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巢湖水務世行貸款

巢湖水務世行貸款

發布時間:2021-07-09 21:28:43

① 城鄉統籌發展給供水供水企業的發展機遇

一、深入貫徹《決定》精神,水利發展步入提檔提速的新階段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水利部等國家部委的特殊支持、幫助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決定》和全市水利工作座談會精神,負重自強,開拓創新,水利發展步入提檔提速的新階段。上半年,全市共完成各類水利水電投資31.6億元,同比增長49.9%;爭取中央投入取得新突破,基本落實中央投資8.7億元,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親自關心和開發銀行重慶分行、市級相關部門、市水投集團的緊密配合下,「十一五」期專項用於水利建設的63億元財政性信貸資金和市水投集團16億元的硬貸款順利通過國家開發銀行的審批;36個區縣出台了貫徹落實《決定》的實施意見,市委、市政府「加快」、「率先」、「創新」、「突破」、「統籌」的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取得顯著成效,全市水利發展呈現出你追我趕的可喜局面。
(一)圍繞城鄉統籌發展,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1.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一是全市在建重點水利工程63處,總投資175億元,規模為歷史之最。上半年,在項目區縣政府、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金融、國土、稅務、林業等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共完成投資9.03億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開縣鯉魚塘水庫大壩填築完畢,「澤渝」一期工程中的南岸迎龍湖等4座水庫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銅罐驛、松溉兩大提水工程、萬盛青山湖、渝北觀音洞等重點工程以及豐都、南岸等13個城市堤防工程建設進展良好。二是一大批新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我市第二座大型農灌水庫——大足玉灘水庫正式啟動,璧山三江、城口北屏、開縣水位調節壩等水利水電工程順利開工,為重慶直轄1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三是上半年共到位各類貸款資金近5.4億元,儲備土地3萬余畝,為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後續資金保障。
2.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再創佳績。上半年,各區縣黨委、政府廣泛發動群眾,修復水毀工程7784處,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73萬處,新增蓄水能力900萬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20.36萬畝,恢復改善灌面114萬畝,新增節水灌面24.09萬畝。同時,配合煙草部門順利推進了10萬畝煙水配套工程和龍溪河、萬州、梅江、瀨溪河、三峽中部等5個大灌區以及武隆、長壽等4個節水灌溉項目的建設,有效緩解了因去年特大乾旱和年初春旱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為灌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3.水生態環境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堅持「四沿」戰略,進一步加快了北碚、潼南等6個區縣的「長治」生態修復重點工程和渝北、武隆等5個區縣的水土保持示範區建設,扎實推進了涪陵、永川等11個區縣世行水保項目及合川、雲陽等10個區縣的保護母親河小流域治理項目的建設。上半年,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1平方公里,實施新增保護面積1880平方公里。二是22個區縣的「十一五」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7個縣的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全面啟動。三是有序推進了永川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順利完成了銅梁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規劃編制及報審工作,潼南、銅梁等有關區縣積極行動,加大了水庫網箱肥水養魚的取締力度,切實開展了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及治理工作。
(二)超額完成「民心工程」半年工作任務
1.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各級各部門把實施飲水安全工程作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務,不少區縣政府明確了專門領導,足額落實了配套資金,市水利局成立了4個飲水安全片區工作小組,幫助、指導各區縣超前編制實施方案,加強工程建設的督促檢查。上半年,全市累計完成投資3.33億元,建成各類飲水安全工程4.55萬處,解決了8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占年度任務的56%。
2.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鄉鎮供水工程建設。上半年,全市累計完成投資1.52億元,整治銷號病險水庫213座,占年度任務的213%,共恢復防洪庫容0.4億立方米,保障了水庫下游100多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6678萬元,新建、改擴建場鎮供水工程69處,占年度任務的69%,新增和改善供水人口27萬人。
3.污水處理廠建設。上半年,完成投資3865.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土主、榮昌、石柱沿溪、奉節公平等4個污水處理廠建設順利推進。

