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摩拜單車完成超6億美元E輪融資,騰訊繼續領投是怎麼回事
根據雷鋒網2017年復6月16日消制息,今天,摩拜單車宣布完成一筆超過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工銀國際、交銀國際、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資人;TPG、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多家現有股東繼續增持跟投。據悉,這是騰訊繼C輪投資、D輪領投摩拜單車後,再一次領投摩拜。
B. 共享單車為何融資
成本低,且有押金。
共享單車並非不盈利,而是少有的現金流健康的項目市面上的自行車因為有渠道的加價,可能賣到幾百到上千元,而共享單車企業是直接在工廠下訂單,批量生產,成本是很低的,像OFO的單車成本可能只有50-100元,很短時間就能收回成本,即使損毀率高,總體成本很低,也可以實現短期盈利,即使單車收回成本前就壞了,也有用戶的99元押金在。
現金流穩定:大部分用戶均表示短時間內不會退回押金
摩拜的一位投資人在吳曉波的節目中透露,共享單車的現金流是非常好的,且投資人都算過賬,幾個月就能收回成本。摩拜的單車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都可以在短時間實現單車的盈利,在設計使用壽命的其他時間(摩拜設計使用壽命是5年)就會產生穩定的盈利,並且單純的運維成本是很低的。很可能通過發紅包鼓勵用戶去騎偏遠的車,實現用戶調度。單車通過押金產生了大量現金流,在官方宣布不準動用用戶押金前,很多單車企業是用押金的沉澱資金運作賺錢的,成了金融公司,用戶有100萬的話就可以有一個億押金,放在支付寶一年還有4百萬利息。
擴展閱讀:
首先,與滴滴等專注中長途出行需求的服務商不同,共享單車企業專注的是短途出行需求,即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事實上,這一點共享單車已經做到了,「地鐵+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不少大城市市民出行的新方式。
其次,目前諸多城市面臨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市民飽受困擾,共享單車這一綠色環保、門檻較低、取用便捷、費用低廉的出行模式,符合時代潮流。
再次,政府有關部門對共享單車總體而言持支持態度。例如,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2016年12月發布 《關於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服務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促進互聯網自行車健康發展,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同時要求規范自行車的停放;上海市也將出台類似規定,支持共享單車規范發展。
最後,作為共享經濟的類型,以滴滴和優步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被證明具有非常強的用戶集聚能力和資本變現能力。共享經濟在改變出行方式上的成功應用讓人們看到了它朝著更加便利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而其在共享單車上的成功應用強化了人們的這種判斷。
C. ofo摩拜單車是怎樣融資的 有人說是騙平民百姓的錢融的資是真的嗎
人家融資的都是天使投資人這種身份的,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好吧。我估計這么說的人是說抵押金吧,那個不是融資。
D. 摩拜單車是如何融資的
2015年10月,A輪,數百萬美元,愉悅資本投資
2016年8月,B輪,數千萬美元,熊貓資本、愉悅資本、創專新工場投屬資。
2016年8月,B+輪,數千萬美元,祥峰投資、創新工場投資。
2016年9月,C輪,1億美元 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投資。
2016年10月,C+輪 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熊貓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等投資。
2017年1月,D輪,2.15 億美元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跟投。
2017年2月,D輪,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的股權投資。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超過3億美元
據統計,今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超 10 億美元,相當於ofo三倍以上,超行業其餘玩家總和,折射出摩拜不僅坐穩行業領軍地位,其在資本市場認可度也穩居行業第一
E. 摩拜單車此次融資,或許是劣勢開始出現的時候
