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机构农村工作摸底

金融机构农村工作摸底

发布时间:2020-12-28 11:01:17

❶ 当前我国有哪些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内银行和农村商容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非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等。还有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❷ 国家对村级债务有政策吗

村级债务是各村级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中产生和形成的,这些举债在当时对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但目前,村级债务沉重,不少村为债所累,无力继续发展经济和公益事业,有的村甚至运转困难,影响了农村综合改革成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已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在“三农”工作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科学清理村级债务,妥善化解村级债务,遏止新债再生,创优农村发展环境,已迫在眉睫。 一、如何开展村级债务审计 村级债务审计清理工作,政策性强,清理对象多、形成时间长,规模大,涉及面广,年度跨度大,人员变动快,债务构成错综复杂,加之村与村合并或分设,有的当事人已经更迭离岗,有的账、表、凭证、合同和相关手续等资料不全或丢失,账务处理不规范,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等等,都给村级债务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审计任务非常艰巨。在此情况下,如何开展村级债务审计清理,并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笔者谈谈如下看法。 (一)、研透政策法规 国家关于村级债务的系列政策法规,一定要学习好,研读透。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通知》(国办发〔1999〕4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债务管理坚决制止新增债务的通知》农经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1号)、《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6号、《关于开展全国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的通知》农经办20061号,等等。通过学习研究,才能了解农村的历次改革情况、债务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历次清查情况,这样我们在审计实务中才能高屋建瓴,很好地把握尺度。 (二)、制订周密方案 村级债务审计方案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村级债务审计工作方案是审计机关制订的一个总体工作计划,是审计行动的总指南,一定要周密制订。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审计清理对象和范围、审计清理内容和重点、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工作要求等六个方面的要件,审计工作方案要侧重于指导性;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编写的一个具体的工作安排,包括编制依据、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基本情况、审计目标、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步骤和方法、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时间、审计组长成员及分工、编制日期等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既是重点亦是难点,因为在此项目中,几乎普遍存在着重要性水平低、审计风险高的问题,所以在村级债务审计中,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准确确定其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审计实施方案要有针对性,目标要具体化,要重点突出、分工明确、方法科学恰当,审计实施方案要侧重于可操作性。 (三)、统一清理口径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清理核实方法,必须有统一标准,口径必须一致,具体说来有如下核实方法: 1、对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形成的债务,必须提供正规借款合同及资金到账凭证,应重点审核借款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真实、合法,了解用途是否明确,是否确实为村集体所用。 2、对向单位、企业、个人借款,各类筹资形成的债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以村集体名义出具的借据或真实、合法、有效的原始证明材料;二是必须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直接偿还人或最终偿还人;三是必须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所直接使用的、直接受益的。 3、对拖欠工程款形成的债务,必须提供村与施工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合同、竣工验收资料及其他结算手续。在此基础上审核相关资料真实性,必要时进行实地查看,从中判断债务的真实性。同时核实已支付的工程款,认定债务余额;对无施工合同及有效证明材料,未完工工程或虽已完工但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工程形成的债务,应作为无效债务进行核减。 4、对利息问题,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核实。一是已经在账内核算的,对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款,审计对债务利息的认定,应采取在认定本金的基础上,一律按照借款期限,以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为准分段计息;对向社会和个人借款的利息计算应实事求是予以认定,原则上超过法定界限的高息部分应予以核减。二是对账外债务,只核实本金,对账下计息和口头约定不予核定。 5、应付款审计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暂未结算应付款,应重点查明是否有资金来源,债务是否应归属村集体组织承担还是归属村民个人承担,如应归属村集体承担且无资金来源的,债务应予以确认,否则应予以核减;二是账面挂应付款而实际已支付或已抵扣的款项,应予以核减;三是暂存应付款中无具体支付对象的债务,应作为不需偿还债务予以核减。 7、对于大的建设性债务,包括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兴办企业,文化、通讯、卫生、教育等村集体公益设施等建设所形成的债务,应到财政、发改、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了解情况,要重点查阅项目的立项审批文件、资金筹集计划,查明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拨付情况,审查村与施工单位或个人签订的合同、竣工验收资料及其他结算手续,经审计核实该工程确已完工、上述资料齐全的,作为审计核实债务;对确有资金来源的,或对于虚假合同和资料、资料不全、不能相互印证的,作为无效债务核减。 8、账外债务的核实方法。未交乡镇财经所核算、保留在当事人手中的债务凭据,必须有明确的欠款人和事由,开具有正式借据或与该债务形成相关的原始证明材料,经过核实和分析确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的,作为审计核实债务。 9、担保债务的核实方法。担保债务是指村集体组织为村办企业、所属单位或其他个人担保所产生的债务。