(三)水利改革繼續深化
1.水價改革。在市發展改革委、市物價局、各區縣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已累計完成26座向城鎮和工業供水的中型水庫水價核批,調標後的工程原水均價達0.6元/立方米以上。
2.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到6月底全市已完成定性、定編和落實運行管理經費的水管單位分別達到1022個、995個、750個,並成立了1368個用水戶協會。與此同時,按照「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要求,充分尊重有關區縣的意願,進一步放權於區縣,將13座中型水庫全部下放給所在區縣管理。
3.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30個區縣開展了確權劃界工作,660座水庫領取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水利工程已確權的土地面積達 92.63萬畝。秀山、渝北已全部完成已成水利工程的確權頒證工作。
4.水務管理體制改革。上半年,巫山、彭水、石柱分別成立了水務局,全市目前已有15個區縣實現水務一體化行政管理,13個區縣初步建立了水務一體化行政管理體制。

今年的工作目標調整為:
一是基本完工開縣鯉魚塘、南岸迎龍湖、涪陵龍潭、永川孫家口、萬盛青山湖、綦江魚欄嘴、武隆接龍等7處大中型水庫樞紐工程,比年初目標新增2座。
二是改部分為全面開工「澤渝」一期渠系配套工程和松溉、銅罐驛長江兩大提水工程。按照「競標」投入激勵機制的要求,支持鼓勵新開工一批同類在建工程進度快質量好、前期工作已經完成、自籌資金已經到位、社會經濟效益較好的骨幹水利工程。
三是加快防洪工程建設,確保全年建成城市達標堤防17公里,基本解決部分縣城的防洪安全問題,新開工30個重點集鎮的防洪護岸工程,比年初目標分別新增2公里和10個重點集鎮。
四是新建、改擴建31個鄉鎮供水工程,實現全年解決1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比年初目標新增50萬人。
五是完成8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確保全年整治銷號300座病險水庫,比年初目標增加200座。
六是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89平方公里,實現全年治理面積700平方公里,比年初目標增加100平方公里。
七是全面建成大學城土主、榮昌、石柱沿溪、奉節公平,基本建成秀山、酉陽、綦江、雙橋等8個污水處理廠。
八是完成雨水集蓄等小型農田水利設施1.27萬處,新增旱澇保收面積1.2萬畝,年末分別達到4萬處、10萬畝。
九是全面啟動巫溪、雲陽等7個區縣小水電代燃料的試點工作。
十是配合煙草部門完成20萬畝煙田水利工程。
力爭全年完成各類水利投資70億元,比去年增長52.8%。
(二)立足「突破」,強力推進水利改革
1.水價改革。合理確定水利工程水價,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是廣辟水利工程建設投資渠道,充分發揮已成工程效益的客觀需要。請各區縣政府繼續給予重視和支持,在9月底前將市上已經核批的26座中型水庫的工業和城鎮用水水價執行到位,其餘小(一)型及以上工程的水價核批工作,在年底前要力爭全面完成,使我市的水利建設與管理盡快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2.水務改革。本著統籌城鄉水利水務發展的思路,各地要認真總結渝西片區和璧山、彭水、巫山等地的經驗,進一步擴大水務一體化的行政體制改革面。已實現和基本實現水務行政一體化管理的區縣要進一步提高水務管理水平,提高對公眾的服務能力。

3.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認真落實市政府與區縣政府簽訂的「十一五」水利工作目標責任書,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做到機構、編制、經費「三到位」。進一步推進、完善水利工程用水戶協會改革,鼓勵受益群眾直接參與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

4.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產權制度改革。要認真學習秀山、渝北的經驗,全面完成小(二)型及以上水利工程的確權、劃界、頒證。在此基礎上,以拍賣、股份合作為主要途徑,全面推進鄉鎮供水工程、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盤活水利資產,發揮工程效益。

② 急求(國內外信息技術對污染控制的研究現狀)

