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習融資,看哪些書能學到東西
你好,這方面的書很多,我給樓主介紹幾本國外教材吧,國外教材比國內的簡明易懂,比較適合樓主學習,不過樓主也不用學太多,因為大學里都是會學的~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肯定是要的,樓主也知道了,另外就是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這個建議樓主看上冊國際經濟部分,下冊國際金融部分有點小難,可以以後再看;還有一本博迪/凱恩/馬科斯(這是三個人合著的)的《投資學精要》,這個要前看完前面兩本才能看懂,也很適合樓主。這幾個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書都是寫得很不錯的,建議樓主精讀。還有就是普通的教材,戴國強的《商業銀行經營學》、王萍的《財務報表分析》這兩個都是簡單的應懂科目,推薦樓主看看。此外推薦樓主額外閱讀一本本傑明的《心理學導論》,這個書通俗易懂,對金融學尤其是經濟現象的分析有幫助。
一個朋友學金融的,他給列的清單,不知道是否會對你有所幫助?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瓦里安
囊括了微觀經濟學的大部分內容,初級用書
《微觀經濟學—理論和運用》尼克爾森
連接中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微觀經濟學的書,沒有數學推導但是大多數論題都直接聯系高微內容
《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瓦里安
那些對金融經濟學有興趣的同學,主要推薦閱讀不確定性孩埂粉忌莠渙瘋惟弗隸和資本市場,時間,一般均衡等幾章。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全球視角》薩克斯
包羅萬有,把宏觀經濟學的各派觀點都詳細羅列一遍,要有宏觀經濟學基礎的同學閱讀起來會感到有趣。
《宏觀經濟學》布蘭查德
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書里,對總供給總需求講的最清楚最詳細的了。
《高級宏觀經濟學》戴維羅默
高宏教材,經濟增長部分寫的一般,但波動理論部分和投資消費部分非常出彩。
《高級宏觀經濟學》布蘭查德,斯坦利費雪
對蘭姆賽模型有非常詳細的闡述,同時在經濟波動方面,講述大量不同於主流(真實經濟周期)的新觀點:如混沌,太陽黑子等。但本書數學較多,而且對宏觀經濟基礎和直覺要求甚高,建議有所成後進一步閱讀。國際宏觀經濟學
《匯率與國際金融》勞倫斯.科普蘭
大量介紹各種國際宏觀經濟學以及匯率決定理論,特別是對貨幣主義理論,蒙代爾模型,多恩布希超調模型和資產市場模型有詳細討論,而且有大量實例。
Ⅱ 學習融資 困難嗎
不困難,只要你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加油!
Ⅲ 應該怎麼融資,哪裡可以教學融資
一、企業融資方式
融資方式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是依靠企業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來滿足企業生產經營、投資活動的新增資金需求。內部融資以企業留存的稅後利潤和計提折舊形成的資金作為資金來源。外部融資是指從企業外部獲得資金,具體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類方式。直接融資是指企業不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是通過證券市場直接向投資者發行股票、公司債、信託產品等方式獲得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間接融資是指企業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因而,銀行貸款就成為企業間接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融資方式按照融資中產權關系的不同,可分為權益融資(或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權益資金無須還本付息,被視為企業的永久性資本。而債務資金必須定期還本付息,它是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根源。
二、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因素
資金是企業從事投資和經營活動的血液,如何籌集企業所需資金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首要內容。每個企業在進行籌資方式選擇時,必須清楚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有關因素。
1.外部因素
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外部因素是指對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產生影響作用的各種外部客觀環境。主要是指法律環境、金融環境和經濟環境。外部客觀環境的寬松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企業進行融資方式選擇時,必須遵循稅收法規,同時考慮稅率變動對融資的影響。金融政策的變化必然會影響企業融資、投資、資金營運和利潤分配活動。此時,融資方式的風險、成本等也會發生變化。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理財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長較快時期,企業需要通過負債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大量資金,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而當政府的經濟政策隨著經濟發展狀況的變化做出調整時,企業的融資方式也應隨著政策的變化而有所調整。
