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各種主要貨幣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可否詳講一下,謝謝了
中國工商銀行人民幣即期外匯牌價
日期: 2006年4月3日 星期一 單位:人民幣/100外幣
幣種 匯買、匯賣
中間價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美元 (USD) 802.10 800.50 794.08 803.70 802.10
港幣 (HKD) 103.37 103.16 102.34 103.58 103.37
日元 (JPY) 6.7952 6.7680 6.5506 6.8224 6.7871
歐元 (EUR) 970.38 966.50 935.45 974.26 970.13
英鎊 (GBP) 1391.56 1385.99 1341.46 1397.13 --
瑞士法郎 (CHF) 614.31 611.85 592.19 616.77 --
加拿大元 (CAD) 686.26 683.51 661.55 689.01 --
澳大利亞元 (AUD) 574.22 571.92 553.55 576.52 --
新加坡元 (SGD) 496.10 494.12 478.24 498.08 --
丹麥克朗 (DKK) 130.03 129.51 125.35 130.55 --
挪威克朗 (NOK) 122.18 121.69 117.78 122.67 --
瑞典克朗 (SEK) 102.83 102.42 99.13 103.24 --
澳門元 (MOP) 100.19 99.99 99.19 100.39 --
紐西蘭元 (NZD) 493.21 491.24 475.45 495.18 --
韓元 (KRW) 0.8271 -- 0.7841 0.8701 --
Ⅱ 2017年3月份美元對人民幣平均匯率多少
平均匯率需要把每天的數據匯總才能算出來, 貨幣兌換 1美元=6.8988人民幣回元 1人民幣元=0.1450美元
數據答僅供參考,更新時間:2017-04-11 09:14
更多關於美元匯率的信息可以訪問http://news.fx678.com/news/keywords/usd.shtml,每天最新動態更新。
Ⅲ 2015年1~9月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平均匯率為6.1272。
人民幣匯美元的報價: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外幣兌換人民幣的報價,即1外幣或者100外幣兌換成多少人民幣。人民幣升值相應的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匯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3)主要貨幣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擴展閱讀: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我國大力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許多大企業也開始實施國際化的經營戰略,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外的資源,使人民幣海外購買力增強,降低了海外並購的成本。
2、人民幣升值有利於企業技術提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出口企業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對先進技術設備的進口需 求將不斷擴大。
人民幣升值,使企業能用更少的資金購買先進技術設備,直接降低企業技術研發成本,間接促使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改進產品檔次, 增強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3、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國際上對即將破產企業或業務進行收購,促進中國的對外投資,幫助世界各國經濟復甦,體現了中國的良好風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人民幣即期匯率下跌影響了什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匯率
Ⅳ 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根據當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每日匯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而得出的當年年平內均匯價。2015年美元兌人民幣容平均匯率為6.2284。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4)主要貨幣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擴展閱讀:
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
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匯率
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
Ⅳ 2010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是多少
0.1478.
