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抵押物重新評估以後再貸款,如果重新評估後價值比以前高,內就可以容獲得多一部分的貸款。不過抵押物的貸款額只能達到重新評估價值的70%,就是抵押物價值100萬,最多之能夠貸款70萬。
抵押貸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為物品保證向銀行取得的貸款。它是銀行的一種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價證券、國債券、各種股票、房地產、以及貨物的提單、棧單或其他各種證明物品所有權的單據。貸款到期,借款者必須如數歸還,否則銀行有權處理抵押品,作為一種補償。
㈡ 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評價一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方案,另外設想,推薦一種融資方式,並比較其優劣.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方案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
內源融資主要是指公司的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部分,是在公司內部通過計提折舊而形成現金和通過留用利潤等而增加公司資本。由於在公司內部進行融資,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會減少公司的現金流量;同時由於資金來源於公司內部,不發生融資費用,使內部融資的成本遠低於外部融資。
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以及擴充生產能力,都需要大量資金給予支持,這些資金的來源除內源資本外,相當多的部分要依靠外源融資來解決。上市公司外源融資又可分為向金融機構借款和發行公司債券的債權融資方式;配股及增發新股的股權方式;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半股權半債權的方式。
銀行貸款是目前債權融資的主要方式,其優點在於程序比較簡單,融資成本相對節約,靈活性強,只要企業效益良好、融資較容易,缺點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或者擔保,籌資數額有限,還款付息壓力大,財務風險較高。
公司債券是指由公司發行並承諾在一定時間內還本付息的債權債務憑證。體現了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行為。債券在本質上也是借錢與還錢關系,但其與貸款的根本區別在於債券可以公開進行交易。而貸款除非債券化,否則是不進行公開交易的。相對於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的融資成本較低,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同時可以保證股本對公司的控制權。但與銀行貸款有著類似的缺點,即財務風險較高、限制條款多,且融資規模有限。對於融入資金的公司來說,債券融資與銀行貸款有相似的特點,一般把二者統稱為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亦即公司發行股票進行融資。對上市公司而言,發行股票所籌集的資金屬於公司的資本;對股東而言,所持有股份代表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相對於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有著自己的優勢,如:股票屬公司的永久性資本,不需要償還,也不必負擔固定的利息費用,從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由於預期收益高,易於轉讓,因而容易吸收社會資本等等。但股權融資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點,如發行費用高、易分散股權等。
㈢ 為什麼股票市場聽到再融資會這么恐慌
股市是個虛擬的資本市場,是資金和智力相互搏奕的場所!
再融資確實是增加上市公司的實力,所以在去年07年行情中傳出再融資(增發)的公司 市場都報以至少2個漲停板!
但是現在中國A股的市場從去年創出6000+點的高位以後到現在都是在調整,到目前來看還是很大級別的調整>30%的幅度,這個時候市場上的人氣和信心都不穩固! 再融資說白了就是上市公司再發些股票出來 再募集些錢去,現在市場對於這種行為就認定是把現有存量的錢抽走,市場上的資金就少了所以 從平安到浦發 還有一度傳聞的中國聯通都是一路跌停!
圈錢的過程就是 定向或不定向增發股票,把增發股票換來的錢投資到增發申請中的項目!就是公司再發些股票到市場上來流通相應的融一部分資金,這和公司新上市IPO一個道理,比如A公司新上市 發行價10元 發行1億股,那麼認購A股的投資者就以10元的價格獲得1股A公司 的股票!A公司也就通過上市融資到了總數為10億的資金. 一段時間後A公司有新項目 資金不足 那麼A公司可以選擇向銀行貸款,發企業債券,或再融資(繼續發股票) 由於貸款和發企業債都是要還本付息的,而發股票不用償還且增加公司總股本,所以一般上市公司首選增發股票(增發是要證監會審批的),增發價格一般以股票市場價格來定一般會有些折扣,如A公司股票現在市場上是15元,增發價格可能就是12元 如A公司增發五千萬股 那麼認購的投資者就需出資12元買一股 A公司就再融資6億元!
不知道你明白了沒有,再融資目的是要增強實力是沒錯 但是要選擇時機!
圈錢本身就是貶義 其實和增發 或再融資是一個意思,只是市場上人對於這一行為不同的稱呼,上市公司都稱之為再融資 或增發,行情好的時候這是利多 所有的人都叫它再融資或增發,行情不好 所有的人都稱呼為圈錢行為!
