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股票配股的問題: 如果某股票價格是10元,配股10股送十股,配股價格是5元,如果我手裡持有100股股票,
你的理解基本正確!如果不參與配股,而你又不在除權日之前賣出的話,你的資內本的確被稀釋了!如果你容參與配股,那麼,除權前的資產(按除權日前一天收盤價計算)和除權後的資產(按除權日開盤價計算)是相等的。
的確,配股對股東沒有直接利益。只是股價降低了,理論上,會合適更多人購買而已。但同時,盤子也變大了。
不太對的地方是,你的例子是10配10送10,也就是說,你原來有100股,配送之後,變成了300股,而不是200股。
B. 如果一隻股票股價10元,每10股分紅100元,那麼按前復權看k線,分紅前的股價是多少
1、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嘗俯佰謊脂荷拌捅飽拉,按照股票的內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容,並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
2、股票除權、除息之後,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並沒有變化。
如:原來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後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於20元。從K線圖上看這個價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歷史高位。
3、除權後,價格變化,但股數增加,所以你沒有虧錢,你可以用前復權,恢復到未除權的狀態。
C. 股價10元,買進的賣出的手續費各是多少
股票交易手續費是股票交易成功就需要繳納的費用。手續費的多少與交易金額的多少有直接關系。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括三部分:
1、券商交易傭金:不同的券商規定也不一樣,而且資金量不同也不一樣,國家規定不得超過交易金額的千分之三(每次不低於5塊)。一般來說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不等。
2、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賣出股票時才收取,買入股票不需要收取印花稅。
2.過戶費(僅滬市股票收取):每一千股收取1元,不足一千股按1元收取。
異地通訊費:由各券商自行決定收不收。
過戶費的收取極低,通常交易金額接近10萬元,才收取1元。可忽略不計。(編者註:目前滬市有過戶費而深市沒有)
舉例說明:
假設股民老張看好了某支股票,想在10元的價位買入1000股,那麼買入股票的手續費如下:
券商交易傭金(這里按千分之三計算):(1000*10)*0.3%=30
過戶費:按1元算
所以股民老張總共需要支付31元的買入手續費。
買入股票之後股票經過拉升上漲至20元,股民老張想獲利止盈,那麼賣出股票的手續費如下:
券商交易傭金(這里按千分之三計算):(1000*20)*0.3%=60
印花稅:(1000*20)*0.1%=20
過戶費:按1元算
所以股民老張總共需要支付81元的賣出手續費。
D. 你好!如果買入股票,股價為10元/股,買入4500股,成交金額為45000元,傭金要交多少
您好,這個是需要看您的傭金率是多少的,按照萬2.5計算,就是11.25元的費費用,如果按照萬1算,有最低五元的收費,就是收五塊。
可以查看我的帥氣簽名
望採納
E. 比如:某股票現價10元,我掛單11元買進,最後的成交價是10元還是11元
這個不一定,因為股票交易是有原則的,不過一般現價是10元,掛單11元買內進,根據價格優先容,應該是11元。具體的股票交易原則如下:
1.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F. 如果一隻股票十元買到二十元賣,到是十元在買同樣的股數,成本價是多少
當成兩次交易,還是10元,股數一樣,股價一樣,成本價還是10元,剩下的是盈利。如果要把兩次交易當一個整體,那就是5元。
G. 假如一家公司股票價格是10元一股
如果是A股的話,二級市場上最低只能定9元,因為有漲跌停限制,其他資本市場沒有這個問題
至於大宗交易嘛…這點金額夠不上大宗
H. 股票價格是10元委託買入要多少合適
股票在交易過程中有買入價格、賣出價格和成交價格。
同一種證券的買單和賣單成交時應依次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一、價格優先原則。
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二、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先掛單的優先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交易所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
三、成交的決定原則。
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2項規定外,如買方的申報價格高於賣方的申報價格,或者賣方的申報價格低於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顯然,要是委託買入的價格比股票成交價格高,而且在掛單順序上早於其它同價格的掛單,只要有現價賣出的單子就會以現價成交。
但是當出現賣出價格和買入價格之間有空檔並且你高於現價的掛單還在空檔范圍時,如果沒有人以你報的價格賣出,你的掛單也是不會成交的。這就是我們有時候明明看到掛單買入的價位比成交價低,但仍然沒有成交的理由。所以,有把握的成交是按照對方的掛單賣出價買入。
I. 有個疑問,就是如果我持有一支股票(股價:10元/股,原始持有股數:1000股),我有兩種操作方式:
這兩種操作,獲利當然是不同的,成本也就順理成章不同了。主要原因在於你沒專有考慮傭金和稅費,每交易屬一次,都要收取傭金(給券商)和印花稅(給國家),所以操作次數越多,稅費傭金越多,成本就越高。當然,你說的理論上的情況是成立的,即不考慮稅費的情況下。
第三個問題,當然可以,這就是傳說中的高拋低吸,做價差,甚至可以做T+0
在你認為低價的時候買入,高價時賣出,然後價格回落了繼續買入,上漲了再度賣出,很正常的操作。無非一般人不能很好的把我什麼時候是低價,什麼時候是高價。
J. 請問如果我以1萬元的價格買入10元1股的股票10手,後又以10元/股的價格賣出這10手股票,請問這
其實跟股票的價格沒關系,主要是這幾塊,雙向收取的手續費。這個券商是可以調的。最版高千三,最低是權萬三。但是現在有些地方都有最低傭金,打不到萬三了。還有一個是印花稅。這個是固定的單向千一。說簡單點,如果你的手續費是千三,那你買賣一萬的股票的費用就是,買的時候收一萬30的手續費,賣的時候,收一萬30的手續費加印花稅10.,總共就是70塊。那樣算起來。你的股票要漲7里成本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