近期,摩拜單車又進行了2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繼其C+輪之後的又一次兇猛擴張。但融資並不意味著一定就是好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其出現劣勢,摩拜單車這一路的野蠻擴張之後,其隱患開始出現。
單車經濟的本質依然在於共享經濟
單車經濟的本質其實依然屬於共享經濟,無論當前如何兇猛融資,講出各種故事,其最終的價值還在於將每一輛單車資源進行最多的重復利用,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最終再從這一價值上賺取差價,尋求盈利。而無論摩拜單車還是ofo最終要想達到盈利,都必須做到這一點。
而此前階段,ofo就採取了輕單車、低成本、低維修的擴張路線,其一開始就從共享經濟出發,因此對於進軍單車出行領域時,同樣採取了低成本擴張的路線,因此更能夠做到資源的最大利用。
摩拜單車則恰恰相反,由一開始就採取重模式,將每輛車的成本抬高到了3000,這也意味著在獲取相同用戶的同時,摩拜單車需要花費更高的價格,一輛車看不出太大的區別,但是一旦達到某個規模,那麼同樣的融資情況下,摩拜單車燒錢的劣勢就出現了,而此次急於融資,除了一方面需要繼續佔領市場外,另一方面同樣反映了摩拜單車在資金上想必ofo有著巨大的壓力。
高維修成本之下,摩拜的劣勢正在出現
早期的點滴優勢或者劣勢,會在後期形成更強的馬太效應,此前說過摩拜單車最大的問題在於獲客成本遠高於ofo,這是其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隨著規模的逐漸形成,摩拜單車的後期維護成本也在劇烈上升。
摩拜單車造價過高,其中涉及諸多硬體包括GPS、車鎖、車座、太陽能板等等均成本不菲,根據此前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思維」的爆料,平均維修一輛摩拜單車的成本接近四五百,簡直可以買一輛全新單車。
而此前摩拜公布過車損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區投放1萬輛單車計算, ??也就是說僅在北京地區幾個月就有1000輛車需要維修,按單車400元的維修費用計算,需要花費40萬。??再加上摩拜公開的100多名運營人員,按照每人5000元工資,每月則需支出50萬。
而如果放到一個正常的商業環境下來看,維修成本必須要遠小於收入,才能夠達到盈利,而目前摩拜單車的各種維護成本依然是個天文數字,開工沒有回頭箭,最終這一切都需要投資人買單。
專車戰爭燒錢還有著正常邏輯,即燒錢可以培養市場,培養潛在用戶與車主,但是平台卻並不需要為車輛保養維修去買單,而摩拜單車的擴張卻相反,其不僅需要比對手更高成本的獲取用戶,其還需要為更高的維修成本買單。
摩拜方面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也開始推出了大量輕版單車,也在縮減成本透支,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投放市場的重型單車,不可能全部替換,只能夠維持更高成本的維修開支。
單車戰爭必將重回理性
還是回到之前說的,將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才是盈利的關鍵。
此前共享專車大戰之時,盡管資本在風口的補貼用戶與司機,但是當補貼消失,價格回歸價值,最終一切回歸理性時,市場被教育了出來,而閑置資源也開始被合理的二次利用,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供需開始平衡,沒有一輛多餘的車輛。
但是單車大戰卻有個問題,當前的資本一味的砸錢造車,最後一定會導致大量的閑置車輛出現在城市中,關鍵是每一輛車的維護成本還非常之高,尤其是摩拜單車,如果其生產單車的量與ofo相當,那麼其必定要付出幾倍的生產成本,以及後期的維護成本。
但是增加成本並非意味著市場會買單,一切由市場供需決定,這是常識。在單車這個領域,由於租賃價格本身就低,用戶對價格並不敏感,而很多用戶更偏向於有一個更輕便的出行體驗,更快速的解決騎行問題為主,輕單車一直是國內用戶的主力。
因此未來很可能出現這么一種情況,當摩拜單車與OFO單車在城市的數量上達到相同時,這個市場將會出現高度的飽和狀態,而註定有一部分單車資源是要被浪費掉的,但是摩拜單車的高成本則意味著,其將會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與損失,同時還並不一定會受到主流用戶的買單。
單車大戰,最終一定會造成大量的單車閑置資源,這一點已經可以預見,但問題是,誰能夠在擴張的同時,一邊節省資源,一邊又能捕獲更多的用戶,這將決定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
摩拜單車此次急於輪融資,表面上是在擴張,但實際上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持續的燒錢正在難以為繼的困境。其高成本的擴張與維護,最終依然需要投資人買單。
這一輪的單車泡沫,開始越來越明顯。
F.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要不斷融資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是要不斷融資?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家公司其實很缺錢,因為公司沒有盈利,連續虧損,常年的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商業運營需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否則這兩家公司早就破產了。
