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綜藝一哥到銷聲匿跡,曾力壓何炅的李彬得罪了誰
從綜藝一哥到銷聲匿跡,曾經力壓何炅的李彬究竟得罪了誰,這是大家比較好奇的問題,其實李彬並沒有得罪任何人,他之所以離開娛樂圈主要有兩個原因。
所以李彬才會被淘汰,娛樂圈就是這么殘酷,當一個過氣之後你只能夠被別人選擇而不是你去選擇他人,李彬這兩年確實沒有什麼資源,而坊間傳聞李彬被封殺其實根本就不可信,如果李彬真的被封殺,後果不單單只有這樣。但是如今的李彬想要翻紅就絕對沒有那麼容易了,畢竟李彬沒有了市場。
B. 沈陽理工大學徐飛老師
她教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對學生挺好,挺負責的。人挺隨和~以下是在學校網站上粘貼來滴,僅供你參考,不謝。
姓名:徐飛
職稱:講師
學歷:博士
最後畢業學校:遼寧大學
所在學科:世界經濟
研究方向:規制經濟學
職務:經濟學教研室主任
2000-2004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 學士
2004-2007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 世界經濟 碩士
2009-2013遼寧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世界經濟 博士
一、學術論文
1.陳志恆、徐飛.中日貿易合作:歷史、現狀及特點[J].現代日本經濟,2006(5):24-29.CSSCI核心期刊。
2.徐飛.應對流動性過剩的經濟政策分析[J].山東紡織經濟,2007.
3.徐飛.重溫日本《國民收入倍增計劃》[J].中國西部科技,2008(12):78-79.
4.徐飛.日本財政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特點及借鑒[J].日本問題研究,2010(3):25-33.中文核心期刊。
5.徐飛.日本的規制改革——基於OECD的PMR指數的觀察[C].21世紀中日關系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1.
6.FeiXu.The confirmation of Okun's coefficient in Japan and comparative study[C].ICEE,2012.國際會議。
7.徐飛.趕超型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及借鑒[J].經濟師,2012(2):10-11.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8.徐飛.日本規制改革最新進展評析——基於PMR綜合指數的觀察[J].現代日本經濟,2012(4):1-9. CSSCI核心期刊。
9.徐飛,楊鳳.日本電力產業規制治理結構評價[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3)。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10.徐飛,李彬,楊鳳.日本運輸產業規制緩和對我國運輸業的啟示[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5):5-9。北大核心期刊。
11.徐飛,郭爽.計程車行業規制問題研究——以沈陽市為例[J].經濟師,2013(11):171-173.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12.楊鳳,賈山亮,徐飛.遼寧省產業結構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經濟師,2014(3).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13.徐飛.後危機時代日本政府規制政策的方向性調整[J].日本研究,2014(4).
2、 教研論文
1.徐飛,耿乃國,張鑫.基於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型課程考試方法改革與實踐----以新制度經濟學課程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4(07).
三、學術課題
1.主持沈陽理工大學青年科研基金項目《日本公共產品供給主體演進及借鑒》(QN2011-07),2011年7月。
2.主持企業橫向課題《沈陽機械加工行業調研報告》,2012年3月。
3.主持企業橫向課題《沈陽建築行業調研報告》,2011年3月。
4.參研遼寧省教育廳課題《中國城市公用事業規制績效與監管模式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
5.參研沈陽市社科聯重大課題《文化強市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2010年2月。
6.參研沈陽市科技局課題《沈陽「三農」文化消費需求狀況和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2009年4月-2010年9月。
7.參研遼寧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基於參數檢驗與Panel Data模型的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研究》,2009年4月。
8.參研2012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遼寧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業哲學研究》,主持人:楊鳳。排名第三。
9.參研2012年度11月,遼寧省教育廳課題,遼寧省資源、環境、人口與經濟承載力研究,主持人:李琦。排名第二。
10.參研2012年度,遼寧省社科聯課題,主持人:王海鷹。