因為2010年
美元來兌人民源幣
6.7695
所以人民幣兌美元等於0.1478。
人民幣匯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Ⅵ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是啥意思
人民幣升值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比如現在6.3654人民幣可換1美元,升值後1美元只能買3元人民幣或者說6.3654人民幣可以買2美元)。比如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一元人民幣只能買到一單位商品,人民幣升值後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
中國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升值後,外匯儲備數量將變少(比如現在是4萬億美元等值25萬億人民幣,如果升值了這4萬億美元就變成了10萬億人民幣,原來他國欠中國的錢就還清了一半)。在在外交事業上,比變成一堆廢紙還可怕(中人民銀行2014年7月15日發布數據,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99萬億美元)。
人民幣升值美國是最大的放債國家,它經濟危機了其他國就開始貶值,這樣使別的國家資產無形中蒸發掉用別國欠的錢進行吃喝),也就是美國消費世界買單。
人民幣兌換美元,按現匯賣出價。美元換人民幣,如果要轉賬,
按現匯買入價,如要提現,按現鈔買入價。
例:人民幣升值前,原來100日元可以換5.1905
(轉賬:現匯買入價)
人民幣,升值後日本人要花超過100日元才可換到等值的人民幣。
銀行在賣出外幣時,現匯和現鈔的價格一樣,在買入外幣時,現匯的價格高於現鈔的價格。
現鈔買入價是銀行買入一單位某外幣現鈔時應付給賣方的本地貨幣額。
用戶購匯後如要進行匯款必須選擇購匯現匯,否則需將現鈔轉成現匯,需支付現鈔轉現匯費用。鈔轉匯手續費的計算公式:鈔轉匯費用(人民幣)=匯出金額(外幣)X(現匯賣出價-現鈔買入價)。
Ⅶ 我到銀行用人民幣換外幣是看哪個匯率對
用人民幣換外幣不看匯率,看現鈔賣出價。
用人民幣換外幣,銀行會按「現鈔賣出價」給你兌換。用外幣兌換人民幣,銀行會按「現鈔買入價」給你兌換。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7)主要貨幣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外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差額,稱「買賣差價」,一般為1-5%,計算方法是:(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它構成了銀行經營外匯買賣業務的利潤來源。這個買賣差價越是小,說明外匯銀行的經營越有競爭性或外匯市場越發達。例如,美元,英鎊由於交易頻繁,而且交易額較大,能形成規模效益,所以紐約和倫敦外匯市場上,這兩種貨幣的買賣差價只有0.5‰。
2、外匯交易通常都以美元報價。如果知道所有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那麼,任何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就能夠很方便地套算出來,這便是所謂的「交叉匯率」或「套算匯率」。計算交叉匯率時,正確使用買入價和賣出價是很重要的。
3、在直接標價法中,如何正確運用買入價、賣出價來計算交叉匯率的兩個價格。
4、假如兩組貨幣報價中有一組採用間接標價法,則兩種非美元貨幣交叉匯率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可通過直接相乘得到,例如:
(1)(買入價)¥/£=(買入價)$/£×(買入價)¥/$
(2)(賣出價)¥/£=(賣出價)$/£×(賣出價)¥/$
5、除了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以外,它是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即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2 。它是為了使報道簡潔,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匯率。
6、此外,在企業內部的會計處理過程中也經常使用中間價以簡化核算。但中間匯率絕非是外匯買賣業務中實際成交的價格。
Ⅷ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是什麼意思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專標。
人民屬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日元和港幣對美元匯率套算確定。
Ⅸ 人民幣對各種貨幣的比例是多少
中國銀行最新人民幣匯率查詢 貨幣名稱(單位100元)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中行折算價 英鎊兌換人民幣 1025.23 1003.61 1033.46 1023.19 港幣兌換人民幣 87.82 87.12 88.16 88 美元兌換人民幣 680.64 675.18 683.36 682.01 瑞士法郎兌換人民幣 601.05 588.37 605.87 604.76 新加坡元兌換人民幣 461.95 452.21 465.66 463.12 瑞典克朗兌換人民幣 85.77 83.96 86.46 86.38 丹麥克朗兌換人民幣 122.12 119.55 123.1 122.61 挪威克朗兌換人民幣 104.58 102.37 105.42 105.16 日元兌換人民幣 6.853 6.7085 6.9081 6.8977 加拿大元兌換人民幣 580.3 568.07 584.96 580.72 澳元兌換人民幣 506.91 496.22 510.98 504.28 歐元兌換人民幣 909.55 890.37 916.85 912.94 澳門元兌換人民幣 85.3 84.58 85.62 85.47 菲律賓比索兌換人民幣 14.2 13.9 14.32 14.17 泰銖兌換人民幣 19.31 18.9 19.46 19.39 紐西蘭元兌換人民幣 394.86 398.03 392.42 韓元兌換人民幣 0.5097 0.5484 0.5291
Ⅹ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