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年金融危机全过程
金融危机从2007年就开始了,直到2008年,中国的影响才明显开来: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⑵ 08年金融风暴简述
起因:
美国房地产发展,房贷恶性膨胀,部分银行不顾买房者还贷能力,发专放低息贷款,引诱属买房者说就算到期还不起贷款,也可以卖房抵押,因为房价看涨,所以这样不仅可以还款,还有所赚,如此,美国的房地产贷款疯狂发展。但是因为大量的买房者还款能力差,这样的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
到了2007年,风向突变,经济不景气,很多收入中下等的投资者无力还贷,开始抛售房产,随着大量房产的投入市场,房价猛跌,导致了投资者破产,投资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无法收回,也跟着倒霉,这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危机。接着就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因为银行无力继续放贷,生产领域出现资金无法周转,也大量破产,金融危机发展为经济危机。
⑶ 是由什么原因引起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
美国前4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与美林证券,分别爆出变局,前者申请破产保护,后者被美国银行收购。此一全球飓风立刻席卷全球股市,接著美国最大保险集团的AIG也面临流动性危机,幸好美国联准会(FED)决定拿出8500亿美元取得80%AIG股权来挹注资金。这场风暴不但蔓延至欧洲,以英国情况最危急;同时,也使俄罗斯股市在本上周内已暴跌25%。
今年以来,包括第五5大券商贝尔斯登岌岌可危,房地美、房利美的「二房」风暴,最后以财政部入资来解决。紧接著美林、雷曼兄弟、AIG,目前,美国前五5大投资银行,仅高盛暂时幸免,摩根史坦利也在寻求资金充沛的银行合作,以求安然度过难关。在英国则有最大房贷公司HBOS也受到波及。这些发展说明即使贵为投资机构的龙头,也照样面临被断头的命运。
其实,这一连串的事件,正是次级房贷的后续发展,源头就是导因於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这两个循环的交互影响,形成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因为金融机构彼此之间透过金融商品、金融市场的串连,而达到互相牵动难以切割的局面,只要当中有一部分出问题,就可能迅速蔓延至其他机构,这种系统性的牵连,正是FED与美国财政部不能坐视不管的原因。今年以来美国政府总计已投入9000亿美元来处理相关问题:AIG动用850亿美元,「二房」各1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交联邦住宅管理局,融通摩根大通银行870亿美元与290亿美元,前者为挽救雷曼兄弟旗下公司,后者则为了贝尔斯登。此外,至少又融通了2000亿美元给部分银行。
看了这一长串的名单,真的会被金融风暴的复杂性、严重性给搞糊涂,也许只知道风暴强大,但为什麼会演变成这一局面,恐怕就不太能理解了。其实,今日的风暴,远因肇始於1980年代,当时由於70年代面临石油危机,造成战后所建构的国际金融体系,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的基石动摇,进而使石油进口国遭遇结构性贸易逆差,石油生产国拥有庞大油元。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出了问题。於是而有一系列金融自由化的运动。
金融自由化就是让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以解决国家间、区域间的不平衡。这当中产生了许多的管制松绑与金融创新,也就是证券化与证券商品的兴起。取代传统借贷的商业银行模式,这也是投资银行业能大幅成长的原因。在资金积累与人口结构老化所带来庞大的退休基金,形成庞大资金在国际间快速移动,也是各国股汇市高度连动的基础。
在资金长期过剩的背景下,市场利率趋降,更进一步刺激投机性资金需求,包括股市与房市,再加上各国央行一旦面临投资钝化,包括股市和房市,就会进一步以利率政策来做反向刺激。而低利固然维持房市、股市荣景,但也逼使庞大的基金经理人要另辟路径寻求较高的报酬,於是各种衍生性金融商品应运而生。整个衍生性、结构性商品的概念就是把各种不同风险系数的贷款资产,用极为复杂的加权、杠杆作为运算,得出高出一码、两码报酬的金融商品。只要产品一出,透过庞大行销通路立刻为全球金融机构与投资人所选购。一旦爆发次级房贷这样的风险,原有投资人纷纷要求赎回,这些大的投资银行就像商业银行面临挤兑,立刻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而无法支撑。
⑷ 国际金融危机分别发生在哪一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国家一片混乱,七国集团(G7)和IMF等束手无版策,中国作为发展权中国家的代表,与巴西、印度等国家一起在二十国集团中发扬“同舟共济”的“地球村”精神,先后承诺近1000亿美元,扩大IMF的救助资金规模,并在国内率先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
但是,西方国家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最危险时刻过去以后,便从“同舟共济”转向“同舟共挤”,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愿放弃在全球治理中的“既得利益”,压根儿也不愿接受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逐步转向“东西方共治”的现实。
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他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信用遭到破坏,银行发生挤兑,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根奇缺,官方储备减少.
⑸ 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美国银行或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只有次级资信评级(还款能力较差、收专入不稳定)属的个人和机构发放大量贷款,加之美国经济逐渐下滑,这些个人和机构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发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的钱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因此由次贷危机引发变成金融危机。所以,大量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倒闭,连锁反应影响到世界相关国家的经济下滑和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风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
⑹ 2008年金融风暴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对外贸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营销较大。
对内销企业影响较小。
⑺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怎样解决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各个国家都会采取相关措施去阻止事件的蔓延或者使这个危害降到最低。
财政政策措施:
1、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已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正在实施中);
2、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3、减少企业负担:劳动法的调整等;
4、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5、产业振兴计划。
货币政策措施:
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7)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扩展阅读:
2008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如下: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处于风口浪尖的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直接影响出口。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
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其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
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上半年中国继续延续出口增长减速的趋势。从出口金额看,上半年同比增长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降低近6个百分点;从出口数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
⑻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贝尔斯登倒闭拉开了大幕
08年7月末8月初商品市场崩盘.尸横遍野 HOHO.
⑼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主要原因如下:
1、过度负债
持续积累了数十年的高负债,私人部门比公共部门多。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描述的那样,债务可以推动过度投资的不断循环。爱尔兰和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正是由来于此。
债务还能推动现有资产价格的上升与暴跌:过去几十年的英国住宅市场就是最好例证。当年景好的时候,不断提升的杠杆会让潜藏的问题看似不复存在。
事实上,在美国人正在遭遇实际工资水平停滞或者下跌之时,次级贷款反而使他们产生了虚幻的财富增加之感。但在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区间,累积的债务就会起到一个强大的遏制作用,因为过度杠杆化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减少投资和消费以偿还贷款。
2、银行业对风险的管制不足
金融危机的主要症结首先是银行业对风险的管制不足,使许多贷款在金融体系中泛滥,拖累了整个银行系统。
其次是小部分投机者暗中操纵价格和资源分配,扭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使小部分群体受益。一旦资本主义存在的漏洞被人利用,就会演变成一个大问题。
3、经济脆弱性带来政治脆弱性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各国经济带来了深重灾难,直接导致了失业率升高、贫困增加和社会稳定性、安全性降低。
但面临这种金融乱局,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免疫力。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增长为基础、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缓解了经济活动的波动性。
(9)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主要表现有:
1、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2、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5、出现偿债困难。
⑽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
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应对策略
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