11.主持沈陽市社科聯一般研究項目《沈陽市社會治理與政府規制對策研究----基於多中心治理理論》,2014年3月。項目編號sysk2014-05-03。2014.03--2014.10。
12.主持沈陽理工大學博士啟動資助項目《遼寧省食品安全規制問題研究》,編號2014BS-03。2014年7月。
13.主持2014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課題《遼寧省食品安全規制現狀及對策研究》,編號L14BJY034。2014年12月--2016年12月。
4、 教改課題
1. 參研2012年度,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於高校人才素質提升的文化管理模式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研究》,主持人:王海鷹。排名第六。
2. 參研2013年度,沈陽理工大學教改課題,《基於自主學習能力的考試方法改革》,主持人:耿乃國。排名第三。
3. 參與《管理經濟學》精品資源課建設。主持人:耿乃國。
4. 參研2014年度,遼寧省教育廳教改課題,《基於自主學習能力的考試方法改革》,主持人:耿乃國。排名第二。
五、著作與教材
徐飛.商業經濟[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主編教材。
六、獲 獎
1.獲2011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課題「關於沈陽市文化環境建設的對策建議」二等獎,沈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頒發,2011年12月。主持人:李彬。證書號:sysk2011-02-13。
2.獲2013年度沈陽市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關於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問題研究》,2014年1月。中共沈陽市委統戰部、沈陽市統戰理論研究會頒發。主持人:張志元。項目編號:SYTZ2013029,證書號:2013004。
3.獲遼寧省社會科學聯合會2013年度二等獎,《提升遼寧產業核心競爭力路徑和政策研究----以裝備製造業為例》。主持人:張志元。證書號:20131s1j1-136。
七、指導學生
指導學生參加2012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新型小區太陽能空氣調節系統創業計劃。
八、證書
2008年獲得《遼寧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師資格證書》
九、其他
2013年度,沈陽理工大學年終考核優秀
2014年度,沈陽理工大學年終考核優秀
2014年度沈陽理工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
C. 增持美國國債對於中國的利弊 。
[經濟學論文]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利弊分析國債, 美國, 中國, 利弊
我也想創建詞條賺積分摘要:近年中國持續增持美國國債,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也未減持。這和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結售匯制度、外匯儲備結構、去杠桿化、人民幣國際化、中美關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關系,同時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國國債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感,抑制了美國大量印製美元,但卻帶來很多風險,包括美元貶值風險、國債縮水風險、債務償還風險、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貨幣政策風險。基於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國增持美國國債風險的建議。關鍵詞:金融危機,美國國債,美元貶值,外匯儲備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現狀(一)持有量暴增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此後中國逐漸開始購買美國國債。從1972年到1999年底,由於缺少外匯,不熟悉美國金融市場等原因,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數額較少,而且基本上沒有形成較大的持有量。中國對美國國債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後,2000年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僅僅600億美元,但是從2001年開始這個數額開始了迅猛增長,到2009年5月已經達到了8015億美元。(二)金融危機後加速持有美國國債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不僅沒有減持美國國債,反而加速持有美國國債。2008年9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4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一債權國。2009年5月中國又增持了380億美元美國國債,總量達到8015億美元。從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單年增加持有量達2498億美元,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單年增持紀錄。