认定方法为,对法院出具判决书或由行政机关出具裁定书,已经裁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作为已核实债务;对没有裁定或裁定正在进行中的,应作无法核实债务核减。 10、在村级债务审计中,对债务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必要时应延伸债权单位或个人,核实了解对方账面记载或反映的债权情况;对债权人已撤销或消亡不需偿还的,应作无效债务核减;村合并和分设情况,审计时应按新的行政设置加计和切分债务。 11、对在审计中发现的疑点情况或案件线索,可以延伸到有关单位、金融机构及有关债权人,采取走访、座谈、实地查勘等方式,调查债务发生的真实性,切实做到严谨细致,查深查透。 (四)、科学组织实施 审计组负责人,首先应组织审计人员学习、研究、讨论,吃透审计方案、政策,掌握审计核实基本方法,统一口径,力求参审人员心中有数,达成共识;其次应组织各乡镇财经所会计人员,一对一交流,面对面解答疑难,让他们彻底弄清村级债务的范围和内容,逐项明确自查表的填报要求和口径,扎实做好自查基础工作;再次就是审计组内,扬长避短,合理安排,有机配合。 具体说来,在组织实施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进点时应根据审计实施方案制定好债务自查表,其内容包括账面数、账外数、自查数、差异数及其原因,同时包括债务总额、构成、用途及偿债情况等,被审计单位要填写好自查表,此项工作要异常地认真、细致和扎实,因为此表的正确填报可以节省大量的审计工作时间,从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二是必须要求配备得力的协审人员,明确要求县乡分管领导及财经所人员具体的工作配合。三是针对村账所管的具体情况,审计应采取就地审计方式,审计地点应设在乡财经所,以方便资料的调阅和有关情况的了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对账外债务的控制,要采取封帐查库、登记造册、追根溯源等措施注意防止突击作假情况的发生等。只有吃透审计方案,娴熟审计方法,明确审计目的,科学组织实施,才能在具体的审计实务中有条不紊,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复杂,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五)、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 无论是上审下,交叉审,还是同级审,应尽可能充分发挥各部门协同作战的集约效应。村级债务审计单位数量之多、财务之薄弱、时间之长、成因之杂、审计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审计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可用审计资源,大打一场广大的“人民战争”,才能确保审计质量,按时完成审计任务。县财政局、农业局、经管局、财经所、村民代表以及同级审计机关或人员,对当地的债权债务单位及情况比较熟悉,虚假债务很难逃其法眼,审计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如本人2009年在参加湖北省全省村级债务审计清理同级审配合中,在对某镇村级债务审计时,通过核对账表,延审相关单位,走访部分村民,对被审单位虚减债权、多报债务数百万元,一下子就审查清楚了,回想总结,这一切全得益本人对债权债务单位情况的相当熟悉和了解,所以审计起来得心应手,能够迅速切中要害查出问题,效率高效果好。 二、如何妥善化解村级债务 村级债务覆盖面广,形成时间长,成因复杂,要想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必须首先弄清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 村级债务的形成有我国现行制度、体制等宏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村级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举债办事等微观方面的原因。村级债务问题虽然各地债务形成有差异,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举债垫付税费 在2005年前,农特两税和“三提五统”尚未取消,此外还有医疗保险、报刊杂志订阅、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等。每年县乡限定了任务和完成时间,而部分农户无力上缴或欠缴应承担的合理税费,村干部迫于目标考核,不得不靠借贷款完成上级下达的刚性任务,如此年复一年,雪球越滚越大。 2、投资形成负债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潮中,一些村出于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初衷,举债办企业,盲目上项目,或搞多种经营,最终由于决策失误,生产技术起点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产品不适销对路,抗风险能力差、财务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投资失败,经营难以为继,大批村级企业停产倒闭,投资无法收回,债务无力偿还,从而背上沉重的债务。 3、举债维持机构运转 随着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因土地、山林经营权的出让,村级收入路子越来越窄,收入来源几近为零。转移支付前微薄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村组干部工资,日常支出无可靠保障,造成支出大于收入,只有依靠借款来维持收支平衡,从而造成负债。 4、公益性、建设性负债大 长期以来,各村致富心切,为了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财力物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举债兴办一些急待要办的公益事业,向上争取资金又比较困难,且向农民集资也只能筹措到一小部分资金,大部分资金缺口只有通过借款来解决。村级公益事业包括通村道路、农电改造、水利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广播、村级建设等,这些公益建设主要依靠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只给少量的补贴和扶持,缺口极大。 5、配套资金缺口 国家为了改善民生,先后下拨了扶贫、通达、通畅、饮水、沼气、“五改三建”等专款,但基层配套资金不足,为了抓住项目机遇,村级也只能靠举债来完成配套,从而形成了部分债务。 6、“普九”举债 前几年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繁多,特别是在国家“普九”达标期间,为了执行“哪级学校哪级办”、“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和“普九达标一票否决”的方针,村级组织积极举债建村学校,但在2006年国家“普九”债务认定时,由于村级“普九”债务不属于认定范围,故债务悬而至今。 7、民间高息借贷 据调查, 乡村债务由乡村干部经手在民间高息借贷的十分普遍, 借款年利率一般是 10%至 15%不等,高的甚至达到20%左右,且每年换据结息, 息转本,本生息,利滚利,不断驴打滚式的增加,基本上是几年后本金要翻一番。沉重的利息负担,使乡村债务陷入了恶性循环。 8、部分村干部责任心不强 由于村委会换届原因,不少新任村干部,对老债务以自己没经手为由,采取消极回避态度,即使接了旧账也是无力偿还,导致干部换一任,债务多一茬,造成债务越累越多。 (二)、村债化解思路与对策 农村工作要靠农村干部去开展,农村经济发展要靠农村干部去组织实施。村级债务问题一头连着集体,一头连着农民,不少村因负债严重,村委会的诚信在群众中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个别村部分干部失信于民,从而引发矛盾冲突,村级组织很难正常运转,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形象。同时大量债务的存在,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化解村级债务是一项事关农村稳定和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多管齐下、多轮驱动、硬化措施、要形成各部门通力配合的有效机制。根据审计调查情况及目前村级债务状况,为创优农村发展环境,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党委政府要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化解村级债务的重要性;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

