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古代的黃金首飾圖片

古代的黃金首飾圖片

發布時間:2021-04-20 20:08:22

A. 古代首飾名字

古人的飾品按習慣分成頭飾、頸飾、手飾、佩飾等幾大類,僅頭飾就有笄、簪、釵、擿、華勝、步搖、梳篦、鈿花等。

1、簪

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用的飾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簪的材料以骨為主,漢代開始出現象牙簪,玉簪,還在簪頭上鑲嵌綠松石。唐宋元時期的簪則大量用金,銀,玉等貴重材料製作。

簪頭的雕刻有植物形,動物形,幾何形,器物形等,造型多樣,其圖案多具有吉祥寓意。

2、釵

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釵與簪主要區別在於簪是作成一股,釵則作成雙股。釵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

3、步搖

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是古代婦女插於鬢發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發髻的作用。其製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釵細相混雜,簪於發上。

4、瓔珞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形制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

5、護指套

又稱護甲套,滿族女子喜歡留長指甲,女性手指的纖細柔長,除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外,還可以藉助裝飾的手段,將指甲蓄長。

6、臂釧

一種套在上臂的環形首飾,特別適合於上臂滾圓修長的女性,能夠表現女性上臂豐滿渾圓的魅力。臂環的樣式很多,還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

7、宮絛

一種系在腰間的懸掛飾物,一般配以漢服。中間用繩子,兩端系有玉佩,金飾,骨雕,中國結等重物,尾端有流蘇。

8、鈿花

以金、銀、玉、貝等做成花朵狀裝飾品,蔽於發上。

9、華勝

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在髻上或綴於額前。

10、禁步

古代的一種飾品。將各種不同形狀玉佩,以綵線穿組合成一串系在腰間,最初用於壓住裙擺。佩戴行步之時,發出的聲音緩急有度,輕重得當。如果節奏雜亂,會被認為是失禮,古人對此是十分注重的。

11、絨花

始於唐朝,諧音榮華,唐代被列為皇室貢品。明末清初流入民間,主要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際逢婚嫁喜事時佩戴絨花。

12、珥

就是現在的耳環,古代稱為珥、璫,這也是佩戴歷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一種飾物。


(1)古代的黃金首飾圖片擴展閱讀:

「首飾」一詞今天專指女性佩戴的裝飾品,可是在古代,「首飾」的意思卻完全相反,專指男人所戴的帽子。

《後漢書·輿服志》中記載:「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釋義:秦代的時候,給武將戴的帽子上增加了紅色的頭巾,用來區分貴賤)。其中,「袙(pà)」是古人戴的頭巾。

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就要舉行冠禮,要戴上帽子了,可見在秦代之前,人們就已經把帽子稱作「首飾」了。周代時,女人頭上的冠戴服飾叫「首服」或「首伏」,頭上的裝飾品也叫「翠翹」。翠是翠鳥,翹是鳥兒尾巴上的長羽毛。

大約從西漢末年開始,「首飾」一詞才開始通用於男女,男女頭上所佩戴的裝飾品一律稱作「首飾」。曹植著名的《洛神賦》中也寫道:「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釋義: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到了唐代,「首飾」一詞開始專指女人頭上的裝飾品。

B. 古代的金飾是純金么還是含金量,但是基本是黃銅

不是純金,就算是今天的金飾也不可能是純金的,何況是古代的,但是,中國自從西漢開始,已經能分清黃銅和黃金的區別了,所以,古代的黃金是金子,盡管純度不夠,但不是黃銅。

C. 為什麼現在這么流行古風黃金飾品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東西好看的點了。

D. 關於中國古代首飾的介紹

1、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釵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長發,笄為古代男女用來插定綰起的頭發或弁冕的。

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2、簪是笄的發展,同樣起固定發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紋飾,雕刻成植物(花草)、動物(鳳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並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貴重材料製作,工藝也愈發豐富,有鏨花、鏤花及盤花等。

