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MA)理論是股市最常見的一種技術分析方法。比如:
1、」黃金交叉」
當10日平均線由下住上穿越30日平均線,10日均線在上,30日均線在下,其交叉點就是黃金交叉,黃金交叉是多頭的表現,出現黃金交叉後,後市今有一定的漲幅空間,這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2、」死亡交叉」
當30日均線與10日平均線交叉時,30日均線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線,形成30日平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時,其交點稱之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預示空頭市場來監,股市將下跌此時提出場的最佳時機。
移動平均線與股票買賣時機
移動平均線反映股票價格的變化,可以利用移動平均線理論來把握股票的買進和賣出時機。
1、10日均線由K線圖上方穿越K線圖,位於K線之下方。由空轉多,是買進時機。
2、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均由上而下穿越K線圖,則表明該股多頭的氣勢極為旺盛,漲勢已成定局,是買進時機。
3、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位於K線圖下方呈平行狀,則表示是多頭市場,後市漲幅極大,是買進時機。
4、10日均線由K線圖下方穿越K線圖至K線圖上方。表示短線由多轉空,是賣出時機。
5、10日均線、30日均線和72日均線成由下而上順次穿過K線圖,該股將會有很深的跌幅,應及時賣出股票。
如果想判斷某隻股票的長期趨勢 那麼 可以把均線系統設置為30日 60日 120日(即半年線) 250日年線(也有做240的) 如果30日線開始上穿60日線的時候,輔以250日年線 開始完美的有一點,即使就是向上翹一分錢的差價的時候,就堅決買入。一旦30上穿60日線成功,只需要耐心持股,
。
Ⅱ MA的常用指標
移動平均線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版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權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對移動平均線的考查一般從幾個方面進行。
股民朋友在選股的時候可以把移動平均線做為一個參考指標,移動平均線能夠反應出價格趨勢走向,所謂移動平均線就是把某段時間的股價加以平均,再依據這個平均值作出平均線圖像.股民朋友可以將日K線圖和平均線放在同一張圖里分析,這樣非常直觀明了。
移動平均線[2]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較證券價格移動平均線與證券自身價格的關系。當證券價格上漲,高於其移動平均線,則產生購買信號。當證券價格下跌,低於其移動平均線,則產生出售信號。
之所以產生此信號,是因為人們認為,移動平均線線是支撐或阻擋價格的有力標准。價格應自移動平均線反彈。若未反彈而突破,那麼它應繼續在該方向上發展,直至其找到能夠保持的新水平面。
Ⅲ MA指標是什麼
MA指標是英文(Moving average)的簡寫,叫移動平均線指標。移動平均線(MA)具有趨勢的特性,它比較平穩,不像日K線會起起落落地震盪。越長期的移動平均線,越能表現穩定的特性。不輕易向上向下,必須等股價趨勢的真正明朗。移動平均線說到底是一種趨勢追蹤工具,便於識別趨勢已經終結或者反轉,新的趨勢是否正在形成。
分類
以時間的長短劃分,移動平均線可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幾種,綜合觀察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可以研判市場的多重傾向。如果三種移動平均線並列上漲,該市場呈多頭排列;如果並列下跌,該市場呈空頭排列。
折疊編輯本段特點
移動平均線有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特點。股價從下方突破平均線,平均線也開始向上移動,可以看成是多頭的支撐線,股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會受到支撐,是買進時機,這是平均線助漲特性。以後股價上升緩慢或回跌,平均線將減速移動,當股價回到平均線附近時,平均線已失去助漲的特性,此時最好不要買進。
反之,股價從上方跌破平均線,平均線將會向下移動,則成為空頭的阻力線,在股價回升至平均線附近時,會受到阻力,是賣出時機,這是平均線助跌特性。以後股價下跌緩慢或回升,平均線將減速移動,當股價回到平均線附近時,平均線已失去助跌的特性,此時不用急於賣出。
計算公式
1.N日MA=N日收市價的總和/N(即算術平均數)
2.要設置多條移動平均線,一般參數設置為N1=5,N2=10,N3=20,N4=60,N5=120,N6=250
折疊編輯本段應用法則
重點參考著名的葛蘭碧法則
1.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轉為走平,而價格從下方突破平均線,
MA指標
為買進信號。
2.價格雖然跌破平均線,但是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線上,此時平均線仍然持續上升,仍為買進信號。
3.價格趨勢走在平均線上,價格下跌並未跌破平均線且立刻反轉上升,也是買進信號。
