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有哪五大珠寶公司可以進出口黃金
我國在建國初期和很長時間內,一直對黃金實行嚴格的「統收統配」制度,取締了任何形式的市場交易。1983年6月頒布的《金銀管理條例》就是黃金「統購統配」政策的法律文件。《金銀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辦理黃金的收購和配售,制定黃金收購和配售價格,統一管理黃金進出口,負責審批黃金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黃金來料加工業務。也就是說,在「統收統配」的制度安排下,凡金銀收購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辦理;凡需要使用金銀,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審批和供應。也就是說,個人和機構嚴禁買賣黃金,就更別提進出口黃金了。只有人民銀行代表國家買賣黃金,黃金實行嚴格的統購統銷,價格實行國家統一定價。
過去,我國央行曾有關規定明確指出:個人出境只允許帶50克黃金,私自交易判刑期5年。出入境黃金管理很嚴格,交易50克黃金以上非製成品即算做走私。個人攜帶的製成品黃金首飾一般不包含在內。但是數量過大也會進行檢查。所以除了合理隨身的首飾外,不可攜帶黃金出境。
80年代首飾市場逐步放開,黃金首飾可以實行來料加工,在外銷售。
在2003年以前,我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具有黃金進口資格。即海外黃金進入中國市場,只能通過中國人民銀行這一個渠道。所以,這是一個半封閉、半市場化的渠道。
2003年3月,我國黃金市場開放一年後,經央行和外經貿部批准,中行、工行、建行、農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獲得黃金進出口權。但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商業銀行辦理黃金進出口收付匯及核銷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3]93號)顯示,其進出口權仍須由央行代理進行。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為上海黃金交易所一級會員,具有代理黃金買賣等各項資格,因此他們開展黃金進出口業務後,被其買入的海外黃金可以通過上海金交所進入國內市場。從2002年10月31日上海金交所開業至今,國內黃金價格曾一路飈升,最高時比國際市場價格每克要高出許多,四家銀行開展進出口業務後,不僅可以引進國外的黃金資源,同時也有助於國內黃金價格盡快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
隨後,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公司等6家企業獲得央行批准,成為首批可以進口黃金及黃金鑲嵌珠寶首飾的企業。但央行對具體進口方式及產品均有嚴格規定。
2005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網站上發布了《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2005年12月20日至今,《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仍無下文。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政策處於膠濁狀態。
⑵ 如果其他情況不變,當中央銀行減少黃金、外匯儲備時,貨幣供應量將怎麼樣
首先,一般情來況下源中央銀行不會去減少自己的黃金儲備量。這是黃金的特殊價值的原因。這個都懂。其次就是外匯儲備量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應該增加的。反過外匯減少。貨幣供應就應該是減少的。而你所謂查了統計局數據。外匯儲備增加。供應量和貸款增長出現回落也是正常的。因為決定貨幣量的因素不只是外匯貯備。還有中央債權和他所下放的貸款。其實就是根據自身經濟情況所提供的貨幣量。但是回到你這個題目。你的正確答案我也迷糊了
⑶ 當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增加時,黃金和外匯儲備有什麼變化
要看是什麼資產,黃金和外匯其實就是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如果回央行想增持黃金,那麼答可以通過減持資產負債表資產側的某項資產(比如外匯,或者對政府的債權),或者通過增加負債(如發行貨幣,提高存款准備金)獲得資金購買黃金。央行想增加外匯儲備,首先要有足夠的外匯,資產負債表國外資產項的二級項目外匯,其實就是以人民幣表示的央行購買的外匯,這些外匯是央行通過與企業和個人進行結售匯得到的,為了對這些外匯保值增值,央行需要進行資產配置,一般的做法是購買美國國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外匯儲備就是央行對結匯得到的外匯進行資產配置得到的資產組合的美元價值。
⑷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外匯與黃金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1.中央銀行買賣外匯是經常發生的不會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2.如果中央銀行是本幣和其它外幣特別是本幣和美元之間的買賣加干預匯率,這樣的情況表示經濟有比較大的問題,用政策已經無法調整了,需要直接干預。
3.央行買入黃金是經常發生的,對經濟沒有影響
4.央行賣出黃金說明國家經濟出現很大問題,收支平衡肯定出現問題,而且用外匯儲備已經無法彌補,才需要出售黃金,國際上也就蘇聯解體的前期,和阿根廷出現危機是才大量賣出黃金。
⑸ 黃金可以自由買賣嗎
貿易項下的黃金進出口都需要向中國人民銀行申領。出口黃金及其製品,出口企業事先向中國人民銀行申領「黃金產品出口准許證」。進口黃金及其製品,進口企業事先向中國人民銀行申領批件,即「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書」。
⑹ 央行不買黃金了,為什麼
在技術層面。黃金儲備並沒有外匯儲備好用。俄羅斯央行不停的增持黃金儲備,是被版制裁怕了,沒辦法權。中國央行還在調整中,減持美債就是顯著特點之一。
央行雖然不是商業銀行,不以追求盈利為目的,但也是要算賬的,何時以何種價位購買黃金儲備,一方面是根據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核算成本並預判價格趨勢的。比如瑞士央行,就是倒賣黃金套利的老手。
⑺ 央行降息對黃金有什麼影響
觀點一:降息使黃金短線得利