2.內部因素
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發展前景、盈利能力、經營和財務狀況、行業競爭力、資本結構、控制權、企業規模、信譽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這些內部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融資方式也應該隨著這些內部因素的變化而作出靈活的調整,以適應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融資需求變化。
三、融資方式的選擇策略
1.遵循先「內部融資」後「外部融資」的優序理論
按照現代資本結構理論中的「優序理論」,企業融資的首選是企業的內部資金,主要是指企業留存的稅後利潤,在內部融資不足時,再進行外部融資。而在外部融資時,先選擇低風險類型的債務融資,後選擇發行新的股票。採用這種順序選擇融資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點:(1)內部融資成本相對較低、風險最小、使用靈活自主。以內部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的企業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2)負債比率尤其是高風險債務比率的提高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破產風險。(3)企業的股權融資偏好易導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將籌集的股權資金投向自身並不熟悉且投資收益率並不高的項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隨意改變其招股說明書上的資金用途,並且並不能保證改變用途後的資金使用的獲利能力。在企業經營業績沒有較大提升的前景下,進行新的股權融資會稀釋企業的經營業績,降低每股收益,損害投資者利益。此外,在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趨向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再融資的門檻會提高,再融資成本會增加。比如,2008年8月22日,證監會就再融資公司的分紅出台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請再融資時的分紅比例,要求《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中確定的再融資公司最近3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3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同時,隨著投資者的不斷成熟,對企業股票的選擇也會趨向理性,可能導致股權融資方式沒有以前那樣暢通了。
目前,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則是將發行股票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其次考慮債務融資,最後是內部融資。這種融資順序易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杠桿作用弱化,助推股權融資偏好的傾向。
2.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並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融資方式。
(1)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速較快時期,企業為了跟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需要籌集資金用於增加固定資產、存貨、人員等,企業一般可通過增發股票、發行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等融資方式獲得所需資金,在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一般應逐漸收縮債務融資規模,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
(2)考慮融資方式的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發生的代價。融資成本越低,融資收益越好。由於不同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資金成本,為了以較低的融資成本取得所需資金,企業自然應分析和比較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的高低,盡量選擇資金成本低的融資方式及融資組合。
(3)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不同融資方式的風險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債務融資方式因其必須定期還本付息,因此,可能產生不能償付的風險,融資風險較大。而股權融資方式由於不存在還本付息的風險,因而融資風險小。企業若採用了債務籌資方式,由於財務杠桿的作用,一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下降時,稅後利潤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美國幾大投資銀行的相繼破產,就是與濫用財務杠桿、無視融資方式的風險控制有關。因此,企業務必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程度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
