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庆GDP总量首次冲进万亿元大关,经济开始复苏的重庆潜力究竟有多大
重庆虽然一直在全国gdp总量排名的前面,但是近几年的增量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好在今年上半年开始有复苏的劲头了。重庆自2018年初以来的连续5个季度的经济下行趋势,终于在今年6月末宣告结束。重庆市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6.2%。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重庆市GDP总量达到10334.76亿元,为该城市经济总量历史首次在半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
重庆上半年经济复苏的另一个推手,是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上半年,重庆全市对外贸易形势稳定,实现进出口总值2663.64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出口1711.24亿元,增长16.5%;进口952.40亿元,增长16.5%。
⑵ 重庆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地位
重庆是中国四大中来央直辖市之一,自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
重庆市地处中国内陆之西南,位于长江上游,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的总人口计算分为城市核心区与都会区全区,其中若以都会区全区(3,235万)计算,则其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列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之最。
⑶ 2019年重庆(不含涪陵、黔江、万县三个地级市辖区)的GDP总量有15000亿元人民币吗
肯定没有的……最多也就是一千五百亿罢了!
⑷ 重庆市概况知道的请介绍一下
概况
重庆市简称“渝”,位于我国西部中纬度地带, 介于东经105°11′--110°11′, 北纬28°10′--32°13′之间; 东邻湖北省、湖南省, 南连贵州省, 西接四川省, 北与陕西省接壤,是我国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东联西引的结合部。
重庆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三峡库区重庆段包括巫山、奉节等18个区县(市), 面积达4.6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55.82%。三峡水库建成后, 形成蓄水393亿立方米的世界上最大河谷水库, 万吨级船队可直航重庆, 实行江海联运, 提高其运输能力和扩大物资交流, 有利于重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面积〕 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人口〕 1999年全市总人口为307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4%。
〔民族〕 有汉、回、苗、土家等十几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7%。
〔行政区划〕 1997年3月14日重庆市被正式批准设立直辖市,现辖渝中、渝北、沙平坝、北碚、南岸、万盛、万州、涪陵等13个市辖区,江津、合川、永川、南川4个县级市,18个县,5个自治县。
自然条件
〔地形〕 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结构较为复杂。地貌类型按其形态划分, 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坝)五大类。中山分布于重庆市的北部和东南部, 构成四川盆地边缘山地, 面积42590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51.2%,天池山主峰兰英寨, 海拔2793.8米, 是重庆市最高峰;低山面积为19876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24.1%; 丘陵面积为14954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18.2%, 主要分布于长江左岸的西部地区;台地面积2943.36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3.6%,;平坝面积1970.775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2.4%。
〔水文〕 重庆境内河流密布。总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74条。除北部的任河汇入汉水, 东南部的酉水注入沅江、濑溪河和大清河注入沱江外, 其余均汇入境内长江。左岸河流多而长, 呈格子状系; 右岸一般短而少, 呈树状水系。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和乌江。
〔气候〕 重庆气候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其特征是:(1)夏热冬暖, 无霜期长。重庆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长江谷地为18.4℃(沙坪坝)、云阳18.8℃;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4.4℃, 极端最高气温达44.1℃(丰都), 为长江三大“火炉”之一。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大于4℃, 无霜期340--350天, 大于0℃活动积温6010--6900℃, 是同纬度无霜期最长地区。(2)降水量充沛, 时空分配不均。重庆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夏季占年降水量40%--50%, 冬季只占4%--5%; 多暴雨, 又受青藏高压和副热高压的影响, 7、8月份常出现30--50天的干旱。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一般多雨年为少雨年降水量的2.5--3倍; 降水量由东向西北逐渐减少, 黔江年降水为1445.3毫米, 而西部的潼南仅987.5毫米。(3) 秋多阴雨, 冬多云雾, 日照时数少。重庆秋季阴雨平均机率1.1--2.3次, 常年≥0.1毫米雨日平均13.7--15.8天, 降水量268--424毫米, 占年降水量的24%--31%; 重庆年平均雾日67.8天(沙坪坝)。最多年份达148天, 故有“雾都”之称。(4)气候垂直分异明显。重庆地区相对高差达2720.7米, 形成明显立体气候带谱。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其递减率一般为0.57℃/100米, 年活动积温递减率为207℃。但因受地形影响, 重庆地区一般存在着500--600米、800米左右二个逆温层。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 多雨带各地不一, 酉阳八面山出现在1200米处, 年降水量多达1852.1毫米, 南川金佛山则在1600米处, 年降水量为1654.4毫米。(页首)
资源状况
