,感觉比11万存入银行还要来的收益多。于是又多方筹资持续的投入了8万,又变成了16万总资产。开始股市再次证明用赚钱效应来投资的人其实是蠢才的这一事实。股市从10000点跌到了7000点,于是16万再次变成了11万2,相对而言大盘涨了367%,而他的实际收益却是亏损2万8。确实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他的股市战绩了。但是噩梦才刚开始,依照如上所诉的投资策略进行投资,于是他取出了5.6万,留下5.6继续在股市第一线,但是大盘却从7000点跌到5000点,又跌了将近30%,那么5.6万继续变成了4万。于是又取出了2万继续留下2万,股市跌到了3000点,这此剩下的2万也就只有1.2万了。如果之前就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他的战绩的话,那么现在就难以找到字眼来形容他了。如果再有一个这样的行情,而他依然还保持这样的投资策略的话,那么我除了用蠢的不能再蠢来形容他,我真的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了。虽然上面只是一个例子,但是却能完全反映出赚钱效应的愚蠢之处。虽然靠赚钱效应投资,不一定就得是在最高点投资最多,但是这也只不过是减少大家的损失而已,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因为总的来说,赚钱效应就是在高点所投资的数额就更大,而在低点却只有少量的资金持股待涨。所以不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点位追加的投资,只是影响你的投资收益与大盘涨跌幅度的差距大小,并不会有什么其他实质性的改变。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老是拿赚钱效应说事呢?特别是很多专家学者也这样说。基本上也就两个可能。第一是故意误导普通投资者。因为用赚钱效应投资的人越多,那么对于他而言股市就能推的越高,而他好在更高的价位卖出股票,否则的话在高位没有人愿意继续买入,那么他就卖不出去。而在低点又可以买到股票,这样他们既赚了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收益,还额外的赚了众多投资者亏损的钱。如果我们用书呆子来形容只知道学习,却不会运用学习的人的话,那么用股呆子就应该是比较形象贴切的形容。这些人妄为专家学者,拥有专业的高级知识份子,不过是一群呆子罢了,吧有限的智力完全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而完全不知道变通,活学活用,完全的是生搬硬抄,最多也就是胡乱的剪切一些其他人的言论片段加以整合。更别说创新了。根本就不会自己认真仔细的去算一下完全用赚钱效应去投资股市的实际收益到底如何。只知道别人说这个赚钱效应,并且确实看到不少人确实是使用赚钱效应投资的。于是人云既云,于是一生只能是做评论的份,对于自己的实际资产的提升(既炒股的收益)不会有什么作用。那么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自己的实际水平有限,现有资金能跟上大盘的涨跌就算是中等的了(或者是购买基金,但是基金的水平看起来也不怎么高)。于是作为普通投资者,开始投入股市的住选战略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为什么说股市中的普通投资者大多数都是亏损的多,赚钱的少。很多人十几二十年下来,大盘涨了n倍(当然也跟股市里的上市公司的逐渐增多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自己的实际收益却是负数,我个人估计,就是跟普通投资者选用了赚钱效应去投资有极大的关系。上面已经举例说明了,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的现有资金能跟说大盘的涨跌,但是一旦他选定了赚钱效应去逐渐加仓的话,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在地位的投入少,而在越高的位置实际的总投入就越多,那么一旦乐极生悲,股市从高位下跌,这个时候由于投入多而导致损失的也越多。而当股市从熊到牛否极泰来的时候,由于投入较少,那么上涨的实际比例就会低。一个在地位的时候赚的少,而在高位的时候陪的多,自然总的资产涨跌相比大盘要差的多。