信息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
趙 萌1 , 鄭發鴻2
(1. 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昆明650224 ; 2. 昆明理工大學計算中心, 昆明650093)
摘 要: 對信息技術在環境保護硬體、軟體方面的發展現狀及其在環境數據採集、處理、應用方面的發展進行了詳
細的介紹,並介紹了在環境領域中常用的資料庫、數據倉庫、空間信息技術及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
0 引 言
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滲透,深刻地改變著經濟和社會面貌。在過去的20 年間,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環境信息已發展為一個復雜的多學科交叉的新學科[1 ] 。在環境領域,信息技術主要應用在環境質量監測與管理、污染源監控與管理、環境統計、環境評價、生態建設與管理、核安全與管理以及環境信息發布等業務中,為環境管理和輔助決策提供環境信息技術支持與服。環境信息化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和關鍵支撐,它對提高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提升環境監管的現代化水平、加強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環境保護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發展現狀
我國的環境信息化在「九五」以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市三級環境信息管理體系,配備了一批軟、硬體設備,奠定了基礎工作條件;開展了多項環境信息應用工作,提高了環保政務和業務工作的效率,積累了大量環境信息資源;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多種技術支持和信息服務,提高了行政效率,促進了政務公開;制定了一系列法規、標准,培養了一支專業人才隊伍,保障了環境信息化的良性發展。同時,環境信
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還能夠為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災難的應急響應提供必需的技術支持①。通過一系列國內及國外援助項目的開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取得了以下的成果:(1) 制度方面。國家環保總局信息中心已經發布了《環境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10 年遠景目標》、《環境信息管理辦法》(暫行) 、《國家環境信息「十五」指導意見》、《總局電子政務職責分工》、《國家環保總
局應用軟體開發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環境信息標准化手冊》等環境信息文件。
(2) 硬體方面。應用亞洲開發銀行援助、世行貸款B21 項目、世行貸款B21 擴項目、日本政府無償援助等建成了總局信息中心、32 個省級環境信息中心和110 個城市環境信息中心,並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軟、硬體和網路設備。
(3) 人員方面。依託日援二國研修項目,組織了環境信息中心,人員培訓1 000 多人次,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較強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隊伍。
(4) 網路方面。已建成覆蓋全國省級環保局和121 個城市環保局的衛星通信專網,連接至全國87個自動水質監測站,實現了總局與各省級環保局之間電子公文無紙化傳輸②。
2 信息技術在環境數據採集中的應用
環境數據包括環境元數據、環境法規與標准數據、環境文獻與公報數據、環境質量數據、環境統計數據、環境背景數據、生態環境保護數據、生物多樣性保護數據、輻射環境數據、其他環境管理相關數據等(社會經濟信息及計劃、規劃等) 。而按照數據特徵,環境數據可分為4 種形式:空間數據、屬性數據、關系數據、時間數據[2 ] 。在環境業務中,環境數據的核心是環境質量監測信息和污染源數據兩大部分[3 ] 。根據環境管理的需要,我國環保部門已設計出了一系列數據收集報表。環境數據的收集可分為手工操作和自動操作兩種,自動操作一般與相關環境信息管理軟體相對應,設計相應的基礎數據收集報表和上報統計匯總表。
2. 1 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採集
我國環境監測發展相對完善,建立了一整套數據收集系統,主要包括自動監測和手工監測兩種,並正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而逐步向智能化監測發展。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的范圍主要包括大氣、水、雜訊以及生物要素的監測等。目前全國環保系統共有各級環境監測站2 389 個,已初步形成了全國性的環境監測地面網路系統(見表1) 。
表1 環境監測地面網路系統
Table 1 Net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監測站類型數量/ 個
總站1
省級監測中心站41
地市級監測站401
區縣級監測站1 914
核輻射監測站32
總 計2 389
國家在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方面也給予了資金支持,推動了全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到2003 年上半年,全國279 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已有208 個城市(另有40 個縣級市和縣) 共建設了空氣自動監測系統631 套(見表2) 。同時,總站還開展了重點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聯網和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質控考核工作。江蘇、河北、浙江和遼寧等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還開展了省內空氣自動監測
