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中的自然资源
巴中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
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5%。 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 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建有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巴中共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巴中木本植物有91科、233属、600余种。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具的上等优质木材。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巴中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地理位置优越;G244、G245、G542、G347国道穿境而过,巴中五区县均有高速公路通达。
1、广巴高速公路G5012(广元市-巴中市)
2、成巴高速公路S2(成都市-巴中市)
3、巴达高速公路G5012(巴中市-达州市)
4、巴陕高速公路G85(巴中市-陕西省汉中市)
5、巴广渝高速公路G85(巴中市-南充市-广安市-重庆市)
6、绵万高速公路(绵阳市-巴中市-万源市) 1 、广巴铁路(广元市-巴中市),2011年12月16日通车。
2 、巴达铁路(巴中市-达州市),2016年1月10日通车。
3、汉巴南铁路(汉中市-巴中市-南充市),在建。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3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63.94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50.7%、42.8%,分别拉动GDP增长0.6个、4.6个、3.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56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46:35调整为18:46:36。
2014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GDP的比重为5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11.4%。
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比上年增长6.1%。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1万人,增长5.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4万人,增长3.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2014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0.7万人,比上年增长9.7%。其中,输出市外112.5万人,增长28.6%。实现劳务总收入148.6亿元,增长35.1%。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8%,居住类价格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6.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上涨0.6%。
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省财政口径增长18.2%)。其中,税收收入21.29亿元,增长23.9%。公共财政支出204.91亿元,增长7.1%。 2014年粮食种植面积3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6.96万公顷,增长1.3%;糖料种植面积868公顷,增长0.6%;中草药种植面积6091公顷,增长2.9%;蔬菜种植面积4.52万公顷,增长1.3%。
全年粮食产量167.04万吨,比上年减产0.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9.57万吨,增产1%;大春粮食产量127.47万吨,减产0.5%。
全年油料产量13.58万吨,增产1.3%;糖料产量2.07万吨,增产0.7%;烟叶产量0.48万吨,增产0.8%;蔬菜产量109.6万吨,增产1.7%;茶叶产量0.26万吨,增产6.3%;中草药产量1.86万吨,增产0.5%。
全年生猪出栏378.71万头,增长2%;牛出栏20.85万头,增长3.5%;羊出栏76.57万只,增长3.7%;家禽出栏1045.67万只,增长2.6%。全年肉类总产量32.03万吨,比上年增长2.2%。禽蛋产量6.32万吨,增长0.7%。
全年完成荒山荒坡造林面积4483公顷。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933公顷,退耕还林工程3216公顷。年末活立木蓄积量395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商品木材产量5.49万立方米,减少20%。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46994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3.8%。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年末实有森林面积69.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品产量6.18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8万吨,增长10.9%。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0公顷,新增农田节水灌溉面积2320公顷,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73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时,新增解决安全饮水24.04万人。 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6%,重工业增长19.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减少13.9%,集体企业增长13.8%,股份有限公司增长11%,私营企业增长35.7%。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7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摩托车制造业增长2.1倍,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5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9%,食品制造业增长1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7%,医药制造业增长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334.2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6.6万吨,鲜冷藏冻肉18.9万吨,白酒2.9亿升,精制茶2549吨,纱8519吨,布3095万米,木质家具22.8万件,中成药510吨,塑料制品8.5万吨,水泥268.8万吨。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利税总额30.99亿元,增长19.8%;实现利润12.21亿元,增长30.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2户,实现建筑总产值374.38亿元,增长2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1.24万平方米,增长7.3%;房屋竣工面积1233.37万平方米,增长23.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28.34万平方米,增长29.1%。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7.7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31.09亿元,减少11.2%;第二产业投资161.64亿元,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161.45亿元,增长38.5%;第三产业投资655.04亿元,增长31.8%。按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650.23亿元,增长25.4%;安装工程投资69.55亿元,增长49.7%;设备工器具购置82.14亿元,增长74.5%;其他费用45.84亿元,增长18.2%。
全年民间投资4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70.1%,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39.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52.4%,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商品房施工面积730.12万平方米,增长21.9%;商品房竣工面积59.08万平方米,减少54.6%;商品房销售面积180.68万平方米,增长25.7%。
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5.65亿元,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31.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4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租赁住房818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9350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400户。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5.72亿元,增长1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1亿元,增长9.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80.68亿元,增长12.6%;餐饮收入额22.75亿元,增14.9%。
2014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1.2%,饮料类增长3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9%,化妆品类增长30.9%,金银珠宝类增长53.8%,日用品类增长2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2%,中西药品类增长29.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9.1%,通讯器材类增长23.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6%,汽车类增长47.8%。
2014年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16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1%;实现旅游总收入89.54亿元,增长35.3%。年末有旅行社16个;有旅游住宿设施企业1113户,其中星级饭店和宾馆10户;有旅游住宿设施床位数4.34万张。年末旅游从业人员3.11万人,其中导游人员159人。 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7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个人存款557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5.04亿元,增长30.2%。其中,中长期贷款291.76亿元,增长43.7%;短期贷款51.58亿元,减少16.5%。
2014年末共有保险公司(分公司)16户,比上年增加2户。其中,财产险公司5户、寿险公司11户。全年保险公司各类保费收入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1亿元,增长19.5%;寿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增长18.3%。全年支付各项赔偿和给付6.94亿元,比上年增长70.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63亿元,增长24%;寿险赔款支出4.31亿元,增长1.2倍。