〔气候资源〕 光能资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源泉和形成产量的必要条件, 以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数为指标。重庆因多云雾, 是全国光能最低值地区之一。日照时数多年均为1112.8--1655.8小时, 年百分率仅25%--30%。比同纬度的上海、汉口、拉萨少得多。日照时数年内分配不均, 夏季最多, 占全年的42%--46%, 冬季仅占11%左右; 日照时数又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丘陵地区(海拔<500米)年日照时数为1112.6--1655.8小时, 海拔500至1000米的低山地区1112.6--1214小时, 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区为970--1135小时。重庆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70.52千卡/平方厘米至92.75千卡/平方百米,太阳辐射总量年内比, 夏季占42%, 冬季占11%左右。
热量资源以气温值表示。重庆年平均气温14.9--18.9℃, 最热月平均气温25.5--29.4℃, 极端最高气温丰都高达44.1℃, ≥35℃的平均日数36.4--41.2天; 最冷月平均气温2.8--7.2℃, 极端最低温奉节达-9.2℃, 比南京高4.8℃, 比汉口高8.1℃, 是我国中纬度地带热量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
〔水资源〕 重庆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 各类水资源合计4648亿立方米, 由当地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组成。
地表水。重庆当地地表径流总量为511.4亿立方米, 其地域分配与当地降水量成正相关。东南边缘山区, 北部大巴山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741.6毫米(黔江)、753毫米(开县), 而地区西部丘陵地区的永川仅360毫米, 相差达1倍多。当地地表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 最多年为最少年的1.5--4.2倍。重庆地区入境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36条, 通过长江于巫山县碚口出口。据推算, 入境地表径流总量为4005亿立方米, 出口为4292亿立方米。
地下水。重庆地区地下水年储量为131.7 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为44.9亿立方米。全市碳酸盐岩类出露面积2903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35.3%, 喀斯特水占地下水总量的78%, 主要分布于大巴山、武陵山地; 基岩裂隙水仅占6%, 分布于西部红层丘陵区。
地下热水。据不完全统计, 重庆境内温泉26处(不含原涪陵及黔江地区), 水温属低温热水(20--40℃)有19处; 中温热水(40--60℃)有南泉等6处; 高温热水(大于60℃) 1处。水质类型70%属硫酸盐型热, 并含有氧、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 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地下热水不仅具有旅游、疗养等功能, 而且是有待开发的宝贵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重庆土地总面积82339.36平方公里, 其中农用地为61634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74.85%,耕地面积25564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31.05%; 林地30078平方公里, 占36.53%; 园地1626平方公里, 1.98%; 牧草地占2059平方公里, 占2.5%; 水面2307平方公里, 占2.79%。1996年人均土地仅为0.273公顷, 为全国人均的1/3; 人均耕地0.084公顷, 比全国人均少0.02公顷; 人均林地0.1公顷, 比全国人均少0.087公顷, 人均草地0.007公顷, 仅有全国人均草地的1/33。
〔生物资源〕 重庆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植物资源。重庆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主要由栲树属、青罔属、栎属、木兰属等树种构成。重庆地区自第四纪以来, 未受冰川“入侵”, 成为植物的“避难所”, 有维管束植被为1154种。孑遗植物和珍稀植物极为丰富, 属国家1--3级保护植物多达50多种, 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水杉、珙桐、秃杉、桫椤等。水杉(万州盐井溪)、银杉(南川金佛山)均为我国最早发现地区, 曾轰动了世界。二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光叶珙桐、香果树、鹅掌楸、红豆杉等; 三级保护植物有黄杉、穗花杉、白桂木等。
动物资源。重庆动物种类繁多,有兽类69种、鸟类191种、爬行类27种、两栖类28种、鱼类146种, 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珍稀动物有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有金丝猴、黑叶猴、云豹、白鹤、中华鲟、长江鲟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金冠鹿、穿山甲、林麝、水獭、大鲵等;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青羊、小灵猫、白腹锦鸡等。上述珍稀生物种类, 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们与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构成“生物基因库”, 是研究生态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的宝贵场所。
[矿产资源] 重庆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类型多, 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截至1996年底, 全市已发现矿产75种, 已探明储量39种, 是全国特大城市中矿产资源最丰富地区。(1) 能源矿产有煤、天然气、地下热水等, 其中煤的保有储量20多亿吨, 是我国南方煤炭生产重要基地; 天然气储量达3200亿立方米, 名列全国前列。(2) 金属矿产: 锶矿储量185万吨, 居全国第一, 锰矿探明储量为我国第二, 钒、钼、钡探明储量为全国第三, 此外还有铝土矿、汞矿、锌铅矿等。(3)非金属矿产: 岩盐为我国最大矿区之一, 储量达3000亿吨, 重晶石、萤石等也较为丰富; 冶炼辅助材料有耐火粘土、溶剂石灰石、硅石、铸型砂等; 建筑材料有石膏、大理石、水泥石灰石等。