2009年1月和2月中國外匯儲備分別減少326億美元和14億美元,但是中國在這兩個月分別增持了122億和4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三)逐步調整美國國債持有結構目前中國依然在持續購買美國長期國債,但凈增持規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顯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國增持美國長期國債分別為242億、361億、42億美元;增持美國短期國債分別為-110億、470億、1050億美元。2009年5月,中國增持美國長期國債40.3億美元,增持短期國債339.7億美元,這表明中國5月所購入國債以短期國債為主。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原因剖析(一)資金來源—改革開放外匯儲備迅猛增加將我國長期以來的外匯儲備情況和美國國債持有量結合起來分析可知,中國外匯儲備越多,持有的美國國債越多,即中國使用外匯儲備的重要途徑是購買美國國債。2001-2008年,中國每年穩定的有40%左右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所以長期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和持有美國國債量之間具有穩定的比例關系。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以貿易上「獎出限入」,資金上「寬進嚴出」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導致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急劇快速增長,當外匯儲備增加時,就會有更多的外匯儲備去購買美國國債。(二)購買對象—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金融危機導致美元的強勢地位陷入危機。但是歐元、英鎊、日元的表現卻更弱,所以這些貨幣目前還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國際地位。在全球都面臨金融危機時,中國意識到美國國債是相對保險的投資產品。美國國債容量大、需求強勁、交易活躍、流動性強、收益較高,如果減持美元資產,來增持其他幣種資產,也只能導致外匯儲備市場價值出現較大賬面損失。(三)儲備結構—不能大部分購買黃金、石油等中國的外匯儲備中不僅含有外商來華投資的款項和中國所欠的外債,還包含國際游資和貿易順差。即使在貿易順差中,也不全是國內企業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跨國企業。2001-2006年,超過50萬家外商投資企業正在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其出口總額已連續5年占據當年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因此為了維持正常的經濟秩序,外匯儲備就必須滿足外商和內商的經常性兌換需求。所以中國不能將大部分外匯儲備用於購買黃金、石油和礦產等實物。(四)去杠桿化—大量資本重新流入美國金融危機下,去杠桿化已經成為一個熱詞,現在全球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國的金融機構)都已啟動去杠桿化進程,引起大量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回美國。另外,由於美國國債仍是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所以大量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入美國投資於美國國債。這一方面會引起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會引起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國國債就成為中國的必然選擇。(五)結售匯制—政府控制跨境資本流動強制結售匯條件下,企業必須把所得外匯賣給指定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在外匯市場上將超過頭寸限額的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在取得外匯的同時,要增加相應數量的本幣發行。可以說,外匯是央行通過增加貨幣發行從企業和個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匯儲備成為央行的資產。這就滿足了政府對於跨境資本流動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過多的外匯儲備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場,美國國債是相對合適的投資產品,因此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六)其他目的—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仍然繼續增持美國國債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現階段的國際信譽還是建立在龐大外匯儲備和巨額美國國債持有的基礎之上的。中國可以通過大量持有美元國債來維持人民幣的國際信譽,為人民幣國際化邁進一大步。(七)中美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在,美國是中國商品的最大進口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可以維持中國的出口增長,中國可以維持美國超前消費。