但是這三種資金來源最穩妥的方式就是股東的股權融資,其他兩種都不穩定 ,也具有極大的法律風險,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各種跑路其本質就是第三種融資的方式,比如網貸,比如長租公寓,比如OFO。
G. 摩拜單車一年虧損超40億,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
在大街上,你們還能看到哪幾種共享單車呢,又有多少人還在騎著共享單車呢?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我們不應該逃避。共享單車從出現到現在,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不過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困擾,以至於到現在,不是在被丟棄的路上,就是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似乎我們又回到了那個最先的環境,沒有了共享單車,靠自己的雙腳才是最踏實的。
因此有人就認為,哈羅是比所有的共享單車要好很多。如果是這么簡單的認為,那極有可能只是表象。目前哈羅在共享單車上的盈利幾乎是沒有的,這似乎是一個行業的魔咒。
為了可以繼續的支撐下去,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轉型或者布局其它領域,而網約車正好是它的一個切入點,加上自己在共享單車有著良好的口碑,入局網約車是成了定局,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進一步的融資。
用其中部分的資金來維持共享單車的運營,不過這也是不是長期的辦法。哈羅順風車在現階段發展的並不順利,因此它的局面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
H. 分析摩拜單車融資成功對我們的啟示
共享單車的巨大市場使得它可以如此快速的成長為一個規模過百億的行版業。試想權一下,在北京這樣每天都擁堵的環境下,開車出行簡直就行浪費生命,騎車五分鍾開車卻需要兩小時這樣的場景想必有很多人遇到過。
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的步行走路的路程開車太堵,步行又太遠,單車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巨大的市場可見一斑。任何商業最基礎的一個問題就是供求關系。當一個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場面時,盈利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共享經濟雖然提出來好多年但一直木有看到它真正的發展壯大,至到共享單車的殺出。共享經濟的模式充分的抓住了人們的需求。每次騎行幾塊錢就可以方便出行,而且不用擔心車的保養,以及車的安全等等一系列問題。隨時用隨時掃碼騎行。
(8)摩拜單車為什麼要融資擴展閱讀
摩拜單車摒棄了固定的車樁,允許用戶將單車隨意停放在路邊任何有政府畫線的停放區域,用戶只需將單車合上車鎖,即可離去。
車身專為共享單車重新設計的,使用防爆輪胎,無鏈條的軸傳動,全鋁不銹車身,整個單車可達到五年高頻次使用條件下無需人工維護的標准。經過設計的單車外觀,時尚醒目,方便人們找車的同時,也是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
I. 摩拜單車是在什麼平台融資的
客戶的押金和其他的融資,然後投資回報。
J. 膜拜單車都有哪些風投
當下,最為熱門的話題當屬共享單車,雖然該領域競爭異常激烈,且彼此未分高下,但最被人們看好的當屬摩拜單車了。
摩拜單車自2015年融資將近10次,其中在2016年9月的C輪融資中,有一個世界級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也加入了其中的行列,並為摩拜之後的幾次融資吸引了更多的風投公司,同時融資金額也是節節攀升。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風投公司—紅杉資本。
紅杉樹是美國加州的一種非常大和長壽的樹,它高達100米,直徑8米,壽命長達2200年,所以它的創始人唐·瓦倫丁以此命名,即紅杉資本。
紅杉資本有多牛,從它投資的公司就可見一斑,包括蘋果、Google、思科、甲骨文、雅虎、YouTube(被Google收購)等IT巨頭在內的知名企業在創業之初,都有紅杉資本的投資。
一般情況下,風險投資公司在投資一個公司時,根據風險由高到低分為孵化階段、早期階段和發展階段。而紅杉資本傾向於在一個公司的早期階段介入,比如Google在證明了自己的技術並做出產品,但還未盈利的時期。目前,摩拜單車也屬於這個時期。
像紅杉資本等大型風投公司在投資時,憑借其名氣和社會積累,會有很多專業人士為其分析市場需求、產品未來發展和投資風險等因素;加上紅杉資本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早期進行投資的風投公司收益也會更大。所以,紅杉資本一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風投公司,這也是為什麼隨著它的介入,摩拜單車的風投公司也參與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