站聯網工作。為了能夠及時全面地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預警或預報重大(流域性) 水質污染事故,從1999 年9 月開始至2003 年12 月,國家環保總局在松花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建設了82 個水質自動監測站(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監測項目為五參數(水溫、p H、DO、TB、EC) 、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TOC8 項指標。目前,各流域水質自動監測數據通過撥號上網和衛星地面接收兩種方式進行傳輸,水質自動站的建設和水質周報的發布使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能夠更好地掌握重點流域省界斷面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變化趨勢,監督總量控制制度的落實情況,對提高
我國水質監測技術的現代化、水質監測信息管理的科學化、重大水質污染事故預報預警的自動化水平,對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門及時做出有效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對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表2 自動監測系統的數量
Table 2 Numbers of automonitoring systems
自動監測系統類型數量監測項目
空氣自動監測系統631 套SO2 、NO x 、TSP 等
水質自動監測站82 個
水溫、p H、DO、TB、EC、高錳酸鹽
指數、氨氮和TOC 8 項指標
除了以上的自動監測網路,還有水環境監測網、近海岸海域監測網、沙塵暴監測網、東亞酸沉降監測網等,為環保部門提供了相關數據。另外,在各地還建有地方級的各種環境自動監測網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
2. 2 環境污染源數據採集
推進污染源自動監控,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地獲得相關數據,更重要的是快捷地對排污企業實施監管,有利於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及時採取預防和應急措施,同時也可以降低環境執法成本,提高執法監察效能。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依託環境監測、自動控制、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可分為數據收集子系統和信息綜合子系統(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 系統———數據傳輸和介面標准技術規范) 。
數據收集子系統是污染治理設施的組成部分,包括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污染物排放監控監測儀器(COD、TOC、p H 等水污染物在線監測分析儀,二氧化硫、煙塵等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測分析儀) 、流量(速) 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黑匣子) 和數據採集傳輸儀(用於數據的存儲、加密,數據包轉發、接收以及報警、反控) 等自動監控儀器,簡稱現場機。
信息綜合子系統包括計算機信息終端設備、監控中心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信息管理軟體和資料庫等) ,簡稱上位機。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開展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現在已實現了COD、NH3-N 、SO2 、NOx 等主要污染因子現場自動監測分析、無線傳輸、遠程式控制制和實時報警,為環保部門增強科學監管能力、提高環境執法效能發揮了積極作用。據對113 個環保重點城市的調查,目前已實現了3 006 個排污單位的3 225個排污口的自動監控,在線監測儀器近7 000 套。
各級環保部門已建立了不同規模的監控中心84 個。
全國113 個重點城市環保部門累計投入資金5. 1 億元建設自動監控系統,每年投入4 300 萬元用於運行管理,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已初具規模。
2002 年開始,江浙交界處吳江盛澤地區的主要污水站安裝了在線監測儀器,並通過自動監控系統同總局和地方環保部門實現了聯網。在總局通過遠程監控軟體,就可以隨時掌握盛澤地區主要污染源的基本排放數據(污水日排放量、COD 實時濃度和日均排放量等) ,為總局實時掌握環境敏感地區的重點污染源排放情況提供了可靠資料。濟南市對佔全市燃煤總量90 %的排污單位安裝了煙氣自動監控
系統,廈門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對全市范圍內污水處理廠和重點水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自動監控,江蘇如皋市對污水處理廠(採用BOT 模式建設) 每天處理污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了自動監控,污染源自動監控已經成為城市環境監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 3 環境自動監測(監控) 的制度建設