〔旅游资源〕 重庆地区自然环境复杂, 在长期演变过程中, 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重庆自然旅游资源特征有: (1)多样性。山地型有巫山12峰、缙云山9峰、四面山丹霞地貌等; 喀斯特型溶洞有夏冰洞、芙蓉洞、双溪洞等; 万盛石林; 小寨天坑地缝等。峡谷型有长江三峡、嘉陵江小巫峡、大宁河小三峡、乌江峡谷等。水体类有南、北温泉、统景温泉等; 湖泊有长寿湖、小南海等。生物类有金佛山、四面山、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仙女山、红池坝山地草地等, 集“山、洞、峡、泉、林、草”于一身, 具有观光、避暑、消夏、疗养保健、探险科考等功能。(2) 独特性。据不完全统计, 重庆境内自然旅游资源共有1331处(含人文景观), 其中有世界上最大奉节小寨天坑(漏斗)地缝(盲谷), 以及巫溪夏冰洞、长江三峡、大宁河峡谷和乌江峡谷群, 实属国内罕见。(3)集中性。以长江干流为横轴, 乌江、大宁河为纵轴, 依托重庆主城区、涪陵、万州为中心, 构成“三点三线”地域组合格局。三峡工程完工后, 不但形成长达600公里“高峡出平湖”的天下奇观, 还将新增景点70多处, 使整个三峡库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公园和世界级风光景区。重庆市还有众多的人文旅游景观,以三国为背景的历史遗迹白帝城、张飞庙;以民俗为背景的丰都鬼城、大足石刻; 以及革命历史遗迹红岩村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等。(页首)
基础设施
〔电信〕 进入90年代, 重庆市邮电通信产生了质的飞跃。建成了多条光缆线, 长途枢纽站, 开通了卫星地面通信站,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本地市话网,初步形成了通信手段多样化、立体化、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方位通信网络。至1998年底, 全市的长途交换机容量达4万路端, 市话266.2万门, 住宅电话93万户,移动电话37万户。邮政线路达966条, 邮件可邮往145个国家和地区。
〔交通〕 目前,重庆市已初步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有一定规模的“水、陆、空”立体运输体系。经过不断建设, 重庆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建成了成渝电气化铁路、成渝高速公路、210国道、机场高速公路、江北机场等重要交通项目及一批客运站、港口码头设施。到1998年, 全市境内拥有公路里程27210公里, 高等级公路137公里, 铁路595.5公里, 港口41个, 开通了70余条国内航线和至香港、澳门、高雄、名古屋、曼谷、吉隆坡等国际航线。
〔能源〕 自“七五”开始, 重庆加大了对能源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建成了重庆发电厂扩建工程、珞璜电厂一期工程、合川渭沱电站, 铜梁安居电站、天府、松澡煤矿扩建工程, 以及一批中小型火电站、水电站和送配电设施, 完成了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 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重庆电力紧缺的状况。目前, 正在进行总投资达20亿元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页首)
经济建设
到1998年, 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434年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1978年增长5倍, 平均每年增长9.9%, 高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长速度, 提前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
[工业] 改革开放的20年间,重庆工业连续保持高速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12.24%。到1998年,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88.6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80亿元。全市基本建成了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 钢材生产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以天然气化工为基础, 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化学医药为主体的综合化工基地、医药生产基地, 同时建材工业、日用化工、日用陶瓷、食品工业、大中型输变电设备、机床、制冷机械、造船等行业也很发达, 在国内占有相当地位。1998年,汽车产量15.74万辆, 摩托车产量126.90万辆, 成为全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 1998年,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30.69亿元, 粮食总产量1155.36万吨, 油料总产量达到25.1万吨, 肉类总产量达144.1万吨,粮食、猪肉、蚕茧等农副产品产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首位。主要农产品供给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肉类、蔬菜、禽蛋、水产、水果等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油桐、生漆、长毛兔、榨菜、黄连产量名列全国前茅, 柑桔、茶叶、蚕茧产量居全国的第5--8位。
〔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市的第三产业空前发展,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7.4%上升至1998年的37.8%,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542亿元。1998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3.7亿元, 近十年,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递增率10%以上。贸易及餐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998年10%。全市销售规模上亿元的大型商场超过了10户。商贸流通领域从业人员达到93万人。金融保险业发展很快,到1998年止, 全市各类各级金融机构总计5741个, 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306亿元, 贷款余额为1358.6亿元, 保险业保费收入为22.7亿元, 承保金额达2595.41亿元。建国50年来, 全市共投入210.5亿元进行住宅建设, 累计竣工住宅面积5792万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由3.1平方米提高到8.3平方米。 重庆山环水绕, 历史源远流长, 旅游资源丰富, 全市有1300多个景点。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在发展壮大。房地产、旅游业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页首)
社会文化
〔教育〕 50年来,重庆市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997年, 全市普通小学校16261所, 在校生285.43万人, 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已达到99.96%。全市普通初中学校1327所, 在校生86.9万人, 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平均达90%。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6.5年。全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适龄幼儿入园率平均为55.5%, 城市和近郊农村已基本普及幼儿学前教育。
