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融資產年薪可以到10個嘛,小弟在銀行想跳槽過去,煩勞指教啊,謝謝:)
我銀行的,以前考慮過去長城,不過滅有去,領導不讓走;
華融在四大資管裡面還回是很不錯的,而答且現在資管都忘市場化方面走,潛力很大的;
年薪10萬那是基本承諾,後期拿到手的絕對不止,你不要想太多也不要想太少;
收入如果是前台的話還是看你的項目,你不要過分依賴底薪;
歡迎網路私信,我對四大做資產包的都很感興趣哦。
B. 跪求高人指點。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辦事處做財務待遇如何,可到10個否請高人指點
在這里能得到詳細回答有點難。有條件去單位實地了解下,看看單位周邊有什麼人,比如回門衛保安、小店老闆答聊聊,也許能了解到一些,能遇到單位員工聊聊那是最好了,這些信息比較客觀真實。說了自己的一點不入流的笨經驗和看法。畢竟我不在你的環境中難免有些地方想的不對,說的不對
C. 華融待遇
樓上不知道的,別誤導樓主~~~首先,四大資管公司都不是事業單位,屬於央企內。
華融在福利容待遇方面,在四大里,是比較好的。辦事處要看地域,廣東沿海,北京的都做的比較好。廣辦做得好的中層可年薪過百萬~~~
四大里,目前好的是信達和華融。效益好的辦事處確實要比同級四大行的待遇好一些,總體來說還是好一些。
D. 去銀行上班好還是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上班好
我認為,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都很好,區別不大。
E. 想了解一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待遇怎樣希望業內人士能回答一下,謝謝!
你在網復上問估計也難得到什麼制詳細答案,如果條件允許到單位附近轉轉,看周邊有什麼人,比如小店、保安什麼的聊聊,有希望能了解到一些,不定能遇到單位員工,這些信息比較客觀真實。說了一點自己的看法。不一定適合你。
F. 請問誰知道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部的薪酬待遇狀況
緊跟信達的改革步伐,華融在資產證券化領域已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同是四大,華融已經和版信達權、東方、長城一同向投資銀行方向進行轉型。
假如你收到了華融總公司的offer,那麼我恭喜你!
資產管理公司是金融界一個高收入的行業,一個地方辦事處的普通職員的待遇都是銀行和保險公司同級人不可比擬的
。
現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都是財政部的下屬事業單位,待遇是相當的好。
總公司在北京,福利很好。
G.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待遇怎樣啊,希望知道能回答一下,謝謝了!
職能崗位的工資一般
H. 呼和浩特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待遇怎麼樣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金融機構,於1999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成立,注冊資本金100億元人民幣。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辦事處和營業部,擁有10家平台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
經過十多年的成功運作和發展,中國華融全面完成了政策性資產處置目標任務,為促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最大限度減少國家損失、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順應新的經濟金融形勢,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中國華融積極穩健推進商業化轉型,旗下已擁有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融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華融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華融致遠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華融渝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融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華融湘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匯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平台公司,形成了以資產經營管理為主業,證券、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銀行等業務為依託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體系,可以依託輻射全國的32家辦事處和營業部以及多元化的業務平台,發揮綜合優勢和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一攬子多項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實行「三步走」戰略:一是大力推進實施「大客戶」戰略,徹底走市場化路子;二是適時引進優秀的戰略投資者,走市場化、多元化、綜合化的現代金融企業發展路子;三是擇機上市,實現公司跨越式發展。
中國華融以創新引領商業化轉型發展,採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使中國華融近兩年的經營業績都實現了100%增長,32家辦事處全部扭虧為盈,中國華融呈現出超常規發展態勢,初具金融控股集團雛形,為中國華融今後的可持續和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0年,中國華融榮獲「2010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稱號;賴小民總裁榮獲「2010中國企業創新十大年度人物」稱號。
中國華融高度重視企業品牌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以「穩健、創新、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內涵為核心,以「華英成秀、融通致遠」為理念,著力打造中國華融品牌,提升企業軟實力,推動中國華融商業化轉型發展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I. 求大神賜教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辦事處業務開發崗 待遇,太神秘!!
這個也分,主要看你跟的領導牛不牛,要是你在的辦事處很多項目掙很多錢,你基本就是跑跑腿就能掙不少錢。不同地區的話工資也不一樣,不過10幾萬應該是有的
J. 跪求高人指點。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辦事處做財務待遇如何,請高人指點
在這里能得到詳細回答有點難。有條件去單位實地考察下,看看單位周內邊有什麼人,比如容門衛保安、小店老闆聊聊,也許能了解到一些,能遇到單位員工聊聊那是最好了,這些信息比較客觀真實。
個人經驗供參考,說了自己的一點看法。畢竟我不在你的環境中難免有些地方想的不對,說的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