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已开办的“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和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经济金融硕士,实施核心课程的中英双语教学,不仅实现了人才教育的国际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该专业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能力、娴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主要课程:金融学、公司财务、财政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国内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财务租赁公司),外资金融机构,政府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各大新闻媒体以及各大企业的财务和融资部门。
2.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生(专硕)有没有奖学金 有的话 大概是一个怎样的标准
两年算上生活费10-15吧,因为不在苏州了所以成本稍微降下来一点。在北京这边如果你能力比较强,也愿意参与实习的话,每个人挣个2000-3000的实习工资+饭补还是有可能的。多去大公司实习,现在好一些的到位实习工资每天都150以上,还有额外的饭补。
3.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享有盛誉。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金融学、财政学等学科拥有突出优势,在多年的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金融类学科评比中一直稳居国内高校第一名。随着国际叫我那个的日益增加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多所英、美、澳、加著名高校合作开设英国大学商务金融3+2本硕连读课程、硕士1+1课程,为国内学生到英、美、澳、加等国名校留学深造创造更好的途径。
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信用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系之一,在此基础上1997年组建成立了财政金融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财政学家安体富教授,现任院长为著名青年财税专家郭庆旺教授,党委书记为王宏伟副教授。
早在20世纪50年代,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和第一部财政学教材《财政学讲义》,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活跃在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多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以后,财政金融学院获得了空前发展,编写了被誉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建设里程碑的著作《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和《财政学》,奠定了其在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领头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财政金融学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学、财政学于1988年、2001年、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三次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
财政金融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和金融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中既有黄达、陈共、王传纶、周升业等国内外知名的我国财政金融学界的元老,又有陈雨露、吴晓求、郭庆旺、赵锡军、任淮秀、汪昌云、朱青等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海外学成归来的学者。学院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讲师12人;现有学生1674人,其中本科生1101人,硕士生390人,博士生183人,留学生22人(2008年春季数据)。
依托财政金融学院学科基础和学术力量建立的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内财政金融领域首批获教育部批准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以开放式的科研机制、一流的服务平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吸收了大批国内外财政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驻所研究,为中国财政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大量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设,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业已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基地。2004年获得优秀基地称号。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财政金融学科均被纳入“十五”“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序列,陈雨露教授参与主持的“金融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获2005年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财政金融学院在国内倡导“大金融”发展战略,探索国内金融学科发展的新模式,并取得积极成果,其中“金融实验班”项目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财政金融学院坚持融贯中西的学科发展方向,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一桥大学和庆应大学等著名的学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罗伯特·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弗雷德里克·米什金、哈维·罗森、本杰明·弗里德曼、兹维·博迪、麦金农、费尔普斯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国际知名学者先后应邀到学院发表学术讲演。财政金融学院还设立了以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和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共同冠名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该讲座正在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学术交流平台;随后设立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已经成为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奖项。财政金融学院还在全国率先启动与美国顶尖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培训研究生的“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管理(PEFPM)”学位项目,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外向型的高级财政金融人才做出积极探索。
财金,凝聚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幸福,在这中外大师云集的学术殿堂,承载了每一个财金人的光荣与梦想。回首过去,人文科学论坛中高端对话言犹在耳,碰撞出的智慧火花铭刻在心。我们不会忘记,“一二·九”大合唱中气贯长虹经久不息的“黑龙江波涛”,还有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志豪情;我们不会忘记,运动场上奋力拼搏的财金健儿、“五·四”汇演中屡创佳绩的财金学子。我们有着财金这个共同的名字。
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并肩上路,在财政金融领域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聆听大师的声音,品味学术的魅力,享受生活的愉悦,这是一种值得我们珍惜的幸福。每一个财金人都是学院的名片,也是我们珍贵的财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自豪,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逝去的日子都是光辉岁月,前方的道路依然海阔天空。
4.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组织架构
财政系
货币金融系
应用金融系
保险系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 办公室
教务科
学生科
团委
实验室
5. 请问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和“汉青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的差异在哪里
汉青是单设出来的一个研究院 貌似没有招本科生的 感觉比较高端 经院就是人大的一个正常的院,不过人大的经济一向很好,所以经院也还是很牛的~你可以去人大官网、经院官网、汉青官网去看看喽
6. 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和汉青研究院哪个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和汉青研究院哪个更好:
作为前人建议别选汉青!这个学院不正规。
老师是很厉害,但是都忙着自己的科研,和你没关系的。老师忙着给交钱的各种班准备培训课,发论文,在这念还不如出国呢!