中國停止購買或者拋售美國國債,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增和價格暴跌,從而給中國帶來巨大的賬面損失。一旦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美國就會印刷更多的美元進行救市,於是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縮水,中國就會進一步減持美國國債,如此下去中國便陷入了惡性循環。(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增持美國國債不僅有經濟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歷史表明,全球經濟危機或是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都會建立新的國際秩序。這次金融危機後,不論歐洲、中國還是日本,都沒有一個經濟體能取代美國的角色。中美兩國制度不同,近年中國迅速崛起,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形成了挑戰和威脅,因此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徘徊不定。這時中國增持美國國債,從旁協助美國救市,就占據了道德優勢,中美兩國之間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國際關系,這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地位。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風險(一)國債縮水風險自從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增發國債一直是美國政府的最主要融資方式。2007年美國國債的凈發行額為5490億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萬億美元。一旦新增國債供給量超過其市場需求量,則新增國債的收益率將會顯著上升,而存量國債市場價值縮水。(二)美元貶值風險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購買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這增加了美國長期內通脹與美元貶值的風險。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迅猛增長。由於美聯儲的資本金並沒有變動,所以其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就意味著其在不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一旦美國經濟有所回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提高,流動性將加速轉化為信貸與廣義貨幣。這時美聯儲不能及時從貨幣市場抽迴流動性,那麼通脹將隨之而來,美元就會貶值。(三)債務償還風險近年來,美國一直依靠發行國債來彌補其巨大的融資缺口。伴隨金融危機的爆發,大規模救市的展開,美國的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白宮預算管理處預測2010財年美財政赤字1.26萬億美元,比之前預期提高870億美元,佔GDP的8.5%。美國的凈資產在急劇下降,而債務數額卻快速上升,由此可見美國已不具高額債務的償還能力。(四)本幣匯率風險中國M2/GDP的比例現在高居世界之最,說明央行投放的貨幣並沒有轉化為對實體經濟增長的貢獻,要麼資金是在虛擬經濟如資本市場內循環,要麼說明貨幣的投放已超出實體經濟的合理要求。中國2009年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匯增持美國國債,於是美聯儲就將這些貨幣投入到本國的貨幣市場增加本國的流動性,於是支撐起美國企業的融資和對外投資,這些企業會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這樣大量的貨幣以外匯和投資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國,按國內的換匯機制會引起人民幣的再一次增發,長期看必然引起本幣的貶值。(五)貨幣政策風險巨額美國國債的存在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形成障礙。對於大量的美國國債,需要以美元的價值投放相應的人民幣數量,但是大量美國國債造成外匯的沉澱,短期內美元貶值的趨勢必然給國內貨幣政策造成干擾。一旦美元貶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幣過剩,國內流動性過剩,從而進一步誘發通脹。另外,對應大量美國國債的人民幣增發要求央行必須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以防止國內的流動性泛濫,但是提高利率會誘發國際投機資本對人民幣的套利,使得央行緊縮措施收效並不明顯。相關政策建議(一)促進外匯投資結構多元化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外匯儲備中占據較大比例的美元資產開始成為一種隱憂,因此外儲結構的調整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為中國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潛在投資機會。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理事會投票通過了向186個成員及其央行發債的方案框架,將發行1500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定價的IMF債券,而中國的購買目標將高達500億美元之多。