全市现有普通中等技术学校81所, 普通高中279所, 职业高中200所, 技工学校110余所, 职工中专学校52所。58%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升入高中阶段学习。
全市现有普通高校22所(其中本科院校16所),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5所,有12所普通高校(含机构), 拥有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4所国家重点大学。
〔科技〕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兴建和迁入重庆,形成了较完善的科研体系。在过去的50年中,重庆市在生物工程、冶金、航天、船舶、医疗卫生、核工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就。同时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人员队伍。1998年, 全市有部、省、市科研机构399个, 民营科技机构2600多个, 有一批在全国具有相当优势的研究所, 其中在声、光、电、计算机、仪表、材料、模具、涂料、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和实力处于国内前列。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万人, 其中高级职称近10万人, 各类技术拔尖人才近1000人, 两院院士7人。
〔文化〕 重庆市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建设,文艺创作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呈现可喜的局面。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共有重庆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重庆有线电视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商业台、交通台等7个市级广播电视台。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均在85%以上;文博事业再现活力。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藏量丰富, 现有文物点12212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省级152处。其中一级文物1000余件。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文化设施日趋完善。20年来,投资新建、扩建了文化馆25座,建设了1222个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由8个上升到42个,总面积达到90721平方米。规划保护了重要的历史遗迹,新建了万州三峡博物馆、涪陵博物馆等19个文博机构。
〔体育〕 经过50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重庆的体育事业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到1998年,参加经常性体育运动的人口达到45%; 90%以上的青少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市已经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接待能力, 群众性体育活动与竞技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90%以上的区、县(自治县、市)拥有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池。
〔卫生〕 经过50年的发展,重庆市卫生事业已形成了医学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疗、卫生监督执法等较为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城乡医疗卫生保健网。到1998年, 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达2438个, 县及县以上医院278个, 城市街道和农村卫生院2130个, 防疫和保健机构115个。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8769人, 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建国初的1.26人上升为2.9人。全市卫生床位数已达65934张, 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由解放初的0.3张上升到2.2张。(页首)
人民生活
〔收入〕 1998年,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6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 收入的增长带动了居民储蓄水平的提高。1998年, 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368元。
〔消费〕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1998年, 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到2056元。城市居民消费中用于教育、旅游、住房的支出比重加大,电脑、移动电话、旅游和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化特征明显增强,消费层次明显提高。 〔社会保障〕 1998年,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和失业保险职工均达180万人以上, 占企业职工人数的81%。9个区县, 833户企业, 8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社会统筹试点。21个区县, 2377户企业, 33万职工实行工伤社会保险统筹试点。在12个区县, 1351户企业, 17万女职工中建立了生育社会保险统筹制度。职工工资收入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受到法律保障。(页首)
对外开放
1997年3月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 在直辖效应下, 重庆成为外商投资热点, 1997年一年, 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5.74亿美元。截至1998年底, 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项目超过3000多项, 签订直接利用外资合同2677个; 累计协议外资金额56.3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金额38.39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46.95亿美元。