(4)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總的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財務狀況越好,變現能力越強,發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當企業的投資利潤率大於債務資金利息率的情況下,負債越多,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就越高,對企業發展及權益資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當企業正處盈利能力不斷上升,發展前景良好時期,債務籌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當企業盈利能力不斷下降,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發展前景欠佳時期,企業應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以規避財務風險。當然,盈利能力較強且具有股本擴張能力的企業,若有條件通過新發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資金,則可用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兩者兼而有之的融資方式籌集資金。
(5)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激烈,進出行業也比較容易,且整個行業的獲利能力呈下降趨勢時,則應考慮用股權融資,慎用債務融資。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較低,進出行業也較困難,且企業的銷售利潤在未來幾年能快速增長時,則可考慮增加負債比例,獲得財務杠桿利益。
(6)考慮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一般情況下,企業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重較高,總資產周轉速度慢,要求有較多的權益資金等長期資金作後盾;而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較大的企業,其資金周轉速度快,可以較多地依賴流動負債籌集資金。
為保持較佳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高企的企業應降低負債比例,改用股權籌資;負債率較低、財務較保守的企業,在遇合適投資機會時,可適度加大負債,分享財務杠桿利益,完善資本結構。
(7)考慮企業的控制權。發行普通股會稀釋企業的控制權,可能使控制權旁落他人,而債務籌資一般不影響或很少影響控制權問題。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慎重選擇融資方式。
(8)考慮利率、稅率的變動。如果目前利率較低,但預測以後可能上升,那麼企業可通過發行長期債券籌集資金,從而在若干年內將利率固定在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目前利率較高,企業可通過流動負債或股權融資方式籌集資金,以規避財務風險。就稅率來說,由於企業利用債務資金可以獲得減稅利益,因此,所得稅稅率越高,債務籌資的減稅利益就越多。此時,企業可優先考慮債務融資;反之,債務籌資的減稅利益就越少。此時,企業可考慮股權融資。
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是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企業應綜合考慮影響融資方式選擇的多種因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資金成本低、企業價值最大的融資方式。
Ⅳ 怎麼才能做好融資
先把商業計劃書撰寫好,學習一下創投行業的一些基礎的知識,了解清楚融資的流程,讓自版己有分辨能權力。然後鎖定相關對接渠道,多嘗試,給你推薦幾種方式:
1、去各大投資機構官網BP投遞通道投遞你的商業計劃書。
2、參加線下各類沙龍活動,主動找在場的投資人交換聯系方式投遞你的項目。
3、找融資平台,建議不要選會員制的嘗試成本太高,可以選擇那種能自助申請一對一電話對接投資人的,電話對接比較高效也能把自己的項目講清楚,自助是因為可以選擇跟自己各方面都匹配的投資人這樣對接的成功概率更高,推薦到雲對接試試。
Ⅳ 個人怎麼融資
一、普通的融資方式是個人間借款如果自己有個好項目想經營,首先想到的是向親屬、朋友借款。這種融資方式最好是資金少風險不大的項目,它適合簡單生產經營和資本積累的初期。但不足是一旦經營發生虧損,將無臉面對親朋好友。
二、股東「融資」 親屬朋友有錢的畢竟是少數,而且考慮有些情況下熟人反而不好辦事,故可以考慮尋找合適的投資合夥人。以前找投資合夥人主要是在本區域,現在交通、通訊工具很方便,國內外都有可能找到投資合夥人。確定好一個經營項目後,若無資金,你可考慮犧牲一部分利益給別人,以換取一定資金,達到能開始經營和獲利的目的。在不失去控股權的情況下,這種融資是可行的。但你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首先要包裝你的經營項目,讓它吸引人。
其次還要包裝你自己,讓人跟你一接觸,就願與你合作,不要讓人感到你是個騙子或無能力經營的人。最後你要起草一份很好的合同,有效地規范你和合夥人的行為和權利義務。這樣先把生意做起來,為吸引投資者,你可採取股東置換的方式,留住經營資金。你投資的目的是為了開業和贏利而合夥人並不想長久在此經營項目上停留,只想通過「融資」式的投資,賺取利潤。當經營情況不好時,合夥人可能會退出或減少應投資金。而經營情況好時,你賺夠了自己獨自經營的資金,就可能讓合夥人退出。不論何種情況,你都可採取股東置換的方式,當不好時,你可找另一個合夥人替換原合夥人;經營好時,你用自己替換原合夥人以達到經營資金充足,保證經營的目的。