其次,全球能源、金屬與其他大宗商品市場,目前處於至少10年來的低位。我國必須高度重視建立資源儲備的必要性,進口能源與大宗商品。再次,發達國家股票市場目前處於多年來的低位,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二)藏匯於民的外匯管理模式中國實行強制結售匯制,中央銀行在取得外匯的同時,要增發相應數量的人民幣,這就會引起通過膨脹。在這種結匯制度下,國家統一安排外匯投資,不利於風險分散。因此,政府應該允許企業和個人擁有外匯,擴大企業對所創外匯的自由支配度。這樣,國家不能對外匯集中投資,企業和個人也可以根據經濟形式進行自主的投資,這就分散了外匯投資單一化的風險,同時也改變了國家集中投資目標大、渠道單一的弊端。(三)加強對話促中美達成共識為降低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風險,中美之間應該加強對話達成共識。央行應該要求美國政府提供可信的保證來作為是否繼續增持美國國債的條件。首先,要求美國政府將其國債的收益率與通脹指數掛鉤,以防範通脹風險。其次,即使美元貶值,美國政府也必須保證人民幣和美元的兌換匯率和最初購買美國國債時的匯率相同,以防範美元貶值風險。或者是美國政府可以直接對中國持有其國債的損失給予補償,如果不行,那麼在其他方面應該建立具體可行的補償機制。(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的外匯儲備數量充足,幣種和品種齊全,為人民幣的國際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金融體系急切期待一個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貨幣加入到國際貨幣體系中來,人民幣無疑是眾望所歸。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增強中國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同時有利於逐步擺脫美元的控制。參考文獻:1.宋國友。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來源、收益與影響[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2.趙娟。增持美國國債之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35)3.張明。中國不應無條件增持美國國債[J]。世界知識,2009(6)4.李彬。中國持美債規模首超8000億[N]。第一財經日報,2009-7-17
本文來自: 人大經濟論壇 論文版 版,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06287&page=1
D. 如何理解民生銀行加速資管業務"五個轉型
1、開辟差異化轉型新路
近幾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互聯網金融興起,商業銀行邁入了全資產經營的「大資管」時代。為了應對經濟金融環境的深刻變化,商業銀行資管業務須著眼長遠,積極謀求轉型,回歸資產管理本質。
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李彬在發布會上表示,該行緊跟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高度重視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將資管業務作為未來轉型的重點戰略業務之一,該行在「鳳凰計劃」改革中將資管定位為全行「大資管」產品平台,致力於打造全能型「非凡資產管理」品牌。未來民生銀行著力從五個方面加速資管業務轉型,開辟專業化、差異化的資管發展之路,在持續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打造民生銀行理財金字招牌。
一是管理轉型,推動治理模式、組織架構向市場化轉變,開展獨立專業化風險管理改革。
二是盈利模式轉型,推動盈利模式向非利差化轉變,資管業務收入模式由利差收入向收取管理費模式轉變。
三是投資轉型,站在全球視角推動投資品種大類化、多元化轉變,加強組合管理,提升主動資產管理能力,做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
四是產品與渠道轉型,產品逐步回歸「資產管理」本源,產品形態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變,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並構建向線上線下立體化營銷轉變,產品標准化、批量化與個性化、專業化相結合,增強線上移動渠道及線下代理渠道的銷售能力。
五是技術轉型升級,將「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的新技術引入資管業務,提升客戶需求挖掘能力和風險管理效率。
2、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0多年來,國內銀行資管業務實現了飛速發展,不僅幫助廣大投資者實現了財富保值增值,而且為銀行服務實體企業構建了投融資平台,促進了傳統銀行盈利模式轉型提升。
據介紹,民生銀行資管業務起步於2002年,是國內率先開展理財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經過15年的開拓創新、專業發展,到2016年末民生銀行理財余額突破1.4萬億元。近三年來,民生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超過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客戶收益水平連續多年位居同業前列。
