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三五期間,我國高速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十三五期間將貫通哈爾濱至北京至香港(澳門)、連雲港至烏魯木齊、上海至昆明、廣州至內昆明高速容鐵路通道, 建設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寧、北京至昆明、包頭銀川至海口、青島至銀川、蘭州(西寧)至廣州、北京至蘭州、重慶至廈門等高速鐵路通道,拓展區域連接線。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2]
② 這個高鐵項目民企憑什麼可以控股
中國第一條由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杭紹台高鐵PPP項目近日簽約,由復星集團牽頭組建民營聯合體占股51%。這標志著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
地方政府為何願意放開基建領域吸引民資參與?相關企業怎樣評估收益和風險?下一步,如何有序推動項目落地,如何解決實際運作中的問題?
政府力促競爭性磋商,規范引資
杭紹台鐵路作為浙江省打造大灣區的主要通道,將填補杭州都市圈與溫台城市圈之間的路網空白。「這么大的投資,如果全部靠政府財政肯定難以為繼,所以省政府一直要求把優質的民間資本引進基礎設施。」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徐幸說。
目前,浙江每年有近1萬億元的基礎設施投資,交通領域就有1000億元。鐵路是基礎設施重中之重的領域。徐幸表示,採取民資控股方式,主要是因為浙江民營經濟投入與管理的實力非常雄厚,如果把這條路探索出來,會對全國的鐵路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2015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全國首批8個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示範項目,杭紹台位列其中。「在行政審批制度、投融資機制、回報機制、經營管理體
制4個方面,我們爭創PPP示範作用。」浙江省發改委主任李學忠介紹,項目採用競爭性磋商方式遴選民資,前期組織開展多輪座談調研,摸清民間資本參與鐵路
投資的擔心、回報和預期訴求。
總部位於紹興新昌的萬豐奧特是聯合體成員之一。山區小縣交通不便的短板,使新昌企業的發展受到掣肘。萬豐奧特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
表,連續兩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議案,表達了聯合沿線企業為項目建設出資的意願,「杭紹台PPP項目,我們毫不猶豫地要求參與。一方面,投資高鐵項目符
合集團大交通發展戰略,另一方面,也是民企的社會責任。」
「雖然高鐵本身投資回報可能不高,但對星景資本這樣的專業PPP投資平台來說,卻是長期穩定的大規模的投資產品。讓民營資本控股的這個思路和星景一直以來想要投資高鐵的意圖相吻合,不是簡單賺吆喝,而是深度參與。」溫曉東解釋。
投資各方共同組建項目公司
其實,民營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早有先例,但成功案例並不多。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城建處處長柴賢龍分析,之前社會資本的參與是簡單的股權合作方式,在話語權、回報機制設計等方面有欠缺。「這次在杭紹台高鐵的
PPP實施方案設計中,非常注重對未來鐵路市場風險的研究,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共擔風險這塊提出了很多方案,確保了對民間資本的吸引力。」
杭紹台高鐵項目合作期限34年,其中建設期4年,運營期30年。由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融資、建設、運營和維護,並擁有相關資產的所有權。合作期滿後,項
目設施無償移交政府方。項目公司作為市場化主體,自主經營、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主依法決定建設管理方式和運輸管理方式。
項目的政府與社會資本雙方按照風險分擔、利益共享原則,社會投資人的回報機制為「運營收入+可行性缺口補貼」。「在實施方案確定的合作邊界條件下,通過與社會投資人磋商,競爭性確定補貼金額,同時約定融資利率、超額收入等回報的基礎。」李學忠說。
「其實,項目回報方面的風險並不是我們所擔心的。」不少參與此次項目的民企負責人認為,既然這個項目是破冰之舉,意味著沒有先例可循,也沒有經驗可供借鑒,關鍵是未來應該怎麼面對既定任務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一方面,面對幾十年傳統的鐵路運營政策、方式、方法,有大量的消化和優化工作要做,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困難。另一方面,具體經營上,線路的運營和質量安全