Ⅵ 融資怎麼進行
先把商業計來劃書撰寫好,學自習一下創投行業的一些基礎的知識,了解清楚融資的流程,讓自己有分辨能力。然後鎖定相關對接渠道,多嘗試,給你推薦幾種方式:
1、去各大投資機構官網BP投遞通道投遞你的商業計劃書。
2、參加線下各類沙龍活動,主動找在場的投資人交換聯系方式投遞你的項目。
3、找融資平台,建議不要選會員制的嘗試成本太高,可以選擇那種能自助申請一對一電話對接投資人的,電話對接比較高效也能把自己的項目講清楚,自助是因為可以選擇跟自己各方面都匹配的投資人這樣對接的成功概率更高,推薦到雲對接試試。
Ⅶ 如何自學金融
掌握的基本知識:金融市場和貨幣政策;財務會計;;公司財務;證券定價.效用理論,股票定價;證券市場.各種金融產品的類別,交易機制;國際金融.外匯市場各種金融產品/外匯市場機制/BOP項目/各種匯率制度/匯率調整機制.推薦一本書——斯蒂格里茨的;企業戰略.公司戰略決策。
金融,自學,比較適合中小企業家,因為他們學了,就可以用於現實中當中。 學了,要有地方用,才能明白透徹。一般人學了。很難得到實踐的機會。別人也不敢用你。就會有一些人。走上鑽法律漏洞這條路。一個普通人,只能從民間金融機構入手,先從個人融資和企業的簡單融資開始。
一般來說,金融工具的數量、種類、先進程度,以及金融機構的數量、種類、效率等的綜合,形成不同發展程度的金融結構。按照西方經濟學家戈德史密斯的解釋,一個社會的金融體系是由眾多的金融工具、金融機構組成的。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組合,構成不同特徵的金融結構。
金融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
金融(FINANCE)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
金融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參考資來源:網路 金融
Ⅷ 融資要怎麼做怎樣拿到投資人投資
獲得投資人的投資,在與投資人見面的時候是尤為關鍵的,要抓住重點:
一,項目
關鍵談創新,也就是自身項目和同行相比有哪些差異?你的優勢在哪裡?少說過去,因為投資人只關注未來。說出自身項目取勝的理由並做到有理有據,這就可以了。
二,團隊
不要去說團隊的故事,直接談團隊成員的組成和個人的履歷,如果投資人對某位核心成員感興趣他就會多問,這時你要能熟練表述此人的性格特徵和發展軌跡,也就是說你要對團隊每一位成員背景爛熟於心。
三,方向
也就是願景表述,要充滿自信說出野心,要能很清晰表達公司的發展方向並提供依據,少用「可能」「也許」「差不多」「盡量」這些詞語,要和公司BP內容保持一致,要用清晰的邏輯思維回答投資人關於未來的提問,不能猶猶豫豫或者詞不達意。
四,市場
這方面的關鍵是市場現狀,進入時機和切入點以及占據市場的武器,有很多人在談到這方面問題時,重點都是說市場容量有多大?消費群體有多少?這些都是比較官方的表述,對於投資人可能會沒有興趣,投資人關心的是你,不能把投資人當成學生一樣去灌輸行業知識,他們都懂。
五,模式
你的商業模式是否合理可行?定位是否准確?是否創新?這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少用「研究」和「探索」「嘗試」這樣的表述,對於投資人,他最擔心模式是否成熟?
六,對手
要簡明扼要地闡述競爭對手在哪裡?對手的實力和優缺點?你從哪裡發現對手的短板?用什麼辦法擊垮或者取代他?這是就關鍵的表述內容,表述要客觀,語氣要舒展。
當然,想要獲得投資人約見的機會,一份專業的商業計劃書是少不了的,商業計劃書可謂是敲門磚。
Ⅸ 如何才能做好融資.
● 企業融資上市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 准備不足,倉促上陣。
1.缺乏認識。被逼無奈,對融資主體、上市地點、國際規則、審 計准備、成本構成、時間周期、資金用途、信息披露義務等方面沒有充分考慮。
2.缺乏資源。缺少戰略投資者資源,缺乏價值挖掘手段,影響融資成效,缺乏國際性戰略夥伴的支持。
3.缺乏規劃。缺乏產業整合能力和戰略發展規劃,不能將籌資與引進技術、改善管理和產業合作結合起來,沒有發展後勁,影響再融資計劃。
4.缺乏策略。盲目改制,才草率重組,時間長,成本高,效果差,使得重組後的公司缺乏科學性和專業性新調整,延誤時機,也增加融資上市成本。
二、不懂規則,缺乏科學。
1.盲目追求資產規模。貪大求全,多元發展,資產收益低下,盈利能力不高,沒有投資價值。
2.強調主觀願望,不懂境外融資規則。過分看重股權比例,主觀願意借貸合作,不了解股權融資的利弊分析。
3.缺乏學習規則的機會和動力。注重多方談判,缺少專心學習,隨著時間推移而境外融資業務能力沒有長進。
4.缺乏投資機構資源和有效渠道。上當受騙走彎路很多,總結經驗很少,真正原因是沒有投資合作資源。
● 如何全面准備境外融資?
(一)影響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
1.客觀上:最大障礙是「融資難」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
2.主觀上:缺少必要的融資常識、渠道資源和策略支持。
(二)為何樹立境外融資上市策略
1.引進寶貴資金,增強競爭實力
2.增加融資渠道,長期持續收益
3.開展資本運營,實現跨越成長
4.改善管理模式,激勵骨幹員工
5.全面促進發展,永保企業活力
●為何確定境外融資上市?
(一)境內融資上市
渠道少、資金少、策略支持少、門檻高、程序多、時間長、效率低、制度不完善、結構不合理、再融資困難多等,使得企業「融資難」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這是制約中國企業發展的根本障礙。
(二)境外融資上市
1.投資資源多,規則簡潔明確;
2.沒有行政審批和人為干擾,成本可控;
3.市場化操作,上市時間和融資效果可以預期;
4.上市團隊專業配合,高度敬業,周期短,效率高;
5.股權完全可以流通,實現激勵機制;
6.提升企業國際地位,容易得到中外政府的雙重支持。
●如何把握融資上市時機?