15年來,民生銀行秉持「為民理財,與民共生」的資產管理理念,不僅為廣大理財客戶創造穩定的投資回報,而且大力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助推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積極承擔了大型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據李彬介紹,民生銀行緊緊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通過債權投資、股權投資、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多種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16年該行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余額超過1萬億元,重點服務於國家戰略工程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覆蓋了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業、公用事業、石油化工、葯品及醫療行業、傳統製造業等行業。
其中,民生銀行理財投資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規模超過400億元,成功支持了重慶大渡口釣魚嘴半島PPP項目、天津武清區項目、昆明軌道交通項目、西安西咸區海綿城市項目、南京江北基礎設施股權投資基金、亳州中醫葯產業基金等多個重點項目。
民生銀行還積極響應「去通道化」有關政策,大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自2013年作為首批試點機構以來,民生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發行規模、發行筆數始終位居同業第一,累計為100餘家實體企業發行了超過500億元的產品。緊密服務供給側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通過去通道化,實實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3、專業化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據李彬介紹,民生銀行構建了適合理財業務的大類資產配置體系,通過風險預算的模式進行資產配置。民生銀行還建立了重視擇時、注重過程式控制制的投研體系,提前鎖定收益、規避風險,從而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比如,2015年6-7月股票市場劇烈震盪,在上證指數跌幅超過47%的情況下,民生銀行權益類委託投資仍取得超過4%的年化投資回報,量化委託投資取得16%的年化收益,分級A委託投資實現了年化33%的回報。
民生銀行因時而變、因勢而動,不斷滿足投資者保值增值等各類需求。近年來,民生銀行通過新開立分行和附屬村鎮銀行,採用直銷和代銷等方式,將非凡資產管理產品推廣到西部地區及三四線城市;通過創新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滿足高凈值客戶和私銀客戶的需求;通過T+0型產品,滿足企業客戶的現金管理需要;附帶訂制投資清單的增利標准產品,滿足了金融機構同業投資的需求,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民生銀行著力打造「非凡資產管理」品牌,先後推出八大系列拳頭產品,多渠道、全方位覆蓋各類客戶,努力滿足普通個人客戶、高凈值客戶、私人銀行客戶,以及企業客戶、同業客戶的多樣化投資需求。近三年,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年均發行規模超過4萬億元,年均發行超過4000款,服務個人客戶逾170萬戶,機構客戶超過5000戶,三年累計為投資者實現收益超過1000億元。
4、資產配置多元化發展
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和企業產業轉型為跨境資管業務提供了新機遇。民生銀行主動出擊,積極配置海外資產,通過配置離岸人民幣大額存單、中資美元債、港股定增等,開展多元化投資,持續提高資產收益。
尤其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民生銀行抓住戰略機遇,加快海外資產配置步伐,積極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主動服務全球客戶。同時,引入權益、量化、分級A等創新工具投資,准確把握主要市場機會,實現了資產多元化發展。
今年,國內資產管理業務在市場需求、資產質量、互聯網化趨勢和營銷渠道等方面呈現多樣性變化,民生銀行的營銷策略也進行了適時調整。
一方面,民生銀行繼續深入拓展零售基礎客群,包括國內高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通過手機和互聯網等移動通訊方式,提升客戶業務辦理的便利性和滿意度;通過互聯網化的系統改造和大數據運用,提高產品的線上推廣能力,開拓新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群體。
另一方面,民生銀行細分對公客戶群,尤其是企業和同業客戶群,針對客戶多方面需求進行產品創新,展開精準化營銷活動,強化對公客戶的互聯網渠道建設。
5、構築風險管理「三道防線」
與傳統的信貸業務不同,資管業務具有獨特的風險特徵及管理模式。民生銀行始終把風險防控放在第一位,著力構建險管理「三道防線」,建立了涵蓋資管業務條線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第一道防線——風險管理內生機制。民生銀行建立委員會決策機制,形成內部制衡、外部制約的風險管理格局;建立兩頭收緊的閉環式風險管理,前有項目發行風險審查,後有資產投後監控,及時控制、揭示、處置風險。
