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际金融学的题目,是论述题
1,可复以从本国对外贸易制方面恶化和本国外汇储备贬值方面讲!同时讲到我国的出口导向,讲到对国外进口的影响。
2,讲一下外汇储备的作用,以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同时配合讲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外汇储备贬值的压力等等。
㈡ 国际金融自考简答题
实际上自抄考试题本身并不难袭,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
试题难度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主考学校或考试部门可以任意拔高或降低的。你是考本科的,就得用本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你是考专科的,就得用专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
㈢ 国际金融的一个论述题题,关于国际收支的,答好有加分
国际来收支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disequilibrium)的含义。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支长期性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表现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动调节,二是人为调节。
㈣ 帮忙做以下几道国际金融方面的论述题(考试用的)急!!!
请问朋友第三个问题是指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是什么东西,弄明白了的话 明天我给朋友回答一下~
㈤ 求教国际金融简答题(尽量洁简),答得好再给高分
二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三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异同
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例如,基期和报告期的汇率都等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二分之一,这时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但是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1.绝对购买力平价说
认为均衡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亦即由两国一般物价水准的相对比率来决定。假设E代表汇率,Pd及Pf分别代表本国及外国的物价水准,则汇率决定于:E=Pd/Pf
也就是home country price level / foreign country price level
只是代号不同
2.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应随着两国物价水准的变动而调整。
相对购买力平价能够用来计算一个货币是否实际升值或贬值,只有当该货币在基准期处在均衡水准时才能帮助我们确定该货币在中止期是否低估。如果该货币在基准期已经大幅偏离均衡水准,仅仅根据相对购买力的计算很难断定该货币在中止期是否被低估。
以用变动率的方式,将上式改为:
汇率变动率=本国物价上涨率-外国物价上涨率
St =S 0 * (1+inflation rate home )^t / (1+ inflation rate foreign)^t
这应该是还没取微分前的计算式
四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资本完全不流动且汇率浮动的情况下,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国际收支不平衡通过什么途径调节
待续
㈥ 国际金融学的简答题
1、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2、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逆差,不断输出美元来增加它们的国际清偿能力(即国际储备),这势必会危及美元信用从而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反之,美国若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其他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又成问题,从而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增长。美元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所提出,成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他并且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这已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