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及特点
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总体趋势
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2001年达到谷底,2002年又开始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
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那次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下滑,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也顺周期的恶化。但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去年底结束了5年过渡期,中国对外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20%以上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也大体上以500多亿到600多亿的额度进入中国市场。
(二)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
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汇管理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贸易便利化。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差额的双顺差扩大的局面是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生产持续向中国转移、人民币升值下的变相资本内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制度改革虽然在中长期内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但在短期内因为企业在出口退税新规则生效之前出口而扩大了贸易顺差。我国持续出现双顺差原因主要有:
第一,资本净流入逐步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63.75%,该比重较2005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资本项目顺差的贡献相应提高。1997年以来,资本项目累计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达66.63%。
第二,货物贸易顺差上升。货物贸易进出口状况是国际收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等经济基本面情况,是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先行指标。
第三,我国的出口鼓励政策。长期以来我国执行了“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
第四,在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在不发达状态。尽管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但许多潜在投资者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合资企业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于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获得外汇之后,便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用所得人民币购进国产设备和其他产品。其结果是直接投资流入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
第五,外汇储备增长加快。1994-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加近300亿美元。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波及,外汇储备增势骤然放缓,年均增加额不足90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重新加速。2001到2005年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额为399.23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就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底15282.49亿美元,2008年底19460.30亿美元,2009年底23991.52亿美元。
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
(1)收支规模逐步扩大
(2)国际收支结构改变,非贸易扩大,资本帐户大幅度增长
(3)顺逆差互动
(4)储备波浪式起伏,逐渐增长
⑵ 国际金融试题:1、 请依据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我国近期国际收支变化的特点。 求解答
总体来看,2011年全球经济将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将稳步回升,但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也面临挑战。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不断深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同时,利差、汇差和境外融资成本较低等因素可能使得套利资金净流入增加,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活动可能会趋于活跃。
报告指出,当前,国际收支大额顺差的问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之一。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易推高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阻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制约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也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同时还易增加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
报告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着重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稳定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重视进口的战略意义,促进国际收支在更高水平上基本平衡;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流出的渠道。按照均衡管理的思路,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跟踪,建立资本流动的均衡管理机制。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增长25%。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
再根据顺逆差的书本知识做点分析就是了
⑶ 国际经济学。 国际收支说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国际复收支表由经常帐户、资本制和金融帐户以及国际投资头寸构成。国际收支的标准组成是经常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其中经常帐户包括:(1)货物:包括一般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的采购、非货币黄金;(2)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版权等)、个人娱乐、文化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3)收入:包括职工报酬、投资收入(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4)经常转移:包括除以下三项,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固定资产联系的收买或放弃为条件的资金转移、债权人不要回报的债务取消等之外的其他转移,如保险费、侨汇等。
⑷ 4.出口和国际收支新常态的特点是什么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 ——过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回口成为拉动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 ——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趋势: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对策: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⑸ 国际金融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即“一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债务和收益的交易以及债权债务的变化”。国际收支一般按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计算。一国的国际收支不但反映它的国际经济关系,而且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国际收支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为调节、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常常产生许多矛盾和斗争。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经常现象,要做到收支相抵、完全平衡十分困难。但是,无论是逆差还是顺差,如果数额巨大且又长期持续存在,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各国政府大都会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力求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一国采取措施往往会引起其他有关国家相应采取对抗和报复行动,从而减弱或抵消该国调节措施的作用。而且,有时调节国际收支的办法又同发展国内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譬如提高利率,若恰逢经济复苏时期,这一措施就会大大影响经济的恢复;而经济复苏受阻,又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增长。
一国的国际收支与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所区别。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国的货币资金收付行为,国际收支平衡表则是将一国一定时期(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的国际收支情况分别按不同项目编制的记录和统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综合反映一国同外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资金往来的全面情况,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工作。
⑹ 国际收支的特征是什么
最大的特征是“双顺差”
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基专础。积极财政政策属和稳健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有利于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有利于增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
二,良好的对外经济形势是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扩大的直接推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长期较快的经济增长和加入世贸组织等因素,使中国首次成为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实际使用金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三。
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⑺ 国际收支的特点有哪些
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区版的交易。国权际收支的特点是:(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2)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包括商品和劳务的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商品和劳务的转移、无偿的单向金融资产的转移^ (3)记载的经济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国际收支的最佳状态是收支基本平衡。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不利于对外经济的交往,不仅会严重消耗一国的储备资产,还会使该国的偿债能力降低。持续的顺差不仅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而且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容易引起经济摩擦。
⑻ 中国国际收支特征
第一抄,资本净流入逐步成为国袭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
第二,货物贸易顺差上升。
第三,我国的出口鼓励政策。
第四,在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在不发达状态。
第五,外汇储备增长加快。
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
(1)收支规模逐步扩大
(2)国际收支结构改变,非贸易扩大,资本帐户大幅度增长
(3)顺逆差互动
(4)储备波浪式起伏,逐渐增长
⑼ 中国的国际收支具有什么特征
国际收支包括两个部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
我国情况是双顺差,即两个账专户均是盈余的属状态
原因则是,经常账户,中国商品相对于外国,由于价格水平比较低,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对我国的贸易品需求高,出口大于进口,这事经常账户盈余的主要原因。
资本账户盈余的原因,1、我国利率水平较高2、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高,热钱流入压力较大3、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外资流入,从而导致资本账户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