第二道防線——專業風險管理能力。民生銀行將風險管理部門劃分為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風險管理領域,建立專業的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和團隊,逐步形成反映迅速、管理專業、風控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
第三道防線——建立定期監督機制。民生銀行發揮內部獨立審計的稽核功能,定期對資管重點業務及管理流程進行檢查、督導和優化,確保了全行資產管理業務長期穩健發展。
E. 現在股市里有個李彬和纏中說禪是什麼關系
現在股市裡有個李彬和纏中說禪是什麼關系遠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投資者內應該知道的一件容事, 這只能通過多樣化來實現。為了彌補 損失,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你可以通過購買另一種可能在類似條件下上漲的股票來補充 可能下跌的股票 。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
F. 李彬搭擋是誰急死了
明星同樂會的是周群,你問的哪個啊,步步是和李佩甄,還有一個是跟李倩,你問哪個呢。。。
G. 明史李彬傳的翻譯~
【譯文】
李彬,字質文,鳳陽人。父李信,隨從太祖渡江,積功任為濟川衛指揮僉事。李彬承襲父職,隨從潁國公傅友德出塞,斬殺和繳獲很多。回來後,參與修築各個邊城。成祖起兵時,李彬歸附,做前鋒,轉戰有功,累升為右軍都督僉事。永樂元年(1403)四月,以丘福的建議,封他為豐城侯,食祿一千石,給予世襲誥券。第二年,襄城伯李浚征討永新叛寇,命李彬率兵策應。李彬沒到,賊寇已被平定,命他以所率的軍隊鎮守廣東。四年,把他召回,捉拿南陽秔君山賊寇。這一年七月,他以左參將的身份攜征夷副將軍印授予沐晟,進兵討伐安南。十二月,李彬和雲陽伯陳旭攻破安南西都,又在木丸江大敗賊兵。安南平定後,論功,他與陳旭都因臨敵遲緩,不給加封,加祿米五百石。不久他充任總兵官,防備倭寇於海上,後移師征伐並擒獲了長沙賊人李法良,又率浙江、福建之兵捕拿海寇。十年命李彬前往甘肅,與西寧侯宋琥安置投降的酋長。李彬與柳升嚴兵布在邊境上,而令土官李英防守野馬川。涼州酋長老的罕反叛,都指揮何銘戰死,李英追蹤,全部俘獲了老的罕的部眾,老的罕逃到赤斤蒙古。皇上想發兵,李彬說道路遙遠,糧餉難繼,應慢慢謀取他。第二年李彬取代宋琥鎮守甘肅,赤斤蒙古捆老的罕來獻給他。皇上嘉獎李彬的功勞,給他的賞賜很豐厚。十二年(1414)他隨從北征,指揮右哨,在忽失溫擊破敵人,追擊到土剌河。回師後,他受到上賞,移鎮陝西。十五年(1417)二月,李彬受命佩征夷將軍印,鎮守交趾。他到達後即擊破並擒獲了陸那縣賊人阮貞,派都督朱廣等人平定順州和北晝等寨。第二年,清化府土巡檢黎利反叛,李彬派朱廣攻破了他,黎利逃走。十七年他派都督同知方政在可藍柵襲擊黎利,抓獲其將軍阮個立等人。黎利逃到寮國。部隊回來後,他又出來為寇。都指揮黃誠將他擊退,因有暴雨而回師。當時,交趾人到處起來反抗,李彬派遣將領分道前往征討:方政討伐嘉興的車綿子等人,以及南策的鄭公證、大灣的丁宗老;朱廣討伐譚興邦等別部;都指揮徐訁原討伐俄樂的范欽;指揮陳原瑰討伐惡江的陳直誠;都指揮王忠討伐峽山的楊恭。他們都先後報捷。而賊人勢力最大的,李彬便親自率兵前往攻打。潘僚是..安土知府,遭宦官馬騏的欺凌,在衙儀造反。李彬將他擊敗,追到玉麻州,擒獲了其首領,再推進焚燒了他的寨柵。潘僚竄到寮國,李彬派都指揮師佑率師前往。潘僚以寮國兵迎戰,師佑在農巴林將其擊敗,全部降服了他的部眾。范玉是塗山寺僧人,在東潮州造反。李彬前往征討,將他擊敗在江中。范玉逃脫,官軍追到東潮抓住了他。而鄭公證的黨羽黎侄又作亂,都指揮陳忠等多次在小黃江將其擊敗,李彬親自率兵追捕,將其部眾全部抓獲。於是各支賊人全被平定,只有黎利一再出沒,聚眾於磊江,屢次被徐訁原、方政擊敗後,又逃走。十九年(1421),李彬因糧餉供應不上,請令官軍與土軍參錯屯田,並將擬定的屯田軍、駐守軍和征戰軍的數量報告朝廷。皇上批准了。他將要發兵入寮國索取黎利。寮國害怕了,請自捕黎利獻上,正好李彬疾病發作,只好罷兵。第二年正月李彬去世。後繼的孟瑛、陳智、李安、方政等人,都無能討賊。王通取代鎮守交趾之職後,賊勢更盛,交趾終於無法守住。李彬去世後,贈茂國公,謚剛毅。
H. 大明朝李斌和朱元璋啥關系
李斌的父親
李信
跟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積功至明威將軍、濟川衛指揮僉事。累贈茂國公。
母親
張氏
累封茂國公夫人。
李彬的豐城侯爵位,自明成祖時受封起,共歷九世十代,至明亡而絕。
豐城侯世系
第一代:李彬,永樂元年(1403年)封豐城侯,予世券。永樂二十年(1422年)去世,追封茂國公,謚號「剛毅」。
第二代:李賢,李彬之子,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襲爵。景泰二年(1451年)去世。成化十年(1474年)追封豐國公,謚號「忠憲」。
第三代:李勇,李賢之子,景泰四年(1453年)襲爵。成化十八年(1482年)去世。
第四代:李璽,李勇之子,成化十九年(1483年)襲爵。正德二年(1507年)去世。
第五代:李旻,李璽庶兄,正德三年(1508年)襲爵。嘉靖十年(1531年)去世,次年謚號「武襄」[16] 。
第六代:李熙,李旻從子,嘉靖十年(1531年)襲爵。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去世。
第七代:李儒,李熙從子,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襲爵。隆慶四年(1570年)去世。
第八代:李環,李儒之子,萬曆元年(1573年)襲爵。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去世。
第九代:李承祚,李環之子,萬曆三十年(1602年)襲爵。崇禎元年(1628年)削爵下獄。崇禎四年(1631年)流戍[17] 。
第十代:李開先,李承祚之子,崇禎三年(1630年)襲爵。崇禎十七年(1644年)為大順軍所殺。李彬(1361年-1422年),字質文。鳳陽府定遠縣(今安徽省定遠縣)人[1]。明朝初年名將。
