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
如果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年,2016年就是这一行业的整治年和生死年。在互联网发展和创新得到监管认可的同时,非法集资、诈骗、自融等行业乱象不容忽视。从年初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风暴不断,“驱逐劣币”大洗牌已然开始。网贷行业成交量在加速上扬的同时,收益率开始回归合理区间。小型平台逐渐退出市场,大型平台则转型升级为互联网金融集团。未来行业将何去何从可能无人知晓,但大家都知道网贷行业的出现带动了社会进步。
网贷成交量:突破3万亿
在互联网金融的整治风暴中,整个行业成交量在近几个月出现下降,不过11月环比出现了增长,同比看来仍然创造了“亮眼”成绩。2016年11月网贷行业成交量为2197.34亿元,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单月成交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截至2016年11月底,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为31847.67亿元,突破3万亿元关口。从数据上看,整个行业状况有所回暖。网贷行业于2015年10月实现了第一个万亿元,用时超过七年之久,第二个万亿元仅仅用了7个月时间,第三个万亿元用了6个月。很多投资者为了避险,纷纷从小平台转向大平台进行投资,带动了整个行业成交量的上升,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中悲观。
综合收益率:走向合理区间
2016年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61%,环比下降了7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下降了264个基点。自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出台后,网贷平台资产端竞争加剧、合规调整成本增大,部分平台主动下调综合收益率,不过由于网贷“双11”不少平台加息来吸引投资人,使得11月综合收益率下降速度有所放缓。目前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平台占比为51.42%;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33.44%,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较上月有所下降,为10.08%。不过,网贷行业收益率下行并非坏事,在此前出现的众多跑路事件中,高收益成为投资人误入陷阱的诱饵,未来网贷行业收益区间将更加合理。
集团化:大平台的选择
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出现了“马太效应”,小平台被淘汰,大平台在升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平台融资次数近57次,融资金额超152亿元人民币(含陆金所融资,不含平台自身未公布或未公布投资方的平台)。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开始“二八分化”,互联网金融企业集团化发展可以通过精细化运作深耕细分领域,各子品牌相互独立,也可以建立一道政策风险的防御墙。但如同硬币正反面,集团化架构对企业管理能力会形成一定考验,很多集团化并不是“破茧成蝶”,可能只是停滞不前。
银行资金存管加速落实
截至2016年10月底,广东华兴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西银行等36家银行布局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业务,并共有216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约占同期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0.03%。其中有161家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53家与银行签订联合存管协议;2家与银行签订银行直连协议。完成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对接方面,共有102家平台完成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约占同期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74%,其中有89家平台是于2016年完成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其中完成银行直接存管系统对接的平台有68家,完成银行联合存管系统的有32家,2家平台上线银行直连系统。
资料来源:艾瑞
⑵ 如何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领航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由中咨领航资深专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撰写,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报告首先分析政策、经济等环境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接着从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热点、市场规模把握行业整体现状;然后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供需、细分市场及时发现机会点和增长点;进一步从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重点企业搜集竞争情报,进行竞争定位;最后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战略预判;而且综合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制定投资战略规划。
⑶ 2015年 哪些事件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
1、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中央人属民政府.2015-07-18 [引用日期2015-10-10]
2. 互联网金融已被金融监管部门认可,利率市场化正在加强 .中国资金管理网.2014-03-06[引用日期2014-04-19]
3. 从野蛮人到文艺青年 互联网金融迈入小时代 .光明经济.2013-09-16 [引用日期2014-04-19]
4. 互联网金融六大发展模式 第三方支付最热 .中国电子银行[引用日期2014-12-1]
5. 互联网金融真正目标是颠覆央行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5-02-10]
6. 大数据能否保障互联网金融的高收益? .百贷网[引用日期2015-10-30]
7. 互联网金融真能赚大钱吗 .搜狐[引用日期2014-12-1]
8. 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和讯网[引用日期2012-010-4]
9. 微信金融奶酪有多大?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12-23]
10. 掌众金融发布第三季度运营报告,从资金流向看80、90后如何消费 .新金融[引用日期2015-12-23]
⑷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互联网向各个行业不断冲击渗透,互联网与金融的巧妙结合渐入人们的视野。一夕间,互联网金融已跃升成为当下最为时髦的理财选择。据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大约有47.4%的投资者选择股票为理财产品,47.7%的投资者选择基金进行投资,40.9%的投资者选择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理财模式虽然不及股票市场的火爆,但已成为理财市场的第三大主流选择,这也说明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悄无声息间已改变了理财市场的固定结构,正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开拓金融市场的疆土,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容小觑且行业正清晰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投资群体明显年轻化