4.價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線,且遠離平均線,則有可能反彈上升,也為買進時機。
5.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轉為盤局或下跌,而價格向下跌破平均線,為賣出信號。
6.價格雖然向上突破平均線,但是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線下,此時平均線仍然持續的下降,仍為賣出信號。
7.價格趨勢走在平均線下,價格上升並未突破平均線且立刻反轉下跌,也是賣出信號。
8.價格突然暴漲,突破平均線,且遠離平均線,則有可能反彈回跌,也為賣出時機。
注意要點
1.使用MA,通常是對不同的參數同時使用,而不是僅僅用一個。按各人的不同,參數的選擇上會有些差別,但是都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三類MA。長、中、短是相對的,可以自己確定。在國內股市中,常利用的移動平均線組合為5日(黃色)、10日(紫色)、30日(綠色)、60日(白色)、120日(藍色)、250日(紅色)線。其中250日長期移動平均線作為牛市與熊市的分界線。
2 MA與指數平均數(EXPMA)、變異平均線(VMA)相互配合使用,可更准確的判研行情。
MTM分析要領1. 運用MTM指標應該綜合其它技術指標共同分析
2. 一般,股價上升,動量值也會隨之上升,在沒有其它非技術影響的情況下,MTM大體可以反映出股價變化的速度。
3. MTM與MA配合使用較好,主要方法:在股價上升時MTM下降曲線與MA上升曲線交叉時,空方力量加強,在交叉點投資者應及時賣出股票;在股價下降時,MTM上升曲線與MA下降曲線交叉時,空方力量減弱,在交叉點,投資者應買進股票。MTM與MA配合使用時,周期一般定為10天
4. MTM由下向上突破0線位置為買入信號,由上向下突破0線位置為賣出信號。股價如果不斷創出新高,而MTM未能配合上升為背離現象,行情有可能出現反轉.股價不斷探底,而MTM沒有配合下降也是背離現象,應該注意逢低吸納。
3.兩條以上平均線向上交叉,適宜買進,兩條以上平均線向下交叉,適宜賣出。MA指標
指標的綜合運用
1. OBV指標在底部長期(一個月以上)窄幅波動,幾乎呈直線或鋸齒狀走勢(曲線越直,時間越長,後市漲幅越大)。突然有一天OBV線拔地而起,干凈利索地突破直線或鋸齒狀走勢中的任一高點,且力度很大(大於45度,小於80度)。
2. WVAD指標長期(一個月以上)在0軸上下窄幅波動,幾乎呈直線或鋸齒狀走勢(一般波動於-100~+100之間。距離0軸越近,曲線越直,時間越長,後市漲幅越大)。突然有一天WVAD線脫離0軸線向上抬頭,干凈利索地突破直線或鋸齒狀走勢中的任一高點,且力度很大(45度以上,80度以下)。
3. 在成交量上,當日成交量大於前一日或5日成交均量的80以上,5日成交均量大於或接近於10日成交均量,場外資金介入明顯。
4. 5日MA金叉10日MA(或者5日MA即將金叉10日MA、或者5日MA已在10日MA這上運行),30日MA走平或者已經上移,呈現多頭排列。
市場意義:
這組信號的最大優點是發現大行情,捕捉大黑馬,最適合長期橫盤、底部構築扎實的個股。這種走勢大多數蓄勢已久,爆發力很強,上升空間往往令人不敢想像,因此被認為是黎明前的寧靜。經驗證明,運用此組信號進行買賣,有的股票在很短時間內(1~3個月內)翻倍,有的半年以上翻倍,假如你會做波段收益更豐厚,專盯幾只這樣的股票來回做波段就行了,其實一年下來炒幾只股票就可以了。
需要指出的是,不追求每隻股票都能翻倍,我們追求的是莊家拉升,立即跟進,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一般在20%以上)。此組信號既可判底,又可測頂。
Ⅳ 股票的MA指標用法
這些都是書上說的死東西!~~~~炒股,沒有死的東西!!要是看書上的東西都能賺錢的話!就不會有這么多虧錢了!!!你說的只能是很小很小的參考!~~
Ⅳ 股票中的、WOL、VOLUME、MAVOL1、MAVOL2、ADTM、MAADTM、都什麼意思、請詳細解釋。
vvol是虛擬成交量(以當前時點的成交量虛擬出整天的成交量)。
是個一直變化的數值。
到了收盤就會等於當天的成交量。
volume是當前時點的成交量。
mavol1是成交量的5天均線。
mavol2是成交量的10天均線
x10是右邊數軸的倍數。
例如x10就是要乘以10倍。
x100就是要乘以100倍。
ADTM和MA1由編寫指標的人自由定義意思。
(5)ma指標詳解圖解擴展閱讀:
散戶:就是買賣股票數量較少的小額投資者。
作手:在股市中炒作哄抬,用不正當方法把股票炒高後賣掉,然後再設法壓低行情,低價補回;或趁低價買進,炒作哄抬後,高價賣出。這種人被稱為作手。
吃貨:作手在低價時暗中買進股票,叫做吃貨。
出貨:作手在高價時,不動聲色地賣出股票,稱為出貨。
慣壓:用不正當手段壓低股價的行為叫慣壓。
坐轎子:目光銳利或事先得到信息的投資人,在大戶暗中買進或賣出時,或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前,先期買進或賣出股票,待散戶大量跟進或跟出,造成股價大幅度上漲或下跌時,再賣出或買回,坐享厚利,這就叫「坐轎子」
抬轎子: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後,認為股價將大幅度變動,跟著搶進搶出,獲利有限,甚至常被套牢的人,就是給別人抬轎子。
熱門股:是指交易量大、流通性強、價格變動幅度大的股票。
冷門股:是指交易量小,流通性差甚至沒有交易,價格變動小的股票。
領導股:是指對股票市場整個行情變化趨勢具有領導作用的股票。領導股必為熱門股。
投資股:指發行公司經營穩定,獲利能力強,股息高的股票。
投機股:指股價因人為因素造成漲跌幅度很大的股票。