3、釵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釵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 發釵的安插有多種方法,有的橫插,有的豎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數量也不盡一致,既可安插兩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數支,視發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兩鬢各插六支,合為十二支。

4、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是古代婦女插於鬢發之側以作裝飾之物,同時也有固定發髻的作用。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旒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

5、鈿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1、把金屬寶石等鑲嵌在器物上作裝飾。2、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簪釵是用來綰住頭發的,而花鈿直接插入綰好的發髻起裝飾的作用。

6、扁方是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形制與作用與漢人婦女髻上的扁簪類似。清代貴族婦女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裝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控制發髻使其不散落下來。

7、古代簡稱「櫛」,與簪、髻、釵、步搖等並稱為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一,昔為宮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宮梳名篦」之譽。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的發飾,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8、華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為華麗的首飾,華麗的頭飾。

9、抹額,也稱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漢族服飾,明代較盛行。婦女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綉或珠玉。

(4)古代的黃金首飾圖片擴展閱讀:

首飾的來源:

在古代,有一個與現代意義上的首飾含義接近的詞,這就是「頭面」。這大概是人們認為首飾如同臉面一樣,能給人的外貌增添光彩的緣故。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記載:汴梁相國寺「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綉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面、生色銷金花樣襆頭帽子、特髻冠子、條線之類。」

這里的「珠翠頭面」按今天的話說,就是用珍珠玉石製成的首飾。宋代都城汴梁有專門經營珠寶、金銀首飾的店鋪,叫「頭面鋪」。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三載:杭州小市裡有一家「舒家體真頭面鋪」即指首飾店。以後的元、明、清幾代,也稱首飾為「頭面。

到了現代,「頭面」(在傳統戲曲中,頭面是旦行角色頭上化妝飾物的總稱,包括發髻、發辮、珠花、耳環、簪了等一整套用品)一詞已被「首飾」取而代之,而「首飾」已成為從頭到腳全身各部位所佩戴的各種飾品的總稱。

人類佩戴首飾究竟始於何時,恐怕很難精確地考證。但是我們不難推想,從人類開始意識到裝飾與美化自身的時候起,人類也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人類最原始的首飾,大概可以追溯到遙遠的石器時代。

E. 古代出土黃金首飾能佩戴嗎

你好,從產品角度,古代出土的黃金等貴金屬首飾出土之後,經修復和有害物質檢測排查後,可以佩戴。
從風俗的角度來看,這不太吉利。

F. 古代的黃金,再掀黃金首飾流行風,揭秘古代的黃金有多美,你知道嗎

黃金是人盡皆知的貴金屬,由於它所特有的絢麗的自然光澤和穩定的化學特性,耐腐蝕,不易被氧化,製造出來的飾品從古至今都非常受世人喜愛。現在黃金首飾也成為主要的珠寶飾品,款式的選擇也越來越豐富,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實跟古代的關系就是一種技藝的延續,是一種復古的黃金製作工藝和古代元素的設計款式,很有特色。古法黃金都是實心的,所以做工工藝非常厚實,一經推出後,成為繼3D硬金工藝以後又讓黃金首飾市場掀起一股流行風尚的新工藝。

G. 古代的黃金真的是金子嗎

在春秋戰國時期,金大部分指的是銅和錫,後面到了漢朝,黃金慢慢增多,金才成為黃金的代稱,即金才是真的金子。所以在漢朝,賞金千兩可能真的是賞一千兩黃金呢,只是純度沒有現在的高。

歷史記載的賞金千兩非常少。各朝代的皇帝,都是非常摳門的,沒幾個人能得到這么多的賞賜,就算有,也都是些銅錢、碎銀子。古代計量單位不一樣每個朝代的計量單位不一樣。在漢代以後,金後面加計量單位兩,才代表是黃金。如果皇帝說,賞金萬錢,那就是賞一萬個銅錢。

