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银行业在消费金融领域发展研究

银行业在消费金融领域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22:47:14

① 金融行业现在好做吗就目前的权情报情况来说,行吗

这个可以参考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丨2019年3月科技金融行业洞察月度报告》,里面提到:

2019年3月,有6条政策信息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有10411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环比增幅18.79%。银行方面,多家银行集中公布2018年业绩公告或业绩快报,工农中建四大行核心资本稳居中国银行业之首。电子商务方面,京东和拼多多发布2018年财报;小红书陷造假风波,称将推短视频新产品;唯品会布局线下门店,并关停章鱼掌柜项目;各大银行拓展电商业务。

2019年3月中国科技金融行业包括政府、银监会、银行业协会等多个监管主体在内的动向,共有6条政策信息与科技金融相关,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增长18.79%。具体而言,银行方面,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跌至4.3%;各大行公布的2018业绩报告显示其净利润都有所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净利润增长率最高,达14.8%。电子商务方面,淘宝的月活跃用户数达36843.9万,远高于其它购物平台,拼多多和京东相继发布2018年财务报告。电子支付方面,跨境支付服务商Airwallex获得一亿美元投资,易思汇获信中利资本一亿人民币投资。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以上内容节选自《艾媒报告丨2019年3月科技金融行业洞察月度报告》

② 如何让金融、证券、银行等行业减小网络风险

2018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分析:监管政策出台促进行业日趋规范化发展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概况分析

随着网络购物场景的发展,消费金融开始涉足电商领域,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价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无责免息等产品,分散消费者的购物压力,刺激消费增长,尤其是中高端消费的增长。消费金融除降低消费者购物压力刺激消费以外,还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及商家进行商品营销。通过优惠的支付条件吸引用户,实现用户引流和商品导购。例如根据电商平台的行业及人群特征,推出特定的营销活动,用户通过参与活动或者获得价格优惠,或者获得电商平台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消费积分。这种营销活动在引流、导购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信用累积的过程,未来实现数据沉淀之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信用数据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2014年以来,我国主要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逐渐走低,尤其是2015年的多次降息降准,使得资金成本持续走低,为我国消费金融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资金面和较低的资金成本。同时,2016-2017年,国家出台政策收紧银行房贷,使得居民贷款需求向互联网化方式转移。在双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于2016-2017年爆发式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仅仅为18.6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高速增长至4.38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904%。2018年,居民房贷持续转移,加之我国金融理念的渗透和场景布设提升消费金融渗透情况,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持续走高,初步测算2018全年达到约9.78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2.9%。

2012-2018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监管政策频出,2018年行业已进入整顿期

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在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过度授信、暴力催收等不合规经营方式。为规范、整顿行业,2017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各项资质、业务监管政策:2017年6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暂停了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11月,《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出台,要求监管部门不得新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

国家政策的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从增长期进入整顿期。

电商平台房贷规模最高,前十机构放贷规模占比67%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参与主体有电商、银行、P2P、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消费分期平台和其他消费金融平台等。其中,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凭借高流量、电商场景获得早期快速发展的优势,而后通过支付打通各消费场景,加之风控能力的优势从而实现领先地位。2017年其放贷规模最高,占当年我国总放贷规模的35%。

此外,银行凭借着资金成本优势在2017年快速发展;消费分期平台则通过线下推广等方式实现早期市场教育和获客。

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前十机构的放贷量占全国总放贷量的67%,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盖因2016-2017年市场参与机构较多,创新性较强,推动市场整体增速的同时也提高了长尾机构的市场占有率。2018年,市场增速放缓,政策监管趋严,市场向有资质、优质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集中。

业务的合规开展、风控模型改善或成为业内机构的主攻方向

未来,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也会越发的规范,无资质的机构将难以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中短期来看,行业的增速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业务的合规开展、风控模型改善等或成为业内机构的主攻方向。长期来看,行业机构的规模将逐步扩大,用户群体将更加稳定。

③ 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9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金融业对风险控制的需求,智能金融应运而生。智能金融对金融业成本控制和效率提高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技术的制约和金融行业特性的制约,现阶段的智能金融行业仍处于缓慢推进阶段。