為了促進自動監測(監控) 的發展,加強數據共享,拓展數據的適用范圍,更深層次地挖掘數據資源的應用,讓自動監測(監控) 數據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相繼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的規范和標准,並對行業涉及的相關單位及產品進行了系統的認證。相關規范及標准有《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 系統數據傳輸標准》、《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降雨自動監測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
3 環境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為環境管理和輔助決策提供環境信息技術支持與服務,最初主要內容為單項MIS 系統建設和資料庫開發,系統以MIS 系統為主;後來發展到以辦公自動化和環境信息網路系統建設項目為核心,以環境信息機構建設和基礎網路建設為基礎,信息技術主要為內部政務辦公和業務管理提供基礎性技術支持與服務,系統結構以C/ S 為主。目前,在全國已完成系統的各級環境信息中心建設,從機制、
體制和基礎能力方面推動了環境信息系統的發展。
系統結構也發展為以B/ S 或多層體系結構為主,以門戶和政府網站建設為突破,以應用開發和數據共享為中心,以網路與標准為基礎,信息技術開始綜合廣泛應用於環境管理各項業務,有力地推動了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下面介紹環境數據的處理及幾種在環境信息系統開發中常用的信息技術。
3. 1 環境數據的處理
監測數據和圖表等第一手資料只有經過必要的整理和處理才能成為對使用者有意義、對決策具有實用價值的信息。環境數據處理主要包括數據整編、統計分析、污染評價、預測和預報、環境質量報告書編制和污染防治對策的制定,也包括數據傳輸、存儲、檢索和輸出等。
環境監測系統的數據上報傳輸方式為電話撥號或發E-mail ,個別的業務數據通過衛星和傳真報送[4] 。
原始數據的整編方法包括初步的整理、歸類和簡單的統計工作。經過原始記錄表格的審核,數據歸類時的檢驗,然後對數據進行整編。整編過程包括收集相關數據與資料,並用監測結果匯總表及監測結果日、月和年度統計表格統計,然後對數據進行一定的分析歸納。
3. 2 資料庫應用
資料庫是信息系統的基石,是信息系統管理海量的、復雜的環境數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一個資料庫系統是由資料庫、管理數據的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應用、系統平台及資料庫管理員組成的一個集合體。
資料庫存放數據,數據按資料庫所提供的數據模式存放。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一種管理資料庫的系統軟體,它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是進行數據的定義及操縱、控制、服務。常用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有: VFP、DB2 | IN GRE5 、UNIFY、IN2FORMIX、ORACL E、SYBASE、SQL SERVER 等。資料庫應用即建立資料庫上的各種應用程序支撐,建立各自的應用邏輯。常用的工具語言有: C、COBOL 、FORTRAN、PowerBuilder 等。
系統平台,包括操作系統、計算機及網路系統.資料庫管理員,主要進行資料庫設計、維護及監視資料庫運行狀況,使系統保持最佳狀態與最高效率。
3. 3 數據倉庫技術
為了加強對決策支持系統的支持,可以建立環境數據倉庫。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的集成、穩定和隨時間變化的數據集合。通過聯機處分析處理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決策者尋找數據間潛在的關聯,發現被忽略的要素,找到對預測趨勢、決策行為關鍵、有用的信息[5 ] 。
3. 4 環境數學模型
環境系統是一個復雜、龐大的整體,它由許多各具特性、又相互交叉聯系的子系統所構成,每一個子系統都可以用數學模型對其某一方面的行為特徵進行描述,因此環境系統中的數學模型是多種多樣的。
環境數學模型分為模擬模型和管理模型兩種,模擬模型主要用於環境系統行為的模擬、預測和評價,而管理模型用於環境系統的規劃和管理決策,模擬模型是管理模型的基礎[6 ] 。
由於應用數學模型的計算量相當巨大,所以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應用軟體建造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更為普及,效率大為提高。目前廣泛應用於環境領域的數學模型有河流水質模型、河口水質模型、湖泊與水庫水質模型、地表水水質管理模型、地下水水質模型、大氣環境質量基本模型、大氣污染測模型、多介質環境生態數學模型等。地表水水質模型已開發出多種通用軟體,如QUAL2. E、QUAL2. E
UNCAS、STEADY、St reeter Phelp s、WASP、WQRRS、HEC5Q 等。大氣環境方面的模型有ISC3 、CAL PUFF、UAM - V 等。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用相關軟體。
3. 5 地球空間技術
地球空間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 GIS) 、遙感(RS) 和全球定位系統( GPS) 的合稱,又稱3S 技術,它們是現代環境信息系統建立和高效運行必不可少的基礎工具。
地理信息系統( GIS) 是以地理空間資料庫為基礎,在計算機軟硬體的支持下,對空間相關數據進行採集、管理、分析、模擬和顯示,並採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而建立起來的計算機技術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是兩個相互獨立發展起來的技術領域,但它們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一方面,遙感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統中重要的信息源;另一方面,遙感調查中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輔助數據(包括各種地圖、地面實測數據、統計資料等) 來改善