年轻用户是互联网的中坚力量。这条“屌丝定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很适用。据相关数据统计,80后、90后占到互联网金融消费群体的70%以上。这个年龄段的群体虽然不是社会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却是接触互联网最多的群体,他们多喜欢冒险、崇尚创新、热爱自由,这与互联网能最快获取信息的特质吻合。
还有调查数据显示,1000名80、90后青年里,有823人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来完成自己的理财、及小额贷款的需求。可见,更多年轻人愿意参与其中,互联网金融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移动互联网金融大众化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极大普及,手机已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伴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中碎片化时间逐渐增多,这些因素催生出人们对于移动金融的迫切需求。
相较于PC端,移动端更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所以,通常人们会选择方便携带的手机作为上网设备,通过手机移动端来进行金融活动,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钱香金融APP也即将上线。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用户不再局限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是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从91金融用户报告中就可以看出,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的金融消费群体已经占到近40%。
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
2016年3月2日,在91金融协办的人民政协财经智库沙龙上,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表示,互联网金融只有做小、做分散、做简单产品才能活下来。
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虽然大额融资的盈利模式较大,但由此引发的风险概率也相对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投资人和平台本身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从风险控制层面考虑,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将是控制行业风险的主要措施;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它的定位已经决定行业本身并不适合大额融资撮合交易,且对平台本身而言,也并不具备发展大额融资的先天优势。
服务走向“场景化”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触及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地方,但目前其服务理念仍只停留在借贷层面,未来应逐步扩展多维度服务理念,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服务场景,发展场景化金融来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易获得性。
相较于传统金融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将用户的生活轨迹以数据的形态加以累计,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促使行业创新发展。当前,互联网金融已经从早期金融产品的搬运工发展到为用户进行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已步入“场景化”金融时代。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未来的竞争集节点就是场景,哪家平台提供的场景化服务最多、最周到、最细致,则最容易与用户建立长期的黏性关系。
这种场景化趋势可以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一是用户的日常生活、消费场景,如支付、消费、打车等,通过这种金融服务无声地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其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搭建各类场景,潜入人们生活,即便是相同的金融产品,也能以不同的场景走进用户生活。
⑸ 在哪儿可以找到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数据
前瞻产业研究院 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专告》显示,截止至属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以P2P业态为例,过去5年中,各类P2P平台都获得了年均超过250%的爆发式增长。
不过,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问题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加剧。仍以P2P业态为例,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问题P2P平台数量为273家,数量超过2014年问题P2P平台数总和,今年以来,P2P网络贷款平台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的公司更是高达677家。
⑹ 2015年哪些事件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
你好,以下事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
(1)e租宝事内件。e租宝出事之后,引发容行业地震,大批投资人血本无本,对行业发展影响极坏。
(2)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意见稿出台。征求稿出台后,行业加快转变,迎合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奖慢慢走向正规。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⑺ 刚从事互联网金融,想知道在2015年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2014年的数据和行业调研情况来看,第一,P2P借贷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测算,整个行业线上平台的交易额在1100亿人民币左右,线下的交易额在700亿到800亿自由。相比较,2013年的情况,整个行业有8倍左右的增长。
第二,P2P行业和平台出现了模式的分化,包括我们在2013年还没有听说过的O2O模式、P2B模式。围绕着不同的模式和平台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包括对投资借款人和服务理财端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虽然模式上出现很多分化,但是P2P借贷市场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一两千亿元的规模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非常著名的平台,但整个行业的格局还没有真正确定,这个行业未来还处于高度的演化过程中。
第三,在P2P借贷行业,线上和线下互相融合成为重要趋势。既包括线下的平台逐步向线上发展业务,比如以前传统的债权转让模式直接演化成线上点对点的融资模式。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线上平台搭建线下渠道,进行线下借款人和投资人的开发,线上、线下融合是我们观察到的主要情况。