降息對黃金、白銀、原油等商品市場的影響短期來說是有利的,因為此類商品市場依然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在全球金融交易市場非常之活躍,整個流動性也很高;近年來中國市場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逐漸增大,中國每一次貨幣政策的調整都會對國際商品市場短期走勢帶來明顯影響,這種影響雖然無法改變中長期趨勢,但足以引起短線投資者重視。預計黃金價格因中國降息影響,將出現小幅上漲,守住1200美元/盎司關口,原油、白銀等價格變化空間不會太大。
觀點二:降息使黃金市場長線受益
中國央行上周六降息,對於國際黃金價格的利大於弊,主要影響力為:長線支撐金價。中國央行趨向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與多國央行推行的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相對應,將使得全球紙質貨幣貶值成為大的趨勢,黃金作為硬通貨、抵抗信用風險的價值將得以體現,從而將長線受益。除此外,中國央行降息的 目標之一是促進經濟增長,利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企穩與回暖;黃金除了金融屬性也有很強的商品屬性,也將在長線方面受益。
僅從中線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才是決定黃金價格的核心因素,其餘國家的央行政策無法企及其影響力。鑒於美國「一枝獨秀」地趨向加息,以美元計算價格的黃金受到了壓制,形成了目前「熊市」。
短線來說,央行降息對於金價的影響力不確定,喜憂參半;中國春節黃金旺銷期過去,機構做空情緒濃厚,如果美元藉此機會繼續走高,或能再次打壓黃金跌破 1200美元。但如果機構對美聯儲政策的理解為:迫於經濟數據不夠理想、其他國家推行降息政策,美聯儲將推後加息政策,則金價或能藉此機會進一步走高。
觀點三:降息對無實質性影響
「最重要的是,降息預示了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看漲預期也迫使很多資金進入股市理財。」好買財富方面也認為,此次降息有望進一步強化股債雙牛的格局。對於「買基一族」而言,建議在基金的選擇上保持均衡配置,以優秀的選股型基金為主,輔之以交易型基金,捕捉階段性機會。此外,歷史業績優秀的純債基金仍是穩健投資者的較好選擇。
一些黃金投資客認為,降息之後黃金價格會快速上漲,其理由是降息後市場資金多了,有利於刺激中國消費者對黃金投資與購買的需求,而中國恰是全球僅次於印度的第二大黃金消費國。降息果真能提振黃金價格嗎?黃金分析師劉銀平認為,黃金以美元計價,金價走勢主要還是看美元臉色,中國央行降息對黃金價格無實質性影響。
⑻ 進出口黃金如何買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國在建國初期和很長時間內,一直對黃金實行嚴格的「統收統配」制度,取締了任何形式的市場交易。1983年6月頒布的《金銀管理條例》就是黃金「統購統配」政策的法律文件。《金銀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辦理黃金的收購和配售,制定黃金收購和配售價格,統一管理黃金進出口,負責審批黃金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黃金來料加工業務。也就是說,在「統收統配」的制度安排下,凡金銀收購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辦理;凡需要使用金銀,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審批和供應。也就是說,個人和機構嚴禁買賣黃金,就更別提進出口黃金了。只有人民銀行代表國家買賣黃金,黃金實行嚴格的統購統銷,價格實行國家統一定價。
過去,我國央行曾有關規定明確指出:個人出境只允許帶50克黃金,私自交易判刑期5年。出入境黃金管理很嚴格,交易50克黃金以上非製成品即算做走私。個人攜帶的製成品黃金首飾一般不包含在內。但是數量過大也會進行檢查。所以除了合理隨身的首飾外,不可攜帶黃金出境。
80年代首飾市場逐步放開,黃金首飾可以實行來料加工,在外銷售。
在2003年以前,我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具有黃金進口資格。即海外黃金進入中國市場,只能通過中國人民銀行這一個渠道。所以,這是一個半封閉、半市場化的渠道。
2003年3月,我國黃金市場開放一年後,經央行和外經貿部批准,中行、工行、建行、農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獲得黃金進出口權。但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商業銀行辦理黃金進出口收付匯及核銷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3]93號)顯示,其進出口權仍須由央行代理進行。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為上海黃金交易所一級會員,具有代理黃金買賣等各項資格,因此他們開展黃金進出口業務後,被其買入的海外黃金可以通過上海金交所進入國內市場。從2002年10月31日上海金交所開業至今,國內黃金價格曾一路飈升,最高時比國際市場價格每克要高出許多,四家銀行開展進出口業務後,不僅可以引進國外的黃金資源,同時也有助於國內黃金價格盡快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
隨後,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公司等6家企業獲得央行批准,成為首批可以進口黃金及黃金鑲嵌珠寶首飾的企業。但央行對具體進口方式及產品均有嚴格規定。
2005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網站上發布了《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2005年12月20日至今,《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仍無下文。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政策處於膠濁狀態。
⑼ 央行為什麼要儲存黃金
因為黃金具有很高的內在價值,它永遠不會像其他金融資產那樣,有成為垃圾的可能。回
央行完答全可以儲備其他任何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如鑽石、煤炭、石油、穀物等,但鑽石的鑒定主要靠主觀判斷,難以形成被世界公認的、容易操作的成色標准;而煤炭、石油、穀物等體積和重量都很大,儲藏成本巨大,轉移起來也費時費力。對央行來說,目前還沒發現哪種資產比黃金更便於鑒定、儲存和轉移,央行儲備黃金這一傳統會長期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