❸ 农村金融机构意义目的有什么

意义是打破银行垄断,为有权势的人和有钱人进入金融领域赚大钱摆平道路,把明着坑人变成暗着坑人。

❹ 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有哪些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机构。银行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回农业发展银行答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非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保险公司等。还有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资产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

❺ 为什么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会逃离

一是农户信用意抄识淡薄,信用体系建袭设参与度不高;
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奖惩机制与保障机制;
三是信息征集手段多样化,信息整体质量不高;
四是由于目前农户多数存在多种经营,人口临时流动较多,因此导致农户信用信息原始资料调查采集困难,信用基础信息多变;
五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落后,没有建立信用信息中心,难协调,没有实现信息共享;
六是政府各部门履职不到位,没有积极配合工作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是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与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要求错位,制约了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八是农村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标准不规范,信用评定权威性不高,信用评级结果综合运用有限,正向激励效果不佳。

❻ 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有哪些 ,它们自身的特点及优势是什么

什么复叫农村正规的制金融机构哟,只要是能称得上金融机构的都是正规的,而且理论上都可以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当然由于农村的特点,能针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还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业银行现在也受国家政策要求大力扶持农业金融。
特点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具有网点优势,也比较受农村地区及农民认知,金融产品相对传统,产品及服务还有技术手段相对其他城区的金融机构要落后一些,但现在逐步向城市中心地区发展。

❼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的区别。

没区别,都是想赚你钱的。不然老板吃饱撑的开它干啥。

❽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应该怎么做

——聚土回答

新型农村金融对于解决农业资金困难,帮助农户持续生产经营,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各大银行因政策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提供帮助的部分。
在扶贫中,农村金融也大有可为。在国家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部分地区扶贫工作难度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将有利于解决贫困地区资金问题,加快扶贫进程,其中主要做法有:
(1)1.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总量,力争贫困地区每年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当年贫困地区所在省(区、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优化融资结构。通过加强对企业上市的培育,促进贫困地区上市企业、报备企业及重点后备上市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资本市场融资取得新进展,实现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增长。
(3)继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稳妥推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
(4)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广农村小额贷款。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建成土地流转业务规模化,土地租金金融,经营性金融等,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
(5)积极发展农村保险市场,构建贫困地区风险保障网络。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保障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鼓励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扩大特色种养业险种。

❾ 如何做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工作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等。自1951年成立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在全国已形成庞大的信用合作体系,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受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在实行合作制时遇到的所有者缺位、规模受限等问题,2003年,我国突破了农村信用社在“合作经济”的范畴,对农村信用社做出了新的界定,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属于“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新概念,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北京和上海的市级农村商业银行、天津的市级农村合作银行、大多数省份实行的省联社模式。
作为破解农村金融的创新之举,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引入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三类新型组织,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试点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农村金融中介数量不足的缺陷。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高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在今年以来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把握好整体走向,求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农村工作摸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资贷款包装犯罪吗 浏览:95
人民币的兑换哪个币最高 浏览:304
再生铜投资 浏览:70
传统外汇海星 浏览:897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
帮贷宝贷款靠谱吗 浏览:92
ADx融资 浏览:380
p2p理财图片 浏览:939
国元证券基金托管 浏览:578
今日菜百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浏览:29
速卖通外汇申报 浏览: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浏览:745
通达信资金分时净买入指标 浏览:277
北川币理财 浏览:319
df融资 浏览:462
手机版东方财富怎么看北向资金 浏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