智能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内外部同时驱动

智能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分为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两大方面,内部驱动包括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服务满意度、提高风控能力,而外部驱动则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④ 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互联网消费金融定义及范围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申请、审核、放款及还款全流程的消费金融业务。广义的互联网消费金额包括传统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化,狭义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仅指互联网公司创办的消费金融平台。
随着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消费金融正在从传统的高收入人群和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向中低收入人群及小额高频次消费场景迅速拓展。传统消费金融主要专注于买房、购车等大额低频次消费场景,且用户大部分为净值较高人群,对学生、农民、蓝领等收入较低人群则覆盖较少。
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征信技术的创新,消费金融正在向大众的日常生活快速渗透,目前正在向大学生、蓝领群体等以及
3C数码产品、旅游、餐饮等小额高频次消费场景迅速拓展。
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不断的增长,尤其对于医疗、旅游、越来的服务要求不断在增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的销售模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而带动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4.20万亿元,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渗透率约在20%至30%左右,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依然是一片蓝海,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9.21万亿元。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信用累积的过程,未来实现数据沉淀之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信用数据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多方势力加速布局
从政策层面来看,2016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P2P爆发出来的重大风险使得监管已经迫在眉睫。与2015年两会中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相比,2016年两会提议更多趋向行业立法和政策监管。在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的同时,大力鼓励消费金融的发展则成为另一个主旋律。在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的市场准入,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训新供给动力指导意见》,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推广到全国,
从最高层面为消费金融释放出了巨大的积极信号与政策红利。
消费金融是银行零售转型的首选
近年来,受经济周期性运行的影响,我国各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对公业务面临较大困难,各家银行纷纷提出零售转型的战略。零售转型有助于节约银行资本,同时获取更高的收益率并降低不良贷款率。
根据银监会 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在使用权重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对个人其他债权的风险权重为75%,均低于对一般企业债权的100%的风险权重。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行和华夏银行,其他各家银行今年均公布再融资预案,这体现出各家商业银行均面临较大的资本压力,发展零售信贷业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
我国消费金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参与主体逐渐增多
商业银行借助专营机构与特色网点、网上银行、移动服务、信用卡等多渠道的服务手段,加大对新消费信贷领域的支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加至22家,另有8家处于申请及筹备中;互联网电商平台、细分领域垂直场景方积极将消费金融产品嵌入消费场景,并不断积累征信数据;
互联网金融平台,如P2P 网贷、小贷公司等也积极切入消费金融,提供类消费金融贷款。消费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和模式,服务人群不断扩大,包括农民工等流动人口以及大学生等中低端无卡群体因此获得金融服务
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消费金融风控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金融规模的扩张,服务人群的下沉加剧了消费金融平台面临的坏账风险。
消费金融公司:现有业务模式受众较小,亟待丰富创新自身服务模式
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基本客户定位为中低收入群体,审核标准一般比银行的更为宽松,贷款额度也更高。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与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同质化严重,但整体实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与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中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最大,形成了教育培训类、手机通讯类、白色家电类、装修装饰类、婚庆婴幼类五大贷款渠道体系。而非银系消费金融公司则以“消费”为出发点,利用商家的天然优势,相对而言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主要客群为低收入阶层,以耐用消费品贷款为主。非银系消费金融公司以海尔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为代表。
电商平台:用户覆盖优势明显,业务创新及大数据等实力突出
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模式主要依托于自身的互联网平台,面向自营商品及开放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审批流程便捷高效,部分采用授信额度的方式,不需要逐笔审核。由于电商在互联网金融、网络零售、业务创新、大数据等领域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消费金融行业综合实力最强,未来也将引领市场的发展趋势。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是典型的电商平台消费金融产品。

⑤ 银行业为什么纷纷涉足消费金融

因为大市场大行情需要
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都在以消费金融为主体
国资的四海众投就是以车贷为主的平台、

⑥ 银行工作6年,打算去消费金融或者小贷公司,这个行业目前发展如何

入行接近五年,个贷中心做了三年多,收入也不错有20多一点点。最近也打算去小贷回或者消费贷款公司应聘答团队经理或者区域经理。带几个人跑市场做KPI很锻炼人,勇敢决定。银行不再是铁饭碗,各种指标压力大,而且事情不专一,个人认为未来几年银行会遭遇断崖式下滑,早点出来闯荡比较好~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我觉得如果银行没发展,去小贷不失为好去处,小贷给的空间比较大 来自职Q用户:庄女士

⑦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写什么好,最好有题目

1、基于来P2P网贷的互联源网金融行业研究

2、当前我国P2P网贷内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3、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抵押物风险探究

4、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贷后风险管理研究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6、××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7、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8、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9、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分析

10、××省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研究

11、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12、P2P平台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可持续性的探讨

13、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14、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分析

15、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风险及对策分析

(以上选题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阅读全文

与银行业在消费金融领域发展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e贷款额度 浏览:469
股票量价齐跌说明什么 浏览:368
方正重组理财 浏览:392
过户多久拿到监管资金 浏览:977
近期的理财诈骗公司 浏览:721
260108基金今天净 浏览:647
贷款提车上路需要多久 浏览:383
证券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 浏览:382
杭州南海成长股权基金 浏览:373
合肥鑫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么特点 浏览:958
医院股权融资 浏览:245
信托产品图片 浏览: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资金揭秘 浏览:515
怎么买万达股票 浏览:306
湖南源汇信托 浏览:891
汽车融资网站 浏览:747
外汇价1美元人民币 浏览:649
方正科技股票价格 浏览:802
景顺长城动力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