㈣ 什麼是股權再融資
股權再融資是抄指向原普通股股東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配售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融資行為。
1、上市公司向原股東配股的,除了要符合公開發行股票的一般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1)擬配售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總額的30%。
(2)控股股東應當在股東大會召開前公開承諾認配股份的數量。
(3)採用證券法規定的代銷方式發行。
2、配股權價值:一般來說,老股東可以以低於配股前股票市價的價格購買所配發的股票,即配股權的執行價格低於當前股票價格,此時配股權是實值期權,因此配股權具有價值。
配股權價值=(配股後的股票價格-配股價格)/(購買-新股所需的認股權數)。
㈤ 有關上海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的再融資報告
建議你向老闆了解清楚,到底是想向銀行貸款還是找機構投資? (1)向銀行貸款不需要融內資報告.提供四證就行了,其容他手續他們會和業主一起辦的. (2)對外融資,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調整報告的內容和形式. 房地產融資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概要 用一頁紙將項目基本情況,融資需求,形式、周期等,作一簡單而清晰的介紹。 正文 (一)合法證照(復印件)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2)資質證書(如果你們是房地產企業的話) (3)土地中標通知書(若相關協議) (4)土地權證 (5)其他證照(如規劃用地許可證、規劃許可證、方案批復等) (二)項目經濟指標測算(要求有較強專業性) (三)市場分析 (四)投資收益測算 (五)融資規模及形式(股權出讓?過橋貸款?)
㈥ IPO及再融資咨詢業務具體工作有哪些
ipo上市需要聯名保薦機構,內核負責人則由保薦機構委任。
具體工作包括股本規模、股東量化及持股比例及質量、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等.
㈦ 港股再融資的方式具體有哪些其融資的直接成本包括哪些費率是多少
港股再融資方式有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
再融資成本僅限於傳統的三種股權再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即增發、配股和可轉換債券的融資成本,成本低~
具體的費率根據公司再融資規模和具體事務來定
㈧ 現在的銀行再融資屬於利好還是利空
銀行再融資就是在向股市圈錢(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直接融資。)也就是說股市流動資金減少了,似乎是大利空。
但這不是絕對的,要看股市的技術面,和融資公司的基本面,股市若不在熊市和虛高狀態下,小幅度的合理的融資是公司發展的必要,應該是利好。而在熊市和虛高狀態的市場下大幅融資會是大跌導火索。
一位教授是這么說的:
再融資是大利好 分紅是利空
我在多本著作中,以及課堂上,一再強調:
對於凈資產收益率高於10%的公司而言,
再融資(包括增發、配股、發行轉債或普通債券)是大利好;
分紅是利空。
可是市場與一般的教科書,卻恰恰與我的觀點相反。
所以,我的觀點只得作一些修正如下:
對於凈資產收益率高於10%的公司而言,
再融資(包括增發、配股、發行轉債或普通債券)是中長期大利好;
正像一樓說的現在農行、興業、民生的融資是可以接受的,對股市的影響不會很大。未來2年上市銀行合計再融資規模約為1600億,但是A股流通股股東和H股流通股股東分別僅需負擔約100億和200億元,遠小於2010年783億和1417億的規模。
中小盤股,去年漲了一年,已經虛高,如今多數板塊周線,月線均已經死叉向下,成交量急劇縮小,又伴隨著全年加息0.75%-1%的鞋子,還能有多少機會。。。。。去年看到中小盤股狂漲,大盤股表現較差,一些網友發出這樣的評論:「這輩子去我再也不買大盤股了!」………… 似乎有點像香港股神曹仁超說的用鼻子去思考問題了--
㈨ 如何評價交通銀行股票價格下滑與其頻繁再融資
[1]上市公司的增發抄,配股,發債等~~都屬於再融資概念的范疇.
[2]增發: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再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的行為.
[3]定向增發:是增發的一種形式.是指上市公司在增發股票時,其發行的對象是特定的投資者(不是有錢就能買).
[4]在一個成熟的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總是在股票價值與市場價格相當或被市場價格高估時,實施增發計劃;而在股票價值被市場價格低估時實施回購計劃.這才是遵循價值規律、符合市場經濟邏輯的合理增發行為。因為在市場價格低於股票價值時實施增發,對公司原有股東無異於是一次盤剝,當然對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和投資信心都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