高息股:指發行公司派發較多股息的股票。
無息股:指發行公司多年未派發股息的股票。
成長股:指新添的有前途的產業中,利潤增長率較高的企業股票。成長股的股價呈不斷上漲趨勢。
浮動股:指在市場上不斷流通的股票。
穩定股:指長期被股東持有的股票。
行情牌:一些大銀行和經紀公司,證券交易所設置的大型電子屏幕,可隨時向客戶提供股票行情。
盈虧臨界點:交易所股票交易量的基數點,超過這一點就會實現盈利,反之則虧損。
填息:除息前,股票市場價格大約等於沒有宣布除息前的市場價格加將分派的股息。因而在宣布除息後股價將上漲。
除息完成後,股價往往會下降到低於除息前的股價。二者之差約等於股息。如果除息完成後,股價上漲接近或超過除息前的股價,二者的差額被彌補,就叫填息。
Ⅵ 如何用MA指標看證劵分析圖
MA 股票行情中的趨勢型指標
1、MA(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的分類: 根據對數據處理方法的不同: 1、 算術移動平均線(SMA) 2、 加權移動平均線(WMA) 3、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MA) 實際應用中常使用 根據計算期的長短: 1、短期移動平均線(5日、10日線)――快速MA 2、中期移動平均線(30日、60日線) 3、長期移動平均線(13周、26周)――慢速MA 公式: MA1:MA(CLOSE,P1); MA2:MA(CLOSE,P2); MA3:MA(CLOSE,P3); MA4:MA(CLOSE,P4); MA5:MA(CLOSE,P5); MA6:MA(CLOSE,P6); 基本思想:消除股價隨機波動的影響,尋求股價波動的趨勢。 特點:①追蹤趨勢。②滯後性。③穩定性。④助漲助跌性。⑤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
編輯本段MA的應用法則
葛蘭威爾法則(「移動平均線八大買賣法則」)――以證券價格(或指數)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偏離關系作為研判的依據。(4條買進法則,4條賣出法則) 葛蘭威爾法則的不足:沒有明確指出投資者在股價距平均線多遠時才可以買進賣出,這可用乖離率指標彌補。
編輯本段MA的組合應用
「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向上突破壓力線或向下突破支撐線):當現在價位站穩在長期與短期MA之上,短期MA又向上突破長期MA時,為買進信號;若現在行情價位於長期與短期MA之下,短期MA又向下突破長期MA時,則為賣出信號。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另外還稍微有一點平均成本價格的涵義。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追蹤趨勢。注意價格的趨勢,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麼,MA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2)滯後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了。 (3)穩定性。由於MA的計算方法就可知道,要比較大地改變MA的數值,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都比較困難,必須是當天的股價有很大的變動。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這種穩定性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應用時應多加註意,掌握好分寸。 (4)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5)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由於MA的上述四個特性。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 使用MA通常是對不同的參數同時使用,而不是僅用一個。按各人的不同,參數的選擇上有些差別,但都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三類MA。長、中、短是相對的,可以自己確定。 最後談一下MA的盲點。在盤整階段或趨勢形成後的中途休整階段或局部反彈和回檔,MA極易發出錯誤的信號,這是使用MA最應該注意的。另外,MA只是作為支撐線和壓力線站在某線之上,當然有利於上漲,但並不是說就一定會漲,支撐線有被突破的時候。
Ⅶ 請問MA指標是什麼不太懂這個
均線的滯後性是均線系統的致弱點使得均線統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從這點來講均線系統對股市研究並無大益。
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情況下的K線圖上都有MA均線指標,並且MA的參數大多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顯,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個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為標准來看股市的話,只有在MA(5、10、20)正確地反應股市運行的,是股市運作的客觀規律的情況下才可取,否則就是緣木求魚越使用越壞事。我反對這種隨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態度。
