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西方融資偏好的差異以及理性與非理性(論述題)
西方偏好債券,中方偏好上市。目前中國股市所具有的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中,幾乎只剩下了融資功能。機構和中小股民都將股票當籌碼,不是投資長期價值,只在乎是否有人接盤。而企業便只把股市當成融資場所了
⑵ 注冊中外合資融資租賃公司和純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的區別是
中外合資融資租賃: 內資公司 外資公司 內外資審計報告方法/步驟
一 中外合資融版資租賃公司注冊
1 內資公司要權求:
① 注冊資金一千萬以上
② 公司成立滿一年
2 外資公司要求
① 公司成立滿一年
② 法人必須是外籍法人(可以使港澳台籍人事)
二 公司核名
准備好內資公司和外資公司後 就可以核名了 自己想好幾個中意的名字去核名 以防萬一 最好是多准備幾個 因為有很大幾率 您准備的名字 被別人注冊了 注冊好名字後 這個名字有一個月的期限 期限快到的時候 您若是沒有注冊好公司 還可以延期一個月 若是再沒有注冊好 名字就被收回了 所以要抓緊時間
三 內外資公司審計報告
內資公司的審計報告要3000萬人民幣的 外資公司審計報告500萬美金以上
四 提交材料 商務委備案
把准備好的材料 提交上去 上面審核通過 就會給備案
5
五 領取執照 刻公司公章
備案幾天之後 執照就會下來 領取執照 刻公司公章
⑶ 融資租賃公司純內資與中外合資有什麼區別呢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不可注冊,除非有政府背景,因為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的初衷就是為了內引進外資,融資租賃可容設立:中外合資,純外資兩種形式,只是股東結構不一樣,但經營上沒有任何區別和影響。
1.中外合資、純外資融資租賃的區別:除了股東架構不同。
2.國外業務多,或者主要業務都是國外,通道業務。以考慮純外資融資租賃。
3.國內業務多,那麼可以注冊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
4.中外合資融資租賃還有一大優勢就是:人民幣入資比美元入資要簡單方便的多,響應營改增政策合適。
注冊條件: 1、外資企業總資產不得低於500萬美元,需提供審計報告、資信證明、公證書等材料,辦理時間1到1.5個月。 2、提供2-4名不少於三年融資租賃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人員,3:實際辦公地址。建議在上海或天津自貿區注冊,政策好,執照全國通用的。
⑷ 融資租賃公司純外資和中外合資的區別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不可注冊,除非有政府背景,因為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的初衷就是版為了引進外資,權融資租賃可設立:中外合資,純外資兩種形式,只是股東結構不一樣,但經營上沒有任何區別和影響。
1.中外合資、純外資融資租賃的區別:除了股東架構不同。
2.國外業務多,或者主要業務都是國外,通道業務。以考慮純外資融資租賃。
3.國內業務多,那麼可以注冊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
4.中外合資融資租賃還有一大優勢就是:人民幣入資比美元入資要簡單方便的多,響應營改增政策合適。
注冊條件: 1、外資企業總資產不得低於500萬美元,需提供審計報告、資信證明、公證書等材料,辦理時間1到1.5個月。 2、提供2-4名不少於三年融資租賃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人員,3:實際辦公地址。建議在上海或天津自貿區注冊,政策好,執照全國通用的。
⑸ 比較中美金融體系的差異
中美金融體系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的差異,也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融資方式之間的差異,體現在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監管方面上。正因為這些差別,在中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它的特點和考慮的因素,銀行和市場的有機結合是問題的解決之道。
1986年4月1日,美國完全取消對儲蓄存款利率的上限,這樣各種銀行完全可以自己決定對存款付多高的利息,這大大增加了銀行業的競爭。此外再加上80年代初出現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等因素,使美國商業銀行的倒閉率不斷上升。 1984年有79家商業銀行倒閉,1985年為120家,1986年為150家,1990年高達200家。其中,1984年位列美國10大銀行之一的大陸伊利諾斯銀行破產,1991年初擁有230億美元的新英格蘭銀行集團破產,給美國金融業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1990年底,全美最大的225家銀行的股票平均下降了17.53%,一些大銀行的股價甚至不到其帳面價格的一半。 