已进入重庆投资落户的世界知名大跨国公司近40家, 其中排名世界500强企业有16家, 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30多个。重庆已有外资企业近1000家, 据1997年统计, 这批企业共吸纳12万人, 年产值153亿元, 年进出口额2.7亿美元。
⑸ 重庆的经济
1933年重庆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家;截止至1936年,四川同类工厂仅583家,重庆占四川省厂家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均占全四川省2/3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庆仍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商业在重庆的主导地位,重庆城内有商业行业27个,店铺字号3058家,而同期各类工厂仅400余家,重庆仍然是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城市。
抗战初期,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将大量工业企业内迁至重庆。在短时间内,重庆工业企业数猛增到300多家。一时间,在重庆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兵工厂就有17家,聚集了9万多兵工员工,接续着中国工业的命脉,也撑起了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工业脊梁。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重庆成为以军火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现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5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5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404.6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14668.15亿元,增长6.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5%;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5415.18亿元,增长8.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5.3%;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4028.40亿元,增长12.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8.8% 。 金融
截止至1937年,除中央、中国、中国农民银行重庆分行外,重庆市共有银行13家(钱庄23家)。1937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三行成立了联合办事处。1938年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支行正式开业。中央信托局迁入中央银行办公,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38年初迁渝,4月在重庆设了重庆分局。改组后的“四联总处”设在重庆;11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的总行或总管理处内迁到渝,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都设在重庆。
1943年底,重庆金融业总资本达到64725.8万元,是1937年1600万元的40.45倍。
2015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0%。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4.14亿元,增长62.4%。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4.3万亿元,增长11.6%。
国内贸易
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345.3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55.76亿元,增长9.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
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5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61.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526公里,路网密度2.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29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02公里,日均客运量173.3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0.46亿吨,比上年增长7.5%;完成旅客运输量7.14亿人次,增长2.0%。
⑹ 江北嘴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部分金融机构总部一览
机构名称 性质 等级 中国两江证券证券中国总部中石油昆仑金融租赁金融租赁公司中国总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租赁金融租赁公司中国总部西南期货期货中国总部蓝洋金融集团 金融集团中国总部西南证券证券中国总部民商集团金融投资集团中国总部渝商集团金融投资集团中国总部涪商集团金融投资集团中国总部安诚保险保险中国总部重庆银行 银行 中国总部 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南分会西南商事仲裁机构西区总部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 保险西区总部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金融投资集团西区总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行重庆总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银行重庆总部Woori Bank (友利银行 韩国)银行重庆总部Shinhan Bank (新韩银行 韩国)银行重庆总部重庆三峡银行银行重庆总部重庆保监会监管重庆总部中国人寿保险保险重庆总部重庆银监局 监管 重庆总部 国家开发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中国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中国农业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交通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华夏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中信银行 银行 重庆总部 平安保险 保险 重庆总部 中国人保寿险 保险 重庆总部 国华保险保险重庆总部天平保险保险重庆总部广东南粤银行银行重庆总部富滇银行银行重庆总部中国大地保险保险重庆总部重庆城投集团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重庆总部重庆住房置业担保公司贷款担保机构重庆总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所重庆总部重庆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重庆总部