問題怎麼保障,這對民營企業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方面在改革過程中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支持,我們也會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學習借鑒的能力,
結合鐵路總公司的先進經驗,把這些風險關把控好。」溫曉東表示。
據悉,隨著該項目政府與民間資本的正式簽約,一個由投資各方共同組建的項目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籌辦中,力爭年底全線開工。
有好的技術,好的產量出來,就能有說話權。
③ 高鐵建設的資金來源於哪些方面
主要資金來源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鐵路建設基金、鐵路建設債券以及專項建設基金,還有銀行的融資、地方政府的出資等,資金來源是多渠道的。此外,也包括一部分的社會投資。
④ 高鐵虧損四萬億,每年利息三千億,為什麼
原因有以下造成的。1,高鐵每年在建的里程長。投資規模大。2,目前的高鐵融資大多數是銀行的貸款,現在貸款利息一直處於高位,融資成本的增加就是主要因素。3,高鐵目前還是國家資金為主。雖然運行管理實現了國家控股的集團模式,但是人力成本和資源的利用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間。這些反映在高鐵每年收入高。消耗也大,純利潤不是最優化,產出比不是最優越,和國外先進的高鐵運行管理相比較,存在一大截。4,高鐵是中國製造的品牌項目。在世界大幅度的投入也是資本運作表現。資金無法短時間收回。也是主要原因。
⑤ 首條民營資本控股高鐵杭州簽約共投資了多少錢
中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高鐵——杭紹台高鐵PPP項目11日在浙江杭州簽約。該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400億元,其中由復星集團牽頭組建的民營聯合體占
股51%。民資在中國鐵路投融資領域首次控股,打破了長期以來鐵路建設領域約束民營社會資本投資的「玻璃門」,在我國鐵路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浙江省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本項目堅持風險分擔、利益共享原則,構建了政府和社會資本都能接受的投資回報機制,在未來市場博弈中消化不確定性。同時,政府
尊重項目公司的市場主體地位,由其自主定價、自主建設、自主運營、自負盈虧。在近期不具備自我運輸管理條件下,暫委託鐵路總公司運輸管理,激發社會資本創
新鐵路建設管理模式、探索復合型運輸管理機制等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不管是民營還是國企,對於這種重大的項目,關繫到民生安全,必須做到嚴格。
⑥ 中國的高鐵建設資金主要從哪來
到2017年底,中國高鐵里程達到2.5萬公里,占據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中國的高鐵技術,包括鐵道建設技術、動車技術已經全面領先全球。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鐵強國。中國作為高鐵後發國家,在高鐵技術方面已經遠遠把日本、法國、德國、美國甩斷了身後。
2016年負債增加4196億元,2016年增加6200億元,2017年增加2725億元,光這三年,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負債就增加了1.3萬億元。這1.3萬億,大部分投向了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網路建設。這幾年來,中國每年新增的高鐵通車里程都在2000公里以上。到2020年,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將超過3萬公里。
⑦ 鄭濟高鐵項目屬於什麼融資模式,是ppp么
第一,高鐵項目的業主單位一般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實施單位是項目公司。
第二,高鐵項目的資本金,或者說是業主出資一般能達到50%,剩餘的採用融資。
第三,鐵路項目,中鐵總公司信用評級是AAA ,一般都是信用貸款,不用抵押和擔保。
第四,PPP,項目主要是用於項目可以自身平衡,或者當地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補貼還款的,用於公共基礎設施系列項目較多。
該融資模式沒有很多可以進行研究的價值。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滿意。我就是干金融這個領域的。
⑧ 高鐵建設會不會引起系統性金融風險
在中國2011年的投資領域中,高速鐵路將成為絕對的明星。高速鐵路在國內擁有兩大特殊地位:一是被認定為國內少數「已全面掌握相關核心技術」的產業領域。二是國內少數能夠成系統地對國際市場出口、並擁有相對競爭優勢的製造業領域。