李彬早期承襲父職成為武將,於燕王朱棣起兵時歸附,為前鋒南進,頗有戰功,累升都督僉事。永樂元年(1403年),以功封豐城侯,予世券。後率軍平定各地賊寇,累立功勛。永樂四年(1406年),以左參將出征越南胡朝(交趾),克其西都。旋即以總兵官巡行沿海,防備倭寇入侵。永樂十年(1412年),前往甘肅措置西番事務,次年代鎮甘肅。永樂十二年(1414年),隨朱棣征漠北,回師後移鎮陝西。永樂十五年(1417年),佩征夷將軍印鎮守交趾,親自率軍出擊,與諸將分別討平各地叛亂。
永樂二十年(1422年),李彬在交趾任上病逝,年六十二。追封茂國公,謚號「剛毅」。
本名
李彬
別稱
茂國剛毅公
字型大小
字質文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漢族
人物生平
李彬於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年間承襲父職,隨從潁國公傅友德出塞征戰,斬獲頗豐。回師後,參與修築各個邊城。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李彬歸附朱棣,成為燕軍前鋒,轉戰有功,累升為右軍都督僉事。[2]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在淇國公丘福的建議下,朱棣下詔封李彬為豐城侯,食祿一千石,給予世襲誥券。[3]
永樂二年(1404年),襄城伯李濬征討永新叛寇,命李彬率兵策應。李彬尚未到時,賊寇已被平定,朱棣命他以所率的軍隊鎮守廣東。[4]
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把李彬召回,命其捉拿南陽秔君山賊寇。同年七月,李彬以左參將的身份攜征夷副將軍印,將此印授予黔國公沐晟,與其進兵討伐越南胡朝。十二月,李彬和雲陽伯陳旭攻破安南西都,又在木丸江大敗賊兵。安南平定後,論功,他與陳旭都因臨敵遲緩,不給加封,加祿米五百石。不久後,李彬充任總兵官,防備倭寇於海上。後移師征伐,並擒獲了長沙賊人李法良。[5]
永樂九年(1411年)正月,李彬與平江伯陳瑄等率浙江、福建舟師剿捕沿海盜寇。[6] [7]
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命李彬前往甘肅,與西寧侯宋琥安置投降的酋長。李彬與安遠侯柳升嚴兵布在邊境上,而令土官李英防守野馬川。涼州酋長老的罕反叛,都指揮何銘戰死,李英追蹤,全部俘獲了老的罕的部眾,老的罕逃到赤斤蒙古。朱棣想發兵,李彬說道路遙遠,糧餉難繼,應慢慢謀取,至永樂十一年(1413年)李彬取代宋琥鎮守甘肅時,赤斤蒙古捆老的罕來獻給他。朱棣嘉獎李彬的功勞,給他的賞賜很豐厚。
永樂十二年(1414年),李彬隨從朱棣北征,指揮右哨,在忽失溫擊破敵人,追擊到土剌河。回師後,他受到上賞,移鎮陝西。[8]
永樂十五年(1417年)二月,李彬受命佩征夷將軍印,鎮守交趾。他到達後即擊破並擒獲了陸那縣賊人阮貞,派都督朱廣等人平定順州和北晝等寨。
永樂十六年(1418年),清化府土巡檢黎利反叛,李彬派朱廣率軍將其擊破,黎利逃走。
永樂十七年(1419年),李彬派都督同知方政在可藍柵襲擊黎利,抓獲其將軍阮個立等,黎利逃到寮國。明軍撤回後,黎利又出來為寇。都指揮黃誠將他擊退,因有暴雨而回師。[9]
當時,交趾到處起來反抗,李彬派遣將領分道前往征討,方政討伐嘉興的車綿子等人,以及南策的鄭公證、大灣的丁宗老;朱廣討伐譚興邦等別部;都指揮徐謜原討伐俄樂的范欽;指揮陳原瑰討伐惡江的陳直誠;都指揮王忠討伐峽山的楊恭。他們都先後報捷。而賊人勢力最大的,李彬便親自率兵前往攻打。潘僚是乂安土知府,遭宦官馬騏的欺凌,在衙儀造反。李彬將他擊敗,追到玉麻州,擒獲了其首領,再推進焚燒了他的寨柵。潘僚竄到寮國,李彬派都指揮師佑率師前往。潘僚以寮國兵迎戰,師佑在農巴林將其擊敗,全部降服了他的部眾。范玉是塗山寺僧人,在東潮州造反。李彬前往征討,將他擊敗在江中。范玉逃脫,官軍追到東潮抓住了他。而鄭公證的黨羽黎侄又作亂,都指揮陳忠等多次在小黃江將其擊敗,李彬親自率兵追捕,將其部眾全部抓獲。於是各支賊人全被平定,只有黎利一再出沒,聚眾於磊江,屢次被徐謜、方政擊敗後,又逃走。[10]
永樂十九年(1421年),李彬因糧餉供應不上,請令官軍與土軍參錯屯田,並將擬定的屯田軍、駐守軍和征戰軍的數量報告朝廷。朱棣批准。李彬將要發兵入寮國索取黎利。寮國害怕,請自捕黎利獻上,正好李彬疾病發作,只好罷兵。[11]
永樂二十年(1422年)正月,李彬去世。朱棣追封他為茂國公,謚號「剛毅」。[12]
在李彬死後,後繼者孟瑛、陳智、李安、方政等人,都無能討賊。成山侯王通接鎮交趾後,賊勢更盛,交趾終於無法守住。[13]
人物評價
倪岳:①而公繼之,復從義旗清內難,豐功偉烈,卓冠當時。卒致生拜侯封,歿進公爵,大國榮名,上及三世,非天實生之以為興王之佐,而何視漢豐沛、南陽之豪不足多也。[14] (《茂國剛毅公傳》)②公為人儀狀奇偉,襟度宏遠。深沈果敢,端靜有謀。忠誠以事上,恩信以服下。小心畏慎,有功不伐,有勞不矜。用能深荷主知,信用日篤,凡有大事,輒以屬公。咸克有濟,信為一代之名將矣。[14] (《茂國剛毅公傳》)
I. 文化企業為什麼要融資
文化企業家雖具有較好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背景,但管理背景相對欠缺,他們能設版計出優質的產品和服權務,卻無法將其轉化為完整的商業邏輯,為企業制定長期戰略規劃。
其次有些文化企業的成本控制、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內部管理不成熟,致使投資方以企業財務模型不可靠、信息質量較差為由,拒絕「出錢」。參與投融資活動的企業必須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才能獲得投資人信任。目前國內尚未針對文化企業專設會計准則,這也是導致文化企業財務信息質量相對較差,財務模型不穩健,發展不順利的原因之一。
第三個原因是目前文化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且「單打獨斗」不「抱團」,導致「吸金」能力弱。李彬認為,通過產業園區集合同類企業形成協作共同體,或可吸引投資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