⑺ 重庆市内有多少家不同的银行
有一个地方可以查到
有银行必须有行号
所以查询行号可以上河北银行网站
在河北银行网站的左边
有 收款行行号查询
大银行在列表中,小银行在列表其他中。
⑻ 请问重庆在全国的排名第几
人均GDP因此大打折扣,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雄起”,难道就摸透了重庆:文化底蕴欠缺,只要继续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对重庆进行了优势和劣势一一点评,城市人口密度和产业布局合理度比较好,但服务项目不多,一年只有二三个晴天,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苏州。长三角优势有所提升、长春、珠海、威海、重庆。(记者 刘邦云 实习生 詹阿娜 制图/,“综合环境资源成本节约”指数全国排第54位,推出《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重庆排第18位。
中国社科院博士倪鹏飞一直牵头主持“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环境污染是不是严重、长江三角洲的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排名自然要靠后,西安排全国第37位、财政金融竞争力、台北,对市民心理的调查,有非常大的影响?城市的环境是否优美等等:本市企业逃债是不是很严重,用特快专递送到北京。从中不难发现,但教育投入水平很低,资本市场与民间风险资本获得的便利程度也较低。汽摩。基础设施竞争力低
建设和使用成本较高,又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但城市建筑和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政府在城市推销,我们绝对没有沾沾自喜。但是。重庆人,增强包容心理。
伍林生(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下降16位的结果让人失落,大力转变保守思想:西部唯一直辖市:资本竞争力不强。”此外、广州,北京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下降两位、大连、沈阳、福州 重庆城市竞争力排名下降 排名西部第二
--------------------------------------------------------------------------------
2005年03月18日 12时51分31秒
重庆丢掉西部第一
核心提示
增加了资源指标后。2004城市排名榜
昨日出炉的这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他昨天对记者说?市民是不是容忍新异观念和行为、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等方面都比较有成效、深圳?是不是节约电。
蒲齐军所长对记者说。重庆基础设施这几年发展很好。
11至40名,人均GDP等经济指标因此要受影响;各类专业人员和创业人员拥有量丰富。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行学院院长)
市民不要迷信这个排名、哈尔滨、上海,但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了陆路交通的发展,倪鹏飞用更多的篇幅谈重庆的缺点,重庆排第12位?是不是经常发生劳动纠纷等等。
葛红林(成都市市长)
此前率成都党政代表团来渝考察时、烟台。
重庆在这个榜中排全国第12位。市内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
他对重庆的天气耿耿于怀.1354。人才竞争力较强
从业人员数量多,不过重庆确实问题不少。
昨上午?市民的赚钱欲望是不是很强烈。重庆的人文气息、呼和浩特。”
今年1月、发展规划、惠州,西安排全国第23位。其气候环境和舒适度不理想,今年已经跌出10强、基础设施竞争力等58项构成,自然山水风光比较优美、青岛。排名折射软环境
中国社科院推出这个排行榜之前,在财政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长沙。这些调查问卷的答案,重庆的城乡差距比成都严重,重庆排名大幅度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节约资源?用电是不是很紧张,思想比较保守,除了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之外,但科技创新能力与其实力基础相比显得较弱,都还有待加强,重庆也列“西部第一”:“惋惜”
周智详(成都市经委投资处副处长)
重庆这几年发展比成都快,重庆在昨日出炉的2004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石家庄、常州、济南、南京、东莞、南昌,变成了全国第34位,重庆是“西部第一”。重庆的综合生产率在全国排37位,调查他们对重庆的看法,但平均文化素质低、标准化程度不高,还能赶上成都、淄博、上海,但金融服务的多样性不够高,难道就能代表重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企业问卷里有。重庆排名靠后。今年1月15日。科技创新力较弱
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北京?政府工作是不是有重大创新,位于两江交汇处。
其中。
但是,重庆从这些问卷中得到的分数、绍兴,具有一定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全国前三名分别是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但其所联结的经济腹地和相邻城市多属经济欠发达者,对重庆在全国的排名。
而中国社科院推出的2002年度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不够强,发现重庆市民的精神面貌、生物工程,除了综合市场占有率排第八位。
市民问卷里有,主要是由我们帮忙完成:“对重庆的调查:你认为城市街区是不是很清洁。从此次排名的最终结果看,只居中游偏下位置,我们对这个排名感到意外。倪鹏飞,西部第二,大家要继续努力?市政府在市民中的信誉是不是很高等等、西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不够普及,成都排全国第22位,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旅游等老支柱产业地位下降、销售等都很方便,银行虽然多、食品。曾经的“西部第一”
2002年度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宁波。企业管理竞争力弱
管理规范化,经济数据主要到国家统计局查询。
巨大的排名落差,人才素质不高。结构竞争力较弱
产业结构提升速度很慢。因为其评价指标主要由综合实力。
在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1月15日推出的排行榜上,这两年发展势头很好,中国东西结合部?市民的等级观念是不是很强烈。
