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過剩的融資渠道
這個真沒聽過。可能就為了表達融資渠道過多,質量和效率低吧。
B. 中國進入資本過剩的時代,對中國經濟有哪些影響
從房地產到非標,從高收益債到A股,再到今天的新三板,每一次資本對資產的追逐都是如此。如果說風來了豬都會飛,那麼今天的股市無疑已經站上了風口。
第一個風口來自存量財富的資產重配。,隨著利率市場化對存款的加速分流以及人口老齡化給房地產帶來的下行壓力,過去沉澱於房地產等傳統產業的居民財富可能大規模的向資本市場轉移,而相對低估的A股可能成為第三代居民財富的主要配置方向。
第二個風口來自央行貨幣寬松帶來的增量資金。在從國際環境看,全球央行寬松大潮愈演愈烈,貨幣寬松可緩釋實際有效匯率壓力。從國內環境看,在大的漸進去產能周期中,貨幣寬松可防範金融風險。從轉型角度看,在企業債務率高企實體融資難的今天,通過提高直接融資佔比,打開注冊制和國企整體上市的空間,對促轉型大有裨益,只要不出現「瘋牛」行情,貨幣政策會保持寬松支持股市。
第三個風口來自金融體系無處可去的配置資金。銀行由於表外嚴監管和風險偏好收縮,失去了對非標和同業創新的興趣,沉寂了大量的基礎貨幣和理財資金用不到實體。
C. 湖北財政多手段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融資為何會很難
3月3日,省財政廳採取注入資本金、獎補資金引導、降低擔保費率、構建新型風險分擔機制等方式,加強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去年底,全省融資擔保在保余額1971.8億元,同比增加525.3億元,增長36.3%,在保余額增速居中部第一,規模排名第二。其中,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107家,年末在保余額1542.1億元,平均擔保放大3倍。
我國將深入開展“信易貸”,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根據發改委、銀保監會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我國將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查詢機制。依託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自上而下”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降低銀行信息收集成本。根據通知,我國將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鼓勵地方政府出台“信易貸”支持政策。
D. 市場融資杠桿率過高是什麼意思
融資杠桿過高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融資的時候,需要一定的資本,然後就可以借到高額的貸款。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看好一個項目,如果出5元錢,然後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動了100元的投資,杠桿20倍。這種情況下如果出風險的話,可以看到,杠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越廣。於是貸款方開始不願意給這么高比例的杠桿出資,要求借款方多出資本金。
所以杠桿收購融資是以企業兼並為活動背景的,是指某一企業擬收購其他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時,以被收購企業資產和將來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從銀行籌集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行為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
(4)融資過剩擴展閱讀:
市場融資杠桿率過高的危害
1、過高的杠桿率、加上經濟大環境的下行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和危害不言而喻,溫州、紹興等地不斷有老闆因無法還貸而跑路,企業因此而破產。這些貸款有來自於銀行,也有來自於民間借貸,甚至是高利貸。這樣的企業負債率肯定在100%以上。
2、資金的高杠桿在短期內快速推高股價和指數的同時,也隱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在高杠桿不能持續的情況下,稍有風吹草動,高杠桿的資金就會迅速從股市撤退,從而引起股價和指數的急劇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時與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盤如影相隨。
3、藉助於高杠桿來投資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勢很難具有持續性。更何況,各路加杠桿或拆借入市的資金中難免有違規或打政策「擦邊球」的情況存在,一旦強化監管,這類資金將不計代價撤離股市,加劇股市的大起大伏。
E. 日本銀行的資本過剩
日本經濟持續增長,銀行在國內市場經營前景樂觀,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有實力開拓國際市場。1985-1989年,日本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4.1%,通脹率1.2%。央行為刺激經濟,緩解日元升值的影響,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內儲蓄率16%以上,為同期英美國家的兩倍,但生產性投資飽和,資金嚴重過剩。
經常項目盈餘持續增加,加劇國內資金過剩格局,出現兩個後果:一是國內非生產領域投資增加,資產價格高漲。據有關分析,1985—1990年間日本土地價格增長了2倍以上,新房價格接近居民年收入的10倍,股指增長率31%。這又導致銀行資產規模和市值大增,通過股市融資便利,擴張加快。二是海外投資增加,日本成為最大債權國。1980年代前期以本國政府和非銀行金融中介購買美國國債、房地產等資產為主,後期海外銀行擴張,貸款投資大增。
F. 企業融資為何還「叫渴」
一些被貼上「產能過剩」「傳統行業」標簽的企業面臨融資難,金融機構聽到「鋼鐵」就恐慌的現象依然存在
「目前只有一些股份制銀行願意給我們提供貸款。」江蘇常州某特鋼生產企業負責人楊明告訴記者,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從鋼鐵行業撤出很快。
「在過去10年的發展中,銀行是坐商而不是行商,做慣了大客戶、平台項目,傾向於做賺錢容易的融資平台和資金空轉業務,偏離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屬性,對實體經濟不接地氣,在授信決策時,不夠重視製造業企業淘汰落後產能、轉型升級等『三去一降一補』情況,不夠關注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流程、產品技術、市場訂單和發展前景。銀行一些固有的規章制度也沒有激勵做小、做精,從而帶來眼前的這些問題。銀行必須沉下心來,形成『端盤子』的服務精神,改變過去不合理的做法。」陳惠蓮說。
G. 為何中小企業融資如此困難
中小企業來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源有機活力成分,但長期以來,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使中小企業發展困境重重。日前,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發布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變革與金融科技前沿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指出,金融科技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以及生物識別等科技為切入點,將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視野。
因此,白皮書認為,中小企業迫切需要個性化金融產品、更靈活化的金融服務手段、綜合化金融服務與便捷化金融服務程序以緩解金融服務困境。來源:央廣網
H. 融資,匯改,人民幣升值,貨幣過剩和通貨膨脹分別會對股票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望詳細回答!謝謝~
你提的這個問題:大致涵蓋了國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方面的內容,匯改是貨幣手段,而流動過剩和通貨膨脹是經濟現象是寬松的財政政策下的產物。這次央行匯改提出的是雙向匯改,浮動匯率,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
I. 為什麼產能過剩一直在中國出現
由於社會主義國家多屬於消費結構快速變化的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出現產業潮湧現象,產能過剩現象在社會主義國家特別突出。而中國現階段就是屬於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產能過剩一直在中國存在。
而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產能過剩一直存在,是因為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各國大眾的消費支出都會發生相似的結構變化,比如紡織、家電、煤炭、鋼鐵、房地產,不同於發達國家國家廠商要創新,製造新的產業以創造消費,發展中國家的廠商都很容易辨別出哪些行業賺錢。
同時由於發展中國家廠商投資的行業,沒有創新門檻,大家短期內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投資生產線,就可以輕易扎堆進入新行業。
(9)融資過剩擴展閱讀
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其特有的經濟制度加劇了產能過剩:
1、社會主義國家產業鏈普遍是偏重工業,有著嚴重的金融抑制政策。社會主義國家的銀行結構一般以大銀行為主,這樣的銀行業結構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有利於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融資。投資門檻低使2發展中國家容易出現潮湧現象,此時社會主義國家的貸款成本低,銀行業產業結構又不合理,這樣國有企業投資成本自然就低,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現象。
2、國有企業存在預算軟約束。即私人企業投資失敗了,投資者會破產,而國有企業投資失敗了,會有國家兜底,所以國企投資往往會不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