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有個小水電站上網電價太低了,想利用水電站電資源優勢自己投資一個小工廠,求指導或合作
估計你的意思是用自己的水電站供應工廠電力。不太可行,如果你辦工廠,還是專要從屬當地電網買電用,用電價格執行發改委批復電價。但也存在一種情況,經過審批的自備電廠,一般是火電廠,可以實現某種形式的自發自用,但是需要向電網繳納備用容量費,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向國家繳納基金。水電站功率太不穩定,難度較大。
Ⅱ 為什麼壟斷企業水電煤定價不高
煤炭都白菜價了為啥電價降不下來?
「煤價都降成『白菜價』了,電價為什麼不能跟著降?」「為什麼油價降了,物流成本卻總也降不下來?」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對浙江省的杭州市、嘉興市和河南省的鄭州市、洛陽市的53家企業成本狀況展開調查。調查中,不少製造業企業反映,雖然煤、油等原材料價格一直在降,但一些來自水電熱氣等壟斷性行業的成本仍然「堅挺」。在原材料等成本基本穩定甚至下降時,這類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的佔比不降反升。
企業最不滿意「變壓器基本電費」
「只要裝了變壓器,即使一個月不用電、同時向供電部門報停,也要交變壓器基本電費200萬元」
製造業企業多是用電大戶,電費是企業成本中的一大塊。
中國一拖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環保標准持續提升,用煤、用氣都逐步轉換為用電,用電成本逐年上升,2015年企業全年用電已超過2億元。河南一家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也介紹說,電費佔到該企業生產成本的30%以上,最多時每月上交電費1000多萬元。
調查中,企業反映最不滿意的是「變壓器基本電費」制度。企業只要裝了變壓器,即使不用電,也要長期交納不低的費用。
河南一家企業反映,近兩年企業有時會停產不用電,即便如此電費還是居高不下。「如果一個月不用電、同時向供電部門報停,要交變壓器基本電費200萬元。一個月不用電、也不報停,就要交變壓器基本電費600萬元。」這位負責人說,企業一年只有兩次報停許可權,其它不用電的時候,只能白白交數百萬元變壓器基本電費。
「變壓器基本電費相當於裝機費用,為何還要年年繳納?即便有維護成本,是否也可以大幅降低?」浙江金杭包裝負責人也反映,變壓器基本電費太高,每個月要每千伏安30元。據了解,這種變壓器基本電費制度規定,企業在向售電部門申請變壓器安裝容量後,不論企業該月是否用電,供電局都會依據裝機容量向企業收取基本電費。鄭州一家大型製造企業財務總監告訴記者,目前鄭州地區基本電費有兩種收費方式,一種是裝機容量×20元/月,一種是最高負荷(不得低於裝機容量的40%)×28元/月,導致企業多用電多交錢,少用電也不少交錢。
不少用電大戶為降低成本,搞自備電廠。但企業反映,自備電廠需要交納的政府性基金和備容費偏高。一家電解鋁企業負責人介紹,自備電廠每度電需繳納的基金及附加、備容費占企業電價比例為23.3%,使每噸鋁成本增加近1400元。「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很多省份都出台了一些自供電減負政策,比如內蒙古電解鋁企業自發自供電只收取3分錢備容費。」這位負責人說,電費成本高,企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特許經營成了「只此一家」
企業要排放廢水,由於特許經營,當地只有一個廢水處理公司,每年最多來回收兩次。企業只好把廢水堆放在廠區里,嚴重影響正常生產
「為什麼油價降了,物流成本卻降不下來?」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負責人說,公司一年物流成本佔到總利潤的3%,高達1.8億元。該負責人納悶,「據我了解,物流公司也沒掙著什麼錢,很多時候不得不超載才能保本。」