第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本质问题还是需要控制风险。一些领先的P2P借贷平台对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对于正规发展,就是希望P2P借贷业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愿景也在逐步增强。一些业内人士提出P2P借贷行业的服务是屌丝化的,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但团队是高端化的,要使用正规的高端金融人才来做P2P借贷。
未来两到三年内P2P借贷行业会有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P2P借贷市场进一步扩大,资金价格下降。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丰富、P2P借贷企业金融能力的增强,资金价格会持续下降。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观察到这个趋势,无论是投资人的回报率,还是借款人付出的资金成本,可能都会下降。
第二,市场风险加剧,倒闭平台数量增加。从2014年6月份开始集中出现P2P借贷平台的倒闭潮,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在最近几天也一直有P2P平台倒闭、跑路的情况出现。一些成立时间比较短的平台,第一批借款的到款日期纷纷到来,P2P平台倒闭的数量可能会增加或者是保持稳定。
第三,借款区域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去年、今年P2P平台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也包括广州。随着一线大城市竞争的加剧,包括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这些平台纷纷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这种转移的趋势也可能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
第四,借款人由个人向企业扩散。P2P借贷平台最早的形式是用于个人的消费借款,例如用于购物、教育或者是婚丧嫁娶。同一时期的借款人还包括小工商业者、小型电商经营者。总体来讲,20123年之前,P2P借贷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额借款人。2014年出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情况,一些企业也会参与借贷,借贷规模达到上亿。
第五,市场细分与整合两种趋势并存。一种情况就是有些P2P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了最适合服务的借款人,开始精准的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另外一种情况是成立比较早的平台,在已经摸准一些用户之后,开始扩展用户的服务范围。以前可能是服务个人借款的,现在开始向企业借款转移。
第六,发力征信技术,向正规化发展。有些P2P借贷平台正在成立规模化的公司,甚至自己向征信机构转型。
第七,泛平台属性增强,业务范围拓展。泛平台有各种方向,比如可以是横向的,不仅提供直接的债权融资,甚至可以销售一些理财产品,或者是做一些专门化的金融产品的销售。另外一种发展方式是P2P企业在平台上的服务向纵深化发展,之前可能只是进行贷款审核,现在有很多平台要慢慢介入支付业务、征信业务。
第八,民间金融线上化。P2P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是民间金融的阳光化。随着这种借贷模式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也获得了很好的资金来源途径,更多的民间金融,例如我们所说的保理、典当,它的资产可能会借助P2P借贷平台实现更好的流动性。最近已经出现了基于票据业务的P2P借贷平台,还有基于典当资产的P2P借贷平台。
第九,出现机构投资者。P2P的投资人和借款人都还是个人,未来可能会出现机构作为平台投资人,直接借款给融资方。前两年在P2P借贷行业出现过组团的现象,投资人本身比较喜欢在P2P平台上投资,可能会有很多投资人联合起来投一大笔钱,有些人进行管理,集中进行借款、投资的操作。后来因为一些风险和各种各样的原因,组团的现象逐渐消失了。我们认为在P2P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收益和比较高的流动性的支撑下,会以管理资产计划或者是信托计划的形式作为P2P平台的投资者。
第十,投资便捷化、移动化。很多P2P平台开始开发手机客户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投资。
⑻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前景如何
虽然互联网金融来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自物,但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们长期对其保持着新鲜感。受众们之所以不会对互联网金融感到疲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不断创新,例如从最先被人们知晓的网络借贷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数据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联网金融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第二是存活下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各种模式为用户创造便利、营造场景,增强用户粘性。
上述两点也符合产品以及企业的成长周期,人们也往往只会关注成长、成熟的周期,而不会关注衰退期。与传统产业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或产品如能不断创新、不断迎合重要用户的客户体验,就将长期处于发展期,令企业和产品在发展中长青,强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
结合市场实际环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联网金融在经过探索发展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会集中在政策监管以及行业规范化、服务社会实体产业、业务模式专业化及小额化、新技术的不断更迭这四大方面。
⑼ 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如何呢
2015互联网金融是在来百花争艳中逐自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由于在互联网上监管难度加大,鱼龙混杂,需要互联网金融管理机构尽量将互联网安全技术和金融风险控制技术相结合,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银行已经要求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以及银行破产法即将出台,那么相对风险和风险管控较难的互联网金融也应有制度化 或者说行业规定出台,便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自身管理,也便于参与者进行正确判断。供参考
⑽ 2015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图谱 下一个独角兽在哪儿
我个人的看法是, 社区O2O金融。
为什么呢?
因为你提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我理解的是个人零售类回消费,比答如餐饮,娱乐,休闲,网购等等。
但现在电商,商圈类O2O已经很成熟了,基本没什么增长空间了。然后,社区类消费金融确是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因为我国城市的老城区改造,城镇化,新的楼盘社区不断涌现,社区居民消费力旺盛。所以我围绕社区类的消费金融是一大市场。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涉足这个社区消费金融领域,比如银行,互联网,电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