如果说用赚钱效应去追加投资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并且是非常愚蠢的话。那么只要稍微有一点应变能力的人(股呆子除外,因为他把仅有的智力都用在学习上了),就会想到赚钱效应的对立面上去。既然越赚钱越投入是错误的,那么越赔钱越投入呢?我们同样可以举例来说明。前面的赚钱效应还是在1500点的相对低位来假设的,应该说已经算是比较照顾的了。(首先赚钱效应投资的人初始投入应该不会在最低点,因为在最低点没有人赚钱,自然就谈不上是使用赚钱效应投资的)那么假设我是在6000点的时候开始投资的。开始投资了2万,一下子6000点跌到了4800点2万变成了1.6万。于是我又投入1万,变成了2.6万,实际总投入3万,亏损13.3%,而大盘跌幅为20%。跑赢大盘6.7%但是大盘依然暴跌,又跌了20%,跌到了3840点。那么我的股票市值则为2.08万。于是我又投入1万,变成3.08万,实际投入4万,股票市值3.08万,亏损23%,而大盘跌幅为36%。跑赢大盘13%接下来大盘继续单边下跌势头,从3840点跌到了3072点。那么我的股票市值则为2.46万,于是我又投入1万变成了3.46万,总投入5万,亏损31%,而大盘跌幅将近50%。跑赢大盘19%。可是大盘继续下跌2457点,我的股票市值则为2.77万。于是我又投入1万元,变成3.77万,总投入6万。亏损37%,而大盘下跌59%跑赢大盘22%。大盘仍然下跌到1965点,我的股票市值变成了3.01万。我接着投入1万元,变成了4.01万,总投入7万,亏损42.6%,而大盘跌幅为为67%。跑赢大盘22.4%。假设大盘继续下跌20%为1572点没有来到而踏空。所以大盘跌到1664点再涨会1965点的时候数据没有变化。再假设大盘会在今后某一个时刻分别涨到2457点,3072点,3840点,4800点,6000点。大盘从1965点涨到2457点上涨了25%,那么我的股票市值则从4.01万变成了5.01万,总体投入依然是7万,亏损28.7%,而大盘依然是下跌了59%,跑赢了大盘30%。不管这个时候是取出1万还是全额的留在股市里,假设取出。(一般而言,既然大盘是从6000点跌到1664点在涨回到2457点的,那么这个时候取出部分资金是不明智的,但是我们就这样假设取出了1万)。于是股市里依然剩下了4万的股票市值。大盘又涨到了3072点,股票市值变成了5万,加上取出的1万则为6万,而总投入是7万,就以投入6万,股票市值5万计算,亏损16.7%,而大盘下跌了将近50%,跑赢了大盘33.3%。于是我又从中取出了1万。大盘持续上涨到3840点,剩下的4万再次变成了5万,加上已经取出的2万合起来就是7万。那么这个时候我已经保本了,而大盘却下跌了36%。于是我跑赢了大盘36%。我又取出1万。大盘继续上涨到4800点。4万又变成了5万,已经开始有1万的正收益了。而大盘却下跌了20%。我又取出1万。大盘涨到6000点,4万变成5万。这个时候实际的资产就是股票市值5万和取出的4万,一共9万。在大盘只是做了一个从6000到1664再从1664到6000的震荡,而我的现有的投入股市的资金的涨跌跟大盘同步,既没有刻意抬高我的炒股水平,也没有弄虚作假,纯数学计算。只是一个投资战略的问题,就让我在投资水平中等和大盘维持震荡没有涨跌的情况下轻松的就赚到了2万元。而如果在低点的时候我不采取每上涨25%就取出部分资金的做法的话,赚到的利润会更加大。或者是把每上涨25%取出1万变成每上涨56%就取出2万或者是其他更大的幅度的话,那么利润就不止2万元。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就应该采取类似这样的战略来投资股市。越跌越买(这只是一个广泛的策略,对于个股而言不适应,毕竟个股有破产倒闭的可能,适应如果是资金比较充足的话可以分散投资或者购买基金包括私募)。其实这跟著名的故事“田忌赛马”有异曲同工之妙。孙膑并没有改变马的水平,但是却比赢了齐王。同样,我并没有改变大家的投资水平,但是却能跑赢大盘(当然前提条件是大家的投资水平中等,基本上现有的投资资金的涨跌能跟上大盘的涨跌。或者说买到的基金的损益要跟大盘同步)。只是一个战略上的改变。越跌越买,那么股市的点位越低,那么总的投入就会越多,就能始终保证你在最底部拥有最多的股票(因为投入越大)。以当时来讲,股市跌的越低,那么上涨的可能就越大,上涨的幅度自然也就可能越大,而这个时候拥有越多的股票(或者说股票型基金),自然获得的收益可能就越大,收益的幅度可能就越大。在事后来讲,在股市的最底部拥有最多的股票,自然获得的收益就会最大。而如果大家都认同了并且都这样做了,那么对于股市的平准就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不会出现大的跌幅。股市就将步入成熟,进入一个超长期的蛮牛行情。那么大家就可以大胆放心的在股市里投资了。
