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现金社会”是谁的盛宴
近日,微信和支付宝先后宣布,将提高鼓励金,推动移动支付。8月1日-8日,支付宝发起的“无现金城市周”活动正式启动。同时,微信也杀入争战中,从8月1日起推出为期一个月的“无现金日”活动。一时间,“无现金社会”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无现金”这个概念不够严谨,有噱头之嫌。不过,支付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和数字化确实是大势所趋,各路人马势将在此历史潮流中展开竞争与合作,力求多分一杯羹“无现金”非“消灭现金”
对于“无现金”的争议,蚂蚁金服与微信支付方面均回应称,“无现金支付”本质上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而非“消灭现金”。
支付宝第一时间在其官方微博上呼吁:我们鼓励多用支付宝,也绝对尊重大家用现金的选择,请商家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拒收现金,让消费者用自己最方便的方式消费。
而微信支付也表示,微信支付此次联合银行和全国各地商家发起活动,是为了推行环保、时尚、高效的生活理念。微信支付认为,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决定了,完全的“无现金社会”永远不会出现,但一个新的智慧生活时代已经到来。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认为,大肆渲染“无现金”支付,其中涉及到大量个人信息数据,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安全隐患。中国银联在去年初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不仅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其中约1/4的受调查者曾受骗,相比于2015年的调查结果上升11%。其中,主要有支付敏感信息泄露、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等欺诈方式。
“无现金社会”实现有条件“"无现金社会"是个趋势,但是短时期之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农村等偏远地区还是会用到现金。”陆前进表示,“"无现金"节省央行成本,印钞厂要印刷、培训、监制、储存、运输,这部分成本不低。”陆前进同时强调,现金本身就是一种交易媒介,电子货币虽然不用现金,但功能相当于现金,只不过电子化的支付手段更加快捷。
“无现金社会”的到来需要有很多先决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技术手段的实现,另一个是支付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群和老年人而言。她认为,等到边远地区的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应用都成熟了,其他先决条件也满足后,“无现金支付”特别是“无小面额现金支付”的社会有可能来到。如果“无现金社会”真的来到,对普通居民是很好的一件事,因为便利,也因为信用和消费行为都通过网络记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支付行为的变化等情况。
“无现金社会”在推进,但不会这么快实现。这不是哪一家企业的权力或者责任,也不应仅出于营销、吸引眼球的目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各方努力。
“"无现金社会"实现的条件有几个:首先,消费者、商家、支付机构、监管机构都要能接受,特别是消费者。其次,用户体验要便捷、安全。无现金交易的成本低、效率高,对数据的应用也能有所帮助。过去小额支付是用现金支付方便,现在都是移动支付,二维码扫描,成本降低,不用找零、保存、携带。技术发展促进消费习惯的改变,影响到整个商业环境。商户的成本也不高,小商户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技术。”在费方域看来,“无现金社会”不是将要来到,而是已经来到。
前述接近银联的人士指出,事实上,银联成立的初衷、所做的工作就是推动无现金社会,“把货币变成电子货币,以后可能会变成数字货币。这些是必然阶段,其间是一脉相承的。”该人士强调,货币的创造者还是央行;商业银行、银联、网联、非银机构等都是货币的“搬运工”,把货币搬到居民手里,搬到机构里。
② 未来是否会出现无现金社会简述理由
会,也是大势所在,电子账单方便就是最大的优势,信息网络不安全也是最大的劣势,当然还有成本方面的考虑,现金光是流通,流转,运输就是一个大动作,成本不少的。。
③ 无现金社会是什么样的
无现金社会是指能用现金支付的地方都能用上移动支付,让“无现金”成版为新的主权流支付方式。不是“消灭现金”,而是让支付不再受现金的约束。在那个时候,人们只要拿着手机,不带现金也能畅通无阻。
无现金社会里,不仅支付可以瞬间完成,而且每一次日常消费,都能为自己积累更多信用,并能将这些信用转化为财富,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换言之,在支付时,“现金”或“移动支付”的选择权在自己,而不是在商家。
④ 为什么马云说五年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 这份报告
扯淡,很多老人连存折密码都记不住,银行卡都不会使,怎么无现金!
⑤ 无现金社会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吗
据了解,无现金社会是有可能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由于“无现金社回会”全程、全面记录个人的答支付信息,其中难免涉及个人隐私,一旦这些敏感信息被大规模泄露,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还是跟着大形势的步伐走下去。
⑥ 为何其他国家没有效仿中国的“无现金社会”
现在在中国支付宝、微信、银联的快捷支付让无现金社会实现了。很多其他的国家没有效仿中国实行无现金社会,并不是由于其他国家没有那么发达,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进入无现金社会,意味着,你的所有支付行为只能通过少数几个金融机构搭建的支付模式进行。你如果不使用它这套支付模式,在社会上就无法生存,一天都活不下去。因为你买不了吃的,买不了喝的,买不了用的,也无法出行。这就变成了一种经济上的强制和压迫,你不能摆脱它,摆脱它你就没法生存。对于子孙后代更是如此,这就是其他国家没有效仿的一个很大原因,因为国内并没有非常值得信赖的平台。
最后的一个方面就是隐私的问题了。所有的支付行为都要用电子支付,这意味着,你所有的支付行为都在某些金融机构的监控下。你买了什么书,去过哪些地方,吃了什么东西,住过哪些宾馆,进行了哪些娱乐活动......;你已经下单但还没去的支付行为,将暴露你将要去哪里,将要去做什么,将要去吃什么,将要去住哪个宾馆,将要去进行什么娱乐活动,细思极恐!对于重视隐私权的外国国民来说,这样的无现金社会,他们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⑦ 无现金时代即将到来了吗
来了
⑧ 电子支付面临恶意诈骗新挑战无现金社会还有多远
“天时、地利、人和”,无现金社会正在走近
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6%。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在某种程度上,随着移动支付的全速冲刺,中国已经一只脚踏上“无现金社会”的门槛。
三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流通和支付。在灾害发生时,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于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从信息技术安全和灾难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支付领域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电子系统,很难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如今,电子货币已成为消费市场的潮流。欧洲已经走在这股金融风潮的前端,包括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国,都积极推行无现金交易。
⑨ 为什么越是发达国家,越反对无现金社会
原因就在于:我国绝大多数人民对电子支付是持欢迎态度的,至少不反对。相反的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是有深深的顾虑和质疑的。
二、无现金社会,还有何隐私权可言?
所有的支付行为都要用电子支付,这意味着,你所有的支付行为都在某些金融机构的监控下。你买了什么书,去过哪些地方,吃了什么东西,住过哪些宾馆,进行了哪些娱乐活动......细思极恐!对于重视隐私权的外国国民来说,这样的无现金社会,他们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今年年初,欧盟委员会打着反恐、反洗钱、反偷税漏税的旗号,想推出:在2018年进一步限制现金交易上限的规定,以此进一步推进无现金社会,却遭到欧洲各国民众的强烈抵制,德国人民反应尤为激烈,因为他们深知这其中的猫腻所在。
不可否认,电子支付使得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支付行为变得更方便、快捷。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它的好处也仅限于此,但它的弊处却是多多,不仅:严重削弱了人民对自己财富的掌控,严重蚕食了人民的隐私权,而将影响着子孙后代。现在国内有些人在嘲笑国外的支付方式落后,但真相是:多数民众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多数民众的思维、思想落后于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