據有關方面測算,從全國情況看,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GDP的18%,而美國約為8.5%,也就是說,在創造等值GDP時,中國企業在物流上的花費是美國的2倍多。在路網不夠發達、離港口較遠的省份,物流綜合成本還會更高。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指向高速公路、鐵路等具有壟斷特質的行業。多家企業認為上述部門管理成本太高,希望降低高速公路收費,包括讓一部分高速公路回歸公益屬性,「看起來政府和一些市場主體收費少了,但能夠降低區域總體的物流成本,長遠看對地方經濟有很大好處。」
第七二五研究所負責人認為,在降低物流收費的同時,「鐵老大」們還應提高效率和服務。「我們基本還是通過汽車運輸,對鐵路運輸貨物不太放心,因為出現過損壞的情況,希望能像國外一樣,不同物料用不同種類的車廂裝載以保障運輸質量。」
一些特許經營,對企業來說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浙江嘉興鼎美電器反映,企業每年要排放60噸至80噸廢水,然而由於特許經營,嘉興只有一個廢水處理公司,每年最多隻能來回收兩次,企業只好用中轉桶把廢水堆放在廠區里,一堆就是幾百平方米,嚴重影響正常生產。「我們去正規廠處理三廢,要求爺爺、告奶奶,跟政府打招呼才能擠上去。而『野處理廠』天天打電話要提供服務,價格只是正規廠的一半。」鼎美電器有關負責人說。
各類前置性評估、年檢,簡政放權後多數交給了第三方機構,看似企業可以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上選擇價格優惠、服務好的評估機構。但實踐中,一些企業發現,相關部門往往有合作的評估機構。「與政府部門有合作的評估機構,評估檢測通過率高,但價格也高;沒有『背景』的評估機構報價低,但很可能無法一次通過評審。這也是一種壟斷,逼得企業多花錢選那些『紅頂中介』。」鄭州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理順「市長」與「市場」的關系
「搶直供電試點就像搶春運火車票一樣,多數企業分享不到電價改革的紅利」
「電力、物流等成本與企業息息相關,尤其占製造業企業總成本的比例很高,也是國家降成本六大『組合拳』中的重要兩拳,希望真正能夠打拳到肉。」調查中,企業普遍渴望加大對壟斷行業的改革,來自這些領域成本的切實降低對企業減負效果會很明顯。
在反映最強烈的電力領域,企業普遍建議減免或取消變壓器基本電費,不少企業表示還希望盡快普及企業直供電政策。
山東、江蘇等地已開始啟動的直供電試點,讓河南和浙江兩省企業分外「眼紅」。中國一拖相關負責人說,他們與洛陽熱電廠僅一牆之隔,雙方均有很強的合作意向,但現在洛陽熱電廠必須先把電上網,一拖再從電網買電。記者從工信部經濟運行監測協調局獲悉,山東省2015年用戶累計減少電費支出3億多元,今年年初使用直供電的試點企業已達500多家。而江蘇省早在2012年就被列為電力直接交易試點,2015年試點擴圍後使用直供電的工業企業增至364家。
「浙江緊鄰江蘇,特別是紡織、機械等行業,兩地企業成本接近。但江蘇實行直供電後,用電大戶成本明顯下降。」浙江的一些企業表示。河南不少企業反映,大用戶直供電很難享受,只有少數配額。「搶直供電試點就像搶春運火車票一樣,許多企業分享不到電價改革的紅利。」
「希望能夠盡快嘗到輸配電成本下降的甜頭。」湖北、寧夏、安徽、雲南、貴州等第一批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日前成果落地,讓還未納入今年輸配電價改革的企業格外關注。據悉,輸配電價改革今年將覆蓋全國一半以上的省級電網。
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進行了多年的電價改革能否順利鋪開,是打破行業壟斷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就像解扣子一樣,一個扣子解開了,下邊的就順溜了。這些領域打破壟斷,讓社會資本進入形成競爭,企業反映的這些成本肯定會下降,服務質量也會越來越好。」
李錦認為,雖然這些企業反映的各種成本來自不同的壟斷領域,但核心問題都在於政企還沒有完全分開。改革決心有了,文件政策有了,但是在執行層面,政企有時還是緊密的意見共同體,「市長左右市場的情況還時有發生」。
Ⅲ 核電成本比水電低,為什麼上網價格卻比水電更高
似乎是水電的成本最低吧。
Ⅳ 政府為什麼重視水電價格的上調