明清時期,不加單位的金,就是指銀子。賞50金,就是賞賜50兩白銀。古代度量也不一樣每個朝代的度量也不一樣,秦漢之後,度量統一之後,16兩代表現在的1斤,賞金千兩,相當於現在62.5斤。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黃金100斤。

(7)古代的黃金首飾圖片擴展閱讀: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

黃金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

H. 古代首飾名稱都有什麼

1、步搖

步搖是中國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製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釵鈿相混雜,簪於發上,材料主要有金、銀、玉、瑪瑙等。

步搖為中國傳統漢民族首飾,西漢時在西域地區有其雛形進而吸收創新而來,約在東漢時經燕傳入遼西,後又向東傳入高麗鮮半島及日本並對當地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發簪

發簪,古代中國用來固定和裝飾頭發的一種首飾。對於現代女性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古老的名詞了,但是當在看古裝劇時,卻總是能被它們點綴出的精緻效果所折服。

唐宋時期及以後各代,是發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眾多婦女就是插滿花簪的形象。唐代畫跡中也有眾多滿頭插簪的婦女形象。

3、花鈿

花鈿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等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在唐代,花鈿除圓形外,還有種種繁復的形狀。花鈿,是將剪成的花樣,貼於額前。剪花鈿的材料,有金箔、紙、魚腮骨、鰣鱗、茶油花餅等多種。剪成後用魚鰾膠或呵膠粘貼。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

4、鳳釵

古代婦女的頭飾,屬釵子的一種。因釵頭作鳳形,故而得名。鳳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鳳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鳳釵可以有不同的形態和材質。可以是繁復的鳳凰形狀,也可以做簡體的描摹。其形態優美華麗,是古代女子的摯愛。材質則主要有金質、銀質和玉質。顯華貴大氣。

5、玉佩

佩玉是作為管家婆小姐的首飾,在玉佩中,往往運用了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國傳統圖案造型,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充分體現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玉佩中的中國傳統圖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大體有吉祥如意、長壽多福類、家和興旺類、安寧平和類、事業騰達類和辟邪消災類等,其中以吉祥如意類圖案為多。但有很多客人對此並不了解,也看不懂,那麼就一些比較普遍的圖案作一些簡單的介紹。便於大家購置時有所辨別。

I. 現在的古風黃金飾品運用了什麼樣的中國元素

現在的古風黃金飾品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設計靈感進行創作的,FERN是以國潮為概念的黃金飾品設計師品牌,深度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意的融合,以嶄新的方式將匠心與傳承、古典與現代完美地融合在每一件黃金飾品中,FERN國潮黃金所塑造的「國粹臉譜」、「東方韻」、「東方美學」等系列都運用了韻味十足的中國風元素,如「蓮花、祥雲、鎖、葫蘆」等充滿古風古韻的元素,並運用琺琅彩工藝,鐫刻華麗圖騰,琺琅彩繪點睛上色,集工匠技藝與東方古韻為一體,為年輕消費者帶來持續的新鮮感,用創意黃金去釋放年輕人對於黃金的需求。

閱讀全文

與古代的黃金首飾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型基金重倉股是什麼 瀏覽:651
孩子理財保險 瀏覽:231
向上理財銀行存管 瀏覽:29
活期理財推薦 瀏覽:970
外匯平台需要多大資金量 瀏覽:785
基金下折後如何計算盈虧 瀏覽:135
商品黃金價格指數 瀏覽:416
方圓基金私募 瀏覽:854
愛米理財網 瀏覽:806
屬相與股票 瀏覽:316
不會數學的人能投資股票嗎 瀏覽:371
雲南旅遊外匯收入 瀏覽:218
上海國鳴投資 瀏覽:491
美國豬肉期貨為啥跌停 瀏覽:409
天滿指數屬於什麼投資 瀏覽:323
外匯剃頭皮ea 瀏覽:342
人民幣可以在外匯市場 瀏覽:502
各銀行信用貸款利率 瀏覽:249
富達投資網址 瀏覽:259
信託產品中融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