四、中國金融體系 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分為六大板塊: 第一,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第三,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實業銀行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 第四,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第五,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 第六,外資銀行及其分理處。 五、中美金融體系異同比較 第一,發展階段差異:中國金融和美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出於金融市場的高度發展階段,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大、金融工具多、產品鏈條長、資金能量強,這種「高度發展」在一定程度發展到「過度」,不但脫離了實體經濟,而且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作用。而中國處於金融市場發展的初步階段,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小、結構不合理、金融工具少、主體實力差,這種「初步」難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開放程度差異:中國金融和美國的開放程度不同。美國金融市場完全開放,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市場,表現在其金融機構全球發展、金融體系運用全球資源、金融市場有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而中國金融市場相對封閉,表現在難以有效運用全球資源,缺乏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金融機構尚未完全參與國際競 爭,這和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不相符合。 第三, 貨幣市場差異:貨幣政策都要追求多目標,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價格穩定、金融體系穩定等,但在本輪危機中其首要目標並不相同。中國的首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美國則是促進金融市場穩定。 兩國首要目標的差異是因為其金融體系的受損程度不同。美國的很多金融機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普遍陷入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有些大型金融機構甚至瀕臨倒閉或破產。由於機構投資者在美國的金融市場中佔主體地位,因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危機不僅導致信貸急劇緊縮,而且使整個金融市場出現恐慌,市場功能嚴重受損,進而引發了經濟危機。因此,恢復金融市場的穩定就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中國的情況則不同,首先,中國的金融機構並沒有大量發放次級貸款或購入與次貸相關證券,在本次危機中損失有限,沒有面臨普遍的流動性危機,更沒有出現破產,因此中國的金融機構體系比較穩定。其次,雖然2008年中國的股票市場也出現了嚴重的下跌,但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及大量非流通股票解禁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中國政府對股票市場的支持是通過降低印花稅率、中央匯金公司增持銀行股等政策恢復市場信心,而不是貨幣政策。第三,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下滑不是源於金融體系的問題,而是由於經濟增長對出口嚴重依賴,國際金融危機使出口大幅下挫而引起,所以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通過刺激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 兩國貨幣政策工具也具有一定差異,首先,政策工具的類型不同。中國人民銀行主要依賴於有限的傳統型貨幣政策工具,其中某些工具對金融機構仍然具有直接調控的特點,如利率政策。美聯儲除了運用傳統的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外,還推出了大量創新性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第二,政策工具的作用對象不同。中國人民銀行運用的政策工具主要針對商業銀行等存款性機構,而美聯儲通過運用其政策工具不僅向存款性機構提供流動性,而且向一級交易商、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非存款性機構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其政策工具作用的對象更廣泛。第三,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構成影響不同。