水電煤向來是壟斷企業~~但是這些都是眾人皆知的」秘密」了,國家當然也知道,會讓他們好過嘛,還不是監控的嚴嚴實實的~~電力漲價一方面的確是因為有點供不應求,為了讓大家同時也能節約用點電,不要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相關產業如煤礦,銅的價格的上漲使得電力的成本快速增加,使得電價上漲。近年來,世界石油,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煤炭價格也大幅度上漲,電力工業作為能源轉換行業,繼續維持低價供電,用戶為逃避承擔高價能源,趨向多用電力。凡是能用電力替代石油和天然氣的都盡可能用電力替代,在這些能源替代中,有的替代是合理的,既可節約投資和費用,又可節約能源資源,有些替代是不合理的,會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如用電燒熱水和採暖,電力利用效率極低。
最近幾年電力消費的增長率不僅高於能源,而且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電力消費已經連續6年彈性系數大於1。
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成本+合理利潤+稅金範疇,石油、天然氣已經獲得暴利,但時至今日對電力工業卻要求微利或者虧損,不能夠反映其稀缺的情況。在能源大幅度漲價的情況下,作為能源轉換行業的電力,惟一的辦法只能是電價隨能源價格浮動,即中國實行的煤電聯動。
為保持終端能源的合理比價,促進能源合理利用,節約能源資源,應當隨著油、氣、煤的價格上升,合理提高電價,當然,提價要適度,要考慮到國民經濟多方面的承受能力,要使石油、天然氣、電價和熱價保持合理的比價關系。但是從已印發的《電價改革方案》和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等三個管理辦法來看,離這種要求還很遠。
以上說明在改革過程中,往往導致電價上漲。中國要進行電力體制改革,應當引入發電競爭、售電競爭和在大用戶直購之前先理順電價,先把電價分類,電價水平合理化,取消優惠電價、取消價外加價。
Ⅳ 四川省水電站上網電價為什麼只有0.19元
2014年11月電費抄單,四川石襲棉上網電價稅前低谷0.1083元每度,尖峰0.2281元每度,平峰0.1679元每度,大小徑流電站都如此,這是國家電網的華中電網的股份電網富源電網的收購價。0.19元每度是幸福價了。
在全國大部份省份實行大小網同一保護價的情況下,四川對權貴和大開發商開發的大電廠實行高達0.308元的保護價,辦公樓高掛國家電網的四川石棉縣富源電網,對小水電卻執行將近低一半的0.17元保護價,不知為何?
Ⅵ 為什麼上網電價高於銷售電價
那個應該是光來伏發電的吧,上網電源價採取的是成本加成、競價上網的機制,每家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都不同。銷售電價是發/改/委應應該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發電成本釐定的。因為那些光伏發電的成本高,但是他環保,要推行,就只能這么定價了。那是政策對新能源的扶持。又例如我們的金陽光、金屋頂計劃,都是對光伏行業的大規模補貼。水電可以優先上網,但電價卻比火電低。就是只有這樣通過各種政策,新能源這個行業才能發展起來、環保才能推動。要等到以後那些設備的價錢降下來或者其他輸配環節的成本降下來,我想定價才會正常回來。
Ⅶ 供應的都是電力,為啥水電和火電上網電價不同呢供電質量有區別么
水電都會受季節影響,而電力較穩定,水電夏秋收費高些而春冬則少些,供電質量來說火電較穩定而水電若在枯水期則有可能供電不足...
Ⅷ 水電比火電等其他電力上網電價低合理嗎
水電成本低是優勢,尤其當投資還清後,下雨就是下錢,所以水電比火電價格低是應當的
Ⅸ 為什麼水電上網電價比其他電低這么多
中國過去是計劃經濟,且環保意識不強,無論水電火電,都是根據成本定價的,這就很大內限度上遲滯了容水電這種最好、最廉價的清潔能源的發展。 另外,水電因為要靠天吃飯,比火電更具風險性,水電價格定的過低,明顯是不大合適的。 今後有望對電價進行市場化改革,水、火電以及風電、光電同質同價是最好的。
Ⅹ 水電站上網電價受哪些因素影響
受電力局影響,電力局的統購價格是多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