③ 什么指标反映目前股市的吸引力
有赚钱效应就可反映目前股市具有吸引力,涨指数而不赚钱说明不了,只有指数上、下波动不大时,能够赚钱才有吸引力,也就是说大盘每天波动不太大,而中小板块在疯涨就代表有赚钱效应,因此,反映股市是否有吸引力,关键还是看中小盘指数(399005)的涨跌。
④ 投资股票24个重要财务指标怎么样
经过几天的休整,金融股、石油石化等超级大盘股重新崛起其中券商股再度全线涨停,引领指数反复冲击3000点,个股也是涨少跌多一度达到了1:3,近期市场可以说形成两种风格,一种就是超级大盘股引领的指数行情,通过权重针对指数形成攻势另一种就是以价值型蓝筹股和题材股组成的个股赚钱效应。
⑤ 炒股票和期货,如何判断赚钱效应
炒股票主要就是判断涨停板数量
涨停板多意味赚钱效应强
期货就不能判断
因为有做空机制。
⑥ 什么是股市的赚钱效应
炒股的八大纪律:
第一,趋势投资:大盘是决定能否做短线的前提,大盘不好,必须坚持持币;大盘转好,结合市场热点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收益。所以只要出现大盘跳空底开2%以上,所有的操盘计划全部取消。我们的黄金线确保趋势向上,目前没有站上黄金线,继续观望为好。
第二,周期操盘:在上涨和下跌周期应该采取不同的操盘策略,在下跌周期,一般都会在周三形成最低点,所以最佳买进时间为周三的下午收盘前一个小时内,选择热门股介入都会有不错的收益;在上涨周期,一般都会在周五前后冲高回落,所以最佳买进时间为周五的下午收盘前一个小时内,最佳卖出时间为周二上午冲高卖出。
第三,择机买进:买进时间一般最佳为收盘前一个小时,选择股价维持在全天最高点附近的股票逢底介入;开盘后1个小时以内是卖出股票的好时机,15分钟以内不能买股票,但是可以按照八卦箱体的下强支撑位埋单,一般冲高后都会回落,试探支撑位。
第四,不赚钱不补仓:做短线绝对不能因为套住而改做长线,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买入的,任何一只股票,不赚钱绝对不补仓,在任何时间亏损达到5%以上、10%以内,收盘前10-30分钟必须卖出50%!
第五,坚持止损:不管是机构推荐的,还是有很强的利好消息,在任何时间亏损达到10%,必须立即止损,无条件全部卖出!
第六,控制仓位:短线参与的资金不能过重,建议控制仓位在20%以下,并且持股不超过3只。
第七,坚持止赢:大盘趋势向上的时候,我们的止赢线是30%;大盘不好的时候,我们的止赢线是15%.建议赢利达到10%立即卖出一半。
第八,现金为王:牛短熊长,熊市中要尽量持币,不要频繁的买股,不要去抄底。严格控制仓位在半仓以下,甚至空仓。
⑦ 我有个朋友用的经传软件里面有个横向样本统计的指标,这个指标是什么意思呢
横向样本统计是监测市场上个股所处的状态的指标。有三条线,蓝色线、红色线和黄色线。蓝色线代表的是短线超跌个股所占的全部个股的比例;红色线代表的是短线活跃个股所占的比例,统计的是21个交易日内不断创新高的个股的数量;黄色线代表中线活跃个股所占的比例,统计的是均线多头排列个股的数量。
顾名思义,短线超跌抬头向上,代表个股处于群体超跌状态,那么,适合市场的策略是超跌反弹。短线上攻抬头向上,代表短线活跃个股的比例在增加,那么适合市场的策略是短线选股和操作模式。中线上攻抬头向上,代表中线活跃个股的比例在增大,此时适合市场的策略是中线选股和操作模式。
横向样本统计指标的应用:
1,受伤主力阶段:
当中线上攻低于5%时,市场处于弱势区域,此时应该寻找受大盘环境弱势影响导致主力被套的个股产生的超跌反弹机会,以等待机会为主。
2,新入主力阶段:
当中线上攻高于5%,低于30%时,市场仍处于弱势状态,,但主力资金开始逐步建仓,此时应积极寻找逐步跑赢大盘的主力新建仓个股。
3,控盘主力阶段:
中线上攻高于30%,低于50%时,市场全面回暖,机会增多,此时应该选择主力资金已完成控盘,随时将产生拉升行为的个股。
4,拉升主力阶段:
当中线上攻高于50%,低于90%时,市场人气旺盛,个股活跃度大幅增加,此时市场风险相对较小,投资者可大胆的追逐主力资金在拉升的个股。
5,疯牛市场阶段:
当中线上攻高于90%时,说明90%的个股和投资者都在赚钱,市场进入疯牛状态,在赚钱效应推动之下,市场完全处于卖方市场,个股呈现疯狂非理性上涨状态,并不断上涨催生股价泡沫。
⑧ 在股市中那种指标最常用
股市中指标最常用有:
一、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