在中國推動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背景之下,高速鐵路建設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標桿。中國政府已將高速鐵路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承諾今後將在財政投入、建設用地、技術創新、經營環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中國目前是全球高速鐵路投運里程和在建里程最長的國家,截至2010年11月底已投運里程達7531公里,在建里程1萬公里以上;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當前的建設進度,到2012年中國將建成42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高鐵總里程將超過1.3萬公里;到2020年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
然而,龐大的高鐵建設是以巨額債務為代價的。據一份由國家審計署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服務中心出具的《審計報告》顯示,2009年末,鐵道部負債總額已達到了驚人的13033.86億元,其中長期負債約8548億元,流動負債為4486億元(包括短期負債約882億元,應付款約3604億元)。從2006年至今,鐵道部發行鐵路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以及鐵路建設債券共計5627億,目前已兌現的還不到1000億。而民生銀行(8.46,-0.31,-3.53%)的一份報告則顯示,快速增長的債務融資規模使得鐵道部門在2009年支付的利息已達到400億元以上,未來有可能超過1000億元。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其中新建高速鐵路1.6萬公里。這1.6萬公里高鐵的建設資金,將有一半以上來自債務融資。如果以修建1318公里長的京滬高鐵需要投入2200億人民幣來靜態計算,新修1萬公里高鐵的投資額將達16700億元人民幣。
從現在運轉的高鐵運輸收益來看,無一盈利。2009年4月通車運行的石太客運專線,第一年虧損達8億元,2010年虧損估計近9億元。沿海鐵路於2009年9月開通,當年虧損達3.77億元。鄭西高鐵於2010年2月開通,全年收入預計約為6億元,但每年銀行貸款利息就達11億元之多。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京津城際鐵路,在2008年8月1日開通以來的一年多時間內,虧損額就超過7億元,估計2010年仍然虧損3億元左右。有鐵路研究人士預測,目前已經運行的高鐵,收益期至少在20年以後。但20年後能否盈利,也是個未知數。
中國的鐵路建設主體是鐵道部,從2014年開始,鐵道部將迎來還債高峰。如何還這筆債?鐵路償債的首要資金來源是鐵路建設基金,每年稅後在500億元左右,但2009年鐵道部還本付息的資金就為733億元,今後幾年的還債規模還會繼續增加。鐵道部將如何化解?據透露,鐵道部有意將高鐵建設的債務和股權裝入一個新的資產管理公司中,通過資產抵押或者行政剝離方式,使鐵道部實現自身無負債運行。這種手法與過去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的做法異曲同工。鐵道部的負債到底是什麼性質?在我們看來,鐵道部走的是以政府之名、行企業之實的「灰色」路線,雖然它既不同於財政負債,也不同於國企貸款,但本質上屬於財政兜底的政府負債,最後需要納稅人來掏錢。
中國超前大建高鐵,同時高鐵在財務上無法自我循環,這不僅影響了投資的效率,而且形成了潛在的金融風險。這種風險的惡化,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顯現出來。
⑨ 高鐵是誰撥款
一部分國家直接撥款,還有一部分是由國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開發銀行投資。
⑩ 中國大規模進行高鐵等基礎建設投資是造成經濟通貨膨脹的原因之一嗎
高鐵建設是通脹的原因之一,但是個比較小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貨幣過多,順差過大造成的累積貨幣超發,國際流動性過剩,氣候原因等等。
順便說一下那些一套套的歪理:
高鐵是大規模基建,肯定推動通脹,把股市里的資金吸引過來怎麼會抑制通脹?股市裡的資金會推動通脹嗎?股市正好是吸引資金,分流通脹壓力的地方,吸引過來當然是推動通脹了。
鐵道部怎麼會破產?車皮是很難拿到的,拿到車皮的人都發財了,那就是鐵路貨運價格是被嚴重壓低的,所以供不應求。用這個價格出來的利潤是非市場化的。某天鐵道部真的有難處,肯定上調價格啊改革啊,無非弄點好聽的叫法,還有這個那個的建設基金被收去了都沒算利潤,怎麼也到不了破產那一天。而且現在的高鐵還沒成網,成網後票價下調,客流上升,本身盈利也不是問題。
那為什麼濫發貨幣呢,說到底就是對社會動盪的極度恐懼。怕失業,怕鬧事,比通脹還怕,所以做出09年不顧一切濫發貨幣的行為,現在失業的恐懼淡化了,通脹問題顯露了,所以正在擦屁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