我們來看MA的計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與其一定時期內歷史交易收盤價有關。假設股價處於高位或低位並開始出現橫盤時,每天新的收盤價與上一交易日收盤價變動不大,但MA計算中卻要減去前期一個很低或很高的歷史收盤價,這樣就出現股價沒發生多大的波動而MA指標卻出現了不小的變化,也就是講MA受到了歷史收盤價的強烈干擾。這種干擾我們稱之為系統干擾。這種系統干擾能否盡可能地避免呢?應當怎樣去避免?回答當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沒有必要在這提出問題來。避免的方法就是把這個參數調整到和為股價的波動周期相吻合,按股價的短、中、長期波浪的交易周期為標准。這樣一來不管什麼時候的MA均線都相應地包會了一個完整的波動周期,MA就能盡可能地避免相鄰周期內的系統干擾。
從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來看。所謂均線的壓力和支撐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並被廣大機構及股民所認可。但許多時候都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其壓力和支撐作用。均線指標在指示上因其演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它的指示滯後於股價的波動。當看到所謂的金叉、托、井、死叉和壓時股價已經上漲或下跌了一大節。MA的參數值越大它的滯後性越強。MA指示就是用損失其實時性換得穩定性。這樣在大牛和大熊時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事先又怎樣了解這一次是大牛、大熊還是反彈或回調?這樣一來MA指標就從整體上失去了指導意義。再者大家試想哪一次牛市起動不是沖破重重均線壓力而昂頭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於打破層層支撐而一瀉千里的?因此我們就要了解為什麼均線有壓力和支撐?所謂壓力和支撐不是隨意作一根線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鄰兩個交易日的壓力和支撐也不一樣。均線MA的本質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個周期內的交易平均價格(如大致地認為這幾個交易日內的成交量是均勻的),那麼均線就代表了這N個交易日的參與買入者的持倉成本。也就因此而產生了壓力與支撐的效應。好了,我們再回到前面的問題,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沖破這個壓力與支撐,那麼什麼情況下地才能更容易引發行情的改變呢?也就是什麼情況下壓力與支撐最薄弱,易被重重沖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兩軍對壘時只有在對方兵力分散時才有利於各個擊破。
這就是講各條均線和股價均勻分布時最易轉勢、反彈或回調。例如:用MA(5、10、20)的話,當5日、10日、20日均線之間及收盤價與5日均線之間等距離時,壓力和支撐作用較為薄弱易從此展開新行情。利用這一特點也可以彌補均線的滯後性。這樣做的弱點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現一定的誤判斷。
Ⅷ 股票的MA指標到底怎麼看,說的通俗點,謝謝
MA向上,價格在MA上,回踩MA是買點。
MA向下,價格在MA下,反抽MA是賣點。
價格走向和MA反向,是震內盪,最好容觀望。
長周期MA決定短周期MA,短周期MA在長周期之下,長周期下行,最好空倉觀望。短周期MA在長周期MA之上,長周期MA上行,最好持倉做多。
買入一隻股票前,如果使用MA,最好先看看他的歷史走勢有什麼規律。股市裡沒有絕對,只有概率,學會止損不讓損失擴大,就可以長久的生存。
Ⅸ macd指標詳解圖解 macd是什麼意思
MACD利用收盤價的短期(常用為12日)指數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指數移動平均線之內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容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1. MACD金叉:DIFF 由下向上突破 DEA,為買入信號。
2. MACD死叉:DIFF 由上向下突破 DEA,為賣出信號。
3. MACD 綠轉紅:MACD 值由負變正,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
4. MACD 紅轉綠:MACD 值由正變負,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
5. DIFF 與 DEA 均為正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上時,大勢屬多頭市場,DIFF 向上突破 DEA,可作買入信號。
6. DIFF 與 DEA 均為負值,即都在零軸線以下時,大勢屬空頭市場,DIFF 向下跌破 DEA,可作賣出信號。
7. 當 DEA 線與 K 線趨勢發生背離時為反轉信號。
8. DEA 在盤整局面時失誤率較高,但如果配合RSI 及KDj指標可適當彌補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