從2008年9月初至2009年9月末,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規模從20萬億元上升至22.23萬億元,增幅僅為11%,資產構成基本沒有變化;而美聯儲的資產規模則從9000億美元迅速擴張至2.14萬億美元,增長了近1.4倍,同時其資產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 即高風險的非政府證券急劇增加。 第四,稅負差異:兩國稅率差異,從國內情況看,銀行業不論從事何種金融業務,原則上統一按照「金融保險業」稅目徵收營業稅,並按照規定的營業稅額附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從稅收收入構成看,又以營業稅為主,當前我國金融業的營業稅稅率為5%,明顯高於實行3%稅率的交通運輸、建築安裝、郵電通信等行業。因此,其稅率高低對我國金融機構稅收負擔影響很大。兩國稅基的差異,企業所得稅中的稅基就是企業應稅所得。眾所周知,從總所得到應稅所得,要經過一系列的扣除,這在中美兩國是一致的。但對於哪些項目可以扣除,具體到每一個項目該扣除多少,兩國規定則不盡相同。相比而言,美國對折舊費用的提取實行放鬆管制,採用加速折舊法,因而實際稅率大大低於名義稅率。
結論 我個人認為,如果完全放開資金流動的話會帶來很大的沖擊,因為目前的金融市場和機構效率比較低,如果馬上放開會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因為金融業有共同特點,當一個決策失誤時,它所帶來的後果顯然是暴力性的,所以在全球金融大環境下,無論中美,在此時都要提升我的金融服務業市場,這就是所謂的辯證統一原理。
⑹ 融資順序的中美上市公司融資順序差異的原因
導致中美上市公司融資順序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將主要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事實上,公司融資結構的選擇是股東與經理人相互博弈的結果,股權融資會稀釋股東權益,損害股東利益;負債融資則會增加破產成本和代理成本,損害經理人利益。公司融資結構取決於股東與經理人不同偏好的合力,而這一合力對股東意願和經理人意願的擬合程度,從根本上取決於公司的治理結構與產權效率。公司的治理結構實質上要解決的是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而產生的代理問題,公司治理結構的效率取決於與產權相關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過對經理人員的激勵和約束,以實現經理行為外部效應的內在化。由於對經理人員的激勵和約束不僅來自於公司內部,而且來自於外部市場(經理人才市場、資本市場)的激勵和約束,因此與公司治理效率相關的制度不僅包括公司內部的控制權配置、業績評價、利益分配、監督等,還包括市場的評價、約束機制等方面。本文將主要從控制權的配置效率、管理層的追求目標、市場對公司「信號」的反應、企業業績評價等方面來透視中美融資順序差異背後的原因,以期找出我國的症結所在。
1.控制權的配置效率不同。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H·登姆塞茨指出「產權的一個主要功能是引導人們實現將外部性較大地內在化的激勵」。而控制權是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權安排的效率也同樣要體現外部性內在化的程度。根據登姆塞茨的理論,筆者將其控制權配置的有效性歸納為三項內容:① 對財產的有效控制集中到了管理者手中。因為股份公司實現了規模經濟,但如果每個所有者都參加決策,那麼公司經營的規模經濟很快會被較高的談判成本所壓倒,因此,在大多數的決策中產生了一個控制代表,且在其中大多數的情形中,一個小的管理團體成了事實上的所有者;② 有限責任。在合股契約法下, 所有制結構也產生了一些外部性的困難,由管理者經營的公司一旦失敗,其損失即公司的債務則由每一位股東承擔,直到管理者的經營能力達到極限,這一外部性使得經營者很難從所有者那裡獲得資金,因此,變無限責任為有限責任可以降低這一外部性;( 股東的自由退出。為減輕管理層決策對股東的影響,需要對權力作進一步的法律修訂,與合夥制規定不同,股東可以在事先未得到其他股東許可的情況下或在不解散公司的情況下出售自己的股票,這種「應急出售」引致了有組織的證券交易。如果股東的偏好與管理者的偏好不一致,股東就可通過出售股票而退出,這將有助於與公司所有權結構有關的外部性達到最小化。
中美控制權配置效率的最大不同主要取決於股東的自由退出這一環。美國的上市公司其股票都是全流通的,如果管理層的行為不符合股東的利益,股東可以自由退出,這就給了管理層很大的市場約束力,而且在股票全流通的背景下,如果公司股東大量地拋售股票,會造成公司被兼並的巨大威脅,一旦公司被兼並,經理的職位和前途就會化為泡影。
這種約束和威脅使得經理層會尊重股東的意願。就公司融資而言,一方面,股權融資會稀釋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影響到股東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公司管理層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權融資,會被認為是為了降低破產風險而保住經理職位的做法,意味著經理使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積極性降低,市場也會降低對經理層的評價,因此舉債融資被當作一種緩和股東與經理人沖突的激勵機制。在這種市場約束之下,管理層對股權融資的選擇會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前提。