(一)自身因素
1.企業面臨競爭挑戰;
2.需求資金和提升管理的因素;
3.准確預測全年的經營指標,滿足融資上市條件;
4.經過審核的財務數據,不得超過規定的期限。
(二)市場因素
1.如何體現自身的投資價值;
2.同類企業在股票市場的表現分析;
3.根據行業周期,應避免市場預期不佳。
● 如何選擇融資上市地點?
中國企業境外融資上市通常可以選擇香港、新加坡、美國、日本、英國等地,但要考慮如下因素:
1.戰略投資者來源;
2.上市標准和再融資條件;
3.投資者基礎決定發行效果;
4.股票流通性;
5.上市估值與募集資金多寡;
6.法定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7.上市費用和維持費用;
8.文化背景差異和企業/行業認同度。
● 如何評估融資上市風險?
1.政策風險:企業境外融資上市要符合中國外商投資產業政策
2.財務風險:中國企業提供的財務資料必須真實、完整、有效
3.決策風險:按照市場規定決策,堅定信心,減少人為干擾因素
● 如何選擇投資機構和專業機構?
1.投資機構要熟悉中國產業發展和企業特點
2.專業機構能為企業設計最佳的全面解決方案
3.可以積極協調、促進各機構之間的分工合作關系
4.全面幫助企業快捷高效、安全實現融資上市目標
考慮因素:
1.投資策略是否相同;
2.專業經驗和專業人才情況;
3.對中國企業及所在行業的熟悉程度;
4.感覺是否良好,工作是否具有全面服務意識。
●如何提高融資上市效率?
1.建立總協調人、財務顧問機制,全面做好准備。
2.開展管理層輔導,製作全面方案,取得全力支持。
3.整合產業資源,提升融資策略,挖掘企業投資價值。
4.代表企業利益,提供所有合作資源,開展團隊工作。
5.妥善地解決企業遇到的各種程序性非程序性問題。
●如何控制融資上市成本?
1.協助企業做好全部前期准備工作,降低其他專業機構的市場開發成本,減少專業機構不必要的工作量;
2.熟悉行業慣例和工作水準,選擇合適的投資者、律師、會計師、主理銀行和證券包銷商等機構進場工作;
3.明確個專業機構的職責范圍,防止出現「職責空白」和「重復工作、重復代價」問題;
4.做好時間周期計劃和成本控制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縮短融資周期,保障正常的生產經營不受影響;
5.特殊經驗和技術安排。
■結 論
中國企業家只有樹立融資上市策略,才有可能把企業打造成為行業龍頭,坐享霸主地位。
中國企業只有在財務顧問的幫助下,才有可能選擇合適的投資者和資本市場融資上市。
中國企業只有在專業財務顧問的幫助下,才能更好地防範風險,完成融資上市的任務目標。
通過前一時期溝通、接觸,10月16、17日兩天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哈爾濱分行金融部經理白書波、王玲應邀來我市開展工作,進行銀企對接。兩天來,他們首先對晟凱塑料製品有限公司、萬意達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元豐輪胎有限公司、亞東無紡布有限公司、鑫隆玻璃製品有限公司、鮑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華泰公司等八戶企業以及紅崗區的橡膠園區、玻璃園區等地進行實地的考察走訪;然後又與市經委領導、區經濟計劃局領導及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從而更加密切了銀行與企業的關系,增進了解,銀行和企業均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合作。
通過走訪,我市經濟發展環境、企業規模、項目質量給浦發行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下一步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Ⅹ 我該怎麼才能快速融資成功
先把商業計劃書撰寫好,學習一下創投行業的一些基礎的知識,了解清楚融資專的流程,讓自己有分辨能力。屬然後鎖定相關對接渠道,多嘗試,給你推薦幾種方式:
1、去各大投資機構官網BP投遞通道投遞你的商業計劃書。
2、參加線下各類沙龍活動,主動找在場的投資人交換聯系方式投遞你的項目。
3、通過三方融資平台,盡量不要選會員制的嘗試成本太高,融資是否能成功主要還是看項目是否優質,關鍵是要找到對你項目感興的投資人進對接推薦到雲對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