遙感數據的分類精度和制圖精度。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GPS 在遙感調查中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 ①在遙感圖像上識別出橋梁、河流匯合處以及村莊這些能作為地面控制點的地物,然後到實地,利用GPS 確定每一控制點的實際位置(經緯度等) ,進而對圖像進行幾何糾正和投影變換; ②對圖像上的樣本像元,根據它們的空間坐標,利用GPS 進行實地定位,確定樣本像元對應的地面類型,並用於分類。
3. 6 環境信息系統
3. 6. 1 環境信息系統的功能
環境信息系統是結合實際的調研成果和客戶需求分析以及環境領域自身的科學規律,以環境在線動態監測數據為主要數據來源,融合資料庫、數據倉庫、3S 技術、模型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模擬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具有輔助決策功能的綜合系統。環境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 7 ] :(1) 實現水、氣、雜訊及生態等環境要素在大范圍的實時、多維、多源、高效、高精度的在線監測,以及監測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管理和表達。
(2) 高解析度環境遙感監測信息與系統的融合,利用多時序的遙感圖像信息模擬環境的演變,指導環境規劃與管理工作。
(3) 實現3S 技術與在線監測、環境模型、互聯網、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無縫集成,使決策支持更加直觀清晰。
(4) 研究與開發基於信息技術的環境專題子系統,包括污染源與環境質量在線監測子系統、環境容量分配子系統、動態環境規劃子系統、環境質量預測預報子系統、環境污染事故預警子系統、專家輔助決策子系統、環境綜合管理辦公自動化子系統、環境信息發布與公眾服務子系統。
(5)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環境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3. 6. 2 環境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
我國已初步建成連接31 個省級環保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保局和5 個計劃單列市環保局的環境信息廣域網路系統。
在政府門戶網站和內部辦公平台建設方面,90 %以上的省級環保局已建立本地環保門戶網站,相當部分地市級環保局也已建立網站。各省級環保局以及大部分地市環保局已建成區域網辦公系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電子政務綜合平台於2004 年6月建成,該平台集網路管理、系統應用、數據共享和信息服務於一體,形成了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運行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提供了
環境應用系統的集成環境和系統支撐平台,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務辦公、信息共享、管理決策和政務公開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術支持。在應用系統建設方面,組織開發了大量業務應用系統,如全國環境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全國環境質量監測管理系統、全國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信息管理系統、全國生態環境狀況調查信息管理系統、國家環境監理信息系統、環境事故應急響應信息管理系統。
為全面提高環境數據管理水平,增強環境數據共享服務能力,國家環保總局於2004 年底啟動建設國家環境數據中心項目,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可有效改善科技創新環境,增強科技發展能力,為科技長遠發展與重點突破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通過網站向社會發布84 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日報,68 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預報,全國主要水系82 個重點斷面的水質監測周報,並在夏季提供16 個沿海城市的28 個海水浴場水質周報,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歡迎③。
4 結 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建立環境監測、污染源監控、生態保護和核安全與輻射環境安全等信息系統,有利於實時收集大量准確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學決策支持。通過建立環境信息系統,突破環境管理時間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障環境信息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有利於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增強環保執法能力。通過建立環境實時監測和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指揮系統,有利
於對環境突發事件做出快速反應,保障國家環境安全,並通過環保信息的公開和政務的公開使環保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加強了環保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了全民的環保意識,從而更好地推進了環保管理。