而我國的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占總股本的三分之二,這一部分股份的所有權虛置,社會公眾股又極度分散,中小股東強烈的投機性和「搭便車」的行為,導致了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更為嚴重的是,國有股和法人股是不流通的,管理層沒有被接管的壓力,也沒有來自市場的約束。就公司融資而言,股權融資最能體現經理人的意志而不是股東的意志,因為股權融資是一種既缺少監督約束又無還本付息壓力的永久性資金,減少了公司破產的風險,增加了經理人可支配的資金。
2.管理層追求的目標不同。
管理層追求的目標取決於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股東財富最大化無疑是股東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美國,有一系列的制度或機制使管理層的經營目標與股東的目標相一致,這些制度或機制包括:① 經理人才市場。經理人才市場對約束經理的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股價的高低表明了經理業績的好壞,經理人才市場通過股票市場傳遞的信息正確地評價經理的績效。在這種機制的激勵下,經理人為了在經理人才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必將為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② 激勵機制。激勵機制被認為是促使經理經營目標與股東目標一致的最有效的手段, 在美國激勵制度一直倍受重視。
股票期權被廣泛用於美國企業的激勵制度之中。股票期權使得經營者的利益與股東利益相一致,從而降低了代理成本,使經營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實現了股東財富最大化。美國經理人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股票期權,如1997年全美各大公司的管理層中,收入最高者是旅行者集團的CEO ,他1997年全年的收入為2.28億美元,其中基本工資102.5萬美元,年度獎金616.8萬美元,其他福利26.2萬美元,其餘2.2億美元的收入都來自於股票期權計劃。因此可以說,美國的經理層追求的目標與股東的目標能夠基本保持一致,即股東財富最大化。公司的融資決策就會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追求的目標,盡可能地考慮股東的利益和意願。
我國由於經理人才市場的缺乏和激勵機制的不健全,經理層追求的目標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相去甚遠。在我國由於上市公司的國家股、法人股占壟斷地位,加上計劃經濟的傳統觀念,經理層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部門的影響。
政府官員的政績來自於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速度又來自於企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因此現階段,我國經理層追求的目標只能是企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這一追求目標使得上市公司有著強烈的「圈錢」慾望。
3.市場對公司融資「信號」的反映不同。
美國經濟學家Ross首先將非對稱資訊理論引入資本結構理論,他認為「管理者本身是內幕者,也可以看作是內幕信息的處理者」,投資人只能根據管理者輸出的信息間接地評價企業的市場價值。公司對融資方式的不同選擇向市場傳遞著十分重要的信號。在美國,舉債行為向市場傳遞的信號被當作好消息,由於破產概率與企業負債水平呈正相關, 負債比例的上升表明了經理人對企業未來有較高的期望,管理層不願發行新股,以免把公司成長的利益轉讓給新股東,此時投資人對企業的前途充滿信心,股價也隨之上升;相反,股權融資向市場傳遞的信號被當作壞消息,據梅耶斯的觀察,企業發行股票融資會被認為前景不佳,新股發行總會使股價下跌。
⑺ 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和純外資內資的區別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不可注冊,除非有政府背景,因為成立融資租賃公專司的初衷就是為了引進外資,融屬資租賃可設立:中外合資,純外資兩種形式,只是股東結構不一樣,但經營上沒有任何區別和影響。
1.中外合資、純外資融資租賃的區別:除了股東架構不同。
2.國外業務多,或者主要業務都是國外,通道業務。以考慮純外資融資租賃。
3.國內業務多,那麼可以注冊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
4.中外合資融資租賃還有一大優勢就是:人民幣入資比美元入資要簡單方便的多,響應營改增政策合適。
注冊條件: 1、外資企業總資產不得低於500萬美元,需提供審計報告、資信證明、公證書等材料,辦理時間1到1.5個月。 2、提供2-4名不少於三年融資租賃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人員,3:實際辦公地址。建議在上海或天津自貿區注冊,政策好,執照全國通用的
⑻ 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公司與純外資的融資租賃公司的區別是什麼
看公司的具體業務而定 外資業務多就純外 內資業務多就中外合資,個人建議中外合資。天天注冊融資租賃,所以對這塊市場比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