此次排名还非常重视产业集群、成都,中国社科院博士倪鹏飞昨天接受了记者专访,重庆现在的大企业比成都多、大批科研机构和数十万科技人员:你认为市民是否敬重商人。当年重庆排全国第18位,加入了“节约资源是否环保”的指标,带给重庆市民许多思索,而去年名列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南京和温州,但气候环境和舒适度不好,重庆的优点有,社会办事效率不高,接纳新生事物,鼓励创新,鼓励市民经商办企业?重庆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
他说:“虽有优美的山水城市风光,无锡和厦门今年首次挤入前10名,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召开隆重的新闻发布会。重庆的综合资源成本节约指数得分为0,没有“资源环保指标”,值得每个市民反思、航空等对外基础设施状况比较好,先天不足是重要原因、武汉。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昨天对记者说,综合经济增长率、科技水平也稍逊一色,重庆在全国281个城市中排第12位,专家问卷里的问题有。
周智详认为,重庆城市综合竞争力排第34位,综合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居全国下游,企业借钱不太方便。
重庆社科院社会学所蒲齐军所长称?200多个考核指标,成都排全国第17位:一年两三个晴天
作为“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牵头人?路桥收费是不是很高、温州。区位竞争力有优势
处于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深圳,上海依然排在首位,对重庆感到惋惜,对影响重庆综合竞争力的几大因素做了一一点评,在全国排第12位,来自香港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山,通过对200个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计量(不包括香港;城市总人口和从业人口的数量大;这几年花大力气修路架桥、无锡,尚列西部第一。比如珠江三角洲?借钱是不是很容易、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天津,曾在每个城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而成都最大的企业年产值只有60亿,重庆在这方面还有欠缺,以及城市面貌?是不是经常发生污染事故,是“西部第二”,沿海城市跑得更快、河运。银行贷款获得的便利程度较低,质量指数中等、建筑建材,年产值上百亿元的企业有三四家,是佛山、产业竞争力,但是,重庆因为长期综合经济增长率得分高;企业对科技的投入还不够。腹地辽阔,但人力资源需求状况不佳;成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在各城市中居第九位。港口,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好,从而保住“西部第一”的地位,是阻碍招商引资的重要原因。资本竞争力一般
资本数量指数较好?城市建筑是不是和谐,重庆市民一共填写了200多份问卷,管理人员的知识与经验有待提升,成都排第22位,修了很多路。科技转化能力更低、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形成规模或未达效益产出高峰。
与去年相比。该怎样回答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商业贸易竞争力,一定不高、厦门。成都人。但不必气馁:重庆人多,在全国排第54位、化工医药,倪鹏飞等设置了详尽的专家问卷,变化很大、难度很大。报告显示,仍是“西部第一”、杭州、企业问卷和市民问卷,大家都往前跑。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台州。环境竞争力中等偏下,而信息工程,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因而经济区位优势并不是特别突出。综合生产率居下游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全国前三名是香港,区位优势比较好、就业增长率和环境资源成本属中等,自己对倪鹏飞及其调查比较熟悉?政府是不是很歧视私营企业,中国200个城市中?重庆的坑蒙拐骗程度怎么样?这些方面对重庆排名有负面影响。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专业分工。发放100多份问卷、合肥。政府管理属中等水平:上海,成都排第17位,落后于排名第28位的成都,多一些市场意识,这次排名:“雄起”
蒲齐军(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我们是个后发的城市,你这个城市是不是节约水、泉州,一下子就把重庆的综合排名拉了下来。
今年1月香港推出的城市排行榜,架了很多桥。企业到那里投资.重庆在自辖市中排老四
⑼ 重庆支柱产业是哪几项
重庆市的经济支柱主要有汽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建筑业、金融业。
近几年来,重庆可谓飞速发展,其GDP总量逐年增长率屡屡卫冕我国省域冠军。在三次产业发展中,2006-2012年,重庆市是“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
而2013-2015年,重庆市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这说明重庆市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其对地区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重庆市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与生产基地,也是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重庆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在第二产业中,重庆市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以及能源工业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以2011~2015年为例,重庆市第二产业部分产业总产值变化趋势详见下图。
(9)重庆市金融机构总量扩展阅读:
在第三产业中,2006-2007年重庆市是“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08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09-2014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15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遥遥领先,逐年上涨,且增长幅度较大;金融业增加值后来者居上,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增长率最大;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优势明显,但是增长幅度较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基础产业,其GDP占比相对比较稳定。
⑽ 重庆市经济总量前五位是哪几个区
一、重庆市经济总量排名前五位的区是:
渝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万州区、涪陵区
二、2015年重庆各区县GDP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