因为你会发现花了三年时间在这里拿个金融/经济学硕士,到了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相比于比你少花1,2年出国读书或者是正规学院(比如财金这种吧)来说,毫无竞争优势。
这里学到的东西如果你不做学术的话,就是自娱自乐了。课程设置不完善,没什么老师认真讲课,当然他们对于专硕(交了钱的)和培训班例外。
很多老师对学硕的课根本就不备课,一来就坐在那里听同学讲。
7.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生多难考
难度啊,今年人大复试线是400。报录比是780/8,也就是录取率接近1%。
GPA不是很重要,考研分数最重要。
衍生品研发目前在中国刚刚起步,也许十数年后会很有前途,不过当前不怎么样。
金融工程对数学要求很高,你觉得金融偏文?
能考上人大金融学这个你觉得偏文专业的人数学成绩平均是145+,满分150.
8. 考研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的研究生,但本科非985和211,出来对找工作的影响大吗
不会的 看你研究生哪里毕业就是 人大很厉害啊 好好学就是
9. 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研究生哪个好一点
其实两个学校都差不多,在北京找工作,人大的有优势,在上海找工作,上财仅次于复旦,也很不错
上财没去过,人大去过,学校不是很大,但环境还不错,在北三环边上,周边很繁华,学费情况两个学校差不多,奖学金情况每年都不同,只能根据到时候你要考的那年的招生简章来看了,但应该也差不多,消费的话,北京和上海差别不大
关键是看你喜欢北京还是喜欢上海了,这两个地方在金融方面都是很有发展的
,有大量的金融机构集中于这两个城市
另外,2010年是金融联考最后一年,2011年起可能金融考研要改革,所以,也不用太早定去哪个学校,关键是先把数学、英语、微观、宏观、投资学、公司理财这几门课学好,到时候根据情况再做选择
出国的话,两个学校都有出去的,但都不多,国内出国最多的就是北大的CCER了,大部分都出国读博了。。。出国不仅仅是看硕士阶段,外国学校是要看本科阶段的情况,比如学校、专业、大学成绩、论文情况等等,比如去美国读博,本科毕业直接去和硕士毕业再去都是一样的,都得至少读5年,所以,你要真想出国读博、搞学术,就本科毕业直接出去,再国内读研等于浪费时间
楼下的,不能单看金融学排名这一方面,从实际来看,拿出国率来说,人大财金比不过清华经管、北大CCER;从就业上说,也比不过清华经管和北大光华,难考不难考都是因人而异的,人大财金考研专业课比较中规中矩一些
根据楼下的,再补充一下
如果以就业为目标,往往师资问题不是很关键,关键是学校的名气
出国读硕的话,如果是金融的硕士,通常是没有奖学金的,金融的硕士一般是设在商学院,需要完全自费,但读博的话就可以有全奖,但申请金融的全奖非常非常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就直接申请经济学专业了,做论文做金融的
对于楼下推荐的央行研究生部,也就是俗称的“五道口”的确也是不错的选择,招生规模还比较大,专业课题目涉及的范围稍广一些,但难度不大,考数学三,大多数录取的人成绩在120--135之间,要求不算高,但有一点,五道口的毕业生进入外资金融机构就业是很难的,如果你希望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中资的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可以选择五道口
楼下这位同志,判断学校好坏不能看考研的分数线
专业课是各个学校自己命题,题难,普遍分数都低,分数线也就低
比如北大光华金融硕士,专业课每年过90分基本都能进复试,而有的学校专业课110还不一定能进复试呢
所以,拿考研分数线作为评价学校好坏是不合理的
10.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研究生难考吗 考研时存在学校歧视吗 有安徽的学姐学长吗
名校的热门专业肯定不容易。学校肯定不会有歧视但不排除面试评分会有影响,只要笔试(包括初试和复试)分高就不怕。考研很难简单说难易,每年都有一些二本、三本院校甚至自考生考取名校的。研究生录取主要还是看初、复试的分数和竞争对手情况,只要你有实力,认真准备就一定行(自信+勤奋+恒心)。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