這篇文章說的內容用在流域水污染控制應該沒有問題,國內外目前也就是利用以上的一些技術手段。

③ 巢湖學院中文系的概述

為全省培養了2000多名合格的中學語文教師,其中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中學教學的骨幹力量,部分畢業生考上了研究生,成了科研人才,部分畢業生成了其它部門的管理人才。 經過20多年的建設,中文系已發展成為一個教學力量雄厚、人員結構合理、教學設備齊全、教科研水平 較高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系。
中文系下設文學、語言、文論、技能4個教研室,現有教師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0人,講師3人、 助教12人,圖書館員1人。教師中在職碩士4人。教師們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兩方面成果豐碩:發表著作(含合著)47部,論文近300篇;完成世行貸款立項1項,省社科、省教委立項12項;獲國家教委、省政府、省教委等獎勵或表彰的5人次,校級獎勵13人次,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人次,全國美學論文獎1人次,全國書法大獎1人次,省語委徵文獎1人次。
中文系一直重視本專業的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在教學管理上不斷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師的崗位職責
,通過聽課制度、雙向考勤制度、交換考試命題和集體閱卷制度、嚴格考風考紀制度、教師與學生的獎勵制度等,使教學管理趨於科學化和規范化。在教學改革方面,中文系以教研為中心,廣泛開展教研活動,鼓勵全系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並取得顯著成效。
中文系現有在校生523人,學生管理堅持班主任例會制度,及時通報學生思想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工作細致扎實,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電腦、攝影、攝像等現代教育技術的引進課堂,豐富了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自學考試專升本輔導班的舉辦,為升辦本科專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
中文系自1998年9月以來,曾先後到江蘇、山東和安徽省內有關高校走訪學習,為申辦本科做了大量而又具體的准備工作。現按照教育部對本科(師范類)開設課程的要求,結合本系實際情況已制訂教學計劃,專業必修課、限選課程、任選課程的教學任務已落實到人。2000年秋季與安徽師范大學聯合招收的本科生(師范類),現已完成招生計劃。本科生入學後,有關教育與管理工作全面到位,運行秩序良好。學校投資30萬元購買了上萬冊本科急需的圖書資料,充實了系資料室,同時投資20萬元,正在籌建音像教學室。中文系師生對升辦和辦好本科專業充滿信心。