2014年末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户。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8205户,比上年增长25.6%;全年累计实现证券交易额88.6亿元,比上年增长91.8%。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95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工资性收入3351元,增长24.5%;家庭经营纯收入2185元,减少22.3%;财产性纯收入74元,增长2.3倍;转移性纯收入1284元,增长1.1倍。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8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7%。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2010年不变价)的新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43.06万人。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7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9392元,增长9.3%。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1749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9%。
B. 介绍一下四川巴中的经济情况
巴中市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 拟建区的有 江北新区 南坝开发区 四区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乐巴铁路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现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广巴高速公路于2009年底已形成通车能力,2010年5月10号正式通车,成都到巴中最快仅需4小时,南部到巴中的高速公路、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巴中到陕西界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巴中到广安到重庆的高速,巴中到万源的高速公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误传,实际上在汉中留坝),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魏武帝曹操与张飞交战汉水,直逼张鲁退兵巴州,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2009年巴中全市实现GDP2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75.76亿元、69.63亿元和 92.93亿元,分别增长4.7%、30.1%和10.6%,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 8.2%、50.7%、41.1%。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7548元,同比增加845元。完成国税税收收入4.31亿元,完成地税税收收入5.91亿元,分别增长16.9%和23.7%,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亿元,增长20.2%。2010年GDP为280.91亿元,增速为%14.7。 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9:26.4:38.7变化为31.8:29.2:39.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2.8个、0.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支撑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河山”。年末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7.62万人、注册资金达到32.03亿元,全年上缴税金 7.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6.51亿元,增长17.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3.0%,提高 0.8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9.8%;其中: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达到28.47亿元、46.49亿元、51.55亿元,分别增长5.8%、28.7%和12.8%,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的民营经济份额分别为37.6%、66.8%、55.5%。
C. 巴中市是四川最穷的市吗
巴中市不是四川最穷的市。
2018年上半年巴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91亿元,增长8.3%,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增速居市州第11位(较一季度提升3位)。
巴中市是四川省下辖地级市,是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幅员1232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13米。
2016年,巴中斩获“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和“最具绿色(旅游)投资价值城市”两项桂冠。
(3)巴中市金融机构扩展阅读
巴中位于中国西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
巴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9℃,1月份平均气温5.2℃,8月份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雨量1150毫米。光照较好,多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462.1小时;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巴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50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25处,中型52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2种,矿产地34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6处。
参考资料网络--四川巴中
D.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分行怎么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分行是2008-02-18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江北大道西段77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分行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90067142172XH,企业法人熊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分行的经营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办理汇兑业务;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特定业务;办理个人存款证明服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办理小额贷款业务;办理基金代销业务;办理国内外结算;按规定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或有权上级行授权开办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四川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2541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56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巴中市分行更多信息和资讯。
E. 巴中手机分期付款哪些金融机构
这种金融机构是已经很普遍了,自种金融机构让人感觉到,嗯,就像是在沙漠中的一周,是一个绿洲一样
F. 四川省巴中市按揭房二次抵押贷款有哪几家金融机构
是不是有我们公司的二抵啊。
G. 巴州区的经济
2013全年巴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9.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6.1亿元,增长16%;住宿业实现零售总额0.8亿元,增长8.5%;餐饮业实现零售4.1亿元,增长16.8%。分规模看,限额以下企业贡献突出,实现零售额21.27亿元,增长18.8%,高于全部零售额增速4个百分点。全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实现旅游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16.5%。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外派劳务435人。全年签约项目62个,实际落户项目35个,到位资金18亿元,开工建设项目58个,到位资金50.62亿元。
2013全年巴州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118.02万元,比上年增长8.9%;主营业务收入14742.47万元,比上年增长20.9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852.3万元,增长10.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7.38万元,增长9.58%;电信业务总量19265.72万元,增长8.4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15.09万元,增长30.94%(邮电数据包含恩阳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3.45万户,比上年增加11.1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7.4部/百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22万户,比上年减少1.5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37.37部/百户。互联网用户达到5.1万户。
2013全年巴州区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2亿元,同口径增长39.6%。其中,税收收入实现3.62亿元,增长30.24%,非税收入实现1.69亿元,增长64.63%。一般预算支出实现28.3亿元,下降11.6%,其中,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增长614.7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增长222.2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6.58%,公共安全支出增长33.06%,一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增长24.8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含恩阳区)达到322.8亿元,比年初增加63.4亿元,增长24.5%; 较上月增加8.6亿元,增长2.75%。其中个人存款199.6亿元,较年初增长19.8%,较上月增长1.66%;单位存款114.3亿元,较年初增长28.9%,较上月增长0.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9.9亿元,比年初增加29.8亿元,较年初增长33.1%,较上月增长3.73%。其中短期贷款25.6亿元,较年初增长21.6%,较上月下降0.7%,中长期贷款94.3亿元,较年初增长36.8%,较上月增长4.99%。全年各类保费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9.6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0.75%;产险保费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5.9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3亿元,同比增长0.99%。