MACD中文名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由Gerald Appel首先在Systems And Forecasts一书中发表,主要是利用长短期的二条平滑平均线,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值,作为研判行情买卖之依据。 算法: DIFF线收盘价短期、长期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间的差 DEA线DIFF线的M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MACD线DIFF线与DEA线的差,彩色柱状线 参数:SHORT(短期)、LONG(长期)、M 天数,一般为12、26、9 用法: 1.DIFF、DEA均为正,DIFF向上突破DEA,买入信号。 2.DIFF、DEA均为负,DIFF向下跌破DEA,卖出信号。 3.DEA线与K线发生背离,行情反转信号。 4.分析MACD柱状线,由正变负,卖出信号;由负变正,买入信号。
二、随机指标KDJ
原理:用目前股价在近阶段股价分布中的相对位置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趋势反转。 算法:对每一交易日求RSV(未成熟随机值) RSV=(收盘价-最近N日最低价)/(最近N日最高价- 最近N日最低价)×100 K线:RSV的M1日移动平均 D线:K值的M2日移动平均 J线:3×D-2×K 参数:N、M1、M2 天数,一般取9、3、3 用法: 1.D>80,超买;D<20,超卖;J>100%超卖;J<10%超卖 2.线K向上突破线D,买进信号;线K向下跌破线D,卖出信号。 3.线K与线D的交叉发生在70以上,30以下,才有效。 4.KD指标不适于发行量小,交易不活跃的股票; 5.KD指标对大盘和热门大盘股有极高准确性。
三、威廉指标
原理:用当日收盘价在最近一段时间股价分布的相对位置来描述超买和超卖程度。 算法: N日内最高价与当日收盘价的差,除以N日内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结果放大100倍 参数:N统计天数一般取14天 用法:
1.低于20,超买,即将见顶,应及时卖出
2.高于80,超卖,即将见底,应伺机买进 3.与RSI、MTM指标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四。相对强弱指标RSI(Relative Strenth Index) 原理: 用向上波动幅度和总波动幅度的比值来描述走势强弱。 算法: 先求 相对强弱值rsi=N日内收盘价上涨幅度总和/上涨下跌幅度总和乘以100 用法: RSI在50以上准确性较高 1.6日RSI向上突破85,超买;向下跌破15,超卖 2.盘整时,RSI一底比一底高,多头势强,后市可能续涨;反之,是卖出信号
3.股价尚在盘整阶段,而RSI已整理完成,股价将随之突破
4.6日RSI向上突破12日RSI,卖进信号;反之,卖出信号。 参数:N1、N2、N3统计天数,一般取6、12、24 五。布林通道BOLL 原理: 以移动平均线为中线,收盘价的均方差为带宽的轨道带。 BOLL带绘制支撑线(LOWER)、阻力线(UPER)、中线(MID)。 MID:收盘价的N日移动平均 UPER:中线加偏移值 LOWER:中线减偏移值 参数:N设定统计天数 ,一般为26 P设定BOLL带宽度,一般为2 用法:
1、股价处于盘整状态时,股价下碰支撑线买入,上碰阻力线卖出;
2、股价连续上涨时,会沿着中线和阻力线形成的通道上升。当股价不能再触及阻力线时,则上涨趋势减弱,应卖出。
3、当股价连续下跌时,会沿着中线和支撑线形成的下降通道下跌,当股价不能再触及支撑线时,下跌趋势减弱,应买入。
⑨ 做股票一般看哪个指标,学精几个指标比较好
股票的东西学无止境,谁都不敢保证能在任何行情都不亏钱。
大凡做股票的都版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思权路,这种操作思路在其自身看来应该是赚钱的,但在某些环境下,这种思路反而限制了其操作的赚钱效应。
就拿今天的盘面来说,做短线追热点的都不会怎么盈利,因为热点切换太快,某个板块成为热点你追进去了,可能就不再是热点,其已经开始走下跌趋势了。某个板块早盘放量下跌你提前止损了,但很可能到收盘前又放量上攻,成为热点了。
所以只能说,股票学的精一些,你操作成功的概率高一些,但并不能完全避免亏钱的可能,因为盘面不是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