④ 選擇扶貧辦的初衷是什麼

(一)綜合科。 協助主要領導組織協調和處理機關日常和後勤保障工作,負責機關文電、會務、財務、工資人事(含老乾工作)、機關能耗、依法行政、建設提案、黨風廉政主體責任、黨的建設、直績效考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工青婦等工作;負責機關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及報送備案工作,審核把關各類呈報和下發工作;負責全面深化改革、宣傳報道(含信息上網後台處理),做好職責范圍內調研工作;負責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定期報送脫貧攻堅專報和各類工作情況報告,承擔省扶貧綜合考核扶貧攻堅重大事項推進、脫貧攻堅責任狀簽訂等工作,落實「四大班子」和紀委辦公室交辦事項,完成辦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對接四大班子辦公室、委組織部、委宣傳部、紀委、委改革辦、離退局、政研室、委講師團、第四紀工委、直機關工委、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局、審計局、人社局、安監局、司法局、法制辦、外事辦、綜治辦、檔案局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肖桂勇 :()(二)社會扶貧科。行社會扶貧科職能,負責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承擔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聯席會議制度日常工作;負責對口幫扶城、定點幫扶部門和中直機關、省直機關、各黨派以及其他外、境外組織機構和個人幫扶我的、協調、服務及交流和合作工作;負責「扶貧日」活動、扶貧基金會(含社會各界扶貧捐款捐物的登記、投放和管理),承擔精準扶貧「9+1」試點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協調直機關、和省在銅單位及駐銅部隊開展定點幫扶工作,承擔黨政領導幹部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和「五主」、「五包」責任制日常工作;參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第一書記管理)、新農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含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承擔招商引資及脫貧攻堅相關調研工作,完成辦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對接委組織部、委部、委黨建辦(遠程教育辦)、、衛計委、民宗委、投資促進局、農委、工商聯、紅十字協會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負責人:楊夏 :()(三)產業扶貧科。履行產業扶貧科職能,牽頭擬訂各類產業化扶貧項目規劃和實施方案,承擔產業扶貧項目備案和督促檢查工作,做好職責范圍內的調研工作;積極探索扶貧資金規范利益聯結機制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扶貧企業參與扶貧,承擔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扶貧行動;負責扶貧龍頭企業的引進、備案審查、認定和檢查考核、跟蹤管理工作;負責蔬菜(含食用菌)、畜牧水產、農產品加工等工作;牽頭抓好金融扶貧,負責信貸扶貧項目計劃擬訂、審核立項、政策指導、跟蹤管理工作,做好財政扶貧資金貸款貼息工作;負責扶貧到戶貸款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協調金融部門做好回收再貸工作;負責「計生三結合」產業扶貧工作;承擔貧困縣、貧困鄉鎮「減貧摘帽」日常工作,落實工作報告、經濟工作會議安排的工作,完成辦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對接金融辦、(固定資產投資工作)、財政局、農委、交通局、供銷社、人行(含各金融機構)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負責人:謝 毅 :()(四) 規劃統計管理科。 履行規劃統計科職能,負責擬訂全扶貧中規劃,並抓好規范的落實檢查和督促指導,完成職責范圍內的調研工作;負責減貧人口統計監測工作,做好貧困戶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精準管理和進退動態監測管理工作;承擔農村貧困人口扶貧與農村低保政策的銜接工作;負責扶貧項目的網上申報、立項、公示、審批、實施、監管等過程的政務公開工作。負責扶貧指數發布、「扶貧雲」大數據建設工作,承擔委、重點工作目標任務的分解,參與增比進位、小康指數統計監測工作,做好扶貧互聯網及維護工作,完成辦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對接、民政局、工信委、、調查隊、小康辦、殘聯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楊小紅 :() (五)資金監督科。 履行資金監督科職能,負責組織監督檢查全扶貧計劃、扶貧資金的落實與使用情況,規范資金管理,糾正違規行為,做好職責范圍內調研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對扶貧資金審計和財務監督工作,承擔涉農資金、民生領域資金、「五個一批」工程資金監管和鑄廉政三年行動計劃的相關工作;負責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核、精品茶葉及油茶產業發展等工作,落實委、和紀委(監察局)安排的各項督查工作;負責扶貧條例及相關扶貧政策法規修訂、執行等方面的工作;負責扶貧項目公開公示工作,完成「扶貧」交辦工作;承擔機關效能建設日常工作,完成辦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對接委督查室、督查室、委工部、監察局、檢查院、、審計局、財政局、應急辦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宋堯廣 :() (六)外資項目管理中心。 履行外資項目管理中心職能,負責日元貸款項目掃尾、世行貸款項目組織實施、煙草扶貧新村和小康水建設等工作;承擔扶貧辦安排的其他工作。對局、水務局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胡映萍 () (七)農業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 履行園區辦職能,負責扶貧園區建設、農旅一體化、鄉村旅遊(旅遊扶貧、小康寨)、電商扶貧和小城鎮建設等工作,完成職責范圍內調研工作;承擔扶貧辦安排的其他工作。對旅發委、住建局、商務局、農委園區辦和電商辦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安成武 () (八)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 履行勞動力中心職能,負責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幹部培訓、農村職業教育、易地搬遷扶貧對象轉移培訓等工作;參與農村人才培養、維護農民工權益等工作;完成職責范圍內調研工作。對接委組織部人才辦、人社局(雁歸工程及培訓)、教育局及所屬院校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馮貴 () (九)核桃產業發展辦公室。 履行核桃產業辦職能,負責種植業扶貧產業發展規劃和技術方案的審核,完成職責范圍內調研工作。負責核桃、中葯材、精品水果、脫毒馬鈴薯等工作;承擔扶貧辦安排的其他工作。對接、農委、、食葯監局、科技局、環保局、科協等單位,落實或牽頭落實相關工作。 負責人:冉隆文 ()

閱讀全文

與巢湖水務世行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
九泰基金中證基金 瀏覽:385
身份證掉了怎麼貸款啊 瀏覽:458
黃金分割外匯 瀏覽:603
申銀萬國期貨能化研究院 瀏覽:16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16
國際黃金漲跌幅度限制 瀏覽:217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